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画家曹强的“写境”与“造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5-12 13:2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强 美术教师,2007年国画《凉山姐妹》、《秋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国画作品《夏日熏风》入选《美术报》主办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并获奖。  ■李新平
  我与美术教师曹强初识于1999年,当时一位文友拿来曹强的仕女图共赏,观之清灵隽秀,仙风袅袅,便借机与之相见,谁想这位二十几岁的青年,竟论画谈书,兴致高雅,才气勃发,在相互的心灵感应下,与之成为忘年道友。近年来,他新作频出,去年就有三幅作品入选国家级美展,一幅作品入选省级美展并获奖。
  国学大家王国维认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曹强也认为诗画同源,均以追求境界为创作的终极目的。纵观他国画作品境界的体现,既有描绘真实生活的写境,又有富于文化内涵的造境,更有天人合一、创造性的写境与造境融会贯通的作品。
  2002年的四川大凉山写生,是曹强的艺术突破口。凉山人的勤劳淳朴,凉山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激发了曹强从未有过的创作激情。田间、街头、院落、寨口都留下了他写生的身影。归来后他创作了反映彝族民风民情的大凉山组画,这一系列水墨作品可称为曹强“写境”的代表之作。山脚下放牧的儿童、赶场途中的老人、火把节上的姑娘,都被曹强写意成一幅幅国画作品。他将中国画的传统笔墨技法与西方绘画的点线面及形体感双向打通,形成了浓淡、干湿、虚实、明暗、节奏的变化,既有笔墨的意趣,又有现代的形式美感。在作品中,他不仅融入了自己的美学见解,更倾注了自己的生活感悟。大凉山组画中的彝族同胞,纯真而质朴,憨厚而真诚,默默劳作,不染尘俗,而这些美好的人生理念恰恰契合了曹强的人生追求和艺术理想。内涵与载体的和谐碰撞出灿烂的火花,创造出新的艺术境界。大凉山组画充分展示了曹强捕捉对象特征的能力、扎实的笔墨功力和熟谙素材、组织画面的能力。由此,这些作品多次参展、获奖。《凉山姐妹》、《秋雾》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十次新人新作展,《夏日熏风》入展首届全国美术教师作品展并获奖……
  国画中人物画科的难度在于人物造型与笔墨语言的融合,曹强在坚持学术性创作的同时,坚持以小品熟练笔墨,锤炼自己的形式语言。他结合人物画中对造型的严谨要求,努力实现人物画中笔墨的独立成趣。他坚持钻研传统精华,努力深入生活,以体悟现象为基础,注重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挖掘与主体再造,使“写境”与“造境”融会贯通,将“写实”与“写意”、“造化”与“心源”、“形”与“神”、“气”与“道”等主客观审美范畴与艺术理念相互穿插、融会、化合,努力做到以意造境,以形写神。更为重要的是他十分重视文化底蕴、思想修养的自我锤炼,在“外师造化”的外功上抒发性灵与情感,在“中得心源”的内力上构建文化品德。米颠拜石、陶令赏菊、紫气东来、赤壁怀古、清照赋诗、昭君出塞……这些栩栩如生的高士图、仕女图,明显地融入了曹强对现代人物的细致关怀和艺术创造,品之如赏长空流云,五彩缤纷,空灵生动,大可随其境进入忘我无我、天人合一之境界。正是这些赋予了文化内涵的创作,使曹强画境大开,画名广传,在“道技并重”、“道器互补”中一步步走向了艺术的大境界和人生的高品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
发表于 2008-5-13 09:58:46 | 只看该作者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5 21:15 , Processed in 0.1400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