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古携新 从流激荡——从“宋韵今辉”特展谈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6 13:2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古携新 从流激荡——从“宋韵今辉”特展谈起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辉煌的年代。
  我们之所以说宋韵辉煌,是因为有宋一代,卓立着一大批震烁千古的文化大师。这些大师中有司马光、欧阳修、三苏父子这样的千古大家;有周张、二程、朱陆这样的宋儒理学大师;有范仲淹、王安石这样锐意新政的干臣;有花间派、婉约派、豪放派、格律派和北宋三家、南宋四大家的万斛泉涌的诗词高峰,正是这些民族的精英,汇成了蔚为大观的千古风流,汇成被誉之为中国两千年中古社会的文化巅峰。
  我们之所以说宋韵辉煌,更因为宋代历史上文化昌明,诗、书、画熔为一炉,出现李成、范宽、郭熙、赵佶和后来的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派画家,开创了苏轼、文同、黄庭坚、米芾为代表的士人绘画,构成了画与诗相提并论、人品至上、心与物游、言外有意的儒家美学体系,铸造了影响千年的诗、书、画一体的文人世界和品鉴标准。他们丰沛的创造至今都能够供我们卧游与畅神,都是艺者学习和修养的榜样。
  一
  十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观念性的拇指微电影:一个背立的身影在观看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镜头迫近,越过背影,逼入远山的局部,墨点隐约可辨,肌理依稀交织。接着,镜头渐退,“溪山”变作真山,最后回到背影先前的位置,但其所对的已成美院山门之外的青山。这个拇指电影以游戏的方式述说一个道理: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的山水眼光,进而用这种眼光观看我们周围的真山真水。什么是山水的眼光呢? 中国人看一座山,在山脚下住一段时间,在山腰又住一段时间,山前山后来回地跑,又无数次登上山岭远望。最后整座山了然于心,待要画时,和盘托出。一画之中,山脚与山体俱见,山前和山后齐观,巅顶与群峦并立,所谓高远、深远、平远。不为透视所拘,不受视域所限,山水草木一例相看,烟云山壑腾挪反转。这种方法,古人叫饱游而沃看,游目而骋怀。山水眼光是一种不唯一时一侧的观看,更是将观看化入胸壑,化成天地综观的感性方式。这个戋戋小品意在呼吁将中国传统活化在日常观看中,将山水之观化作我们观察世界、理解自然的感性方式。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远在孔子的治学的学苑里,他曾问理想于众弟子,各位弟子都谦恭地谈说了自己的理想,孔子并未首肯。最后问到正在鼓瑟的曾皙,曾皙果断地停下手上的弹奏,铿止,答日:“暮春时节,春服既成,吾与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正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时节,着新成的春服,在沂水中沐浴,迎着风舞蹈,高歌而还。孔子听后不禁喊道:吾与点也。孔子欣然赞赏的正是曾皙的无名之志。而这种志向正是中国人与自然长相浸润、与时同乐的生命艺术。
  山止川行,风禾尽起。中国人的心灵始终带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山水的依恋。何谓“山”? 山者,宣也。宣气散,万物生。山代表着大地之气的宣散,代表着宇宙生机的根源,故而山主生,呈现为一种升势。于是,我们在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看到山峦之浩然大者,在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中看群山延绵,陶然不绝。
  何谓“水”? 水者,准也。所谓“水准”“水平”之意。“盛德在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相对山,水主德,呈现为平势,和势。于是我们又在《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中看到江水汤汤,千廽百转。荆浩有言:山水之象,气势相生。山水绘画,正是这种山水之势,在开散与聚合之中,在提按与起落之中,起承转合,趋背相异,从而演练与展现出的万物的不同情态、不同气韵。
  山水非一物,山水是万物,它本质上是一个世界观,是一种关于世界的综合性的“谛视”。所谓“谛视”,就是超越一个人的瞬间感受的意念,依照生命经验之总体而构成的完整的世界图景。这种图景即是山水的人文世界,它是山水的“谛视”者将其一生的历练与胸怀置入山水云霭的聚散之中,将现实的起落、冷暖、抑扬、明暗纳入内心的世界观照之中,形成的“心与物游”的整全的存在。
