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致我们已经消逝的青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3-2 01: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致我们已经消逝的青春2013年03月26日
来源:重庆晨报





  你的青春,或正在经历,或已经消逝,但记忆却值得永远铭记,今天,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致那些已经消逝的18岁。

  我的18岁,是高三那年的快乐忘我

  胡明:重庆北部新区人和实验学校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珍惜18岁的岁月,这是一生中不能复制的宝贵记忆

  胡明的18岁,正是高三。

  那个时候,胡明对大学有着无限的向往。邻居家的哥哥姐姐放假回家,胡明总喜欢追着他们,听他们讲述大学里发生的故事。

  在胡明的心中,大学就是阶梯教室里教授讲课的激昂,是图书馆里书本的浩瀚,是社团活动的欢歌笑语……胡明羡慕那些已经步入追梦殿堂的哥哥姐姐们,幻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变成他们。

  在强大愿望的支撑下,对很多人来说苦不堪言的高三,在胡明眼中不再是那么面目可憎。

  “学习上完全不需要父母敲打,感觉自己那个时候,就是朝着一个目标使劲,不自觉地努力。”

  那个时候,英语老师发下英语试卷的时候,会把答案一同发下来,胡明把答案放在一边,从来没有想过要抄袭答案。她数学偏弱,就想方设法找数学老师补课。

  胡明说,回忆那个时候,何尝不是昼夜苦读,题海死磕。“但在当时,我整个人已经处于忘我的状态:一面是高考将至的巨大压力,一面是对大学无比向往激发的士气……身在其中,就完全不觉其苦了。”

  选专业的时候,考虑到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胡明最终选择了师范专业。她说,通过这个过程,她也看到了自己今后的成长方向。

  胡明觉得,备战高考这件事,行胜于言,且行必有果。更重要的是,勇敢勤奋的面对高考,会让你体验到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你会知道忘我投入是何等快乐;会知道战胜自己的惰性是何等快乐;会知道付出换得收获时是何等快乐;会知道收获大于预期时是何等快乐……会知道自己其实可以做成什么事情,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并从中获取实实在在的自信。

  胡明说,曾听说有人将高三比作炼狱,未免有些耸人听闻。“在我看来,18岁的高三确实很艰苦,但它并不是对学生痛苦的折磨,而是一种历练。”(胡明)

  我的18岁,是为了梦想的迫不及待

  刘玲:珊瑚实验小学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成年后的孩子就要树立人生目标,头脑要清醒,不要动不动就茫然

  刘玲今年44岁,从事语文教育25年,现为珊瑚实验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去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18岁那年,刘玲是江津师范学校的一名二年级的青涩女孩。

  “我们那个年代,江津师范学校在区县里的生源相当红火,分数线比中专还高出10—20分。”中考时,身为江津人的刘玲毫不犹豫地把江津师范学校填报为中考第一志愿。

  刘玲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在学校操场上玩大的刘玲自幼就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股亲近感,她也梦想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说,自己特别喜欢孩子,和班级里的学生亲如家人。“看,这是昨天班上一个男孩子邀请我和他打拳,结果一拳把我手膀打绿了。”刘玲挽起衣袖,乐呵呵地聊起了与学生的趣事。

  17岁时,刘玲正式入读江津师范学校,长相甜美,学习优异,还是校学生会的文娱部长。3年的时光里,刘玲是学校里最出风头的女生之一。

  毕业时,学校有2个保送重庆师范学院读本科的名额,其中就有19岁的刘玲,但经过反复考虑,她最终放弃了这个在当时令人羡慕的名额。“本科毕业后可以到江津师范学校任教,但如果直接从江津师范学校毕业就能直接当老师,当老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当时就是迫不及待地想实现梦想。”于是,1988年,刘玲正式成为了江津当地的一名中学教师。1999年,因丈夫身在重庆,夫妻相隔较远,她调到主城的小学任教。

  青春年少时,刘玲一直梦想坚定,并顺利实现了梦想,但她也有遗憾。“我进校面试时音乐成绩最好,上学时我也特别喜欢手风琴,但由于当时一架二手手风琴都要卖40块钱,所以我不得不放弃这个兴趣。”刘玲说,自己虽然已经44岁了,但现在她还经常憧憬,要是自己会弹手风琴,孩子们就可以围着自己唱歌跳舞了。(刘玲)


 我的18岁,是为了改变的努力奋斗

  柳德宽:鲁能巴蜀中学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成绩不好没关系,成年后就要对社会有责任感,有奋斗意识,坚决不能当啃老族

  “年轻时候的梦想就是一定要抓住考大学的机会,走出农村,改变自我以及家庭的命运。”鲁能巴蜀中学的物理教师柳德宽是梁平人,今年51岁,执教29年。18岁那年,经过三次拼搏,柳德宽终以350分的高考成绩被当时的南充师院(现为西华师范大学)物理专业录取。

