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津莲花石——长江文明的印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4-6 14:3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津莲花石——长江文明的印记
浅影茜茜悦读时光
发布时间: 19-12-13娱乐爱好者








万里长江,自西向东,滔滔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气势磅礴。长江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江津境内流程127公里。在重庆段长江水域中,隐藏着七个神秘的“川江枯水题刻”,即江津莲花石、巴南迎春石、江北耗儿石、朝天门灵石、涪陵白鹤梁、丰都龙床石、云阳龙脊石。




江津莲花石,原名跳蹬石,挑灯石,又名江心砥石,因状若一朵巨莲而得名。位于三峡库尾重庆市江津区鼎山街道东门外长江主航道北侧,通常石不见,偶尔露芳容。它常年淹没水里,只有若干年逢一次的特别枯水时节才露出水面,像一朵大莲花盛开在碧波之中,更加显得罕见和神秘。它以美丽的传说、凄美的故事、珍贵的记录和诗、书、镌刻俱佳独放异彩。




莲花石由36块礁石交错组成,下部有一朵线刻莲花,系八瓣莲花形。在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以来800多年的历史中,莲花石上留下了众多难得一见的奇特水下碑铭。共有题刻38处(宋代1处,明代3处,清代27处,近代7处),有诗词47首(一说49首),。其中词1首、五言律诗2首、七言律诗5首、五言绝句3首、七言绝句36首。各题记均为阴刻,无纹饰,但多有长方形边框。字体有楷、行、草和隶书,不少题记的书法艺术堪称上品,在诗词和书法研究上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诗词和石刻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三类,有咏叹莲花石的奇特风姿、“石现兆丰年”的祝颂以及和韵明代佳丽才女谢秋芳的情诗。


作为长江上游的一处水文题刻,莲花石不仅见证了长江千百年来的水起水落,同时也记录了长江先民的游踪。作为长江上游水文化的一处印记,于水利而言,是水文地标;于人文而言,是历史遗存。作为历史文化类人文景点,莲花石成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曾经三次登上莲花石。第一次是1987年3月中旬。莲花石出现了,我利用中午的时间去看看。那时还没有修建滨江路,我们在车渡码头附近上船,前往领略大江之中的奇观。乘船至江心,登上莲花石,只见石刻诗文明显,一幅幅、一篇篇,于碧波中露出。若干块石头连接的平台周边江流湍急,翠绿色的水草在清澈的流水中摆动。站在江心的莲花石上,看两岸青山,江边群楼;看四面环水,江水奔流;看千年莲花,历史人文,浮想联翩,心旷神怡。我们和忙碌着拓片的文管所的同志短暂交谈后,离开了莲花石。




第二次是2007年3月4日下午。那时,几江长江大桥尚未开建,不可能登高俯瞰,我们乘船前往。在莲花石上再看石刻诗文,听遥远的历史故事和传说,看一江春水滚滚东流,别有一番感慨。




第三次上莲花石是2018年3月2日下午。这时,江津几江长江大桥已建成通车几年了,在桥上看莲花石的人很多,在桥上拍摄莲花石的也很多。这露出水面的几块江心石,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在不同的地方和角度,争相目睹其芳容。我们在莲花石上,正好遇到了一支游泳队,其中多是熟人和朋友。在江心莲花石上见面,格外高兴,大家纷纷拿出相机、手机留影。我背着相机,还穿着羽绒服,与穿泳装的朋友们在着装上反差很大,但表情和内心却是很和谐。重庆三峡博物馆的同志专程来到莲花石,拓片、拍照,搜集资料。重庆电视台的记者也赶到现场的江心石上,我愉快地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借此机会介绍了一下莲花石,宣传了家乡。




1995年版的江津县志对莲花石作了专门记载,以“莲花石上诗词题记一览”记载了莲花石上的主要诗文。这里,略选三、四首分享。


其邑人李垣题,张绍尧书:


“洪涛涉历几千秋,洗尽淤泥始出头。


立脚有根摇不动,故留君子镇江洲。


其二


谁将灵根种江中,不畏浪涛不畏风。


春水一篙千丈碧,奇花晴日别添红。”


其泸阳女史谢秋芳题:


“买舟重到几江滨,烟水空蒙夜月新。


回首琵琶歌舞处,翠钿冷落不成春。


幽怀脉脉少人知,身似杨花萎地时。


不耐闲情春梦冷,石莲台畔写愁诗。”




其津中学生文兰森题:


“足踏石莲键,银浪翻履尖。


绿水绕黄岩,白云系兰天。


青山雄两岸,孤舟寂帆悬。


今岁曾游此,再谒几多年。”


其邑人李风(李岚翔)题:


“预兆丰年岁,江心现碧莲。


三山分类种,十丈吐清泉。


影掠双鱼跃,光含宝塔联。


津阳千古迹,百姓祝尧天。”


这些文字通俗顺口,易读易懂。


江津历代的文人雅士,创作出了不少咏莲花石的诗词。明代大学士江渊赋诗盛赞江津美景前八景和后八景,其中在前八景之一的《江心砥石》中写道:“江心砥石激奔湍,砥柱中流障百川。每视低昂觇水候,还将出没验丰年。根同海底千寻玉,形比峰头百丈莲。一自神功疏凿后,独留万古镇风烟。”




今年8月,江津区水利务局的同志告诉我,在加强水文化建设中,他们成立了编委会,编著了《江津莲花石诗文辑注》一书,即将付印,并要我为其作序。我对水务水文工作者们的文化情结甚为钦佩,为他们的辛勤劳动、不懈努力和富于创新深深感动。以莲花石水文题刻及文献记载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是对江津水文化、历史文化、旅游文化的一大丰富,值得肯定,值得高兴。因为枯水题刻既珍贵又神秘,它一方面记录了千百年来的水文资料,珍贵无比;另一方面,它十多年甚至几十年才露出水面一次。有历史记载的莲花石露出水面只有17次,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有的研究者甚至等了一辈子,都没机会见到其真容。我不是搞研究的,竟也有三次机会登上莲花石,而且是近31年内的连续三次,甚是有幸。




当然,我的感受也很多很深,其中一点就是每次登临都会品味莲花石的坚贞、坚守和坚毅,感悟长江矢志不渝、奔腾不息、勇往直前的气概和泽润万物、厚德载物的情怀,领会江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厚重、源远流长。




【注:喝/一壶烈酒,听/一个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点击关注并分享转发,你有故事?我有酒!期待你留下自己的故事!投稿:点击关注投稿或在评论区留下联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15 21:13 , Processed in 0.1058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