  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览的“宋韵今辉”特展中,展出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之《剩山图》卷,《富川山居图》卷的主体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黄公望先生身高几许,却能将一条江的蜿蜒回转、山水情势画成山居一卷,能以一种天神的高度,俯览万里,掇拾山河,他所使用的恰是这种游目玄览的方法,所驰骋的正是这般山川映带的胸壑“谛视”。
  二
  多年前,我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亲眼见到了郭熙的《早春图》,它是画在薄绢之上,它或者曾经拥有淡雅的颜色,一千年的历史岁月,把它煮成了今天的沧润的褐色。它是用中国的毛笔蘸着烟墨和自然材料的色彩绘成的。我们仿佛在这里看到一片奇幻的山壑,被一层层的烟云包裹着,宁静而悠远,峻拔而生机勃勃。这是早春即将来临之时的山中景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传出春天的消息。所以这张画被叫做《早春图》。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细看,远山重峦叠嶂,气势雄拔;近岗怪石耸立,古木参差。那些古木,招展开它的枝杆,显出它的傲然兀立的身姿。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有神气的一片树林了。树木正在生长着新叶,一片春天的生机。在中央高耸的巨石两边,都有奇妙的山水,左边巨石的下方是迷濛的水面,一家人正从船上蹒跚而下,顾盼有致。在盘桓的山腰处,有农人披着蓑衣,负担行走。而在右边,一个瀑布叠着一个瀑布,注入桃花潭水,流瀑之上是一片飞檐陡壁的建筑。这分明是一个隐身在群山中的屋宇。让我们再举目向上望,山壑翻转而上,烟云渺绕之间,层层峰峦隐隐出现,那峰上的树木迎风招展……。
  我们感到沿着这画,行游在山下山上、山前山后的风景之中,我们感到这山和树、水与烟都是春天里的活的景色,我们可以在这些景色中观赏、游玩、居住,与天地相往来。这就是中国绘画,这就是中国山水。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不仅是一个风景,更是遭遇一片风景的世界。我们被打开的不是一个镜头,而是持续不断的、使我们的身体在这里穿梭往还、使我们的心在这里吐纳元气的观看与体验。这就是与西方绘画、与今天照相技术全然不同的中国绘画。
  在这些生动苍润的描划之中,我们还感受到了笔和墨的美,这种美最能体现山水的形神,我们还能从这些活脱脱的笔墨中,感受到一种游戏的意味,见证一种人性的风貌。正是这种“戏墨”的方法,最自由也最有效地把我们带入那个“象”的体察之中。这个“象”既不是自然对象,亦非纯然意识里的心象,而是自然对象与纯然意识之间的辽阔无际的间性的世界。我们在这种“象”的体察中,走进了中国绘画的世界,走进了人的诗意地栖居的世界。中
  国绘画让我们获得体象的诗意,生命的诗意。我们正是沿着这张《早春图》的可见的观看,一步步地走入感知的深处,走入中国山水精神的不可见的深处。
  三
  二十世纪的文人在论及宋代艺术时,往往乐于将画与诗相提并论。他们一方面力图用文学的品鉴形式评说绘画,另一方面绘画也被作为文学的图解方式,让我们一起来展阅北宋画家乔仲常步苏子诗意所作的长卷《后赤壁赋图》,画卷冷月浮影,朦胧拥塞,山水登高,涉水行远,以连环描叙的方式将赋的描写联成一幅长卷。既有“行歌相答”的快意,又有“划然长啸”的肃然,野逸而鸣高,揭示了苏轼的激情与悲愤。乔仲常用画卷,与苏轼,与千年后的我们,素墨写景,纵笔唱和,共赴千古邀约。
  在尺幅之中,我们共同登临胜迹之境。孟浩然诗云: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乔仲常把苏子的赤壁画了下来,我们在画卷中登临。全画用山峦树石,分成几阙,苏子数度显身。山高难画,以林深代之。这里林木充塞,悬崖上像一个洞,有栖鹘之危巢,有深不可测的幽宫。这是乔仲常的妙笔。又然后是在山上,划然长啸,山鸣谷应,却不期然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凛然觉得不可久留了。接着回到船上,放任中流。时已夜半,回顾寂寥。画面由拥塞变得简阔。此时,有孤鹤横江东来,双翅如轮,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整张画翻转有序,陶然大气。我们随着苏子的身影,登高涉远,在山水中穿梭,在吟叹中相会。乔仲常的画卷令山川皆景,草木俱神,让生命的悲欢、流逝的嗟叹、山壑的深邃、云气的苍凉,俱在此时此地相聚,断石、深崖、虬木、孤院凝在一起,供吾辈远眺瞻望,并始终合为一体,蔽藏在山水幽茫的深处。在此长卷的巡览中,我们又仿佛进入怀远之境。“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我们已经读过苏子的前后赤壁赋,通过文本的阅读,有过自己的想象。现在,在乔仲常的笔迹中,我们依稀重访故地,由于心往神驰,而与古人在精神上契合,并由此完成与远方故人的怀念与兴答。
  这长卷还是御风陶醉之境。前后赤壁赋,从始至终,皆有酒。古今皆然,酒酣耳热之时,容易放