  柳德宽的中学时期在梁平新盛中学度过,当时他是新盛中学里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15岁高中毕业后,为缓解家庭经济困难,身为长子的柳德宽来到村里的小学担任民办教师,每月工资9块钱。

  1977年9月,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当时高中的数学老师多次找到柳德宽,催他回去参加高考。

  柳德宽的父母皆为农民,家中有4个孩子,因家境贫寒,衣服短一截是常事,饭桌上最常见的是水煮白菜,或米饭拌着猪油吃。当意识到高考可以帮助自己走出大山时,思量再三,柳德宽终于决定抓住考大学的机会,改变命运。

  因为以前没有学过物理和化学,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柳德宽的成绩很狼狈。但是,不服气的柳德宽立即收拾起铺盖卷,回到学校自学物理和化学,接连重读了2年的高三。虽然第二次高考的分数依旧不佳,但距离大专线只有20分的进步让柳德宽看到了希望。1980年,柳德宽第三次参加高考,这一次他考了350分,比大专线高出20分,被当时的南充师院物理专业录取。

  柳德宽回忆,为了早日实现大学梦,自己在课桌上贴了《西厢记》里的一句话,“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每次看书之前,我都会在心里把这句话默读一遍。(柳德宽)

  我的18岁,是面对选择的斩钉截铁

  刘剑平:重庆八中老师,首届重庆市我最喜爱的班主任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对自己、父母、朋友以及社会要有责任心,始终抱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农村呆久了,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去城里生活。”谈及18岁时的梦想,今年45岁、重庆八中的数学老师刘剑平仍记忆犹新。

  刘剑平是长寿焦家乡人,母亲常年在家种地,父亲在纺织厂做销售。80年代,刘剑平家的经济条件在班级算中等偏上的水平。他回忆,如果父亲能拉一卡车的纺织线到南充的交易市场去销售,一赚就是上千元,“我回家看我妈拿起一把钱,数都数不过来。”

  高中时期,刘剑平在长寿龙溪中学就读,成绩中等偏上,除了学习,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打篮球。刘剑平回忆,18岁高二那年,做纺织生意的父亲曾提出让他跟着去卖纺织线,“父亲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学习读书反正都是为了将来赚钱,还不如趁早跟他去南充做生意。”但父亲的提议被刘剑平一口否决,他坚持要考大学,而当时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考大学去城市里生活。

  1985年,18岁的刘剑平正读高三,因为性格比较稳重,办事认真,班主任常鼓励他考“重庆三师(现为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他记得,一次语文的半命题作文为假如我是___,认为老师只关注成绩拔尖和调皮学生的刘剑平写了一篇假如我是老师,呼吁老师多关注成绩中等的学生。

  1986年,刘剑平第一次参加高考,因为物理成绩只考了31.5分,没能考上大学。落榜后的刘剑平没有放弃,第二年高考物理考了60.5分,总分为400多分,被渝州大学(现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专业录取。

  昨日,刘剑平感慨,相对于现在18岁的学生,到城里生活的梦想已经不能称之为梦想。但无论是拥有什么样的梦想,都应该自信坚定地走下去。(刘剑平)


 我的18岁,是一封没有署名的情书

  林浩:知名独立学者、大成智慧及东方道学研究专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爱情没有过错,只有错过。

  18岁,我考入了北京一所著名高校,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涯,懵懵懂懂的陷入了一场暗恋之中。

  现在还清楚地记得,班上一共五十个同学,女同学只有三名。极度内向的我,被安排坐在一名女同学的旁边。上课的时候,我的眼睛除了看黑板和老师,从来不敢环绕左右,怕的是与旁边的女同学的眼神接触。

  所幸第一个学期下来,我和她一句话也没说。后来我慢慢了解到,她出身高干家庭,父母管教甚严。

  每到全班举行文娱活动,她总是为我们弹奏古琴,那琴声让我们如痴如醉,每次都引来所有男同学爱慕的眼光。

  慢慢的,我发觉自己对她有一种异样的情感,她的身上突出表现了好些与我母亲一样的优秀品质:善良、勤劳、宽容。

  第二个学期中期考试后的一个晚上,我失眠了。追她吧,又没有勇气。害怕她说:“你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癞蛤蟆还想吃天鹅肉。”而且一旦让同学们知道,岂不笑话我不自量力。思来想去,我一鼓作气给她写了满满六张纸的情书。自己看了三遍,都感动得热泪盈眶。写完之后,我又犯愁了,压根没有勇气交给她。后来,我找到了上铺一名姓宋的同学。

  第二天早上,他送信去了。从此之后,我很少看到老宋的身影。直到毕业后二个月传出一条爆炸式新闻,她跟老宋结婚了。

  毕业后一年,我们开同学会。她和老宋来了,这时候的她已经身怀六甲。

  聚会间隙,她跟我说:“当时我看了老宋写给我的六页情书,他就是头猪我也嫁给他。”我一回忆,原来我写完信之后忘了落名字。

  自第二天开始,我失眠了,而且每天都要借酒浇愁。结果最初的几年工作干得一塌糊涂,经常被领导叫到办公室骂得狗血淋头。

  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凡事随缘的道理,并从此振作起来,投入到忙碌紧张的工作中去。

  多年后的一天,我从这个事件中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中有些事情,有把握要行动,没有把握也要行动,直觉的冒险,胜过逻辑的迟疑。如果当初我有勇气把信亲自交给班花,收获的可能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对自己的自信和肯定。(林浩)

  我的18岁,是一次为了梦想的远行

  李洁:仙童家庭教育创立者

  最想对18岁的孩子说:不管你在哪里,不论你是谁,请坚守你的梦想!

