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905|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上[参观考察]宜昌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11 10:55: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美术公开课中的时髦病
http://www.ycjyw.net.cn    2010-10-15   宜昌教研网  
-----------------------------------------------------------------------------------------------
枝江市七星台镇小学 周传志

关键词:美术公开课
曲解课标
做秀

内容摘要:美术公开课的常见弊病:1、滥用多媒体,忽视传统媒体和教师作用;2、重美轻术,人文高于学科本位;3、片面追示综合,以致喧宾夺主;4、滥用合作学习方式,造成不当窝工;5、奖品代替评价,饮鸩止渴;6、执着于教学环节,忽视组织教学。

一般说来,每位美术教师甚至每位教师的课都有两幅面孔,素面的日常课和浓妆的公开课。如果说美术教师的日常课程是家常便饭的话,那么公开课小则是家中来客,略备酒菜,大则是慎而重之,满汉全席。想听到一位教师的日常课近于奢侈,但是从公开课中也多多少少可以感受到教师日常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笔者从教美术多年,有机会观摩学习了不少同仁的课。现就美术公开课中的一些常见弊病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滥用多媒体,忽视传统媒体和教师作用。
背景:湘版《美术》第1册《开心台历》
《开心台历》是一节低年级的纸工制作课,要求学生用卡纸制作出立体的台历座并美化。教师执上这课时,多媒体在课中占了极大的比重。教学课件美仑美奂,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可是该教师连制作步骤和范品都是用多媒体展示的,课中没有直观教具,教师也没亲自动手演示制作,在整个新授环节只充当了一个放映员兼画外音。
自从多媒体进入课堂以来,其丰富的音像资源使得美术课的单位容量以几何倍数增长,它可以将精美的图片、动听的音乐、复杂的制作过程、抽象的文字板书等轻易而直接地出示在学生面前,极大地丰富学生的感知,还因媒体的新奇,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很大一部分美术教师眼里,多媒体是一柄利器,有它在手,从心所欲。大凡公开课,不用多媒体课件,就有一种桌上无菜,对不起客人的感觉。
其实多媒体也并不是全能的,它并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媒体,当然也更不能代替教师。视听媒体提供给学生的感知,称为第二感知,它是有别于学生亲眼看到、直接摸到的感知的。恐龙、外星人那些虚拟的东西都可以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屏幕上,何况是小小的美工制作。就本课来说,相对于真实可触摸的范品(商品台历和纸制作品),课件终究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而且本节课时间允许,教师也应该亲自动手演示制作范品台历,在重难点处反复讲解,这样方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加其学习信心。

二、重美轻术,人文高于学科本位。
背景:湘版《美术》第2册《泡泡乐》
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色彩课,要求学生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彩色的泡泡。教师先用自编童话切入课题——泡泡国王邀请大家去玩耍,接着吹泡泡,赏泡泡,商量如何留住易碎的泡泡,讨论如何把泡泡变成卡通形象,最后表现泡泡。游戏在课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美术要素却未能在游戏中体现,学生在快乐地玩了一阵后所获无多。
《美术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它要求教者在教给学生美术知识技能的同时,一定要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社会文化。但这句话的主体仍是美术而不是文化,美术教师切莫将相关文化作为了主体而忽视了一节美术课的基本要素,一节美术课作为美术课而不是别的什么课(社会课、科学课,语文课什么的),它基本的东西也就是它的学科本位可不能随便丢。
常有美术教师对着课件夸夸其谈,继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却始终没亲自露一手,使得大家认为现在的美术课由语文老师来上更合适。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美术课再怎么变,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是必须的,美术教师不能只要人文、只要审美,不要技法。教师需要细讲解、多示范技法要领,才能保证学生学有所获。
辟如本课,教师就应该在观察泡泡的色彩、如何用手中材料表现那些圆形而多彩的泡泡上(即美术语言)下功夫,而不仅是带着学生在玩泡泡、赏泡泡、想像泡泡这些环节上玩得不亦乐乎。

三、片面追示综合,以致喧宾夺主。
背景:湘版《美术》第6册《风来了》
这是一节低年级的绘画课让学生用图画捕捉看不见、摸不着的风。教师执上这课时,设计了相当多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风,借助于多媒体,先让学生听风声(听狂风呼啸、再口技学一学风声),再说风(风的形成、生活中的风),再看风(欣赏范画、看影片《龙卷风》),接着表演风(风中行走、小组表演龙卷风),最后画风、评风。其中几次表演在时间上占了很大的比重。
《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部分提到:要求教师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它学科、美术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也就是说,在传统单一的美术课时综合进其它美术元素,其它学科知识,社会知识等。笔者认为,这种综合是有前提的,并不是越广越多就越好,它的前提就是美术的学科本位,即这节课还是一节以美术为主的课,其它的学科元素占比重较小,只为突出主体起一定的烘托作用,切莫有了广度少了深度。
其实本课总的教学环节设计是科学的,让学生全方位感知体验风的存在。但是由于综合尺度把握不是很适当,以致冲淡了主题。让学生用口技表演风,小组表演龙卷风未免强人所难,还不如找个电风扇和几件衣物吹一吹让学生看。而且前面再怎么多方位感知,最终还是要回到美术语言上来,所以笔者觉得应该压缩甚至省去那些华而不实的表演环节,在美术语言上多下功夫,也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创意用构图用线条来表现看不见摸不着的风。

