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渝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1 04:5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巴渝文化


  渝指重庆市的简称。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
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巴渝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殷周时期,生活在长江上游巴山渝水的先民便以勇猛强悍和歌舞著称,就是在参战时,也“歌舞以凌殷人”。近年来的三峡库区考古发现,更雄辩地证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巴渝文化历史悠久、绚丽多彩,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暂且不说闻名中外的三峡一带的古迹胜地,也不说抗战时期陪都文人工荟萃将巴渝文化推到一个高峰,仅以解放后尤其近几年的文化为例,足以证明这一点。大足石刻在巴渝文化上耸起一座丰碑,从它每一刀、每一凿的痕迹里,我们似乎可以窥视到巴渝文化在千百年来发展的脉络? 那铜梁龙舞,那黔江摆手舞,那小河锣鼓,那川江号子,那巴渝吹打(接龙吹打、金桥吹打),那秀山花灯,那九龙楹联,那广场故事,那梁平三绝(梁山灯戏、梁平竹帘、梁平年画),又似乎在大足石刻里找到其踪影?
民间艺术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民间艺人。1999年,重庆评选出了当今活跃于世的“巴渝十大民间艺术家”,他们又是从大足石刻中领悟到些什么?
大足石刻的影响,最直接的也许算雕塑吧!雕石狮的遍布全市,巴渝简直成了石狮的生产王国。虽然,我们不能断言巴渝的文学、艺术都渊源于大足石刻,但可以说,今天文学艺术的丰收能没有随大足石刻根须的滋养吗?有了大足石刻的巴渝大地,历史发展至今,当有了小说《红岩》、油画《父亲》、摄影《主人》、话剧《40年的愿望》、《沙洲坪》、川剧《乔老爷上轿》、《金子》,歌剧《火把节》、《巫山神女》,舞剧《三峡情祭》、《小萝卜头》,电视剧《山城棒棒军》、杂技《水流星》等,才与大足石刻交相辉映,形成巴渝文艺的辉煌。




一、巴渝文化

(一)文化内涵

3000多年的历史,造就了巴渝大地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地域文化。巴渝文化以壮美为基调,气势宏大,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从历史看,“炎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传闻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和安徽。据大量史记所载,禹应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于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3000多年以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涪陵周易元,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宋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历代诗人入礼拜、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曾在这里鞋油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同时,重庆凭借长江“黄金水道”之便,依托丰富的江河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从汉代起已成为长江上游工商业重镇,成就了重庆在历史长河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因此,巴渝文化是指以重庆为中心,包括周边地区从古至今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而巴文化是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因此,巴渝文化既非仅指巴文化,也不单指重庆古代文化,它是由历史悠久的巴文化与重庆东部旧石器文化为代表的“大溪文化”、西部新石器文化为代表的“铜梁文化”、三峡地区的灿烂峡江文化以及三国历史文化、码头文化、红岩精神、抗战文化等有机组成的厚重灿烂的文化系统。

巴渝文化培育出巴渝人民的精神风貌:一市勇猛刚强、骁勇善战的拼搏精神;二是顾全大局、讲大义、识大体的精神;三是为正义事业勇于牺牲、慨然赴死、大气凛然的献身精神;四是英勇坚毅、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五是同心协力、团结拼搏以夺取胜利的团队精神。形成了“重实际,能吃苦,勤劳奋进”,“豪放,耿直仗义”,“勇猛”的巴渝文化特质。

(二)巴渝文化产生与早期形式

巴山渝水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巴渝人民相结合,产生了巴渝文化,巴渝文化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巴文化,秦汉以后至晚清明国初,所生成的具有巴渝地域特色的文化可谓其主体部分。巴渝文化至今仍在当代重庆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活动中延续和发展。

1.巴渝舞蹈

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了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故巴人以勇猛、善战而著称。巴人军队参加周武王伐纣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称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古代巴族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后来逐步称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廷礼仪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刚劲有力,富有气势。汉初,巴渝舞被刘邦移入宫中,称为宫廷礼仪乐舞,既供宫中观赏,也作为接待各国使节贵宾、王朝祭祀、天子丧礼的乐舞。那时,巴渝舞几乎成了国家乐舞。三国曹魏时,巴渝舞更名为“昭舞武”,西晋时将“昭舞武”易名“宣武舞”。唐时,巴渝舞仍为宫廷乐舞之一。唐朝以后,巴渝舞从宫廷乐舞中消失,但民间仍世代乘传,历经演变。土家族的“摆手舞”、川东的“踢踏舞”、僚人的“羽人舞”和江南的“盾牌子舞”都被认为是巴渝的分支遗脉。现在的薅草锣鼓 、花鼓调、花灯调、莲花落、川剧帮腔、川江号子、船工号子、劳动号子、翻山饺子等都和巴渝舞曲密不可分。

2.巴渝民歌

春秋战国时代,巴族民歌相当有名,不但流行于巴境,在楚国也脍炙人口。《昭明文选》有关于巴山调广为传唱的记载:“客有歌于”郢 yǐng 中者,其下始于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这时说的“郢 yǐng ”,指的就是楚国都城,即现在湖北江陵。巴山调在楚国尚有千人合唱的壮观景象,在巴国本地自不待言。作为山歌的巴山调,亦称竹枝词,经民众创作和传唱,文人受其影响而纷纷效仿。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曾仿民歌作《竹枝词》9首,其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以天气的晴和雨巧妙隐喻男女恋情而为广大民众所喜爱。自刘禹锡之后,竹枝词开始成为一种富有民歌味的实体形式,保存在我们历代诗词集中,足见巴山调对我国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

