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方教育时报》总第4期—总第八期读报小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2 07:5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方教育时报》总第4期—总第八期读报小札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教研室   管季超
http://xnjyw.5d6d.net/thread-59747-1-1.html

    春节期间,管季超与“大家说”时评版编辑何小西先生面晤,收到总4期—总第八期近日细读一遍,将印象较深的一些版面和文章列下来,供编辑部朋友们参考。作一个认真的读者,以回馈《南方教育时报》编辑部同仁赠报雅意:
●总第4期:
A03大件事版:《践行“深圳质量”办好每一所学校—深圳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建设纪略》,本报记者刘江文。
▲读感:作为关注深圳发展但从未到过深圳的外地读者,我从这篇文章里获取了深圳教育的一些概貌性的印象。至少对我这一类的读者来说,这篇文章是有价值的。
CO2学校通版:《校运会:精英赛场OR集体乐园?》,本版记者夏蓉婕文。
▲读感:让不同年级学生、家长朋友、校长都参与到“校运会”如何开的讨论中,并引述日本、美国学校的做法作为参照,这个版面就有了观念的张力,看起来讨论的只是“校运会”的开法,其实可以引起读者对我们的办学思想和教育观念作深层的思考。
●总第5期:
A03大件事版:《深圳成立法律服务中心》。
▲读感:这篇短文是作为“链接”出现的,作为外地读者,引起我极大兴趣。现今学校,面临的法律问题很多,特别是遭遇到学生意外伤害时,更需要借助法律途径来排解矛盾、解决问题。2012年12月25日深圳市学校安全法律中心成立,深圳率先在全国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出台《深圳市安全管理条例》,并颁布《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标志着深圳市“依法治教”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这一信息对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A04—A05大件事版:《2012,这些事件推动教改》。
▲读感:这是年度回顾盘点的专版,在所列的10件“大事”中,作为一名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外地读者,我特别关注其中《科学课改革回到原点》这件事。作为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城市,深圳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门学科统一合为“科学课”。课改多年的直接后果是“重文轻理”、“基础知识薄弱”。2012年7月份,深圳市教育局出台《调整意见》,深圳初中课改再次回到11年前的原点。有专家分析,深圳课改教程画上句号的真正原因,是现行的高考制度,甚至有媒体直接“标题党”为:深圳课改遭高考打败。
我想这个问题的影响因子比较复杂,当初的改革设想“立意”是好的,但遭遇到困难至少有:能同时熟知理、化、生、地的师资哪里找?师范类高校并没有如同培养“全科医生”的专业?综合的课本如何编?并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能“捏”到一块儿,日常的教学如何推进?特别是“高考”,需要认真对待,“综合课程”如何评测的问题?等等。
回归原点,是理想主义的挫败?还是实事求实精神的体现?在综合课程实践中,曾产生过哪些好的教育思想与方法?等等。
我很想看到对这些问题的深度分析!
也许,作为“新闻”,已不再是“热点”,但作为教育研究,这个话题似乎并未谈透。
B03教科研版:《视频教学:传统教育结构的颠覆者——美国“可汗学校”的探索和冲击》,福田区教研中心嵇成中文。
▲读感:最早,我是从许锡良先生的一篇博客中获知“可汗学院”的简短信息,其后,又零零碎碎从网络上看到过一些介绍,系统全面深度地介绍“可汗学院”的文章,目前只看到嵇先生的这一篇。
现在的报纸动辄十余版、二十几版,假如将所有的报纸都留下,没地儿搁,也不便于查找资料。所以我有将旧报分类拆解留存重要文章的习惯。嵇先生的这篇文章,就符合我“要留存”的标准。
B05读书课版:《关中大书房—西安万邦书城。
▲读感:每一期的“书店地图”栏文章我都兴趣盎然地读过。也许,我也可以来写一篇,写一写咱们孝感我常去的一家小书店。这位朋友我将他视为“爱书人”“民间思想家”。
C05招考季版:港大、港科大、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岭南大学、清华、北大等校面试题举例。
▲读感:一是觉得有趣;二是觉得似乎有助于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挺有意思的。
●总第6期:
A08睇岭南版:《香港中学生义教到小学“玩”英语》
▲读感:这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香港中学生到内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义教”活动,为小学生教授以游戏体验为生的英语基础课程,我推想,这对于参加“义教”中学生和接触到教学活动的内地学学生,都会成为他们一生之中难忘的回忆。
