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文学对话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6-16 11:5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纪末的中国文坛――文学对话录陈骏涛  梁丽芳(加拿大)
时间:1999年6月24日15时-18时

地点:中国作家协会大楼302室

对话人:陈骏涛(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

梁丽芳(梁):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东亚系副教授,加拿大华裔作家协会主席



* 对一个作家来说,历史感是不可缺少的

* 年轻作家应该注意开拓自己的写作资源

* “世纪末华丽的空衣架”

* 等待的就是这样厚实的作家

* 读这一类评论文章实在是太拗口、太累人了

* 知青作家应该反思自己的历史角色

* 伟大的作品必须有一种深沉的思想来支撑

* 多翻译一些好作品介绍到海外去



对一个作家来说,历史感是不可缺少的



:梁丽芳博士,你对中国文学研究好多年了,多次来中国,读的作品也不少。今天我们借这个机会在一起聊一聊,谈谈中国当代文学,特别是世纪末文学。你看好吗?
:行。作为一个关心中国文学的读者、研究者,我对中国当代文学一直很感兴趣的。我原来是搞中国古典文学的,硕士论文是研究宋代词作家柳永。写完论文以后,没有马上接着读博士。那时正好中国的《人民文学》、《上海文学》等杂志出来了,登了许多新作品,我就一本一本地看。
:那还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
:对!我几岁时就离开广东,先是在香港,那时还很小,很多事情还不知道。我到加拿大以后,1976年跟着一个团到中国寻根,看到一些实际情况,对我影响很大。我对当代中国很有兴趣,就从古代跳到了当代。1978年以后伤痕文学出来了,我就看了一些作品,直到现在没有停过。
:前年我去加拿大,看到你家里的书和杂志很多。
:都满了,我是从来不扔中国书的,那是在海外的一种习惯。因为我的中国书都要从内地、香港、台湾买来,所以我就当作宝贝一样,堆在家里,到处都是,泛滥成灾。(笑)刚才你说到对当代文学的看法,我们就从这里谈起好不好?
:好,从哪儿说起都可以。
:昨天,我看了去年《北京文学》6月号发表的“五十六份答卷”……
:《断裂:一份问卷和五十六份答卷》。
:对,我看了其中一部分,感到很震惊!我震惊的是什么呢?这些新的一代可能是“文革”前后甚至于70年代出生的,我以为已经过了“文革”,他们不应该像红卫兵那个时候一样打倒一切,我觉得他们应该比较宽容,比较开放,比较多元,可我发现他们并不是这样。对从50年代过来的几代作家他们都是否定的。我觉得这是反历史的。如果没有前辈做的工作,比如说粉碎“四人帮”以后,没有那么多人写的那么多作品,替他们铺路,那也就没有他们。否定了那么多作家,而且又否定了评论家,我觉得非常不好。
:情绪化。
:是有些情绪化,而且用词太尖刻了,有些不负责任,随心所欲。这些也反映到他们的作品中。
:这一代作家嘛,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说过,他们缺乏历史感。当然,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些作家还是有历史感的,比如徐坤等人。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历史感是不可缺少的,我一直这样认为。
:我想用“快餐文化”这个词来形容他们的心态不知对不对?他们的生活与以前不一样,比较开放,可以有更多的自由,比较讲究实际,完全跟着感觉走。但我有些忧虑,这样下去不知以后会怎么样。我希望这是过渡,可能以后他们会有所反思。
:我相信他们以后会反思的。关于这份问卷和答卷,虽然我对他们批评过,和几个年轻朋友一起作了一次长篇对话,题目叫《游戏的陷阱》,登出来了。但是,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来考察问卷和答卷背后的心态,还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反映了这一代人――不是所有人――对于文坛现状的不满,他们感到在这个文坛上是被挤压的,没有自己的位置,他们也想挤进权利话语的中心。所以在我们对话中,有位年轻朋友说,他们是以反精英姿态出现的对话语权利的争夺!(笑)
:是不是过激了呢?
:肯定是一种过激的表现了,这反映了他们的一种心理情绪。文坛确实也有一些令人不满的东西,包括体制上的。他们有些说得也有一定道理,但是不应该用这样的态度,特别是不应该以此来否定从50年代过来的几代作家,其中很多是老作家,比如王蒙、陆文夫、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邓友梅、邵燕祥等等,他们走过的是一条艰辛的、充满血和泪的道路。作为后辈人,对他们曾经作出的一切,应该用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来评价,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更不应该回过头去打鲁迅,这是没有道理的。
:我感到他们攻击鲁迅,可能是因为一段时间鲁迅被捧得过高,有一种逆反心理。
:这可能是一个方面。把鲁迅神化的根源还在毛泽东主席。毛主席在《讲话》中把鲁迅尊为“圣人”,几个“伟大”。在“文革”中,鲁迅也被抬得很高,被“四人帮”作为一种武器来打别人。在“答卷”中有人说鲁迅是“老石头”,不知是不是指的这个?但他们应该知道这是鲁迅被人利用了。鲁迅无论如何是伟大的,不可替代的。如果要给本世纪中国作家搞排行榜的话,鲁迅肯定应居于第一位。这次《亚洲周刊》发起搞的“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评选,鲁迅就稳拿冠军,而且是两部小说榜上有名,可见人心所向。


