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道德经》中的语文教育之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2 13:10: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道德经》正是一部蕴含“伟人伟大体悟”的经典之作,在求得对它“无穷无尽的解释”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幸运地得到这样的认识——语文教育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甘肃兰州第十中学 马得清

 夜读《道德经》,明月正当空。室内读一读,再去阳台上诵一诵,面对浩渺的宇宙,许多感悟就会从心底涌上来。原来,不论是科学之道,还是社会之道,抑或人生之道,大凡人类想要探明的“道”,正如我们月下看世界,说清晰却又蒙眬,说蒙眬却又清晰。语文之道,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古到今,有谁说清楚了?
  思绪逐渐连缀,我不禁想,《道德经》和语文教育有关系吗?如果有,那究竟是什么关系?探讨这种关系会给今天的语文教育带来什么样的启示?毋庸置疑,《道德经》的思维方式、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值得语文老师深思。深思之后,总会有所收获。
  “无为”、“行不言之教”的启示
  当我们从母语学习的角度理解老子的“行不言之教”时,我们就可以领悟他的“无为”思想对语文教学的重要启示。
  行不言之教,就是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不过是引路人。而今天,一些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似乎总是唯恐自己说得不够多、不够详细,因而往往独霸课堂,自己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则听得昏昏欲睡。当教师把教案中设计好的程序转化为课堂流程时,就以为自己设计得很全面,讲得很清楚,如果学生还是不懂、不会,就埋怨他们没有仔细听。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教师无意识地把学生视为“录音机”,而没有把他们当作有个体差异的人和学习活动的主体。
  对生命而言,整体不可分割,整体的生命体悟也不可分割,因此,我们在更多的时候并不需要言语和语言,也就不需要所谓的范畴和逻辑。当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时,大致能感悟到它整体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某种隐含的情绪。
  在日常生活中,人更多的存在状态是感悟,而不是借助种种知识工具进行思考。在生命整体存在的语境下,生命体验重于生命论证,整体存在重于分割分析,“不可言说”重于“可言说”。这就从哲学的高度对我们的语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迪:不要总想着把一切都教给学生,不要总想着一切都可以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对诗歌的讲解、分析是教师司空见惯的一项任务,但效果又如何呢?老师往往条分缕析地讲解诗歌,从写作背景、作者介绍到节奏划分、艺术表现手法,可谓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然而就是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感悟。我调查过许多诗歌教学课例,不能说老师讲得不清楚,可是当我问学生有何收获时,回答令人瞠目结舌:“我没有感觉啊!”
  教师能不能少说些,而把课堂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多给他们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问一问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对话的机会?我总在想:我们做语文老师的,能不能学一点“闭嘴”的艺术?
  老子告诉我们:“不贵其师,不爱惜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善数,不用筹策。”可见,行不言之教,就是要善教,而不是不教.。
  “道”和“德”的启示
  老子在《道德经》中无数次谈到“道”和“德”。如果说“道”是指事物的“规律”,那么,“德”就应该是规律所发挥的“功用”。语文的“道”和“德”体现为培养学生的言语人生和语言人生。言语人生和语言人生构成整体的人生。这种人生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体,最终只能通过作文来悟证(并非通过科学证明)。
  因此,语文之道即作文之道,而作文之道就在于让学习者学会运用一切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思想、真情感,有感悟,有创造。然而,在今天的语文教育中,正如新语文教育的代表韩军所说:“学生在作文里编造谎言已成为一道举世罕见的风景;以数理剖解之方式,刀斩人文之美诗美文,焚琴煮鹤,大拆七宝楼台,千年煞风景,于今为烈。”要做到新语文教育所宣扬的“师生回归人性本真,即真实、自由、个性地做人”,教育者就要深入探悉语文的实质,坚决高扬“语文,即作文,即人文”的旗帜。
  语言本身不是语文的整体,语文是以言语和语言形式存在的动态结构。作文就是对生命化存在的语文的确认,即对“我”存在的确认(如“我来了”,“我看到了”);言语恰好是对“我和你”存在的确认(如各种日常对话);不言语、无语言是对“我们”存在的最完整的确认(即不需要任何范畴和逻辑,无需任何推导证明)。这种确认是不连续的多层级交往过程的自证,因为对生命存在而言,“我”就是自己的世界,不需要任何他证。
  一个民族的语文就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整体,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民族精神的整体离不开这个民族的优秀作文的支撑。而虚假作文的存在,是写作文者和评作文者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正在丧失的表现,是社会心态明目张胆地庸俗化和功利化的集中流露,是语文哲学贫乏的自证。
  老师按“套子”教,学生按“套子”写,无非是因为这样写才可以得高分。然而,如果失去了生命成长的质感以及对真情感、真思想的追求,语文教育就是危险的教育。长期下去,我们就有可能在作文中丢掉民族精神。当前我们创造了什么样的作文?我们在用什么样的语文观教育学生写作文?结果怎么样?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作文有“道”但无“常道”,它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随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随个人人生遭际和处境的变化而变化。作文是应该有个性的,作文的个性就是生命在“我”而非在“他”。如此,作文之“德”才能丰富多彩,才能生生不息,才能绘就民族精神文化的壮美画卷。如此,我们才会有足够精彩的文章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离开了具体的作文,我们的语文教育如何承载人文精神呢?