四、滥用合作学习方式,造成不当窝工。
背景:原湘版《美术》第7册《花样文章》
这是一节四年级的图案课,要求学生用自己设计的图标代替文字制作一篇短文并用图案装饰美化。教师在前面新授部分和学生一起讨论各种用图标代替文字的方法,气氛活跃,十分精彩。可后来作业时,教师给学生每组(四到五人)发一张大纸,要求他们合作完成一篇花样文章,一张纸可供四五人合作的空间确实不大,学生从选题到装饰都意见不统一,先是争吵,后来就成了少数干、多数看的局面。
《美术课程标准》中不止一处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于是许多教师动不动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认为这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课都适合采用合作方式学习的,合作与否要视学习内容而定,只有符合以下条件的才可以考虑:
学习内容太难,个人难以完成的;
学习内容费时太长,单人难以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的;
符合以上两点且学习内容可以分工的。
每个人骨子里多少都有些惰性的,有人代劳,自然乐得清闲。不分对象地采用合作方式,只会造成不合理的“窝工”现象。

五、奖品代替评价,饮鸩止渴。
背景:湘版《美术》第1册《花花绿绿的糖纸》
这是一节一年级的色彩启蒙课,要求学生用各种色彩涂出几张糖纸并做成假糖果。教师先带学生品糖果,再赏糖纸,接下来提问:“你最喜欢什么颜色呀?”,学生还沉浸在糖果的美味中,不举手。教师再三鼓励,终于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喜欢红色。”“回答得真好!来,老师给你发一份奖品。”学生得到了一份教师事先备好的小奖品,得意地坐下。“还有哪个同学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颜色呀?”这次无数小手臂举起,有如森林。老师点了几个并发给奖品。接着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画糖纸,却仍有许多没被点到的学生不识时务地、执着地举着手(这么简单的问题我也能答,凭什么给他们发不给我发)……
《美术课程标准》中在基本理念中要求: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及动力。发奖品当然可以一时激励学生,但是从长远来看,却是饮鸩止渴,利大于弊。
本节课中,且不说教师的提问没有营养,只说学生在课内回答问题是其职责所在。学生回答得好,教师大可不必发什么奖品,只需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翘起的大拇指或者一句由衷赞美的话,便能让他们获得心理满足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发给奖品(包括贴小星星)只会助长学生的功利意识,教师不可能在平时的每节课都准备奖品,这节课回答问题有奖品,下节课没奖品了,那举手岂不是大亏特亏了。

六、执着于教学环节,忽视组织教学。
背景:湘版《美术》第2册《小树快快长》
一节地市级优质课,执教者主场作战。教师出示了一幅范画后提问:“谁来谈谈对这幅画的欣赏感受?”一年级的学生虽能领会但由于口拙,一时无人举手。教师问了几遍,还是无人应答,笑容有些挂不住了。正着急时,后排有一只手犹豫着举了起来,教师欣喜地点起那个学生。“老师,×××他踢我的凳子”。“……”后座听课者一笑的同时授课老师脸上的表情很丰富,最后“哦”了一下作手势让那学生坐下。那学生此时也发现是公开课,望了后座听课的老师一眼,一脸惶恐地坐了下来……
在大家的印象中,好象公开课是不需组织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完成那么多的教学环节都够呛,哪还有空组织教学。笔者觉得其实不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使得美术课堂中组织教学比其它学科都重要,学具的准备、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一次也不能马虎的,否则只会造成以后的组织教学更难开展。
就算是在公开课中,教师也不能只想着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忘记了自己还是一个教育者,比起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来,学会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对学生来说更为重要,同时培养好的课堂常规也是每个教师所必须做的功课。如果是我碰见了类似的事,一定会尊重这个学生的权益,停下正在进行的教学环节,妥善地处理好这个小纠纷后再继续。公开课中,打动听课者的不应仅有好的教学思路和好的教学效果,还应有执教者良好的驾驭课堂能力和高尚的师德情怀。
还有一种情况,下课铃响后,教师教学环节没完成,迟迟不宣布下课的也应属于此例。