年轻作家应该注意开拓自己的写作资源



:我想我们今天对话的重点是不是不要放在“问卷”和“答卷”上?这毕竟是去年的故事了。我们是不是把话题引开来谈谈“新生代”?
梁:“新生代”的作品我读过的没有知青作家的作品那么多。我看了一些小说,总是记不住,混在一起很模糊,印象不深。我曾想过是不是自己的记性不好,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后来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他们写得有些雷同,而且往往用作家化身的叙述者,没有创造出印象深刻的人物,还有一点“快餐文化”的味道。
:总体上看这一代人与前几代人是不一样的。我在《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和中国作家》文章中谈到:他们大都从一种重负荷的文学写作中解脱出来,走向比较自由的、不受某种意识形态规范的、个人化的写作状态。王蒙那一代“五七”作家,有一种责任感,一种历史使命感,他们背着各种重负。“知青”那一代人,也有一段经历,也有重负。而这一代人,也就是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90年代崛起于文坛的这一代人,他们没有“五七”作家或知青作家那样的经历,他们义无反顾地告别了过往的历史,更关心的是当前的生活走向。
:可是当前的生活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我觉得他们写得太轻松了。当前的生活真是那么轻松吗?我看不一定,事实上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说,你属于一个单位,总是受制于那个单位,你要调动工作,你要去哪里,你想出国旅游,总是有许多关卡,这是不是构成一种压力,一种压抑感?好象这些东西都不存在,故意去写那些很轻松的东西。这是一种逃避。我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单位?
:有的有单位,有的没有,没有单位的叫“自由撰稿者”或“自由作家”。
:那也有压力的,要维持自己的生活,不是很轻松的一件事。有些作品与现实对不上号。我的意思是说,好象他们也有压抑感,却故意不去碰它。
:不过公平地说,我觉得他们的作品还是反映了一种压抑感的。他们是写个体的境遇,不是写群体的境遇。比如邱华栋,他小说的主要意象是写一个外省青年来到大都市,面对五光十色、灯红酒绿的景象,心里有一种对抗,一种仇恨,感到了一种压抑,就爆发出来。邱华栋的城市小说写得还是很不错的。
:但写得还不够深刻。
陈:还没有从欲望化的围城里超拔出来。
梁:当然,他们也有优点,没有框框,比较自由地去发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打破道德的约束,不作价值判断,随着人的感受而写,这也是一种进步。
:有锐气!这一代作家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有些人还是很有才气,很有实力,也有思想的。文学的希望毕竟还在他们身上。所以国内的很多刊物都在发他们的作品,有些人还在专门研究他们,我的一个研究生毕业论文选的题目就是《论“新生代”》。
:当然,是值得研究的。比如,我就觉得徐坤很独特,有思想,从女性角度来写。
:他是从反串男性角色开始写作的。女扮男妆。
:花木兰从军。很多女作家总是女扮男妆,妆了太久,就要恢复。
:对,现在徐坤又恢复了女儿妆。
:另外还有一些女性个人化写作,比如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很有开拓性。以前中国女性是写“大我”,现在是写“小我”,集中写生命的体验、对身体的感受,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觉得有突破。不过在这之后,我曾在地摊上看到一些人写的女性之类的书,是一种操作得比较能卖钱的那种,商业性太强,重复太多,是靠女性的隐私来作卖点的。
:在现在整个商业化的大环境之下,一些书商或出版商借这个东西来招徕读者,好像是很难避免的。
:这倒和西方社会接轨了。这跟克林顿的丑闻也都出了书一样。有些人总是利用这些来作商业性的买卖。
:你讲的这些女性写作确实具有开拓性,过去中国的女性写作大多没有性别特征。90年代的女性写作强化了性别特征,写女性的生存体验、情感境遇,包括躯体语言,都有一定的突破。不过,她们的作品也有一些重复,人物、细节都有雷同的现象。她们自己也已经感悟到了,开始有了一些自我突破,如陈染作品近年特别强化哲理性思索,林白最近发表的《米缸》也突破了写自我的框框。对于这些女性写作者或年轻作家来说,她们确实有一个开拓自己的写作资源的问题。老是重复自己过去的生活经历、感情经历或者生命体验,写完了怎么办?
:到那时候就会失去读者。
:目前还是有一些读者的。
:一些男性有一种偷窥女性的心理。(笑)


