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2|回复: 0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美育观念及媒介形式探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6 11: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美育观念及媒介形式探索[color=rgba(0, 0, 0, 0.3)]原创 [color=rgba(0, 0, 0, 0.3)]叶朗 顾春芳[color=rgba(0, 0, 0, 0.3)]
作者介绍  
       叶朗: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6年9月起任教授。曾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后担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兼任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主要著作:《美在意象》(《美学原理》)、《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小说美学》、《意象照亮人生》、《胸中之竹》、《欲罢不能》等。
      主要编著和合著:《现代美学体系》(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总主编)、《中国美学通史》(主编)、《中国艺术批评通史》(主编)、《中国文化读本》(合著)、《文章选读》(选编)、《百年红学经典论著辑要》(主编)。

       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高雅艺术进校园特聘专家。
    主要研究领域为戏剧学、电影学和美学。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呈现与阐释》、《意象生成》、《戏剧学导论》、《她的舞台:中国戏剧女导演创作研究》、《戏剧交响》等以及诗集《四月的沉醉》;传记《我心归处是敦煌》、《契诃夫的玫瑰》;主编《百年红学经典论著辑要》。
       著作和论文曾获“第二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青年学术成就奖”;“第四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啄木鸟奖”;“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奖”;《我心归处是敦煌》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美育观念及
媒介形式探索

叶 朗  顾春芳

摘   要:本文探讨互联网时代,在MOOC的新媒介条件下的美育观念和课程建设。自2015年北京大学着手建设“艺术与审美”系列慕课,至今这一系列慕课中的五门课程已全部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并荣获“2018年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本文从“‘艺术与审美’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建设的实践与成效”“美育在21世纪的新的机遇与使命”“ 互联网时代美育课程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守望”等三个方面深入思考,探讨了当代美育依托“互联网+教育”的理念和新媒介形式的探索,以及网络慕课在“互联网+教育”的媒介环境对于当代中国人文通识教育和美育的划时代意义。
关键词:慕课MOOC,艺术与审美,美育,心灵教育,中国精神

       网络教学平台也称为网络学习平台,国外称为“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是在线学习和教学的支持系统,能够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教学。1 慕课是MOOC的中译,它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三个慕课运营机构分别是Coursera、Udacity和edX, 2三者都拥有自己的课程开放平台。
       2013年是中国的“慕课元年”, 2013年4月,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在教育部的指导下成立。从2014年开始,在教育部的引领下,我们在北京大学策划开设了“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一共包括五门课:“艺术与审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伟大的《红楼梦》”“敦煌的艺术”以及“世界著名博物馆艺术经典”, 2018年这个系列共享课程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继“艺术与审美”与“昆曲经典艺术欣赏”两门课于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之后,其他课程均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并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门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充分体现了新媒介环境下,政府引领、大学策划组织以及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的新的教学改革模式,具有突出的贡献和意义。
       从2015到2021年,在教育部指导下,在以北京大学任荣誉理事长单位、华南理工大学任执行理事长单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兰州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为副理事长单位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以及智慧树网为运营服务平台的共同努力下,“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六年来,已经有3492多所高校的2760万人次在校大学生通过修读联盟提供的跨校学分共享课程受益,其中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来自西部高校。

