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学真的有那么多模式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8-11 13:3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学真的有那么多模式吗?

                                     任海林  太原教科研中心

    一到开学,我的微信朋友圈里就开始流传一则很有意思的微信。我想,发表这则微信的一定是一位语文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呢?一方面是源于微信内容十分真实的道出了老师的苦楚,另一方面则是表达方式只有语文老师才能知晓。当然,也可能是一位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写的。因为这就是他语文学习十二年的真实再现。

微信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

开学前为啥要下雨? 答:1.揭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 2.渲染了凄凉忧伤的气氛。 3.暗示了人物悲惨的命运 ,烘托出主人公忧郁悲伤的心情。 4.描绘出了凄凉的社会背景。 5.为接下来的悲惨生活埋伏笔 。 6.与失去的美好暑假形成鲜明对比。

今天的语文课堂,我们越来越热衷讲技法了。一位老师执教李清照的《声声慢》。这首写尽了人生辛酸的绝唱却被模式彻底打碎了。学生走到台前,开始品味“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是一道赏析语言题,赏析语言题的答题步骤有三步……”,好好的一个李清照,好好的一个《声声慢》啊!

写作教学也是如此,我们没有训练思维、不去唤起情感、没有锤炼语言、不去关注生活,我们要让学生背作文模板,要求学生的作文要符合“一三五九法”(一、一手好字,一个好题,一个中心,一好开头,一好结尾;三、三个好例,三句好名言,三处点明中心;五、写五段;九、900字)。于是,你看吧,全国的高中生就像是复制出的相同的应试机器,在相同的时间里,写相同的作文。这样的结果,可悲啊。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请看《侍坐章》。

孔子的一句“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自己的教学营造了轻松和谐的气氛。然后虚拟一个情境:“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这是多好的一个探究话题啊。于是引得四位弟子纷纷畅谈理想。对于四位弟子的发言,孔子不置可否,让他们毫无顾忌的表达观点。直到最后,一句“吾与点也”才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教学有模式吗?没有,他的高明就在于他将学生放在心里,遵照了人的的学习规律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而已。

再看看林黛玉是如何教香菱学诗的:

黛玉道:“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哪里有什么写作技法,黛玉知道阅读积累对写作的重要性。没有深厚的积淀,哪来妙语华章?与其说是黛玉是一位用生命写诗的人,倒不如说她是一位教人用生命写诗的老师。此时,黛玉也更像一位农夫,她知道一棵小苗成长的天然历程。

要为今年的新课标卷全国高考作文点赞。试题取材于现实生活,打破议论文的天下,代之以书信,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思考感悟,将自己放进文章,发出自己的声音。所以,你仍然在抱着模式这棵稻草,怕是不足以救命的啊。

     有一则寓言叫《庖丁解牛》,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只要“依乎天理”“因其自然”,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进入逍遥自由的状态。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

                                               写于2015年10月14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30 16:23 , Processed in 1.1982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