“世纪末华丽的空衣架”



:刚才我们谈到有一些年轻作家的作品缺少一种历史感、责任感。正好几天前我看到一篇文章,发表在香港《明报月刊》3月号上,《中华文摘》6月号转载了,作者刘剑梅,文章题目叫《预言的溃败:世纪末华丽的空衣架》。文章的整个评论范围、整个视野,不仅是大陆文学,还涉及台湾、香港文学。她的基本观点认为,这个世纪末的作家与上个世纪末的作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同样面临着解不开的世纪末的焦虑,上个世纪末的文人有一种对家国、对民族的深深的眷恋,他们沉溺于民族的焦虑之中,而本世纪末的文人却没有民族的焦虑,有的只是生存的焦虑和文化的焦虑;或者连所谓的“焦虑”都谈不上,顶多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属于文字游戏的“姿态”。她举了一些作家作品,说明这个世纪末的文学不过是“千变万化、金光璀璨却空无一物的衣架子”。他们已经失去了预言的热情,精神更加的无所依托。评价虽然苛刻了些,但还是有些道理的,观点十分锐利。
:可是上个世纪末的情况与现在不一样。那时是打仗,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等等,都是外面的强权对付中国,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所以中国知识分子有一种家国的焦虑,面对外敌,他们就有预言,中国要富国强兵、搞改良等等。这个世纪末不一样了,现在中国独立自主,外面没有敌人进来,中国面对的是落后与文明的问题,很多农民还是文盲,所以还是要搞改革。现在的焦虑与以前不一样,以前是存还是亡,现在是改革还是不改革。这是我的看法。
:时代不同了,这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个文人、一个作家,在这个世纪末或下个世纪初,你没有亡国的焦虑,是不是应该有强国的热情?改革还不就是为了强国?
:可能我看问题不一样,中国50年代、60年代那些作家,都是以国家话语为中心,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国家话语已经统治太久了。
:你这么说当然也是有道理的。谢冕教授在他主编的《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总序里谈到20世纪中国文学有三个特征,我理解这主要是指前八十年,第一是尊群体、斥个性,第二是重功利、轻审美,第三是扬理念、抑性情。
:他是指1919年到现在?
:应该是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末。
:我觉得第一个特征用到1949年以后比较合适,因为“五四”时还是很注重个性的,第二个特征说得对,第三个特征也应该是指1949年以后,是后五十年。
:实际上还可以往上推,从1942年毛泽东《讲话》算起,到“文革”结束,这个时期的总的特征确实是“尊群体,斥个性”。“文革”之后的这二十多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倒了个个儿,变成“尊个性,斥群体”了。
:对,是从1942年以后。我在海外教中国文学,当代文学就是从1942年后讲起的。


