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80后集体回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4 23:2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0后集体回忆》
时间:2011-03-02

  来源:中国网

《80后的集体回忆》 杨柳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2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贴子的原创者,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作者序
  2006年的春天,我在香港念大学。某晚我照例在天涯社区闲逛,看见一篇讨论初中英语教科书的帖子,李雷和韩梅梅这两个自从初中毕业就几乎再也没在我脑子里出现的人物,突然又回来了,一下子我回忆起好多当年上英语课和同桌以及前后座同学之间的趣事。我一直有写博客的习惯,所以一时兴起,就把当年瞎编乱造的李韩情事写进了博客。当时那篇文章不仅写了我们幻想的英语教科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写了我的英语老师,以及我们班英语课上发生的搞笑事情。这篇博客文章不知被谁掐头去尾地转载了,转来转去,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忽然发现,这篇流行于各大网站论坛的帖子里部分内容,不就是我的那篇文字吗?
  2008年夏天,我大学毕业,收到了美国某所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香港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我像一只小蚂蚁在学校、宿舍、各个政府机关和美国大使馆间奔波,每天忙于毕业、准备各种文件、申请签证、打包行李的杂事,又沉浸在离别伤感中不能自拔。有一天我的博客收到一条消息,一位自称是《南方周末》报社记者的人,说在写关于80后对英语教科书集体回忆的报道,在网上搜索后发现那个帖子的内容最早出现在我的博客上,想采访我。我有些惊讶,问那位记者,这个李雷和韩梅梅的恶搞,都提升到“80后集体回忆”这个高度上来了?太夸张了吧?她说可不是吗,李雷和韩梅梅现在可火了,还出了品牌,已经有T恤、文具、漫画等产品了。
  当时的我真没想到报道出来后,影响还挺大的。因为提到了我的名字,我特意让我妈买了10份《南方周末》,送给亲戚朋友。大家纷纷表示,看不懂,不明白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时,我才意识到,李雷和韩梅梅,只属于我们80后,也只有我们懂。当年的那些红封皮的课本,“五讲四美好青年”的人物设定,一遍一遍根本不过脑子的“How are you?I’m fine,and you?”的诵读,同学之间根据课本的即兴发挥和无聊乐子,甚至课本上的涂鸦,如今已经变成一种很难解释清楚的东西,在触动着80后共同的神经末梢。
  这之后有挺多媒体和我联系,话题也围绕着李雷和韩梅梅,试图挖掘这里面的深刻含义,甚至有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有专家评论,李雷和韩梅梅事件体现了80后当年的“性压抑”。我说真扯淡,这专家一定是50后。
  虽然我大学的第二专业是社会学,但我一直认为,很多事儿如果非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挖掘深度,不免有点做作和假学究。并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深刻含义的。所以我开始抗拒媒体关于李雷和韩梅梅的一窝蜂似的炒作。那时我的博客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条媒体发来的信息,但只有一条信息让我真正兴奋起来,当代中国出版社的一位编辑问我,能不能就着这股劲儿,写一本关于80后集体回忆的书?
  我平时虽爱写写读读,但自我感觉总没正形,登不了大雅之堂。虽然自知没能力写书,可80后集体回忆这个题目,又深深吸引着我,每天不管手头做什么,脑子里总会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的各种事,回忆的闸门一打开,真是翻江倒海。可我对这本书还是很迷茫,80后集体回忆包括什么?生活有这么多层面,吃喝玩乐上学放学,如何一一涵盖?中国这么大,北京小孩儿喜欢的、爱玩的,上海小孩儿可能并无共鸣。80后这个概念又太模糊,1981年出生的和1989年出生的人,生活经历大有不同。
挣扎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我不想一一罗列80后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过什么,网络上总结80后集体回忆的帖子已经够多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我也不希望这本书成为一本涵盖所有的“全书”,或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经典,我只希望这本书,能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也许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如果读者能从中找到一些共鸣,一分激动,一点乐子,或者想起一件遗忘多年的童年往事,就够了。
  除了自己酝酿动笔外,我开始联络朋友,向他们约稿,这些朋友里有做杂志的、做电视的,也有平时爱写博客抒发感慨的文艺青年,有画插画的、搞金融的、学法律的、结构工程师以及待业青年,都是特平凡的人,没一个专业写作的。跟他们约稿是件有趣的事,最开始都推托,但经我撩拨提示后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个个眉飞色舞,大谈童年趣事,共鸣的小火花噌噌直冒。讲到最后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写点儿什么也说不过去,于是接下题目回家或愉快或痛苦地构思去了。这更让我觉得,爱话当年、爱怀旧,是人类的本性。只是80后开始怀旧的年龄,似乎早了点儿。现在的80后,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生活才刚刚展开,怎么就开始回忆了呢?