截止2020年底“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的学分课数据

一  “艺术与审美”人文通识网络
  共享学分课的实践与成效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融合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着教育的方式,对于人文通识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开设“艺术与审美” 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程,是为了适应高科技时代的教育形势和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探索多元化、混合式的教学形式,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社会共享,推进教育公平。“艺术与审美” 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的建设,是21世纪高校美育的一次重要的形式探索,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和现实意义。
       麦克卢汉曾指出:“媒介自身对社会的形塑功能远大于媒介内容所发挥的作用。一切技术均具有点金术的属性。一旦社会推出一项崭新的技术,社会中的其他功能均会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此技术形式。新技术一旦进入社会,就立刻渗透到社会制度的方方面面。在此意义上,新技术即一种革命性动力。” 3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网络共享慕课的形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的网络教学,它不是简单地将课程内容录制后放到网络上,作为一项全新的媒介技术和教育平台,慕课的特色在于:(1)充分整合全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分享最优质的课程,从理论上说只要依托互联网,就可以将高等教育的空间扩展到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知识点与短视频相结合。为了更好地遵循科学有效的教育方式,把一堂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知识板块,每一节内容由10—15分钟的短视频组成,这一时间长度是在充分研究学习者注意力的基础上制定的;(3)开放式及游戏互动型的教学。这种教学形式改变了枯燥的学习方式,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上课的兴奋感和融入感。此外,每个知识点还穿插配置了随堂测试,测试合格方能进入下一堂课;(4)每一门课配备专业指导老师,作为任课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桥梁,引导学生学习并随时答疑解惑;(5)整合某一专题课程的优质资源,将分布于全球的名师聚合起来,就某一讲题做多视角、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引领学生进入这一专题研究的学术前沿;(6)在基础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每学期保证若干见面课程,在基础课程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直播课程”,推进课程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兴趣,不断更新和提升课程的质量;(7)大数据的跟踪与学习分析模式,大数据的方式随时可以统计在线学习情况,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并产生过程性评价,定期向教师发送分析报告,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作为互联网推动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慕课(MOOC)形式区别于传统教学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可以产生最大程度的“规模效应”。2018年Coursera上线涉及25个学科的2700多门课程,这些课程可以采用多种语种授课,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全球在线学习者的要求。“艺术与审美”课程上线5年以来总计约两百万学生在线选课学习,这样的教学规模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力是前所未有的。

“ 艺术与审美 ”课程海报
       在后现代的语境中,慕课的学习者不仅仅是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传承人、发布者和未来的影响者。利奥塔尔指出,知识就是一种叙事(或叙述),而总体性的“宏大叙事”是过去的一个“神话”,应代之以一种后现代的叙事。他认为后现代的科学知识的话语和叙事分离,中心化的文化和社会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非中心化大局已定,人们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的面貌。因为媒介文化的现代传播正是以去中心化的多元话语互动为其特征的。利奥塔尔指出:“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怀疑大概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但这种进步也以怀疑为前提。与合法化元叙述机制的衰落相对应,思辨哲学和从属于思辨哲学的大学体制出现了危机。”4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慕课不仅是21世纪知识传播的新媒介,更重要的是它必然成为价值观和文化传播的高地。
       美育是对人们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召唤。这是中华美育精神所蕴含的一个重要观念。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因此,我们在建设“艺术与审美”这一系列课程时强调了以下几点追求并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第一,适应高科技时代的形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媒介,扩大课程的覆盖面。“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课程新形态。这5门课程每门课每学期有30学时的在线视频教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此外还开展了6次12学时的全国跨校直播互动见面课,学生反响非常热烈。课程考核以在线学习、跨校课堂表现、期末作业分别占比的形式,以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课程在互联网上面向全国高校开课,覆盖面极大。仅“艺术与审美”这门课,选课学生有1107多所大学超过89万人,累计互动次数达到了389.35万次,选修这一课程的很多是边远地区院校的学生。五门课总计选课学校有3492所大学,选课学生约200万人。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优势。
       第二,课程建设的宗旨是在传播人文艺术知识的同时,还注重传播健康、高雅、纯正的趣味和格调,引导大学生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趣味的人生。这是“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在设计和组织时反复强调的宗旨。美育是心灵的教育。唐代大画家张璪有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5这八个字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指的是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生生不息的“自然”,而“心源”则明确提出“心”为照亮世界万物之源,世界万物就在这个“心”上映照、显现、敞亮。宗白华先生曾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6 又说:宋元山水画“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而同时是自然本身”。7 在中国美学看来,“心”是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对生命的爱,对人生的爱,对父母师长的爱,对花鸟草木的爱,对祖国山河、人类文化、宇宙万物的爱。这种爱,造就了精神的崇高。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涌现了一批又一批舍生忘死、奉献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体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他们就是“心灵美”的典范。这种“心灵美”就是大爱之心。正如屠格涅夫所说,“因为有爱,只因为有爱,生命才能支撑住,才能进行”。8