等待的就是这样厚实的作家



:你觉得中国文学现在最缺少的是什么?
:我觉得缺少批判性,当然不是直露的;缺少对“文革”深刻的反思;缺少荒诞;作家写作缺乏耐性,写起来很急躁,不是用心写,表达不够细致。
:不是精雕细刻。
:有些浮躁,赶快写完。用心慢慢写,可以让我每一段每一句地读下来的作品很少。最近,我看了迟子建的一些作品,我觉得她是极少数让我能用心去读的作家,她的确花了很多精力很用心地去营造她的意象,有些是很有创造性的。比如她写一个小男孩“黄昏在他的眼睛里流动”,她用新的视角来看自然,看黄昏,看月亮。很独特。
:她的作品是很精致。
:还有一个作家,发现了她,我就跳起来,很高兴,你知道是谁?叶广苓!
:奥,叶广苓。写过《黄连·厚朴》的。
:陕西的。我看的是一篇小说《到家了》。她写了一种矛盾心态,既是中国人,又是日本人,家在中国,也在日本,那种矛盾心态刻划得细腻深刻,不只是故事情节很吸引人,而且文笔错落有致,有韵律感。
:我也看过这一篇,是写得不错。几天前我还看到她的另一篇《醒也无聊》。都写得很厚实。
:她是有潜力,有气度,既有历史感,也很精致,不浮躁的作家。我觉得她已超越了许多作家。当然,这也可能是我的一种偏爱。
:跟王安忆比呢?
:不一样,王安忆没有她的明显的历史史诗感。
:王安亿还是相当出色的,一般人都认为王安忆是目前中年女作家中最出色的一位。当然,历史感和史诗感恐怕是陕西作家创作的一个特点,像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
:可叶广岑不是陕西人。
:这我知道。她是北京人,满清叶赫拿拉氏的后裔。她当知青就在陕西,后来就一直呆在陕西。不过你说的她已超过许多作家,还可以讨论,因为优秀的作家还是不少的。
:我并没说其他作家不好,我的意思是说我要等的就是像她这样厚实的作家。我们是不是再说点别的,再谈谈文学评论好吗?
:行,你谈谈吧。


读这一类评论文章实在太拗口太累人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种各样的文学理论被翻成中文,每次回国我都买一些。有的我是对照原文来看的,看翻得怎么样,读的时候我觉得比读原文更难。有的新名词中文里没有,翻译时要找两个或三个、四个中文字来对应它的原文的意思,因为每一个中国字有不同的联想,放在一起就有更多的联想,所以就把原来的概念搞得模糊了,假如不懂外文,不懂原文,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构成很多混乱。有些评论家的文章,我读起来很难“吞”下去,读着读着,我就快睡着了。中间有些话是不通的,有的是用英文句子的结构,不象中文,我觉得好的文学评论文章不应那么艰涩,应该让人看得懂。
:你能不能举些例子?
:比如,最简单的那个词“文本”、“本文”,同一个杂志,两篇文章,有的用“文本”,有的用“本文”,如果不清楚,就会产生歧义。还有“能指”、“所指”,“符码”、“意码”等等,用法很不统一,造成混乱。有些评论是找一些中国作品来印证西方的理论,这种做法,这种操作,我觉得有一点儿自愿被“殖民”的味道。中国小说的批评传统可能没有西方那样完备,以前是眉批式的,比较分散,但也不必完全移植西方的。有些中国小说写男人的“哥们义气”什么的,《三国演义》就有“桃园三结义”,其实也可以用“桃园意识”、“桃园情结”什么的来分析。这是中国人常有的心态,有时你不一定非要用别人那一套来分析。
:用中国自己的,不要硬搬外面的。
:对,中国文人有的喜欢隐居生活,你用“桃花源情结”也行,不必用“伊甸园”什么什么的,况且伊甸园是短暂的,不能随便借用。中国人没有那种宗教意识,用起来很别扭。家里本来就有的,没必要找外面的。“放逐”,也就是“流放”,可以用“屈原意识”来解说,龙舟赛已经成为国际性的活动,屈原已成了国际性的人物,你一用,别人就知道,为什么不用?有的文章太拗口,读起来特别累。比如,最近,我在国内的一个刊物上读到一篇关于“主体性”的文章,我实在是读不下去,都读困了。“场域”,就是范围、场地,本来中国已经有的,偏偏不用,却用“场域”!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概念,生造得太拗口。如果中文已有的,就不必生造,你用两个字拼成一个词的时候,要考虑一下读者,不能盲目拿来。
陈:你讲的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去年《北京文学》上发表过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一篇“访谈录”,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理论资源的贫困化。他是这么说的:从本世纪初开始,我们用来进行文学批评的言语的理论资源基本上来自国外,到了本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已成了西方理论的二次重现,我们从前门请走了别、车、杜,又从后门请进了德里达、福科、罗兰·巴特、杰姆逊、海德格尔、罗布-格里耶、马尔库塞,中国人依然没有自己的语言!问题提得重了些,但事实大致如此。你说的是具体的语言、用语问题,他说的要大一些,是整个批评理论的资源问题。这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充分注意。
:对!除此以外,评论文章的规范化问题也要注意,现在比起80年代已改进很多,但仍有一些学术论文的引文没有出处。有些文学杂志的小说评论文章,连小说的作者与作品的出处都没有,你叫别人到哪儿去找呢?我常常花很多时间去找原著出处。我真希望编辑们审稿严谨一点,也要求投稿者做足工夫,功德无量!


