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景天魁:致青年学者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10 23:2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景天魁:致青年学者的一封信
徐磊、夏世哲、杨嘉莹、徐珺玉、徐其龙、景乔雯、魏厚宾:
并致《中国社会学史》课题组的年轻同道:
你们是我的中国社会学史专业博士生和博士后,而且都在参与中国社会学史项目。在此之前我招收的学生,虽然不是中国社会学史专业,但很多也在参与中国社会学史项目,甚至已经成为这项研究的主将;参与这个项目的还有一些年轻人,或者是我的朋友的学生或者是我的学生,我也都视同自己的学生,这封信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回应。
我们自2014年正式开始写作《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估计《中国社会学史》六卷本要到2024年才能完成。这十年是我带着你们做的,但这对于中国社会学史这个分支学科而言,只是开了个头,仅为“序幕”,今后长期的、大量的研究任务需要你们继续完成。我强烈地希望你们继承我开创的事业,在今后几十年中国社会学史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积极而专心地、义无反顾地、百折不挠地坚持推进这项事业,将中国社会学史学科建设成为一个硕果累累、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古老而新兴的学科。同时,这也是扎扎实实地建构中国的社会学理论的一条可行的道路。
为此,在当前参与中国社会学史写作的同时,就要考虑这个学科今后怎样建设和发展、今天怎样为今后做好各个方面准备的问题。我提出几点建议,请你们深入思考,做好规划。
一、学术史积累
我们这项工作的所有资料,应注意收集和保存,将来会很有用。
1、我已请徐珺玉收集历次会议的录音和文字整理稿。杨嘉莹、徐其龙还有杨善民、高和荣的学生等,也都整理过会议录音,也要收集和保存好。先统一汇集到徐珺玉那里,整理好后再分发给大家。这些录音作为原始资料,表明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深入的,讨论了哪些问题,有些什么争论,这本身就很有研究价值。
2、历次请专家来作的专题讲座录音和文字稿。
3、我与课题组成员的通信,以及大家之间的通信,也要整理好,统一发给徐珺玉。
4、报刊和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我们这项研究的评论性文章,以及有关会议上发言(如:苑仲达整理的“学科自信”讨论会综述,2019年11月社会学所在京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刘少杰教授等人的相关发言)。
手中有这些资料的,都请帮助徐珺玉集中整理好,做成一个眉目清楚的资料库。大家共享。
二、做好充分准备,迎接关于群学的讨论和辩论
我们这项研究,论证了群学就是中国古典社会学,梳理出了群学概念体系和命题体系。这就推翻了120年来关于中国本来没有社会学、社会学只是“舶来品”的“定论”。到目前为止,没有人站出来与我们辩论,不等于今后不会爆发大讨论。我预计,一场大辩论是必将发生的。而到那时,我已老矣,出场辩论就靠你们了。为此,就必须对我们的基本观点坚信不疑,而且要有理有据。这就要求你们对我和我们课题组以往的论证要真正理解深透:从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文化基础论证群学为什么在战国末期能够由荀子创立;群学概念体系命题体系为什么能够证明群学不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思想”,而称得上是一个学科。中西之“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这些区别只能证明群学具有自己的特色,不能构成否定群学是社会学的理由。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我的一些论文、《中国社会学:起源与绵延》、《中国社会学史》都有专门论述。请你们真正弄通,做到坚定不移。如有疑问,我们现在还可以内部争论。只有练好“内功”,自己坚定,将来在大辩论中才能说服别人。
辩论的焦点,很可能就是群学到底是“社会思想”还是“社会学”?如果坚持1838年孔德提出的社会学具有惟一性,其他的不管内容如何,都只能算是“社会思想”,那就是彻底的“西方中心论”。世界文明是多元的,中西学术各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惟一性论”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可以创立“政治学”等学科,荀子就一定不能创立作为中国社会学的群学?另外,“社会思想”与“社会学”虽然有区别,但是截然区分开来也是说不通的。西方社会学中也有“社会思想“,我们读布迪厄、吉登斯等人的有些被称为“社会理论”的书,其中有些部分的“哲学味”也够浓的;哈贝马斯既被称为“哲学家”也被算作“社会学家”。至于马克思,根本不承认“社会学”,却成了“社会学经典大师”之一。这说明“社会学”与“社会思想”既相区别,也相包容。那为什么对于中国学术就必须绝然区别开?社会学就只能是“舶来品”,中国古代的就只能算“社会思想”,群学就不能算作“社会学”?问题严重在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中国古代不仅不能有“社会学”,还不能有哲学、逻辑学、数学、经济学等等几乎所有学科,我们一片空白。因为在以往占主导地位的理论看来,这些“学科”都诞生在欧洲,都是清末民初从日本转译过来的。我们只有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别无他途。这岂不荒谬至极!