  这或许只能归功于近30年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事物在我们还没意识到去珍惜的时候就消失了,根本来不及怀念。尤其是80后,大多数从小跟着父母在大院儿里生活,住着单位分的房,身边成群结队的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使坏。虽然生活大多不富裕,有的过得甚至有点拮据,可我们仍然淳朴,心情开朗,一点物质就能带来巨大的满足,一点新鲜事就可以让我们回味长久。那时候全民看同一部电视剧,全体小孩看同一部动画片,日子过得绵长、耐心、有滋有味。然后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消费时代,然后我们涌向了社会,恋爱、工作、攒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梦里还惦念着当年看的漫画书、玩的游戏机,可一睁眼就早饭也来不及吃地挤公车、地铁上班,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挣着只够买半平米房的月薪,这与儿时生活反差之大,变化速度之快,让人真有点反应不过来。有时候我真希望这不过是一个梦,当我一觉醒来时仍身处课堂,老师的粉笔头和后座的小纸条一起向我飞来,我赶紧把桌斗里的闲书漫画再往里藏藏。
  最近,朋友给我发了《李雷和韩梅梅之歌》的链接,说在国内火得不得了。歌词挺煽情,听到“后来听说Li Lei和Han Meimei,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时,我开始鼻酸,再听到当年那磁带原音“Good Morning teacher!My name is Han Meimei”时,我终于绷不住,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朋友说她听的时候也哭了。挺矫情,没法解释这眼泪。
  我一直以为李雷和韩梅梅已经火过头了,该被大家遗忘了,可是那帖子还在不停转载,各位“油菜花”的同学还在不断扩充其内容,又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可能我错了,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已经不再是闲得无聊的恶搞产物,而成了一代人的记忆,无法遗忘。
  在我写那篇完全没有修辞语法行文杂乱的博客时,我没想过之后会发生什么,我的生活又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本书从开始策划、完稿,到编辑部初审复审,已过了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半里,我从骄阳似火的热带城市香港,搬到了以风城著称的寒冷的芝加哥,从大学念的新闻社会学,转成了商科。不再追求当年虚无缥缈的梦想,不再坚持“精神生活大于面包”的信念,和大多数的80后一样,只希望能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养活自己,挤上社会阶梯,慢慢地往上爬。这种转变,不乏痛苦和失望。于是,我慢慢地感觉,这份存在电脑里的书稿,成了一个精神寄托。每每遇到残酷的现实想当鸵鸟时,我就拿出这些文章看看,看看当年我们的小美好,那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却充满温情和满足的小美好。这种小美好,曾经被我们视为当然,现在却无比珍惜。好在,它像一个生活的底子,在我们为工作为生活杀得头破血流时,一回头,它还在。
  写引言的时候,芝加哥又下起了大雪,我重新读起这些文章,80后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和那份纯真,像一个温暖的罩子包围住我,让我觉得安心又温暖。这种美好,我希望作为读者的你们也能感受得到。
  杨 柳
  2010年11月18日
  于芝加哥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49:0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0:43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1:20 | 只看该作者
当80后在陷入疯狂的集体回忆的时候,萦绕在心间的除了感动,更是一中莫名的恐慌,青春尚未消失,而内心却是如此沧桑。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大白兔、酸三色、小龙人、圣斗士、红白机、跳皮筋、画手表、打口袋、兴趣小组、过家家、玻璃球、拍纸片、李雷和韩梅梅、皮皮鲁和鲁西西、舒克和贝塔、金刚葫芦娃、新白娘子传奇、灌篮高手..........每一件事物都让80后倍感亲切与熟悉。我们的往事仿佛是无数个阀门,当某个部分被触动,从前的一切都将随之喷涌,那么鲜活,那么美好!