其实之所以有以上林林种种怪现象,一方面是出于教师对课标理念的曲解,更主要的是教师的一种表演意识在作怪。只要教师收拾起这种做秀的心理,认识到自己表演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后座听课的老师,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公开课,那么自己的课一定会质朴、真实、动人、有效,有了这些,想要获得听课老师的理解和赞同决不是一件难事。
51#
发表于 2010-11-15 07:08:47 | 只看该作者
多媒体也并不是全能的,它并不能完全的取代传统媒体,当然也更不能代替教师。视听媒体提供给学生的感知,称为第二感知,它是有别于学生亲眼看到、直接摸到的感知的。
50#
发表于 2010-11-14 18:56:27 | 只看该作者
         孝南教师管季超的[网上参观考察]告一段落。没用公家一分钱。送网吧老板不到30元。
朋友们,再见。。。。。。

公益服务专业网站《教师之友网》
2011。3。10。创站三周年.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4 10:00:01 | 只看该作者
看西陵如何化解“择校风”

发布时间:2007-11-30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记者唐晓安 通讯员陈景杰 贺涛
  编者按
  前些年,因资源配置不合理等原因,择校成风。如今,群众满意率在98%以上,管理满意度100%。最近,省教育厅通报肯定了宜昌市西陵区教育改革的做法。这一被称之为“西陵经验”的做法,化解了辖区“择校风”,并让辖区教育从“有书读”向“读好书”转变。我们刊发此稿,愿“西陵经验”在我省开花结果。
  仅仅3年时间,昔日择校成风、教育行风评议在宜昌市倒数的西陵区,一跃成为该市乃至全省群众满意率最高地区之一。西陵区教育局局长夏晓琼说,这是被“逼”出来的。
  择校,不容回避
  择校,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为将子女送到师资力量强、校园环境好、办学行为规范的学校上学,不少家长费尽心机:求情、托人递条子,多出票子……
  专家认为,资源配置不对等、办学管理不规范是择校的主因。随着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由过去“有书读”发展到“读好书”新阶段,家长送孩子受教育是一种投资行为。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谁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传统教育资源配置是,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由农村向城市、由偏远城区向中心城区集中。
  决策,彰显公平
  西陵区21所小学和不少地方一样,前些年择校成风,辖区群众对小学升初中就近入学,不能公平享受现代优质教育等问题反映十分强烈。
  自2005年起,西陵区着力从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入手,出台了系列举措:
  首先是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加大基础条件较薄弱学校建设力度。3年来,该区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全区学校基础建设。
  本月初,记者穿梭于该区各个小学校,学校里一栋栋新建的教学楼和一个个高标准塑胶操场,让人以为是到了大城市里的“实验学校”。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该区为此加大了优质教师引进与培训。3年来,全区引进50多名骨干教师,全部分配到师资薄弱学校,并出台城区教师到农村或偏远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
  今年,该区又安排13名骨干教师到区内农村或偏远学校任教,同时安排13名偏远学校教师到城区中心学校跟班学习。并选派城区数十名优秀干部到农村学校任职。
  记者走访发现,该区现择校率大幅下降,教师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特色,渐成新音符
  “诗词校园”、“书法校园”、“书香校园”、“科普校园”……穿行于西陵区各中小学,记者捕捉到了一处处活力四射的特色气息。“如果说实施均衡教育发展,是让人人公平享有优质教育的创举,那么创办特色校园,则延伸和丰富了均衡发展要素,为促进教育活力创造了新的平台。”西陵区教育局副局长冯发柱认为,均衡教育让辖区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创造特色学校,又让孩子个性得以彰显。
  有专家认为,西陵区实现辖区孩子从“有书读”向“读好书”转变,核心在于教育理念更新,财力突破性投入。
  然而,环视荆楚,不少地方因财力投入有限,或仍偏向优质学校,致使部分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要有效化解“择校风”,仍需全社会共同努力。
48#
发表于 2010-11-13 07:51:44 | 只看该作者
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我们做点啥