知青作家应该反思自己的历史角色



:你对知青文学比较熟悉。我们花点时间谈谈知青文学怎么样?现在好象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知青文学了,比较多的是一些关于知青的回忆录。
:对了,我可以算是第一个给知青写回忆录的人。19871988年我写的《从红卫兵到作家》,香港田园书屋出的,可惜国内没有出,很多人不知道。那时他们还没想起来写回忆录,我是第一个讲他们历史的人。最近,我看了一些关于知青回忆录的作品,很多人的故事比80年代的知青小说更动人。80年代的知青小说有的很单薄,有些经历、感受没写出来,后来的回忆录更真实、更感人,不过雷同太多。知青文学大多写个人苦难,太少反思自己、反思历史和自己参与的那段历史的角色。当时虽然是上面号召的,但也是知青自愿去的,有的人还写了血书。
我还发现,写知青经历的多,写红卫兵经历的少。这一代人可能不愿面对自己以前做过的丑事,形成对历史的割断,把同样的人分割开,变成两种不同的人,造成一种空白。知青小说一开始,就是在农村受苦,不知他来以前做了什么?找不到从红卫兵转化到知青的过程,不想回忆,也许是不想写红卫兵的心理在作怪,影响到知青文学的深度。
:去年作家出版社出了陈咏康的《青春殇》,是专门写红卫兵的小说,不知你看过没有?他当年是师大附中的红卫兵头头,也是北京市红卫兵的头头之一。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但黑白对比太鲜明,一类好人,一类坏人,两极对位。不过,从他的这部长篇中可以看出,一代人正在反思,虽然还是浅层次的。
:我等待很久,就没有人出来说:那时我们做错了。
:写红卫兵的长篇还有老鬼的《血与铁》,对这部作品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老鬼这么写不可取,有点像“作态”,把疮疤暴露出来,是为了取悦于读者,对这一代人不是一分为二;另一种很赞赏,觉得能正视自己,正视历史。
:我刚买来,还没来得及看。他的《血色黄昏》我读过,而且在多伦多一个国际会议上谈论过。张承志的《甘草地》写红卫兵,设置了距离,不在北京斗争现场,而是在山野“长征”,这就有了神圣的意味。我希望知青文学有自我忏悔,用历史眼光来分析自己有什么责任,不只是把受苦受难的生活一写再写,更不要神圣化理想化。有人说什么“青春无悔”,这场运动害了那么多人,怎么无悔呢?
:去年为纪念知青上山下乡30周年,出书搞征文活动,有的知青还回到原来插队的地方,比如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看望原来的父老乡亲。对这场活动有两种意见,一是认为值得回顾,二是认为不值得。在知青作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张抗抗,她算是成功者了吧?但她提出了“告别知青情结”,“告别老三届”的口号,受到别人的指责,说她背叛了知青。
:昨天,我遇到她,她说:有人反对我,我说:我站在你一边。
:要告别知青情结,告别老三届。郭小东也有这样的意见,他指出,要从一种对自伤、自恋、自命、自怜的情结中蝉脱出来,这是一种痛苦的蝉脱。《中国知青史》的作者之一刘小萌也说,绝不能从个人角度来评价这场运动,而要从一千七百万知青的命运、国家历史进程的高度来评价。
:损失可大了。那时是电脑科技发展的好时候,而这里还要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简直是大倒退,令人痛心!
:而且造成一代人的文化断层,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我看到一篇文章,是张曼菱写的《让心再跳一次》,一千多知青回云南,当年的父老乡亲来看他们,一起抱头痛哭,他们很受感动,大家捐了十几万给希望小学。后来,她无意中写了一小段,就把她整篇文章给颠覆了,消解了。她说他们一千多人来到德州,当地领导很高兴,就让他们住当地最好的旅馆,一千多人,每天三餐,大摆宴席地吃了十多天,连旅馆费在内,全不用付。可以想像,那个钱可以捐多少给希望工程?
:去年,大陆媒体有一种说法,说搞了许多知青纪念活动,其中差不多全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出来讲话,他们把这叫做“成功者的喧嚣”。
:我觉得这是一种应该被否定的事,不要再拿来炫耀了。现在知青文学已经被回忆录所取代了,但站在更高层次上的、更深刻的作品还有没有?
:郭小东计划写知青三部曲,第一部《中国知青部落》,第二部《青年流放者》,这两部小说都贯注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反思的精神,站得较高。第三部《立地成佛》开写的时候,郭小东忙别的去了,写了好几年还没有写出来。陈咏康的《青春殇》也准备写三部曲,我在讨论会上对作者说,不能按现在的路子写下去,黑白对比太鲜明了,在美学上是失败的,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要摆脱两极对位这种思路。我觉得知青文学中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现在还没有出现。不过反思的东西还是有一些的。