(荷兰)梵高《星月夜》,1889年 73.0x92.0cm,于纽现代艺术博物馆
      第三,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浓厚氛围。“艺术与审美”系列慕课讲昆曲,讲《红楼梦》,讲敦煌,因为这些都是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经典,《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敦煌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宝库,昆曲是承载中国人高雅生活和心灵追求的最精致的艺术。这门课程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大学生熟悉和热爱我们民族的艺术经典和文化经典,加深他们对“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的认识和体验,深化他们的中国文化的根基意识。
       第四,推进优质教学的资源充分共享。这个系列课程由北京大学牵头,但讲课教师不限于北京大学的学者,还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著名高校的30多位学者,王蒙、白先勇、蔡正仁、叶长海等文化界的著名学者和艺术家也参与了这门课程,《敦煌艺术》的授课导师包括樊锦诗、王旭东、赵声良在内的长期研究敦煌、守护敦煌的敦煌学专家和学者。课程的框架和内容经过组织者和授课导师组的反复研究和讨论。很多人说,一门系列课程能邀请到这么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来讲课,实属罕见,这些学者是真正的名师。由此可见课程本身的学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一方面表明了北京大学所具有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优势,同时集中邀请这么多著名学者和艺术家来讲这门网络共享课,也更充分地体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的理念,以及文化凝聚人心的事实。
       第五,课程内容要充分把握当代青年学生的心理,兼顾学术性和趣味性。在传播基础性的知识的同时融入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要传播新的知识,也要有新鲜感。为了组织这套系列课程,我们下了极大的功夫。系列课程所讲的题目都是授课学者长期研究的成果精华。例如开设“红楼梦”课程之前,我们先后召开了全国范围的多次红学研讨会;又如“昆曲”课程,自2009年开始就在北大开设了昆曲经典艺术欣赏课程,至今已经持续12年,网络课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开设的;再如“敦煌”课程,课程组于2014年和2016年暑期先后两次到敦煌研究院,和樊锦诗等敦煌学者共同研讨课程具体实施方案,这门课程可以说汇集了目前中国敦煌学研究的顶尖学者。

(中唐)莫高窟第112窟
南壁东侧-观无量寿经变之反弹琵琶乐舞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很有名的话:“文艺复兴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9这段话对中国21世纪的人才培养有启发意义。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向往学术高峰,呼唤学术巨人。大学的历史使命正是在于培养时代的巨人和学术的高峰。通过人文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一方面,要使大学生普遍具备优良的素质;另一方面,要为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提供土壤,提供精神、性格、胸襟、学养等方面的基础条件,产生时代所需要的巨人。我们希望,“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课在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方面,能发挥应有的作用。10
       “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程自上线以来,得到了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新民网、新浪教育、腾讯教育、网易新闻、中青在线、搜狐网、凤凰网都给予了关注和报道。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戴木才、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吉林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高教学会会长瞿振元、学习时报社总编钟国兴、光明日报社副总编沈卫星、南京大学人文高研院院长周宪等相关领域内的资深专家、学者出席评审会,在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给以了课程高度评价。林蕙青副部长说:“这门课的定位非常好,大师用他们的毕生研究凝练出的精华来指导学生,聚集了最优质的资源,对我们国家推进素质教育很有意义。” 11