这样的新闻,如果拿出整整一个版图文并茂地来报道,更会吸引人。
B02教科研版:《寻找阅读与考试契合点—龙华新区高峰学校“阅读工程”单篇阅读课例研讨》
▲读感:这个专版既有“课例展示”,“科组交流”,又有端木春晓的“点评”,还有关于高峰学校“阅读工程”简介的“相关”链搓,比较完整地回答了如何将课外阅读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引入后又该如何操作的问题。
B05读书课版:梁卫星文,《仙桃:逝水流年时光书吧》。
▲读感:2012年时期,在成都我和卫星兄有一周时间待在一起,每天参加研讨,一起进餐,听他与人争辩。读到他的文章,很是感到亲切。
染卫星的文字是非常棒,口头表述则不能平和理性清晰地阐述他之所想,是一个长于以文字与外部世界“交流”的人,这是我的印象。
C06出国潮版:《参加海外音乐节,重在refresh》
▲读感:我留意到编者为这篇文章加的按语:“近看来 ,珠三角地区的音乐教育,已从原先以专业教育为导向的精英化,转变成以音乐教学改革为导向普及化的阶段。音乐教学不再一味的注重讲解乐理、分析作品结构,传授演唱演奏技巧,而是更加注重实现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贵报如果欲让办报宗旨八个字中“教改先声”这四个字体现得更充分,我想可以将有价值的新闻事实更细腻地展现出来。新闻太长当然不容易让读者喜欢,但也“不一定”哦。感兴趣的新闻长一点,也有人看的。
●总第7期:
B校事录版:《张利娜:—荷简谱可教半年乐理》,本报记者刘丽文。
▲读感:龙岗中专的达人老师张利娜,她的乐理课只有一首简单的谱子就可以教会学生视唱练身,而且每一节课都不一样。
一位老师在学生中有无威信,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专业功夫过硬,我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B03教科研版:《一课一席谈:老师培训新新模式》,深圳市宝安区坪洲小学唐翠婚文。
▲读感:“个体预备—网络互动—蹲点指导—同课异构—一席畅谈”这样的“一课一席谈”教师模式我通过读此文非常有兴趣在“移植”尝试,但想一想《教师之友网》公益服务网站五年来的独自坚持,这个念头先自就掐灭了。
没有一种好的“单元文化”没有一种鼓励创新敬贤尊龙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很多可以做、应该做的事,就不能做,做不成。
“失败”总是整体性的有连带性的,不可能有单独一个人的“失败”。这样一想,我也就只好释然了。
为什么内地许多老师离乡背井投奔深圳?总是因为这个地方较重视个人的创造力,有才能的人能站得起来,出得了头。而直至现在,内地仍然是“以官为尊”的“官本位”文化,大量的精力都耗费到人际关系的合纵连横之中了,庸才奴才蠢才更容易被赏识。
C家教经版:《最牛班主任:让孩子的研究力“爆炸”》。
▲读感:邓玉琳老师的探索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我所在的区,也不断有学校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之类活动的“新闻”见诸于本地一个社会性的论坛,大多语焉不详。偶而见到几篇经验介绍的文字也观点陈旧、做法老套,无一例外着眼于如何“管好”学生。看到这样的文字,不知是该对这些班主任的勤苦表示敬意呢,还是要对中国教育未来表示失望。
●总第八期:
B02 教科研版《首批表示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成员赴长三角取经—让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中提及的南京市孝科所所长刘永和先生推行的“个人课题”研究,上清市建平中学的校本研修活动,无锡市抚顺专项课题我都会进一步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
我也注意到,长三角地区的教育人确实有很强的教育品牌意识和品牌推广意识,浙江提出的“浙派教育示发展共同体”和江苏提出的“苏派教学”的概念我也注意到。
教学流派的产生,和商业产品营销,我想是有本的不同的,但有“流派”意识总不是坏事,让时间去检验,让历史去回望吧。
B03教科研版:《从“为特色而特色”到“为育人而特色”——龙岗区推进特色学校创建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刘静波文。
▲读感:从“千校一面”到某些学校有意识地追求“特色”也是一个进步。但在追求“特色”的过程中,也不乏生硬粗糙急功进利的做法,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样的例子太多。
龙岗区在推进学校的特色创建中所作的系统思考和实践,对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校长都应有启发意义。这篇文章是我读过的关于这方面问题的最好的几篇文章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8:02 , Processed in 0.0999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