西陵教育信息网·(2009-4-21 9:55:02)·课题专线
418日、19日我有幸到武汉参加了湖北省2009年小学语文“优化教学过程,创建高效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尽管是周六周日,前来能加学习的人还是很多很多,容纳两千多人的礼堂坐无虚席,甚至于有没有得到教学观摩预定票的老师也不想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想起自己还曾为放弃休息日听课心生不快而有些惭愧。本次活动充分体现出了务实的精神,短短一天半的时候,阅读教学4节,习作教学4节(习作指导习作点评各2节),诗词教学2节,共计10节课,上课的老师要么是省语文优秀教师,要么是参加全国语文优质课竞赛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每节课都能让我深深感受到什么是高效课堂,让我感受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正如俗话所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报告两场,一场报告是由湖北省小语会理事长段宗平老师、湖北省小语会秘书长李作芳老师,湖北省小语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冯发柱老师三人组成的三人谈:“优化习作指导过程”,另一场是由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浙江省特级教师沈大安老师的《让语文教学更有效》,共计三个小时。我不得不佩服那些专家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语文教学的执著,在三人谈这个栏目三位专家做报告到了中午十二点多了,居然还那么兴致勃勃地继续着自己的话题,我们参加学习的老师已经连续坐在礼堂学习四个小时(中间没有安排休息时间),并没有因为到了吃饭的时候而匆匆离去。学习完后,人真的很累,但是我认为累是值得的,一方面为专家精彩的引领同行的学习精神深深折服,另一方面对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结合听课感受更多与大家一起分享沈大安老师的《让语文教学更有效》的精彩,谈一谈如何优化教学过程,创建高效课堂的体会。  
什么是有效教学?沈大安老师在他的报告中这样解释的:“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这一节课有没有“增量”?有多少“增量”?在谈论这一个问题时沈老师谈一个小学人教版《棉花姑娘》教学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案例是这样的:两位老师根据《棉花姑娘》教材内容均设计一道连线题让学生将青蛙、燕子、啄木鸟、七星瓢虫与树干里的害虫、田里的害虫、棉花里的蝗虫、天空上的害虫作连线,一位教师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连线其实连线很简单,学生读完课文就会了,而另一位老师不仅让学生连线而且还让学生把上面的连线联系起来各说一句话,又让学凭借教材连起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小学低段学生说完整连贯通顺的话应该做为难点进行训练,后一位老师很灵活地运用了教材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实现了“增量”。有效教学必须关注三个问题:(1)“我们要到哪里去”(目标)(2)“怎样到那里去”(过程和方法)(3)“我们有没有到那里”(评价)  
一、目标定位  
布卢坶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目标是什么。”我们备课时目标定位的基本要求是:根据学生基础,体现文本特点,力求恰当、全面、准确、明确,实现三个维度的整合。  
适度——符合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适合本班学生的水平,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成。宁少勿多,宁低勿高,“每天进步一点点”。  
具体——用清晰明白的语言描述学习行为的变化,可操作,可检测。  
全面——目标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避免顾此失彼。  
二、内容选择  
就教学的有效性而言,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语文学科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们应当选择最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教学。倘若文本被抛在了一边,上课前才匆匆地拿出教学参考书看一下,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作为语文老师,首当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字面上的文本及文本后面的作者认真对话,静心凝神地加以研读。教师只有做到吃透文本,方可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本,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主观能动地“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我这次听过10节课,他们的课堂是真实,朴实,扎实,厚实的,他们的精美的课件是服务于他们文本教学的,而我们每一个听课的老师却往往不知不觉地陶醉其课堂中,随着教者在课堂上的引导,或喜或悲或乐或怒,仿佛置身的不是课堂,而是走进了文本,自己就是文本中的角色。试想,如果这些老师自己没有对文本很深刻的领会,又如何能使听者走进文本呢?文本有大美而不言,只有用心与文本对话,才能重拾文本的美丽。  
三、过程展开  
教学应当遵循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充分展开,让学生亲历过程。  
1、自主学习。  
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状态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指标。“自主”主要是指自觉主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勇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勤于思考和解决问题、善于和老师同学合作交流等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  
2、倡导探究  
把学习内容设计成探究性任务,让学生自已探究发现,寻找规律,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说明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这个过程不能匆匆忙忙走过场。  
3、优化练习  
精心设计练习,
通过练习,拓展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  
练习难度:过难或过易都影响效果。  
练习层次:分层练习能加强针对性。  
练习时间:既充分又紧凑。  
练习人数:努力扩大训练面。  
四、反馈评价  
没反馈就没有控制。要使教学向着教学目标前进,必须要有及时而恰当的反馈和评价。  
1)反馈评价常见的问题:不置可否,态度暧昧;一概肯定,过于矫情;轻易否定,无情指责;  
2)有效的反馈评价:肯定正确,激励自信;暴露错误,引发深思;揭示矛盾,引发争议鼓励求异,寻求最佳;延时评价,形成悬念;  
3)让学生参与评价:认真倾听同学发言;善于欣赏别人的优点;肯定正确指出问题;大胆争论提了异议。  
总之,务实高效必定会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机,为语文课堂教学开辟广阔的空间。只有构建起高效的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能力,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
47#
发表于 2010-11-11 16:12: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左民安《细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摘录提要
(本义近引申义---远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
点军一中贺建华(2010.10
汉字          本义          二义          三义          四义          汉字          本义          二义          三义          四义
              自然数       最少数       专一                                                    天干四       健壮          成年男
                            数字          文体                                                        完满         
              指事符       假尚          崇尚          尊重                        指事符       位低          攻克          下第
              花托形       否定词                     没有                        绳交错
              缠线具       聚集

