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中行:受教于名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9-20 16:3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中行:受教于名师


熊十力学术上决不让步
   
    我最初见到熊先生是三十年代初期,他在北京大学讲佛学,课程的名字是“新唯识论”吧,选这门课的人很少。我去旁听几次,觉得莫测高深,后来就不去了。交往多是四十年代后期,他由昆明回来,住在北京大学红楼后面,我正编一种佛学期刊,请他写文章,他写了连载的《读智论抄》。解放以后,他仍在北京大学,可是不再任课,原因之小者是年老,大者,我想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还是唯心论。
   
    熊先生的可贵是凡有所知所信必能“行”。他是治学之外一切都不顾的人,所以住所求安静,常常是一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三十年代初期,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院子里,门总是关着,门上贴一张大白纸,上写,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此门。看到的人都不禁失笑。五十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熊师母在上海,想到北京来住一个时期,顺便逛逛,他不答应。我知道此事,婉转地说,师母来也好,这里可以有人照应,他毫不思索地说:“别说了,我说不成就是不成。”师母终于没有来。后来他移住上海,是政协给找的房,仍然是孤身住在外边。
   
    不注意日常外表,在我认识的前辈里,熊先生是第一位。衣服像是定做的,样子在僧与俗之间。袜子是白布的,高筒,十足的僧式。屋里木板床一,上面的被褥等都是破旧的。没有书柜,书放在破旧的书架上。只有两个箱子,一个是柳条编的,几乎朽烂了。另一个铁皮的,旧且不说,底和盖竟毫无联系。且说这个铁箱,他回上海之前送我了,七十年代我到外地流离,带着它,返途嫌笨重,扔了。
   
    享用是这样不在意,可是说起学问,就走向另一极端,过于认真。他自信心很强,简直近于顽固,在学术上决不对任何人让步。
   
    对于弟子辈,熊先生就更不客气了,要求严,很少称许,稍有不合意就训斥。据哲学系的某君告诉我,对于特别器重的弟子,他必是常常训斥,甚至动手打几下。我只受到正颜厉色的训导,可证在老师的眼里是宰予一流人物。谈起训斥,还可以说个小插曲。一次,是热天的过午,他到我家来了,妻恭敬地伺候,他忽然看见窗外遮着苇帘,严厉地对妻说:“看你还聪明,原来糊涂。”这突如其来的训斥使妻一愣,听下去,原来是阳光对人有益云云。
   
    多少年来,我总是怀着“虽不能之而心向往之”的心情同他交往。他终于要离开北京,我远离严师,会怎么样呢?我请他写几句话,留作座右铭,他写:“每日于百忙中,须取古今大著读之。至少数页,毋间断。寻玩义理,须向多方体究,更须钻入深处,勿以浮泛知解为实悟也。甲午十月二十四日于北京什刹海寓写此。漆园老人。”并把墙上挂的一幅他自书的条幅给我,表示惜别。这条幅,十年动乱中与不少字轴画轴一同散失。幸而这座右铭还在,它使我能够常常对照。
   
刘半农指点我完卷
   
    刘半农先生是我的老师,三十年代初我在北京大学上学,一九三三年九月到一九三四年六月听了他一年“古声律学”的课。
   
    半农先生的学术研究是语音学,但他是个杂家,有多方面的兴趣。专攻语音学以后,他仍然写小品文,写打油诗(用他自己的称谓)。写这类文章,常用别号“双凤皇砖斋”和“桐花芝豆堂”,前者取义为,所藏之砖比苦雨斋(周作人)所藏多一凤皇,后者取义为,四种植物皆可出油,也可见他为人的喜幽默,多风趣。他还谈论音乐,这或者是受他老弟名音乐家刘天华的影响,而且写过歌词,名《教我如何不想他》。他的业余癖好是照相,据说在非职业摄影家里,他的造诣名列第一。在这方面他还有著作,名《半农谈影》。他的照相作品,我只见过一次,是给章太炎先生照的,悬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太炎先生半身,右手捏着多半支香烟,缭绕的烟在摺皱的面旁盘旋,由严肃的表情中射出深沉的目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时的学者都有聚书的嗜好,半农先生也不例外。我没有看过他的书斋,但知道贯华堂原刻七十一回本《水浒传》在他手里,这是他先下手为强,跑在傅斯年前面,以数百元高价得到的(中华书局曾据此缩小影印出版)。还有一件,是喜欢传奇志异,作古之前不久,他为赛金花写传,未成,由弟子商鸿逵继续写完,名《赛金花本事》出版。
   
    以上是半农先生超脱的一面。专看这一面,好像他是象牙之塔里的人物,专力治学,以余力玩一玩。其实不然,他对世事很关心,甚至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肝胆。写文章,说话,都爱憎分明,对于他所厌恶的腐朽势力,常常语中带刺。“五四”时期,他以笔为武器,刺旧拥新,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一次,大概是一九三二年或三三年吧,办《世界日报》的成舍我跟他说:“怎么老不给我们写文章?”他说:“我写文章就是骂人,你敢登吗?”成说:“你敢写我就敢登。”半农先生就真写了一篇,题目是《阿弥陀佛戴传贤》,是讽刺考试院长戴传贤只念佛不干事的,《世界日报》收到,就在第一版正中间发表了。为此,《世界日报》受到封门的报应,半农先生借北京大学刺多扎手的光,平安地过来了。
   
