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推荐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5 10:3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的专业阅读《推荐书目》




陈隆升

                               

                           一、 教育哲学与原理

1.       [英]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2.       [美]奥兹门、克莱威尔.教育的哲学基础[M].石中英,邓敏娜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       [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5.       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6.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8.       周浩波.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       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0.    徐长福.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1.    郑太年. 学校学习的反思与重构——知识意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2.    赵  健. 学习共同体:关于学习的社会文化分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3.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M].教育科学出版社

14.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5.    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6.    [美]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7.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8.    (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李其龙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二、课程与教学论

19.     (美)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一分册:认知领域[M].罗黎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0.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1.    胡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上下册)[M].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22.    钟启泉.现代学科教育学论析[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3.    施良方. 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4.    皮连生. 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5.    石  鸥. 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26.    吕  达. 课程史论[M].北京:人民教出版社,1999.

27.    施良方崔允漷.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8.    吴康宁等.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9.    (美)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0.    陈向明.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1.    钟启泉李雁冰.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32.    张  华.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3.    洪成文.现代教育知识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34.    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5.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    李定仁徐继存.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7.    钟启泉 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8.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9.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0.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41.    李定仁徐继存.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2.    [美]爱莉诺·达克沃斯.“多多益善”——倾听学习者解释[M].张华,仲建维,宋时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3.     (美)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陆怡如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4.    (英)奥布赖恩、吉内等.因材施教的艺术[M].陈立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5.     (美)鲍里奇.教师观察力的培养:通向高效率教学之路[M].么加利,张新立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6.    卢敏玲,庞永欣,植佩敏.课堂学习研究:如何照顾学生个别差异[M].李树英,郭永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7.    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48.    (美)乔治·J·波斯纳著.课程分析(第三版)[M].仇光鹏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9.     (美)阿来萨.课堂评估:理论与实践[M].徐士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0.    王  鉴. 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1.    林存华.听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2.    [英]特里普(David Tripp).教学中的关键事件:发展专业判断力[M].邓妍妍,郑汉文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53.    (美)安德森等.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皮连生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4.    沈毅崔允漷.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5.    陈桂生. 常用教育概念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6.    [美]舍恩.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郝彩虹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7.    [美]布鲁纳.教学论[M].姚梅林,郭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58.    [美]古德 布罗菲.透视课堂(第10版)[M].陶志琼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59.    王森然.中学国文教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

60.    阮  真.中学国文教学法[M].上海:正中书局,1936.

61.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

62.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下册)[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3.    夏丐尊.夏丐尊文集·文心之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64.    朱绍禹.中学语文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65.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66.    王尚文. 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67.    于  漪.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8.    宁鸿彬.宁鸿彬文选[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

69.    潘新和. 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70.    钱梦龙. 导读的艺术(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1.    朱绍禹庄文中.国际中小学课程教材比较研究丛书:本国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2.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3.    顾黄初李杏保.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4.    李维鼎. 语文言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5.    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76.    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课程标准译编[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77.    饶杰腾. 语文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8.    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9.    章  熊.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80.    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我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的变革历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1.    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百年事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2.    柳士镇洪宗礼.中外母语教材比较论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83.    倪文锦何文胜.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语文教育初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4.    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85.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6.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7.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88.    付宜红.日本语文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9.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90.    于  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1.    倪文锦.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2.    潘新和. 语文:存在与表现(上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93.    王  晨. 重读吕叔湘,走进新课程:什么是语文[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4.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95.    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96.    鲁定元. 文学教育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97.    钱理群孙绍振. 对话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98.    王荣生李海林.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1978-200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9.    王荣生.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00.钱梦龙.我和语文导读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01.陈雪虎. 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2.韩  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3.倪文锦. 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4.王富仁. 语文教学与文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5.郑国民. 当代语文教育论争[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106.李海林. 言语教学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7.郑桂华 王荣生. 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中学教学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08.姚树珍. 香港中学文学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109.王荣生等.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10.史大明. 语文教学案例选评[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

111.叶黎明.语文科写作教学内容研究[D].上海 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1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13.王荣生倪文尖.国家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试编本)第一册[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114.洪宗礼 柳士镇倪文锦.母语教材研究(1-10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15.魏本亚 .语文教育研究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16.王荣生 郑桂华.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试编本)语文教师手册: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第1辑)[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09:07 , Processed in 0.11667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