可见,我们要想真正充分论证清楚,必须在中西文明史、中西学术史上下足功夫。而且,不仅要有理性的论据,还必须有对中华文明的坚定自信。这样,面对激烈辩论,才敢于站出来,才能战而胜之。
三、做好规划,展开延伸与拓展性研究
不仅需要论证,需要捍卫,还需要开展延伸和拓展性研究。只有研究深化了,学科壮大了,辩论才更有力量。
既然我们将中国社会学史的“开端”由清末民初上溯到了战国末期,这期间2000多年的历史内容极为丰富,需要研究的问题极多。这就好比要到大海中寻宝,必须规划好方向、航线,做好充分的准备。你们每个人可以由自己的博士论文再做拓展性研究,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新领域。但一定要有长期规划,一旦确定,就要长期坚持,不能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必须达到该领域专家水平(如家训研究专家、乡约研究专家等)以后才能转换研究主题和领域。
至于以后具体做什么课题研究,相信你们在完成了《中国社会学史》六卷本的写作任务之后,自己就会找到许多题目,并且会激发起投入延伸与拓展性研究的强烈愿望。因此,这个问题尽管非常重要,这封信就暂不展开讨论了。
四、加强团结合作,形成创新团队
不论今后具体做哪些研究,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就要建立网络,形成团队,培育氛围,养成习惯。我把从事中国社会学史研究比作大海探宝。大海航行,风激浪大,茫茫无垠。只靠一个人单打独斗,难以实现目标。所以要把个人努力与团体合作结合起来。现代学术研究就是这样,人才往往是一窝一窝产生的。你们看,哲学上有维也纳学派、经济学上有剑桥学派、社会学上有芝加哥学派,中国也一样,如关中学派、泰州学派、浙东学派等等,都是出自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学校、一个师门。你们虽然多数不在一个地方,但现在信息化了,思想交流可以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
参与写作《中国社会学史》,是你们形成团结合作的创新团队的好机会,要有意识地利用好。我在制订第六卷第二编的提纲时,就有意识地组建了4个创新分队,用心即在于此。你们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例如,一起申请课题;合作撰写论文;平时相互切磋讨论;共同组织学术活动等等。你们年轻人有很多好办法,只要心中有这根弦,就一定能搞好。
五、力争开设中国社会学史课程,培养学术新人
当我的学生,不光是为了拿一个学位,更重要的是继承一项志业!
我国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的优秀学生基本上都去美国留学。那时候,国人对美国向往、崇拜得不得了。这几年,特别是经历了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国人的认知不同了:美国的感染率、死亡率都是世界第一,约占全世界的1/4~1/3;总数约相当于中国的四十倍,如按人口比例算,那就达到上百倍,而且美国的数据还在直线上升。美国有那么“自由”“民主”吗?黑人抗议活动还在持续,美国有那么“平等”吗?再过十年、二十年,你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学术上就要挑大梁了,那时,中国的GDP超过美国了,一些高科技领域在世界领先了,你们面对的国人心态就会大为不同,中美心态对比就可能翻转了。到那时,如果你们还像现在这样天天讲美国社会学,把它视为圭臬,视为典范,视为最高水平,学生能买账吗?学生们会更喜欢听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社会学,因为这些更觉亲切、更有温度,也更有说服力,不会隔着两张皮。我们提出的中国社会学史观点和框架,现在一些人出于“思维惯性“不愿意接受或者接受不了,这没有关系。即使现在听到一些逆耳之言,也不必在意。大家想想看,英国的李约瑟说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18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这可以相信、能够接受;如果有个中国人这样说,倒有许多中国人会说这是“自傲”。中国人自己倒是愿意相信中国那么灿烂的古代文明竟然在“学科”上一片空白!现在,很多欧洲人都否定欧洲中心论了,许多中国人却在继续坚持;像拉德克利夫•布朗这样的英国大学者都相信中国荀子是“社会学的老祖”,许多中国人却不敢相信。这不是缺乏学科自信又是什么?这种情况是必须改变也一定能够改变的。
我坚信不出十年、二十年,学术界的情势、心态、潮流就会发生逆转。你们要抓住这十年、二十年时间,锤炼自己,做好充分准备。当大逆转到来时,你们正好可以挑大梁了,那时学术舞台的主角就是你们了,正好可以大展宏图了。
你们多数在高校工作,要积极争取开设中国社会学史课程,大力培养一代一代有学术自信的新人。让中国社会学史专业也像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成为哲学系、文学系中的强势专业那样,成为社会学的强势专业。到那时,中国社会学就会依靠中华五千年文明这一雄厚基础,以崭新面貌出现在世界学术殿堂!
总之,不出十年、二十年,你们将登上现在想象不到的大舞台,历史将要求你们承担现在难以预料的艰巨任务。你们如何表现,取决于从现在起能否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提醒你们对此要有高度的自觉。
2020年7月2~10日于北京昌运宫
(本文原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景天魁教授致《中国社会学史》课题组的一封信。景老师主持的这一课题工程浩大,参与其中的青年学者亦人才济济,但中国社会学的溯源与建设任重道远,我们仍然希望有更多的学界同仁可以了解、支持此项事业,故在取得景老师同意后编发此文,以飨读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4:43 , Processed in 0.14335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