廿              双十
              没有          亡失                                                    三十年       父子继       继承          一辈子
              两峰          小山          丘墓          废墟                        象鱼尾       南方          天干三
              火塘          假二          第二                                          管狩者       史官          官吏          官差
              田网          完毕                                                    十十          众多
              到达          到顶极                                       西              鸟巢          假借西       西尊位
                            尽头          假为急                                      鱼肠形       燕子          天干二
              云气          天气          气候          气氛                        通果仁       人部首
              箭簇          匕首          古化字       雌兽                        十百也
              亲也          通人          亲善          仁爱                        奴隶状       奴隶          仆人          谦称
              铠甲                        藐小          微贱                        跟随          顺从          由自
                                          危险                                          靠近          并列          比较          勾结
              幼小的       细小          仔细                                          与也          给予          假副
                            相背                        向北面                     欺压          亲近          相近
              踮后跟       盼望          赶上                                          趴下          埋伏          孵借字
                            割杀          攻打          功劳                        休息          停止          禁止          高兴
              许多人                                                                       驿车          驿舍          传递          传送
              人耕                                                                              位置          方位          安排
                            疑代词       多么                                          房屋                        多余
              依靠          傍着          轻柔样                                      掉陷阱
              等辈          婚配                                                                          
                                          须臾          古弓名                     靶子          能人          官级          士大夫
              打扫          渐进          侵犯          荒年                        抚养          保护         
              明亮          畅快          开朗                                          官职          奴隶级
                            怀疑          犹豫          通拟                        囟未合
                            平秃山       兀的          反诘词                     诚信          诚实          得当          公平
                            首领          开始                                          张口祷                     长也          朋友
              走在前       时间前                                                        光明          光亮          光彩          光大
YAO

                            战胜          能够          克制
                            争逐          竞争                                          奏乐          乐曲完       完结          最终
              小形桌                                                                                        假借八
              相反大                                                                   分开          分辨          一半          职分
              翁初文       公家          公正          公然                        通小          不多          稍微          少年
              声延续       啊呀          语气词                                      牛分半       二分一       大块
                            里面          内室妻       内心                        右手          更再          进一层       通假有
              手捉人       追上          到至          比得上                     朋友          友好          相亲近
              一对                        比较          匹敌                                                    翻转          相反
              枝初文       支持          分支          对付                        持斧男       父亲          尊老称
              拔草          割草          牲口草       谦词                        管猎者       史官                        史乘
              兽皮          表面                                                            争夺          争辨          差一点      
              捕猎          事情          从事          侍奉                        拾取          叔第三
              给予          接受                                                            犁象形
              同力                                                                              以力助      
              强弓                                                                              劳壮男       儿子          五等爵
              勇气                                                                              刀枪          金货币       小船
              刀刃                                                                          不要
                            地支四                                                        刑罚          治理         
              砍脚刑                                                                       裂初文       分割          行列          排列
              法则          准则          效法                                                                      突破          借疮字
              断绝          绝初文       颜色          怒色                        砍除          删除          节取
              锋利          言利落       利益          利润                                      通借倒       颠倒
              刀剐骨       凌迟刑                                                        兵器          剑术
                            锲刻          契约          凭证                        割鼻子
              占卜          猜测          估计                                          灼龟纹       征兆          预兆          数词
              占卜          坚贞          有操守       贞洁                                      终结          末了
                            冰镜月       冰人媒       代凝字                     熔金属       冶炼          铸工          艳丽
              洌雨          水清          寒冷          清醇                        房屋          山崖
              经过          逐个          历历                                          源泉          起源          平原
              山陵厚                                   厚道                        筐类器
              盥洗器       句尾语       句中语                                      小盆器       区区         
              木工匠       技工          匠心          工巧                        弯曲          偏邪          不正直
广              临崖房                                                                          美鹿          庆贺          通借羌
              睡卧具       安放架                                                        乐器          天干七
              高屋          高大          杂乱                                                        民众          表希望
              大麻          麻布服       不平滑                                      婴儿          儿子          女儿          尊称男
              怀胎                        包孕          孕育                        儿之儿      
              蓬勃          旺盛          星芒射                                      孝顺老       孝鸟
              喂奶          吃奶          生子          乳房                                      首先                        第一
              学习          学问          学校                                      古强弓       形弯
              开弓          延长          长久          引导                        弹弓          发射
                            通码                                                            驾车马       控制
              赶马          驱逐          逼迫                                          马两岁       喻俊少       驹齿
              车套马       驾驶                                                            
              细丝                                                                              蚕丝          弦乐器       丝桐
              纠缠          通赳          纠纷杂                        
46#
发表于 2010-11-11 16:10:57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让我沉静中成长