    一九三三年暑后,我当时正对乐府诗有兴趣,看见课表上有半农先生《古声律学》的选修课,就选了。上第一堂,才面对面地看清他的外貌。个子不高,身体结实,方头,两眼亮而有神,一见即知是个精明刚毅的人物。听课的有十几个人。没想到,半农先生上课,第一句问的是大家的数学程度如何,说讲声律要用比较深的数学。大家面面相觑,都说不过是中学学的一点点。他皱皱眉,表示为难的样子。以后讲课,似乎在想尽量深入浅出,但我们仍然莫明其妙。比如有一个怪五位数,说是什么常数,讲声律常要用到,我们终于不知道是怎么求出来的。但也明白一件事,是对于声音的美恶和作用,其他讲文学批评的教授是只说如此如彼的当然,如五微韵使人感到惆怅之类;半农先生则是用科学数字,讲明某声音的性质的所以然。这是根本解决,彻底解决,所以我们虽然听不懂,还是深为信服。就这样学了一年,到考试,才知道正式选课的只我一个人,其余都是旁听。考试提前,在半农先生的休息室。题尽量容易,但仍要他指点我才勉强完了卷。半农先生笑了笑,表示谅解,给了七十分。我辞出,就这样结束了最后一面。提前考试,是因为他要到西北考察语音,想不到这一去就传染上回归热,很快回来,不久(七月十四日)就死在协和医院,享年才四十三岁。
   
    暑后开学,延迟到十月中旬(十四日)才开追悼会。四面墙上挂满挽联。校长蒋梦麟致悼词之后,登上西头讲台讲话的很有几个人,如胡适之、周作人、钱玄同等。讲话表示推崇惋惜不奇怪,奇怪的是对于“杂”的看法不一致,有人认为白璧微瑕,有人反驳,说这正是优点。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在北京大学是司空见惯,所以并没有脸红脖子粗就安然过去。
   
俞平伯循循善诱
   
    我一九三一年考入北京大学,念国文系。任课的有几位比较年轻的教师,俞平伯先生是其中的一位。记得他的本职是在清华大学,到北大兼课,讲诗词。词当然是旧的,因为没有新的。诗有新的,其时北大的许多人,如周作人、刘半农等,都写新诗,俞先生也写,而且印过名为《冬夜》的新诗集,可是他讲旧的,有一次还说,写新诗,摸索了很久,觉得此路难通,所以改为写旧诗。我的体会,他所谓难通,不是指内容的意境,是指形式的格调。
   
    第一次上课,也是我第一次见到,觉得与闻名之名不相称。由名推想,应该是翩翩浊世之佳公子,可是外貌不是。身材不高,头方而大,眼圆睁而很近视,举止表情不能圆通,衣着松散,没有笔挺气。但课确是讲得好,不是字典式的释义,是说他的体会,所以能够深入,幽思连翩,见人之所未见。我惭愧,健忘,诗,词,听了一年或两年,现在只记得解李清照名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一点点,是:“真好,真好!至于究竟应该怎么讲,说不清楚。”他的话使我体会到,诗境,至少是有些,只能心心相印,不可像现在有些人那样,用冗长而不关痛痒的话赏析。俞先生的诸如此类的讲法还使我领悟,讲诗词,或扩大到一切文体,甚至一切人为事物,都要自己也曾往里钻,尝过甘苦,教别人才不至隔靴搔痒。
   
    接着说听他讲课的另一件事,是有一次,入话之前,他提起研究《红楼梦》的事。他说他正在研究《红楼梦》,如果有人也有兴趣,可以去找他,共同进行。据我所知,好像没有同学为此事去找他。
   
    转而说课堂下的关系,那就多了。荦荦大者是读他的著作。点检书柜中的秦火之余,不算解放后的,还有《杂拌儿》、《杂拌儿之二》、《燕知草》、《燕郊集》、《读诗札记》、《读词偶得》。前四种是零篇文章的集印,内容包括多方面。都算在一起,戴上旧时代的眼镜看,上,是直到治经兼考证,中,是阐释诗词,下,是直到写抒情小文兼谈宝、黛。确是杂,或说博;可是都深入,说得上能成一家之言。
   
    俞先生大概不能画,但字写得很好。四十年代中期,我的朋友华粹深与俞先生过从较密。其时俞先生住朝阳门内老君堂老宅,我托他带去一个折扇面,希望俞先生写,许夫人画,所谓夫妇合作。过些时候拿回,有字无画。据华君说,许夫人及其使女某都能画,出于使女者较胜,也许就是因此,真笔不愿,代笔不便,所以未着笔。也是这个时期,华君持来俞先生赠的手写五言长诗《遥夜闺思引》的影印本。诗长近五千言,前有骈体的长自序,说明作诗的原由。其中如这样的话:“仆也三生忆杳,一笑缘坚(悭),早堕泥犁,迟升兜率。况乃冥鸿失路,海燕迷归。过槐屋之空阶,宁闻语屧;想荔亭之秋雨,定湿寒花。未删静志之篇,待续闲情之赋。此《遥夜闺思引》之所由作也。”(原无标点)我每次看到,就不由得想到庾子山和晏几道。
   
    是四十年代后期,我受一出家友人之托,编一种研究佛学的月刊《世间解》,请师友支援,其中当然有俞先生。俞先生对于弟子,总是守“循循然善诱人”的古训,除了给一篇讲演记录之外,还写了一篇《谈宗教的精神》。这篇文章不长,但所见深而透,文笔还是他那散文一路,奇峭而有情趣。俞先生很少谈这方面的内容,所以知道他兼精此道的人已经很少了。
   
    摘自《世道杂谈》张中行著  中国盲文出版社  2007年版  22.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4 08:41 , Processed in 0.0931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