二  美育在21世纪新的机遇与使命

       21世纪是高科技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是全球化的时代,在这种时代条件下,美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使命。
      第一,美育的陶冶情操、塑造和谐人格、培养完满人性的功能,在21世纪更显出一种紧迫性。
       当今世界有三个最突出的问题,人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失衡,人的内心世界的失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这些问题自19世纪以来愈演愈烈,如何消除人的片面发展,恢复人的身心平衡,培养完善的人性,日益显得紧迫。在世界各个地区,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了统治的压倒一切的地位,而精神的生活和精神的追求则被忽视、被冷淡、被挤压、被驱赶。一切都符号化、程序化了,人的全面发展受到肢解和扼制,个体和谐人格的发展成长受到严重的挑战。人与自然的分裂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发展到有可能从根本上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我们更重视美育。美育具有促进人的内心和谐、培养完满人性的功能,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有着高度一致的认识。席勒于18世纪末在其最主要的美学著作《美育书简》中提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12席勒还明确指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一个全面发展的真正自由的人必然是“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13 席勒说过,美是“纯洁的源泉”,可以净化社会和人心。14 张世英先生曾指出当今社会人们普遍缺乏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境界,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忙于眼前物质利益的追求。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最根本的还是要改变一个社会群体的精神境界。美育是同情和爱力的教育,美育的意义便是让人从心底生发出万物一体、民胞物与的至善思想。将那个有限的渺小的自我,扩大成为全人类的大我,从而生发出安然从容的在世情怀,生发出对整个人类和世界的关爱。这样一种同情和爱力的倡导和培养,对于改善冷漠的时代症候至关重要。张世英认为对于自然和艺术的美的体验是感通宇宙大道的出发点和归依处,也是人类体验生命和宇宙人生的最理想的方式,更是养成健全人格和审美心灵的必由之路。他说:“人生的希望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我以为人生最大最高的希望应是希望超越有限,达到无限,与万物为一,这种希望乃是一种崇高的向往,它既是审美的向往,也是‘民胞物与’的道德向往。” 15美育是心灵的照亮,是自我良知的教育,是精神提升的教育,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人生信仰的教育,也是给人以希望的教育。16

昆曲《牡丹亭》演出剧照

       第二,美育指向心灵的自由和创造的精神,在21世纪,必然成为高科技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支撑。
        21世纪的高科技产业、文化产业都要求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而一切领域的原创精神都需要美育的涵养。宗白华认为晋人的精神是最哲学的,因为它是最解放的、最自由的,唯其如此才能把自我的“胸襟像一朵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17  众所周知,高科技产业已经日益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正日益成长为新的支柱产业,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正在逐渐成为主导价值。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越是具有审美内涵的事物便越具有影响文明和文化进程的品格。此外,网络传媒世界里的形式和内容也日益与美和审美的问题紧密相关。新兴的创意产业更是将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转变成为了产业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而这些新产业的背后都需要美的内容和艺术的创意作为基础。
       第三,美育的启迪心智、引发想象和提升精神境界的功能,重新定义了21世纪人才的坐标。
       美育可以启迪人的心智,涵养人的胸襟,提升人的道德情操。美育是超越功利的人性教育,美育最基本的特性在于引导人在超越功利、愉悦自由的精神状态中,认知自我内在的灵性,塑造自我完善的人格。唯有美的感悟,才能变换人的心地,变换心地才能变换气格,变换气格才能提升境界。中国艺术的核心精神就是在自然和艺术的世界里寻找至真至美的心灵,涵养美的胸襟,从而探求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电子工业、信息技术、传媒娱乐、生物工程、文化产业等新经济形态的迅猛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为这些新的产业输送心智活泼、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领域,均需要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美育的功能重新定义了21世纪人才的内涵,人才首先应该是有着高贵的人格,完满的人性,审美的心胸,良好的修养,身心和谐以及全面发展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具有广阔的眼界和胸襟,致力于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更美好的世界,“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8可见,个人境界的提高,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关涉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  互联网时代美育课程的
人文品格和文化守望