  “道法自然”的启示
  道法自然,就是要求我们注重对自然的感悟,以一颗平常心达观地看待世界和人生。这对今天功利化的语文教育是再好不过的警醒,正如佛教六祖慧能所说:“读万卷经书而不能于万般琐事中体悟是徒劳无益的。”
  以“人文”为本的语文教育应当找到基本的自然属性。我听,我说,是因为我在自然而然地与人交往;我阅读,我写作,是因为我在自然而然地与作者和自己交往。听说读写是每个人再也熟悉不过的自然生活,除此之外,我们还有静默的、心领神会的生活,还有思念、痛苦、快乐乃至愤怒等情绪生活。
  儒家虽然很讲究文道,但从语文教育的角度看,释家和道家才是最有诗意的。我们在思考“诗言志”时,不能忘了生命最可爱的一面原本并不是什么“志”,而是非理性的意趣。非理性的存在需要感悟得知,而很难解释得清楚。
  儒学不是唯一的国学,儒家的“文教”和“诗教”自然也就不是唯一的传统语文教育思想。从人文的角度看,从生态的角度看,从全球化趋势的角度看,老子的思想更具有统一性和超越性,它相对于儒家的严密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更具有对待生命的平等心态。正如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是没有私欲和意志的,对万物平等视之,无所谓贵贱,无所谓亲疏远近,“无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法自然”无疑告诉我们:一切要顺乎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不偏重于人伦本身看人类社会。今天,我们需要有超越人类自身看世界的大感情、大智慧。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正蕴含着这样的大情感、大智慧——狄德罗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语文教育受到的非议似乎最多,但只要我们坚定地走人文教育的正途,坚定追求真理的信仰,语文教育就会完成涵养生命、建构诗意人生的使命。
  《道德经》语言形式的启示
  语言形式是民族性格和思维特点的集中表达和有效表现。《道德经》的语言形式很有特点,如第一章老子用否定句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提出言说的基本范畴——“道”、“名”、“无”和“有”,但并未定义;第四章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指出“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无穷无尽,是万物的源头。
  从中可以看出,老子是用喻指性的语言形式阐明道理的。这种语言形式在《周易》中就大量存在。它是甲骨卜辞象征和暗示性语言形式的发展,并成为先秦著作中鲜明的语言特征。这似乎说明,古人注重的是体悟,而不是严丝合缝的形式逻辑。
  第十一章用“三十辐共一毂”等具体的事物形象作比喻,阐明“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道理。排比、比喻在这里有着归纳论证的作用。这种语言形式取消了言说对象的个别属性和思维指向存在的普遍性,因此具有充分论证的作用。第十二章用5个单句排比,集中阐述5类事物于人的不利之处,得出圣人“为腹不为目”的选择。在第十三章,老子用设问的形式说:“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意思是,被宠爱者卑下,得到宠爱会惊喜万分,失去则惊恐万分,这就叫“宠辱若惊”。
  《道德经》创造了丰富、灵活的语言形式,唯其如此,才足以表现老子思想的深度、广度及其批判性、建构性和创造性。今天,不少学生经过多年的语文学习,思想贫乏的问题且不论,语言能力还不足以描摹事物和传情达意,比如2005年甘肃的中考作文“学会感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作文为三等;2006年的高考作文,有不少学生不会辨析纸上阅读与网上阅读的关系,在面对两种概念时“有一种眩晕感”(某考生语)。在学生作文中,语言形式的单调和贫乏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这也是早已存在的语文教育问题。
  语言的功能是有限的。不管我们的范畴如何明确,说不清的时候还是很多,有些事物我们从古到今就没有说清楚过,譬如宇宙的起源,譬如人脑的机理,譬如爱情……但老子也告诉我们:“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认识事物要靠体悟,只有明白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道理,才有可能做到“大制不割”,即把握好大局而不受制于分崩离析的繁琐。
  语言功能的有限性提醒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非理性整体思维的体验式积累,注意激发他们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语文教育必须在继承母语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创造足以表现现实内容的语言新形式,但必须明确的是,语言形式并不是单纯的工具,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今天的语文教学忽视了语言形式的训练,以致不少中学生连比喻句和排比句都不会造。其实,语言形式正是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情感意味和思想水平的语文性表达。也正因为语言的表达功能有限,我们的祖先才在漫长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创造和丰富着语言形式,总结出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的基本功能和具体方法,并通过种种修辞手法充分表达生命体悟和言外之意,将语言的基本功能发挥到极致。因此,关于语言形式的基本知识是语文教育中最基本、最有用的知识,语文教师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
  泰戈尔在《亲证生命》中说过,蕴含伟人伟大体悟的鲜活词汇的意义,是任何逻辑解释都无法穷尽的,它需要每一个人用生命过程进行无穷无尽的解释,每一种感悟都增加了它的神秘性。《道德经》正是一部体现“伟人伟大体悟”的经典之作,在求得对它“无穷无尽的解释”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幸运地得到这样的认识——语文教育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中国教育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6 13:14 , Processed in 0.07833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