宜昌天问学校
伍月铭
读书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可以说,我的人生就是伴随着读书不断成长的。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了解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名人雅士崇尚读书,刻苦学习,并因读书而改变了命运,被世人传为佳话。少年诸葛亮对天文地理、诗文书论等无不广泛阅读,潜心研究,把积累于身的才学化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立国安帮的才干,创出了非凡的业绩;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以发愤识读天下字,立志阅尽人间书的专心攻读精神成为宋代文坛巨匠;毛泽东同志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也不忘战马驮书,充分显示了一代伟人精于读书的风范,才有了中国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而且也改变了全中国人民的命运。
从他们身上,我深深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珍惜时光,勤于学习。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需要掌握娴熟的教育教学技能,而且还要不断完善自身的人格塑造,全面提升整体素质,而这两者都离不开学习,都需要博览群书,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和知识。
第一次接触《30位优秀教师的案例》,就令我爱不释手,细细品读,不觉受益非浅,它使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命运把你扔到天空,你就做鹰,把你扔到草原,你就做狼;把你扔到山林,你就做虎,把你扔到大海,你就做鲨。慢慢地,发现自己变得安静,成熟了许多。
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仿佛进入一个教育的世外桃源,那里鲜花盛开,硕果累累,我用心灵浏览,我以真情共鸣。字里行间洋溢的是爱心,垒砌的是教育,通过字句的阶梯,我看到了教育的鲜活,教育的诗意,请不要在冬天里砍倒一棵树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细心呵护。这些充满爱意的句子,让我幡然醒悟:我缺少的不正是一个教师所应具备的宽容和爱心吗?每个人都是一轮月亮,都有着自己的阴晴圆缺,更何况他们只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呢?于是,我开始改变自己:进步了,我会鼓励孩子们人生要有爬山虎式的执著,才能在自己的身后洒下一片绿萌;退步了,我会安慰孩子们人生更应有腊梅似的坚韧,才能在自己的人生路上散发出醉人的芳香。慢慢地,顽皮的学生少了,懂礼貌的学生多了,习惯变好了,成绩进步了,我体会到了教育的伟大和那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读得最用心的要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了。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高调的阔论,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像宝典,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读这样的一本书,让我对教师这份职业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追求,多了一丝安慰。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除了做好以上这些,还要不断地做好适应社会变化的人,适应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老师的压力越来越大。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少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回首这些走过的岁月,是书籍伴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华秋实的美好岁月;是书籍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在我教师成长的路上不断为我加油。我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到读书在一个人,特别是教师的生命中是多么的不可缺少啊。  
就让读书成为一种内需,让求知不断丰盈自己,让书香充满整个生命吧
45#
发表于 2010-11-11 16:10:24 | 只看该作者
教材中的几个汉字教学例说
湖北宜昌市九中
伍远国

一、汉字教学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提高认知效率。
《山市》中有一个词“睥睨”,通埤堄,意为城上齿状的矮墙。用法和含义都较单纯。但如果对此词的理解到此为止,就还远远不够。睥睨的本义是斜视,有厌恶和轻蔑的意思。睥从目从卑,卑乃地位低下、贱也。从卑的小篆书体(见文稿)可见其义,上酒器,下面是一只手,为人侍酒当然地位低下。目光从卑当然轻蔑,所以斜视。
由此延伸,卑从禾为稗,轻贱的谷物当然是稗子。卑从衣为裨,给低贱之人衣物使之受益,所以裨为益处,大有裨益。卑从月为脾,身心合一即为脾性。卑从口为啤,把酒杯送到口边当然是喝啤酒了。以卑为字根的字还很多,汉字中类似的现象也不少,我认为这种识字方法会让学生获得益处。但不可过分依赖,常有特殊。
二、
紧扣语言环境,充分理解汉字的内涵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敦颐的《爱莲说》,莲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而被誉为君子之范。何谓不妖?课本注释“妖”曰“妖媚”,美丽而不端庄。那是不是美丽而端庄了就是君子了呢?否。她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位淑女。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妖?“妖”从女从夭。女,女子也。夭的本义是艳丽。《诗经》中的“桃之夭夭”就是盛开的艳丽的桃花,可以佐证。美丽绝色的女子,本为生活为世界创造色彩与快乐,但因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儒家思想容不下女人的优点,于是越优秀的女人他们就越要污蔑,并肆意篡改祖先的造字初衷,把美女说成祸国殃民的祸水,说成妖精,他们真正是把“妖”给妖化了。于是《现代汉语》词典上有了“妖”乃“夭折”的解说。一个心性、灵魂夭折了的美丽女子当然是可怕的。于是在我们的传说以及文学作品中诞生了许多象罂粟花一样美丽诱人而又毒如蛇蝎的妖精故事。妲姬、杨贵妃、陈圆圆,白骨精、狐狸精、乃至吃人肉的美女蛇,无不让人既爱又恨。一个像莲一样美丽纯洁而又没有失去人的本性的人,自然算得上君子了。
莲虽出淤泥但因“濯清涟而不妖”,保持了君子本色。但君子的可贵之处恐怕并不仅仅在于洁身自好,近墨者不黑。它更令人敬佩的是它具有净化世界,祛除脏污的功能。一塘淤泥污浊不堪,只因有莲,让污泥变成了养份,使浊流化为了清涟。也正是因为有了不少莲一样的君子人物,我们的社会、世界才会如此的生机盎然,美丽可亲。
三、品味汉字运用的魅力与妙处
汉字的用法,有其特定的规范,我们一般都要遵守。但汉语的生机与魅力往往是在语言实践中的创新与魔术般的变化,使我们的汉字活色生香。我们学习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会被其量词的绝妙运用拍案叫绝。“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长堤本是一道,亭子应为一座,舟乃一艘,人称几个。可在那白茫茫一片雾凇沆砀的天地之间,作者犹如拥有一对天眼,在半空中俯视着这大雪覆盖的西湖,一切都是那么静谧,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它似有还无,如大雁划过天空,似雪花消融大地。这就是“一痕”。视觉中本是较大的一座亭子,只因白雪罩住了湖心亭的整个轮廓,只露出白雪覆盖不了的一点点亭尖,偌大的一座亭子当然就是一点了。冬天的后半夜,博大的西湖竟如一个熟睡的女孩藏在温暖的雪被下,雅士张岱在西湖怀中落寞而游,磅礴中小船如一若有若无的草芥,船中人更是渺如沧海之一粟的“两三粒而已”。