               怀旧是老人的表现,为何在我们80后的一代早早降临?!
               长大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为各自的生活默默打拼......与其说,这是动画人物的人生轨迹,不如说是80后的成长经历。当大多数的80后已经告别青春、告别学校,越来越多的时候,他们在抱怨竞争的残酷和生活的沉重,伤怀理想的远去。
              虽然,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大变局发生之时,他们尚未出生,而在资讯发达的时代,他们又已经长大成人,这个世界带给80后太多尴尬的成长经历,然而至少他们还拥有童年,还拥有曾经的理想......
              80后这一代,年龄上仍然是时代的主力,青春依旧是的资本,可是前途的逼仄和生存环境的逼仄,却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已经处于某种停滞状态。而这,也恐怕是80后喜爱怀旧的根本原因。
             只是,希望这回忆不要无休止地进行下去。80后都已成熟,应该勇敢地面对现实,承担起这个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42116782&owner=359666438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2:07 | 只看该作者
怀旧:回忆是一种能力  《80后集体回忆》集结了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作者就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被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帖子的原创者。书中描绘的那些儿时的画面仿佛历历在目,大白兔、酸三色、小龙人、圣斗士、红白机、跳皮筋、画手表、打口带、兴趣小组、李雷和韩梅梅、皮皮鲁和鲁西西……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如同一幕幕无声电影般在脑海中播放,让我们的心里溢满了甜蜜。回忆是一种能力,在节日里怀旧,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4:09 | 只看该作者
http://book.mihua.net/book/9/9863/

==网上可看。。。。。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6:38 | 只看该作者
本文摘自《80后集体回忆》  作者:李雷和韩梅梅  出版:当代中国出版社


苦苦搜寻后,我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卖部找到了魂牵梦绕的“卜卜星”。一口气买了十包,狂吃一通。吃完总觉得差了点什么,感觉似乎没当年那么好吃。我还在纳闷呢,老妈一语点醒梦中人;“当年要给你这么敞开了吃,你也不一定觉得好吃了。”的确,当年吃零食的“限制”就像是增味剂,给那些食物增添了不少美味感受。
8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虽然独享父母宠爱,但在当时有限的物资条件下,没谁家孩子能把零食当饭吃。一方面是因为专家说吃零食不利于成长,另一方面也是经济条件实在有限。虽说改革开放已经极大地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但离小康社会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八十年代后期,我爸妈(都是大学毕业生)在单位里月工资也就58块,这还算高的。一家人过日子,真要好好计划计划,否则到了月底就该紧巴。
因此我们小时候,一天到晚琢磨着使出各种手段,像装病、装可怜、装可爱、干家务、卖废品(我有一朋友,零用钱的来源就是卖家里的废纸废瓶子给门口收破烂的老头,卖完自己家的还到处搜罗别人家的等等-_-!),就算计着怎么能从妈妈口袋里要来两毛钱,去买根冰棍、买包糖豆。这么费劲儿得来的零食,能不好吃吗?