      美育课程的人文品格和文化守望,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对此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进一步提升的可能。《艺术与审美》网络共享课程的实践与成效在这方面对于我们有启示,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美育课程应该突出心灵教育、人格教育。
       美育的根本宗旨是立德树人,所以我们要求突出心灵教育、人格教育,引导学生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和超越。
       美育的恒久力量在于催生并推动个体的人对自我生命的真正觉解,使人从现实功利的世界中超越出来,锤炼一种超越的智慧,一种审美的心胸,一种自我净化的途径,一种心灵涵养的方式,一种持续性的生命教育的内在动能,从而获得一种充满希望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取向。因此,美育是促成道德教育的一种最完美的、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仁爱产生同情,同情起于想象。可见,审美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功夫。一个真正有美感修养的人必定同时也具备相当的道德修养。美育教人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人在审美直观中把握整体的能力,培养超凡脱俗的高尚气质,这既是审美的培育,也是德性的培育。

(清)孙温 《红楼梦》“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学校美育的目标不是知识的考试,而是启发和引导人的良知的自我发现和自我照亮。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致力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的完满,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拓宽和提升自身的胸襟、格局、美德、趣味、境界。只有和谐的人格才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创造一个快乐的、有意义的、有情趣的、完全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
       我们的“艺术与审美”网络共享课程从一开始就强调要突出心灵教育、人格教育、对人生的爱的教育。
       第二,美育课程应该充分体现中国精神,显示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着重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性土壤,只有牢固的践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风雷激荡的世界意识形态角逐中站稳脚跟”。美育课程要注重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这个重要文件,明确指出要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应该将审美教育植根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充分吸收和萃取中华民族的美育智慧,涵养学生的身心,同时放眼世界、融通中外。
       前面说过,“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着重开设中国特色的课程,我们讲昆曲,讲敦煌,讲《红楼梦》。在艺术方面,我们讲中国绘画、中国建筑、中国园林,都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如讲授《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清华大学楼庆西先生,是梁思成先生仅存的几位弟子之一,他汲取中国古建筑中的文化独特性、乡土性,以自己毕生的研究撰写教案并亲自授课,期望学子们通过“知乡美、忆乡愁”,做有底蕴的中国人,使古老的建筑艺术之美实现了当代转化,彰显了青春活力。
       第三,美育课程应该注重艺术经典的教育。
       经典是承载民族优秀文化的高贵器皿,美育需要重视经典的品读和弘扬。我们所要重视的经典,包括古代经典和现代经典,古代经典是中国人做学问的共同基础,现代经典则是我们直接的资源。历史上的艺术经典,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心灵的创造。通过这些艺术经典来进行美育,不纯粹是为了解释作品本身,而是要认识那一个个伟大的心灵。通过研究艺术经典,我们和人类最伟大的心灵对话,通过对话来把握人类历史上最伟大心灵创造的一些秘密,并上升到美学的高度。比如《红楼梦》,它就是最伟大的心灵的创造,美的秘密都包含在里面。比如大画家齐白石,他的艺术是纯中国的,是完全在中国这个土壤上土生土长出来的一个画家,却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大师。从这个角度研究中国美学和中国人对美的体悟,不仅有利于经典的研究和传播,并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  法国卢浮宫