特定的意境需由特定的文字表达,也只有特定的文字才能表达特定的意境。“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 作者丹青妙手,运用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共同构成的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这就是汉字的功力与魅力。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古代文人,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得实在透不过气来,只有在大自然中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自己就是山、水、树、花、草,就是一朵云、一片冰。他们不仅是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他们还在这片山水中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凝寒独立是其人格。大音稀声,大爱无痕,浮华的语言更是对主人的玷污,最好的语言往往是最简洁质朴的语言。还有什么比“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更贴切的呢?
44#
发表于 2010-11-11 15:00:28 | 只看该作者
43#
发表于 2010-11-11 14:59:49 | 只看该作者
伴随“开放性课题实验”成长---一个实验教师的手记
http://www.ycjyw.net.cn    2007-01-08   宜昌教研网
-----------------------------------------------------------------------------------------------
宜昌市康庄路小学 陈天菊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通过“开放性课题实验”,使我学到了许多教学前沿新的教学思想、方法、及一些行之有效的实验策略,为我教学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地基础。在一开始接受做这个课题时,不知道该从何做起,我是一点信心都没有,在领导和老师们的再三鼓励下,通过理论学习和讲座,使我渐渐明白了开放式教学的真正涵义:开放式教学从广义上来理解,可以看成是大课堂学习,即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课外包括网上学习来进行和生活实际来学习。开放式教学在狭义上可以从学校课堂教学来说,从课堂教学题材来说,它不仅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生活,来自学生,就课堂例题目或练习题目而言,开放式教学要体现在答案的开放性、条件的开放性、综合性开放题、无错误答案的题等开放性的题上,从课堂师生关系来说,它要求教师既作为指导者,更作为参与者,它既重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重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中汲取养料。同时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能给予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求知、参与、成功、交流、自尊、创新等心理需要,由于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和解题思路要求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并鼓励采用多种策略,这样的教学极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特别是小学阶段,通过学校教育可以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尤其可以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培养他们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创造型人才必备的各种能力。

  在大力提倡生活数学的今天,我自己认为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通过教师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适当地作些变形处理,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作指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以“生活数学”这一理念为基石,努力地把开放性理念运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之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用字母表示数”引入新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景:

                   失物招领
李方同学在校园里拾到人民币a元,请失主前来少先队大队部认领。
生:(生惊奇地)数学课上老师怎么讲失物招领的事呢?
师:这个失物招领大家能看懂吗?
生:(齐声)能!
师:这里的a元可以是1元吗?
生1:a可以是1元,表示拾到1元钱。
师:这里的a元可以是多少元?
生2:……
师:这里的a元还可以是多少元?
生3:还可以表示90元。
生4:这里人a元也可以表示100元
生5:这里的a元可以是0。75元吗?
师:你们认为呢?
生6:我认为可以,表示拾到7角5分钱。
师:那么,这里的a元可以是0元吗?
生7:这种情况不可以!如果是0元,那这个失物招领启示就和大家开玩笑了!

