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书者不读书,这是个大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18 11:4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书者不读书,这是个大问题!

作者:李吉明 



    而今是一个不读书、不写作的年代,就连被称为知识分子的教师,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再读书了。到当前的校园里看看,教师的书架上除了零乱无序的各种教参、考试练习册及各种随意拼凑的垃圾读物以外,便什么也没有了。即便是一些学校被迫或者象征性地订阅了一些教育报刊杂志,却也是凌乱不堪地被灰尘掩盖,没人阅读,白白地浪费了有限的教育资源。至于写作,就更不用提了,看看那些档案室里的计划、总结或者“论文”,就晓得大家的写作水平是怎样的了。
    教书者不读书的趋势令人堪忧,更叫人匪夷所思。一面是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一面却是书越读越少;一面是出书的越来越多,一面却是读书的越来越少;一面是对国外的书越来越热衷,一面却是对祖宗的古典名著越来越淡忘。这样的反差,发人深思,让人着急,也确实到了该深深忧虑的时候了。
    我是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人,有益的书籍往往因其博大、丰厚、睿智而令我流连忘返、思绪开阔、激情顿现;写作往往因其无所拘囿、雅俗并至、爽心益智而令我笔耕不辍、怡然自得、惬意无比。也正是因为我喜欢读书、喜欢写作,才落得一个“清高”的罪名。我晓得“清高”在时下是一个贬义的词语,但我性情良善、肌体健壮、思维活跃,如何敢妄自菲薄地以“清高”自居呢?对于清高者来说,这个世界基本上是肮脏丑恶的,众人皆浊我独清,故曰“清”;众人皆俗我独雅,故曰“高”。他们不愿过问“俗事”,爱独身以避世人。而我则不同,我喜欢结交,善于争论,甚至喜欢与我的那些博友们吵架,非面红耳赤不能过瘾。因为我大小也算是管理阶层里的人,不问“俗事”也不太可能,但我打心眼里是不愿意和那些不读书的人说话的。不是因为他们浅薄,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文化的底蕴;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理论的支撑和哲学的思维。知识要系统,就必须读书;知识要贯通,就必须交流。就教育论教育拯救不了教育,就教学说教学永远也不可能有所创新。所以,我宁愿与博友在网络里吵架,也懒得和那些不读书的人谈话。
    不少人把不读书或不爱读书的原因归之于工作忙、没时间。在今天的中国,生活节奏固然是加快了,生活内容也日益丰富了,能坐下来安心读书的时间确实越来越少了。然而,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果真如此,那么我们如何解释那些工作时间里的家长里短、你是我非?如何解释工作之余麻将室、歌舞厅里的斗志昂扬呢?所以说到底,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读书的兴趣和爱好。再往深处分析,还是观念的问题,如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古训早已被抛诸脑后,“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气质远不及个人能力中有好的社会关系实在,“学而优则仕”远没有拉关系走后门直截了当。大多数人都去进修研读“关系学”这一门功课了,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呀?
    书籍乃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对于人生,书是释疑解惑、增智积德的良师益友;对于诱惑,书是抵御滚滚红尘的铠甲,是正身正德的明镜。书籍是最好的营养品,它可以让一个空虚无聊的人容光焕发。只可惜我们已然没有了暖冬似的读书气候,没有了“夜深还照读书窗”的读书意境,没有了忘却尘世喧嚣的闲情逸致。
    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琅琅书声,经常被用作校园文明的代名词。而中国人一年的平均读书量仅仅是0.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罗斯每5个家庭拥有一套《普希金全集》……读书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改变中国人的读书窘境,必须从校园开始,从校长、教师开始。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教育是培育人的神圣行为,决不是灌输式教学和按分数排队的狭隘方式所能替代的。没有书声琅琅的文化氛围,就没有人才辈出的教育效果;没有“与书相伴、其乐无穷”哲学思考,就没有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6 00:09 , Processed in 0.10814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