3.巴乡清酒

古代巴人的酒,以“巴乡清”著称于世。《水经·江水注》记载:“江水又经鱼腹县(今奉节)之故陵.....江之左岸有巴乡村,村人善酿,故俗称'巴乡清',郡出名酒。”饮誉遐迩,以致秦昭王与板楯蛮订立盟约时,以此为质。清酒酿造时间长,冬酿夏熟,色清味重,为酒中上品。巴人善酿清酒,表明其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4.巴人风情

巴人有古朴凝重的民风,历来崇尚勇武。他们住干栏式房屋,楼上居人,楼下养畜,傍水而居;死后大多采取船棺葬、悬棺葬、幽岩葬、岩穴葬、土坑葬。賨cóng人善织,家家户户能自己织布,衣物等所需布匹均能自给自足,賨cóng布就是賨cóng人之的麻布,秦灭巴后,令板楯蛮交纳賨布代替户赋,由此賨布名传海内。

5.巴人神话

巴人神话有“比翼齐飞”“巴蛇吞象”“白虎神话”等。巴人英雄神话包括“廪君传奇 ”。巴人神女传奇有“巫山神女”和“盐水神女”。

根据考古发掘,巴文化代表还包含巴人诗作、巴国符号文字和青铜文化等内容。由于秦朝大规模的“焚书坑儒”,加之战乱,灾荒和历史年代远等,其史料逐渐绝迹,巴文化已埋藏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融化在大巴山人民的民俗文化里。对巴文化的更深层次研究,有待依赖考古新发现。





参考来源:《重庆导游基础知识》



[1]        谭继和.郭沫若与巴蜀文化(上)[J].郭沫若学刊, 1996(4):7-14.
[2]        傅征.关于"巴蜀文化"的命名[J].文史杂志, 1993(6):18-20.
[3]        黄淳厚.郭沫若书信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4]        徐中舒.古代四川之文化[J].史学季刊.成都:成都史学季刊出版社, 1940, 1(1):28-41.
[5]        顾颉刚. 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G]//论巴蜀与中原的关系.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6]        卫聚贤.巴蜀文化[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1, 3(4):1-34.
[7]        金祖同.冠词[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1, 3(4):1-2.
[8]        傅振伦.巴蜀在中国文化上之重大贡献[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2, 3(7):131-139.
[9]        郑德坤.华西的史前石器[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2, 3(7):83-92.
[10]        说文月刊社.复刊词[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2, 3(7).
[11]        缪凤林.漫谈巴蜀文化[J].说文月刊("巴蜀文化专号"), 1942, 3(7):121-125.
[12]        谭继和.巴蜀文化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四川文物, 2002(2):15-21.
[13]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考古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Z].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6.
[14]        林向."巴蜀文化"辨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45(4):90-94.
[15]        袁庭栋.巴蜀文化·前言[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
[16]        段渝.巴蜀文化研究与学科建设[J].中华文化论坛, 2002(2):17-23;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J].中华文化论坛, 2003(3):11-35.
[17]        赵殿增. 巴蜀文化的考古学分期[G]//中国考古学会. 中国考古学会第四次年会论文集,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3.
[18]        四川省社科院巴蜀文化研究中心(谭洛非).简论开展巴蜀文化研究的意义、内容及方法[J].社会科学研究, 1991(5):78-82.
[19]        文玉(段渝).巴蜀文化研究概述[J].中华文化论坛, 1994(1):54-59.
[20]        谭继和. 巴蜀文化研究综议[G]//巴蜀文化辨思集.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21]        林向. 论古蜀文化区-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G]//李绍明, 林向, 赵殿增. 三星堆与巴蜀文化, 成都: 巴蜀书社, 1993.
[22]        段渝.酋邦与国家的起源:长江流域文明起源比较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23]        段渝. 巴蜀文化研究(第三辑)[G]. 成都: 巴蜀书社, 2006.
[24]        沈长云, 张渭莲.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与形成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5]        谭继和. 巴蜀文化概说[G]//徐希平, 主编. 长江流域区域文化的交融与发展—第二届巴蜀·湖湘文化论坛论文集, 成都: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4.
[26]        王定天.论"巴渝文化"应该缓行[J].四川文学, 2007(5):44-49.
[27]        熊笃.论"巴渝文化"是贯通重庆古今的主流文化[J].重庆社会科学, 2005(6):104-108.
[28]        刘豫川, 杨明(铭).巴渝文化[J].重庆历史与文化, 1999(1):96-99.
[29]        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编辑委员会编. 巴渝文化(第一辑)[G].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9.
[30]        管维良. 巴文化及其功能浅说[G]//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编辑委员会. 巴渝文化(第三辑).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1]        孟世凯. 巴渝文化琐议[G]//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编辑委员会. 巴渝文化(第三辑).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2]        张之恒. 巴渝文化的起源与发展[G]//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编辑委员会. 巴渝文化(第三辑).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33]        余楚修.巴渝文化刍议[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2):3-12.
[34]        熊笃.论巴渝文化十大系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7(4):38-45.
[35]        曾繁模.巴渝文化之含义辩[J].重庆历史与文化, 2007(1):12-16.
[36]        薛新力.略论巴渝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的关系[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0(6):31-33.
[37]        胡道修.巴渝的内涵与巴渝文化的本源探究[J].长江文明, 2009(第3辑):79-88.
[38]        任竞, 王志昆, 主编.巴渝文献总目(古代卷/民国卷)·凡例[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2017.
[39]        蓝锡麟. 巴渝文献总目·总序[M]//任竞, 王志昆, 主编. 巴渝文献总目. 重庆: 重庆出版集团, 重庆出版社, 2017.
[40]        重庆市博物馆《巴渝文化》编辑委员会. 巴渝文化(第四辑)[G].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9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4 10:36 , Processed in 0.2233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