  任纵浪,直入陶然醉酡之境。乔仲常似无醉笔,却也提按风雨,使转烟云,全画分为四段,第一段是行歌相答的洒然,画面抒阔,笔墨简远。第二段江流有声、划然长啸,那是一种肃然,画面拥塞,笔墨锵然有力。第三段放任中流,那是一种飘然,画面格外简远而开阔。第四段是梦遇与惊寤,那是一种朦然,画面渺远。四段表情各有不同,但墨色素笔,天然地带有一种月夜情愫和朦胧想象。笔墨简淡素朴,尤见其变化。中间肃然的一段,那皴法如龙如虬,点划如钉如豆,一林映带百千林木,一石翻卷百千山壑,掇集而成一种神秘风气。山水的吟诵和生命的洒然同时从四方涌来,又始终蔽藏在横卷叙事的深处。此所谓陶然御风。直若当年柳宗元登西山的陶然醉语,“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读乔仲常的长卷,我们如登如上四境。此四境,交揉叠错,彼此诱发。看似一己的感怀,却是千古的集体经验与情怀。起兴在展阅之间,唱答越今古千年。我们如踏先人与众人的踪迹,逐迹而行,将自己一次次地泊锚于这一片因文本阅读而“经历”过的历史现场,长相浸润,情似赠,兴如答。
  四
  在宋代,又有一类文人画家,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大诗人苏轼。苏轼可以说是学者型艺术家的最高典范,是学术识见与艺术造诣结合最好的一位。苏轼置身从中唐韩愈开端至北宋的文化运动之中,以“才气”、“豪气”之担当聚文、道于一体的文化模式,提倡新学术、新创造。苏轼第一个提出“文人画”术语,以应对画院的专业画家。他写道:“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他在绘画的题写中多次题到:“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作为诗人,苏轼对绘画强调天机,强调诗心独创,但他并不贬低“艺”的重要性,极重视有道有艺,道艺结合。他写道:“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苏轼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畅言:“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如何解决这个
  问题? 在论艺的谈说中,他反复引用《庄子》中庖丁所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近乎技矣。”他的意思是:他所关心的是“道”,这个“道”已进入他的技艺之中。他已经到达适当的状态,并把技巧抛在脑后。这种状态意味着已将技巧的运用提升到道的高度。苏轼诗言: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庄周世无有,谁知此凝神? 他的“凝神”描绘了一种入定状态,以《庄子·达生》的梓庆削木为鐻的故事,来言说“以天合天”的道理,提倡文人绘画入神、传神的境界。
  苏轼的绘画,传世稀少,于今所见,只有《枯木怪石图》与《潇湘竹石图》。那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为什么是枯木怪石? 为什么木要枯,石要怪? 因为枯木怪石无定形,利于放笔,笔墨生骨,便于造形,以发胸中盘郁,以求英风劲气逼人。据苏辙回忆,苏轼早年在凤翔,常入开元寺观壁画。“往之匹马入寺,循壁终日。”开元寺壁画有吴道子的双钩薄彩,也有王维的墨竹,用墨笔直接撇出形体,令苏轼特别心仪。文同的“墨竹”,对苏轼的影响最大。那一曳垂竹,从上而降,却布青云之势,赋予苏轼最深滋养。在《潇湘竹石图》中,三株青竹,两块顽石,一抹潇湘林影。烟空中,青竹飘撇无定,任意东西,正是风烟俱静,天山一色的意境。点划放意,石皴挥洒,淋漓斑驳之处,摇曳着岁月流殇。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最具超逸的韵趣。
  宋代著名画家黄庭坚诗言:“一丘一壑可曳尾”。“曳尾”指《庄子·秋水》中的那只乌龟在泥沼中自乐。一丘一壑,则是寄情山水。人在山水中,自足自乐,表现出传统文人尤其是隐居文人的纯粹与高尚。一丘一壑作为成语,可以追溯更为久远。《汉书·序传上》有言: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此言之意在于垂钓一壑,栖居一丘,坚守良久,不改其志其乐。一丘一壑虽有限,却以某种坚固的深度,唤起恒远的积极思想,赋予人以自足自乐的充溋,“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无名之志。这直接构成了山水世界的无边容量与意涵。
  心存气象,素履以往。我们讲宋韵,宋韵的根蒂在哪里? 南宋诗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言有尽,意无穷,或者说用有限的言,抒发无穷之意,这是宋代诗画要达到的境界。在中国理学的观念中,真理只能为有悟性的心灵所辨识。朱熹有言:尽其心可以知性知天。当卓越的心灵映印出自然影像,这比未经心灵解释的自然更加真实。这样的艺术就揭示出了视觉世界的可信形象。这正是宋代诗人与评论家所悉心追求的蕴涵,也是我们筹划和组织这个展览所时时铭记的。
  所以,我们要举宋韵文化的旗帜,深耕江南的人文沃土,重织宋代文人的夯劲秀美、情兼雅怨的文化品位,在宋韵文化的源头去重新接续民族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气息,与古携新,从流激荡!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4-29 13:32 , Processed in 0.19492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