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严家炎: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4 09:40: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严家炎:中国文化的精神出路
  中国文化,如果从轩辕黄帝时算起,已经有六千三百五十年左右(据学者钱锺书考查的材料)。若从春秋战国相接时算起,至今亦已两千五六百年,可以说久远而又丰富。《周易大传》有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一是自强不息,一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性格:具有坚韧顽强、绵延不绝的活力和包容万物、融会更新的品格。既有乐天知足的豁达,又有居安思危的清醒。
  在道德本体上,中国文化早已确立了仁义、和合、忠恕、孝悌、中庸等核心观念。这类核心观念都是中华民族长期探索、研究、创造的成果。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倡:“与天为一。”所以,从根本上看,中国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在国际横向关系上,又是讲究“协和万邦”的。这“协和万邦”,作为思想主张,既是一种精神成果,也会变成“物质成果”,不仅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欢迎,也惠及本国的发展与繁荣。
  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仅存的硕果,就来源于这些精神思想能够推动中国文化不断继往开来、融合蜕变、推陈出新。
  拿清末思想家黄遵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日本国志》来说,它诠释的就是一种承上启下、包容互惠的文化理想,体现了古代文化的精神出路。应该说,这就是黄遵宪所认为的一种精神坦途。
  我的岳祖父,即被当代学者誉为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乡村建设先驱和社会改革家的卢作孚先生,也是践行和发扬光大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自幼师从晚清举人、著名史学家张森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青年时代又饱览西方文明的进步书籍,并将二者的精髓融会贯通,从中探寻出中国社会转型及文化创新求存的根本办法,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以世界最先进的精神文明和科学技术为目标,“将整个中国现代化”(卢作孚:《从四个运动到中国统一》[1934],凌耀伦、熊甫主编:《卢作孚文集》[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9页)的整套主张。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产业、交通、国防和文化的四个现代化。有学者指出:“在旧中国,提倡教育救国、实业救国者,早有人在,但没有提到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高度。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建国大纲及实业计划,已有明白的现代化思想,可在此以后,更明确提出‘现代化’口号,并对其具体内容和目标做了明确规定的人,卢作孚还是第一个。”(凌耀伦、熊甫主编:《卢作孚文集·前言》[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不仅如此,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还亲自主持了三大现代集团生活试验,即成都通俗教育馆、民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现代乡村建设,作为“小至于乡村大至国家的经营的参考”(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1934],《卢作孚文集》[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78页),三大试验所取得的精神和物质成果,至今仍在发挥余热。
  我的祖父严伯勳是清末取消科举考试之前的最后一批秀才。我开始学说话时,即在祖父教授下学识字。两岁已识字三四百个。三岁起由祖父口授唐诗。抗战前夕识字近千。到了五岁,父亲又请了私塾先生教我读《孟子》和《论语》。这些启蒙学习无疑为我打下了传统文化的基础。我七岁进正规学校读书,插入三年级,直至高中三年级毕业为止。高中二年级时,我在《淞声报》上发表《巳生嫂》《不堪回首》等短篇小说。高中毕业后,我接着在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半年,又到安徽省先后参加四期土改。这个阶段接触和阅读了不少古代和近现代文学书籍,增进了我对文学的爱好。
  1956年我以同等学力考上北大主攻文艺理论的副博士研究生,在此期间得到杨晦、钱学熙等名师指导,集中阅读了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他们开出的书单就有中外古今的一百五十多本),使我获益匪浅。学习两年之后,我被提前分配工作,为二十多名苏联、东欧、朝鲜、越南留学生讲课,从事近现当代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前后已超过一个甲子。除了完成教学任务,我还担任过一届系主任的行政工作。几十年来,我在跌宕起伏的文学浪潮里摸爬滚打,有了一些心得体会,撰写了近四百篇文章,出版了二十二本书,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编撰了多本研究文集和教材。现得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和新星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汇编为十卷本《严家炎全集》,与有兴趣的读者分享。
  本《全集》所挑选的文章,不仅与我的教学相关,也与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的热门话题相互辉映,比如关于五四文学革命的性质;比如由长篇小说《创业史》引发的如何写好“中间人物”的论辩;比如“文革”后拨乱反正,重上文学研究正轨的诸多问题;发掘和梳理现代文学史上各流派的贡献;还有对鲁迅复调小说的发现和评论;对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评价;对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的肯定和研究;以及对文学史分期的思考和讨论;等等。根据这些文章的内在逻辑,分别收入了第一卷《考辨集》,第二卷《知春集》,第三卷《求实集》,第四卷《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五卷《论鲁迅的复调小说》,第六卷《金庸小说论稿》,第七卷《问学集》,第八卷《朝闻集》,第九卷《随笔集》和第十卷《对话集》。
  纵观我几十年来的教学与研究,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文学与文化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中国文化寻找精神出路的同时,中国文学也没有一刻的停顿。我在收入第八卷的《文学现代性问题漫议》一文中,开篇就写道:“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学,到清王朝的晚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转折:开始与西方文学、西方文化迎面相遇,经过碰撞、交汇而在自身基础上逐渐形成具有现代性的文学新质,至‘五四’文学革命兴起则达到高潮。从此,中国文学史进入一个明显区别于古代文学的崭新阶段。”文中阐述了何为文学的现代性,导致中国文学发生现代性嬗变的内外原因及其必然性。实际上,我从20世纪60年代初起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一思考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我大部分的文章中。本世纪初,承蒙中国高教出版社邀请,我主编了大学教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三卷本。我以多年的思考和研究为基础,首次在教材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问题”作了阐述(请见本《全集》第一卷第一篇),指出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并非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而是早于此三十多年的晚清末期,即1880年左右,其理由与依据都离不开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与此同时,我还将前面提到的《文学现代性问题漫议》一文,作为这套教材的引论,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特征》,从而确立了这套教材的基调和主线。
  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精神出路究竟在何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还需要做哪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是新一代同仁们所面临的新课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0 00:42 , Processed in 0.15493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