伟大的作品必须有一种深沉的思想来支撑



:为什么说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没有预言?因为现在他们还忙着反思呢!近来出版了那么多的回忆录,其实可以看作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启示。
:刘剑梅的文章虽然有点毛病,缺乏具体分析,但确实指出了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问题,说作家只是“生活在书写当中,而这种琳琅满目、纤美矫情的书写就像抽空了内容的绫罗绸缎,空有无数令人目不暇接的形式,而内在的精神和思想早已被层出不穷的服饰品牌和衣料质地所淹没,虽然光怪陆离,却是那么地飘忽和迷离” 。这就是我曾说的当代文学患的一种贫血症,在丰富背后的贫乏。正是世纪末,为什么伟大的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没有出现呢?或者说还很少出现呢?我觉得这与作家思想的贫乏恐怕是有关系的。一部伟大的作品一定要有一种比较深沉的思想来支撑。你看鲁迅的作品,为什么能流传下来?除了艺术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我以为是有一种深沉的思想,所以它能超过很多人。我可能还是比较传统,总觉得以游戏姿态出现的也可以,但是还得有一种深沉的思想来支撑。没有精神依托的作品是很难持久的。
:一次性的,看过就完了,记不得了。
:在这次中国小说学会南昌年会上,山西作家韩石山在会上发言说,你不要对作家要求太高,作家就是要以平常人的平常心来写作。这话当然也是对的,不要拔高自己嘛!但从整体上说,我们对文学还应抱着一种希望,希望不是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个层面上,应该有人站得比较高一些。
:否则大家都是平庸的。
:现在我们有些作家写得很多,但却是为写作而写作。
:我记得王蒙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说:“如果你是母鸡,你就必须生蛋”。
:当然,这也对,你是作家就得出作品,不可能篇篇都是好的。但是,你既然可以写很多作品,为什么就不能写出一两篇出类拔萃的、能够留下的东西?现在有的作家确实很浮躁,当然包括搞理论批评的也是这样。这是精神无所依归、无所寄托在书写中的一种表现。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
:这是一个悖论。有一个对立面,让你去抵抗,你就觉得精神上有所寄托,可是现在你就觉得没有一个对立面来对抗,或者对立面软化了,你就放松了。不知道俄罗斯和东欧现在是不是也是这种情况?
:前不久,我接待了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一个年轻研究者,她说俄国的文坛就是这个情况,非常疲沓,流行的也是那种消遣的东西,而真正崇高深刻的东西很少有人过问。作家也不去精心地写那类东西。可能这是现在那些国家的一个普遍情况。
:那种紧张的状态忽然软化了,也就松了一口气。我觉得这是一个过渡。很多时候作家写作要有一个对立面,把你的激情放在上面。可到了你要战胜自己时,这个过程是很痛苦的。
:现在需要作家关注的东西是很多的,包括那种人类性、世界性的问题,不光是个人的情感、个人的境遇。我的意思是说作家的眼光要放得开阔一些,不要局限于一己的情绪、境遇。当然不是说不能写个人的情绪、境遇,但你总得写得有点深度,历史的深度或人性的深度,最好是二者结合起来,在个人的情绪、境遇上面负载一点什么。
:应该写得有想象力一些、深刻一些,像忽然间给了你一拳的那种感觉。(笑)
:或者突然使你眼睛一亮的那种感觉。过去我们对文学加了很多的使命和责任,是一种过于负重的文学,当然不可取,但文学也不应都是空荡荡轻飘飘的,还是应该有一点负载才好。现在有些作品里面泛滥的是对性的没有节制的描写,欲望的膨胀,显得有些失重了。文学从负重到失重,这里面还有许多文章可做的。
:原来没有,现在太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说到这个,想到我看到的一些不是很优秀的小说,写女人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作家写这一类人物时缺少一种批判的眼光,更多用的是欣赏的眼光。
:创作主体与描写对象之间没有保持必要的距离,没有超越,而是融为一体的。