  18岁的昨天,很快很美,像是有来过也像是没有来过。只有翻开旧照片,青涩的脸上才看到了曾经的清澈和期盼。才让我走进了那个逝去的昨天。

  那个时候,我一心想要闯出一番事业,当上一名律师。生活很累也很充实,一边兼职打工,一边自考。

  一次假期,我回到库区老家。

  家乡还是那么美。没有事做的时候,我就在闭着眼也能感受脚下石头形状的乡间小路上来来去去,我的思绪越过山巅、越过大河、越过白云,想象着自己美好的未来:未来,我或全身是劲,挥舞着手臂,洋溢着激情,指点着江山……

  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向他们描述自己的梦想,他们忙乎着自己的事情,可是我总能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在他们左右,一边帮他们做着我所认为的琐碎的小事,一边向他们畅想着自己的未来。

  这时候,他们总是停下手中的活,定定的看着我,然后便是顾左右而言他。从他们的眼神和语言里我看到了期盼,也看到了无奈,期盼的是未来的美好,而无奈的是现实的不易。而我像是没有察觉一样,依然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

  18岁的友情,值得一生珍惜。呼朋引伴的时候,拉开了嗓门就知道他们在哪里,我们彼此呼应,彼此信任。一颗颗年轻的心在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碰撞在一起,叽叽喳喳的,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总有聊不完的梦想。那些情窦初开的人,若隐若现的话,那些简单而真实的想法,和着炊烟,和着晚风,便奏响了一曲别样的交响曲,曲终人散,只有蝉鸣犬吠和稀疏的夜灯。一切又归于了平静。留下我自己的梦想伴我到天明。

  感受到不同的时候是某一天的早上。伙伴们带着镰刀、锄头,或融入大山,或融入田间。而我则带着自己的行囊去到另一个地方,那里有我的另一群伙伴。我们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相互打趣,相互摩擦也相互祝福。十八岁是梦想扎根的季节。在心灵底处扎根。

  后来,虽然由于家庭等各种原因,已经通过13门法律科目考试的我,放弃了自己的律师梦,投身到教育行业,但是,那时候的坚持和梦想,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李洁)


家长寄语

  刘琳对18岁女儿:女儿,在临近高考的最后冲刺阶段,老妈知道你在努力,辛苦了!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我们的宝贝儿,我们永远支持你,爱你!!!

  袁平对18岁儿子:十八岁,是初春里温暖的阳光;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十八岁,对人生有着最美好的憧憬。儿子,为了你的梦想,勇敢地向前走吧,父母永远支持你爱你,为你加油!

  李敏对19岁儿子:儿子,已经经历过一次高考的你,不要再惧怕。在接下的70几天里,坚持住,再努力一把,考上理想的大学。希望你能梦想成真!加油!!!

  张蕊对16岁女儿:虽然你在这次期中考试中有所进步,但也要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学习作风,要对自己的学习也做一下总结,把没学会的给补回来,在以后学习中,也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童宇丹对14岁女儿:在学校遵守纪律,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搞好团结,努力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刘阳对16岁儿子:希望你在学校刻苦学习,考一个老师和家长都满意的成绩,另外,在学校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学,尊敬老师,做一个优秀的好学生。

  张静对17岁女儿: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在以后的日子里成绩会更好,我希望你不要老看电视,我知道你会努力的。加油。再加油!

  杨凯对20岁儿子:在一个新的熟悉的环境中,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爸爸、妈妈相信你会做得更好,会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的。加油吧!

  马晓童对15岁女儿:宝贝女儿你在我们心里是最棒的。爸爸妈妈希望你以后的学习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宝贝女儿:加油:加油......

  李芯蕊对15岁女儿:我们不想你非得考第一,只希望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哪怕能进步一个名次,也是你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会高兴。”

  杨叶对18岁儿子:孩子,我知道这次考试没有考好,但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不懈,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的。但是你要肯下功夫,不能一心只想玩,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我相信下次考试你一定能进步的。

  王尔雅对16岁女儿:女儿,把名次看得淡些,淡些,再淡些,只要日日反思:我努力了吗?努力是最美丽的,学会努力做事吧!看淡结果!亲爱的女儿,妈妈有女儿真幸福。(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林祺刘冰鑫实习生李赛黄笛森本版图/重庆晨报记者甘侠义许恢毅苑铁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9:35 , Processed in 0.1184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