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18 11:4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

作者:林玮 



  冯友兰对做学问的分类很有名:照着说、对着说、接着说。然而,人文学科似乎很难“接着说”,学术创新,大多建立在否定前人观点的基础上。这当然是学风浮躁的表现,可也有人说这是“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学术”的结果。从这种学术“代胜说”的立场看,既然时代变了,旧的那套在今天已不合时宜了,那就得重新阐释。
  这种观念简单地落实在人文学科的高等教育中,造成了怎样的现象呢?最典型的就是学位论文的写作,人文类学位论文的写作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必须阐释“他者”:你得研究别人的东西,而不能是你自己创建的东西。
  于是乎,各种“XXYY理论研究”的专著、论文泛滥(注:“XX”表示某位理论家的名字,“YY”表示理论形态,比如符号、身体、主体性、生死观云云)。这简直就是一场后现代的学术游戏,符号的拼贴就是这些“二手资料”出炉的基本规则。这些论文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在把研究对象“说清楚”,即用今天的话语、用自己的逻辑重新捋一遍。它既不是冯友兰意义上的“照着说”,也不是“接着说”,更不是“对着说”,而只是一种“帮着说”的论学方法,就是帮助研究对象,在当代的语境中重新说一遍自己的思想或理论:以白话释古文,以汉语译西文,以新词诠旧词。
  这应不应该呢?有没有好处呢?当然应该,也有好处。应该,是因为这是当代学位授予制度的基本要求,学位论文必须得这么写,否则难以毕业,这大概是因为评委必须明了学位候选人所研究的是什么。有好处,是因为研究他者可以见出研究者的学术水平,研究者应通过研究对象来表达自我,把自我蕴藏在他者之后,借“他人之口”说自己想说的话。多少著名学者都是如此“微言大义”,可惜,这点好处,今天人文学科的学生鲜能做到。他们只能从某个特定的理论视野,去考察一位“大家”,用自己假想的逻辑框架去结构、把握研究对象的思想整体(或侧面),帮着那位“大家”把他自己说清楚(抑或是说得更通俗,抑或是说得更学究)。这正是很多人看不惯一部《红楼梦》养活无数学者的原因。
  “帮着说”的论学方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学术训练,当然必要,但若作为学界最为普遍常见的学术“成果”,恐怕就存在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09:14 , Processed in 0.0947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