  这样利用“失物招领”的生活现象,引出本节的新课,可以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地参与新的探究。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2、联系“生活画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揭示加法交换律时,教师设计了一个生活场面,在桌子一边放3根小棒,另一边放2根小棒共放5根小棒,让前后二位同学面对面地坐着然后根据看到的图形写出算式,其中一位列式为3+2=5,另一位同学则列式为2+3=5,接着让学生观察,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然后思考为什么算式不同,结果相同?这时,展示的生活场面便于帮助学生展开讨论,得出“加法交换律”的认识:交换二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3、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如在学习“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执教老师首先用CAI课件设计了一个情景:星期天,两个好朋友约好9点钟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公园门口见面,(两个好朋友分别住在公园的两边)相向而行,最后在公园门口相遇了。通过学生的观察,明白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结构。然后,让同桌的二人一组,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作表演,并口头编应用题,再解答。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可自由找……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4、返回“生活天地”,广为沟通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的道理,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求新、求美。如:在讲授了第四册有关乘加、乘减的应用题时,这节课我是这样开课的:通过用CAI课件展示一个情景画面(小明和妈妈一起到商店去买东西)然后我问:如果是你,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回答后,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板书,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我的板书提出问题出示了一个一步计算的应用题,这样的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早已学过,紧接着在此基础上,又添上一个条件,使之成为一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这个两步计算的应用题学生也能够很快的进行解答,然后进行游戏巩固使之掌握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最后根据二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了这样二道开放题:①妈妈在糖果柜买的是同一种糖,付给了售货员20元,找回了2元钱,请小朋友猜一猜,妈妈买了几盒糖?(注:每盒糖的价格是整元数);②有8元、2元、4元价格不同的杯子买24元钱的杯子,能有几种不同的买法?学生的学习热情此时此刻达到了高潮,想出了多种多样的方法,使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学习,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生深深地感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二、身临其境,实行教学角色的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位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体会一下当老师的乐趣,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同时还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在教学“三位数的读写法”时,我在基本讲清了三位数的读写方法后,就对学生说:我当老师也当累了,这时我想过一下当学生的瘾,谁想当小老师?小老师可以先用计数器拔出任何数,然后可以提出任何一个你想提出的问题,此时,学生的热情高涨,而老师则已经坐在了学生的座位上当起学生来了,还有模有样的在举手发言呢!而学生当小老师也当的是一本正经,象模象样的。这样既活跃了气氛,又达到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何乐而不为呢?

  三、课外探索,实行教学方式的开放。

  教学方式的开放并不是无原则的,是在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人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让学生亲身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 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将同学们分成几个组,选好组长,由组长负责首先在操场上测量出每个同学一步大约多长,并作好记载,然后可以走出校园也可以在校园内去进行实地的走一走、看一看1千米到底大约有多远,20分钟以后到老师这里来进行反馈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1 千米的具体长短,变抽象为具体、形象,达到了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活动实践化及教学方式的开放化。
在教学<<前后>>一课时,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前后的位置关系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前与后的相对性,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让孩子分组进行跑步比赛,当一个组跑的时候其它同学在一旁认真观察,把他们所看到的说给大家听: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一个组的孩子们跑了起来,停,正在跑步的孩子们立即停了下来,老师说:请大家把你们看到的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比一比,看谁说的多,说的好!孩子们马上激动的抢着说了起来,老师又问:如何接着往下跑,你们估计一下,谁会得第一名?谁会得第二名?谁会是后一名?并说说你的理由。老师我,老师我,一张张的小嘴马上又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并且还说的头头是道,理由还挺充分的。老师又说了:那到底会不会像你们大家说的这样呢?请这一组的小朋友接着跑就知道了,预备跑!到终点了,看到自己猜对了的同学立马欢呼了起来,老师问:为什么刚才是第一名的同学后没有得以第一名呢?从而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了前与后的相对性。

  再比如:在学习比长短一课时,通过学生的操作和讨论已经明确了比长短的方法了,此时我就让同学们自已找地方,找小伙伴自由组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把自己与谁比的什么,比的结果如何牢牢地记在心里,十分钟以后告诉我,一下子,教室里面和外面顿时热闹了起来,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在比较着,十分钟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他们刚才的结论告诉了我。

  还比如:我在执教《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几或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我就以猜礼物——抓礼物——数礼物——补一个条件——分礼物,始终以一个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仅如此,我还曾经尝试过让学生来当老师讲过二节数学课(当然是内容十分简单的)当我把这一消息告诉同学们的时候,马上就有许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十分勇跃,而且,效果还相当不错呢!

  儿童应该是晶莹般剔透,阳光般灿烂,我们的数学课堂就更应该是孩子们展示激情、智慧与个性的大舞台,是学生应用数学解释生活问题的自由呼吸的乐园。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使主动参与代替了传统的死记硬背,智力思维活动代替了机械、成旧的学习思维方法,使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题海”大战之后的厌倦,而是探索的魅力,发现之余的喜悦和无穷的求知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20:58 , Processed in 0.2199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