       第四,美育课程应该尽量集中美育方面的名师。
       在可能的条件下,美育课程要争取聘请人文艺术方面的大师、大艺术家、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来讲课。这在互联网的时代,有比过去任何时代都更便利的条件。据我们的体会,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公平,最重要的就在于优质师资的共享。“艺术与审美”课程在这方面做了尝试,成效很显著。《伟大的红楼梦》邀请了两岸三地著名红学家和文化学者,其中有前文化部长王蒙先生、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副会长孙逊先生、香港著名学者郑培凯先生、著名红学专家胡德平先生,还有北京大学的名师,等等。课程的导师团队从多个视角对具体的问题展开研究,编写讲义,并从多个角度给大学生阐述这部伟大的小说的永恒魅力,为全国各大高校的大学生送上了一席文化和精神的大餐。《敦煌的艺术》课程整个教师团队大家云集、平均年龄70岁以上,授课团队中有“一去敦煌五十八年”的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有敦煌美术研究所前所长85岁的关友惠先生;有上海音乐学院84岁的陈应时教授;有研究敦煌舞蹈的西北民族大学高金荣教授;也有前后担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王旭东和赵声良两位敦煌学者。该门课程的意义早已超出了课程本身,它很好地诠释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守护、薪火相传的精神信仰,以及对于中国艺术和文化的高度自信和热爱。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意义重大。《昆曲经典艺术欣赏》汇集了“老中青”三代昆曲艺术家多达20余位,其中有在当代昆曲创新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台湾作家白先勇教授、被誉为“昆曲大熊猫”的蔡正仁先生、前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先生、上海戏剧学院著名教授叶长海等。这门课的特色在于,它不仅仅是戏曲知识的教授,还是昆曲文化的活态传承和弘扬。授课专家讲授戏曲文化,还演示昆曲表演艺术的唱腔和身段,同学们在欣赏和体验中可以全面领略昆曲艺术的优雅精致、博大精深。可以看到,“艺术与审美”系列课程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时代在优质师资共享方面可能达到的优势。

结  语

      当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多元化的世界格局中,在金融危机的情境中,在后疫情时代的特殊情形下,面临诸多的前所未有的问题,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和挑战。
       今天的青年是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是知识经济和科技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个性、他们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较之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突出。然而分崩离析的价值观也使他们时刻处于不确定、不安全、无意义和迷茫的精神危机的威胁之中,处于趣味的多元化和不平衡的现实分裂中。趣味的多元化,反映的正是社会审美意识的不平衡和差异化。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如何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如何有效地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和精神,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和价值理性,为他们的精神世界培育一个美好的底子。网络慕课的媒介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人文通识教育和美育的全新思路。数字技术引发的媒介革命,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预示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网络慕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媒介,正在导致教育全方位的深刻变化。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在互联网共享平台共享美育的研究和成果,推行“互联网+教育”的理念, 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是未来人文通识教育和美育的发展趋势,也是立足时代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完善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的技术支撑和重要形式。
      我们建设这门“艺术与审美”人文通识网络共享学分课,利用互联网的媒介,在大学生中加强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是我们贯彻中央精神的一种尝试,也是回应时代呼唤的一种尝试。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中国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观察报告》(2018),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90页。
2. Coursera 是由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在2011年建立的一个MOOC营利性运营机构,与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10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提供免费公开的在线课程。截至2017年年底,该平台建设了包括计算机、数学、商务、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和教育等学科的2154门课程,成为提供开放课程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在线课程机构。Udacity是由斯坦福大学创建的MOOC营利性组织,该平台将自己的发展方向限定在特定领域内,提供基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STEM)的问题解决型课程,目前该平台已经建设了100多门课程。edX是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在2012年1月共同创办的MOOC非营利性组织,目标是与世界一流的顶尖名校合作,建设全球范围内最优质的在线课程。
3.Eric McLuhan and Frank Zingrone eds.,Essential Mcluhan,London : Routledge,1997,pp.228-229.
4.[法]让· 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 车槿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2页。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0 ,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18页 。
6.宗白华:《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参见《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7.宗白华:《介绍两本关于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参见《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8.参见叶朗:《美育是心灵的教育》,光明日报2021年11月24日。
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6页。
10.叶朗:《“艺术与审美”系列人文通识网络共享课的追求》,《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 第1期。
11.《北京大学〈艺术与审美〉课程上线》,人民网,2015年9月1日。
12.[德]席勒:《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4年,第39页。
13.[德]席勒:《美育书简》,第51页。
14.[德]席勒:《美育书简》,第63页。
15.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0页。
16.顾春芳:《美育在当代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杨剑明主编:《广播电视艺术文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41—46页。
17.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183页。
18.[德]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本文发表于《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3-29 22:47 , Processed in 0.0901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