多翻译一些好作品介绍到海外去



:还有所谓走向世界的问题。这种提法仍有争议。但我们生活在海外,总是希望中国文学不只是懂汉语的人看,还有更多的人能看,我希望国内搞翻译的能多翻译一些好作品介绍到海外去。我现在教的课是中国当代文学,选的内容只能是那些已经翻成英文的作品。好些好的作品,没有翻译成英文就不能用,很可惜。如果国内能有这么一种机构,多做这一类的事有多好!我知道有一个“熊猫丛书”,还有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可是远远不够。日本有一个基金会,每年拿出一些钱来,奖给那些优秀的日本作品翻译,这是一种荣誉,一些研究日本的学者就去翻,译文的质量就比较高。国内也有一些大款,为什么不能拿出一些钱来?挑选优秀的作品,制定一个计划,让那些翻译家不用工作,就用一两年时间来把这些作品译好。这种奖励,不出三几年就有成果,怎么没人做?
:这个恐怕不太容易,还得有一点时间。我想问一下,现在翻成英文的,在加拿大市场上流行的中国作家的作品有没有?
:没有流行的。我在书店里只看到张贤亮的《习惯死亡》,老鬼的《血色黄昏》,莫言的《红高粱》,最近还有李锐的《旧址》等。比较卖的好的是个人回忆录,多以“文革”为背景。这些作者来自大陆,用英文写自己的经历。大多数西方读者想通过这些回忆录来了解中国。
:王蒙的作品在加拿大有没有?
:我在唐人街的中文书店买了王蒙的两本英译本小说选集,是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可是,他的书在英文书店却没有看见,不知为什么?19954月,林达光博士主持的《中国论坛》邀请了王蒙和邵牧君两位来加拿大。我也顺便把他们请到我任教的大学讲演。大学里有份报纸,每周出一次,我把材料寄去登广告,但匆忙中忘了在王蒙的“王”字下划一条线以示姓氏。结果,广告出来的时候变成“蒙先生来了!”真是啼笑皆非。王蒙在国内家喻户晓,但在国外大学生中却如此陌生,真令人伤感!这可能跟王蒙的作品太正派有关。一般来说,西方读者不太喜欢太正派的作品。不管你多真实,他马上就有一种反感。
:你说像陈忠实的《白鹿原》有没有人翻过去?
:还没有。贾平凹的《浮躁》倒是译成了英文。译成英文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很少。我在几年前的《中国比较文学通讯》上有一篇小文,介绍了十多本中国当代小说的英译选本。虽然近年增加了两三本,相对国内出版的数量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在还有许多基础工作没有做。作为一个热爱中国当代文学的人,我正在为此而努力。


(录音记录整理:朱育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5 23:56 , Processed in 0.1329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