因此,我们对童年的零食念念不忘。
酸三色水果硬糖:红、绿、黄三色。一分一颗。吃的时候含在嘴里慢慢化,消磨时光不错,好歹它是甜的还有那么点水果味。
大白兔奶糖:吃起来满嘴浓郁奶香,这可是小时候零食中的“高档货”。据说三颗就能泡出一杯真正的牛奶。
口红糖:跟水果硬糖是一类。因为作成口红形状,很受“臭美”的小女孩儿欢迎。吃的时候像擦口红一样在嘴唇上抹两下,再舔嘴唇。
跳跳糖:一放嘴里就劈里啪啦跳、跟放炮似的,刚出来的时候非常风靡。
酒心巧克力:高档货。因为里面有酒,大人不让小孩儿多吃,也正因为有酒,小孩特别想吃。一般过年或者吃喜糖时才可以吃到。
金币巧克力:因为是金币型,吃之前要酝酿半天,不舍得把金色的包装纸破坏。
麦芽糖:又称搅搅糖、粘牙糖,吃之前一定要不停地搅、绕、拉、缠,玩够了再吃。
棉花糖:看着像朵云,所以特吸引人。其实不怎么好吃,吃到最后嘴唇周围都是黏糊糊的。
山楂片/果丹皮/山楂糕:都是一类东西,吃起来酸甜,开胃食品,又名“越吃越饿”。
大大卷:大大泡泡糖最初是像橡皮一样一块块的,后来型成了大圆卷,想吃时就打开盒子扯一段吃。胶力强劲,能吹双层甚至三层泡泡。
无花果丝:白色的细丝,酸酸甜甜,童年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以为无花果天生就是丝状。
娃娃头:有的地方叫“雪人”。是最经典的冰淇淋,看上去吃一个娃娃的头有点儿残忍,所以吃的时候小口嘬,绝不能大口咬,其实是怕一下就吃完了这难得的美味。
水果罐头:小时候生病时候的首选营养品。橘子、荔枝、梨是最常见的种类,吃完还要把甜水儿喝了。
酸梅粉:有小包的,8分钱一包,里面会有个塑料小勺,童年的极致美味之一。还有一种是大包的,相当于现在的酸梅晶。夏天就盼着妈妈用它冲一大茶缸,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端起来咕咚咕咚灌下去,那叫一个爽啊!
卜卜星:经典膨化食品,有红、黄、绿三种口味,其中红色烧烤味最受欢迎。形状是黄色的小圆球,吃的时候一个个丢进嘴里,吃完了一定要舔舔手指上的余味儿!
北京牌锅巴:香,脆,顶饱,实惠。
小虎队、小浣熊干脆面:干着吃的方便面。隔着袋子先捏碎面饼,然后倒进调料,抓紧袋口晃一晃,是当时最流行的课间加餐。吃这个还有一个目的是收集里面的赠品,如旋风卡球星卡,好向同龄人炫耀。
龙虾片:五颜六色的,小孩都以为是真正的龙虾制成品,其实主要成分是面粉。
麦乳精:曾经的高档营养饮品,曾还幻想有一天能干吃麦乳精吃个够。
泡泡糖:味儿不错,但黏性不够,吹不了大泡泡。
高乐高:麦乳精销声匿迹后,高乐高就成了最著名的营养饮品,广告里的外国小女孩喝了高乐高健康快乐的样子让高乐高在小孩中颇受追捧,其实味道跟麦乳精差不多。
果珍:舶来品,身价很高。印象中极酸,用勺子挖出黄色粉末嘴里就开始酸得使劲分泌口水。冲的时候得加好几大勺白糖。果珍的瓶子经常被妈妈装盐糖味精啥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5 02:57:49 | 只看该作者
80后的集体记忆 来源: 王媛媛的日志       近日,一则题为《80后集体回忆》的视频短片在酷6网引发围观,短短时间内即点击播放1061335次。短片中,主人公通过一路走来的方式,串起了80后见证的每一个第一次:第一瓶可乐、第一个变形金刚、第一部手机、第一台电脑。然而有喜悦也有失落,理想与现实的对撞、艰难的求职历程、火速飞涨的房价,也穿插在80后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起伏。这种蕴含丰富情感的集体回忆,深深地触动了每一位观看的网友。这个年代是悲哀的一代,因为他们比60、70懂的更多,比90稍微稳重多些思想少些个性。人们总埋怨说80后要求太多。但我想说不是我们要求多,是我们懂太多。 
     《80后集体回忆》这本书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贴子的原创者,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是啊,大白兔、酸三色、小龙人、圣斗士、红白机、跳皮筋、画手表、打口带、兴趣小组、李雷和韩梅梅、皮皮鲁和鲁西西…… 这些是我们80后童年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拔动记忆深处,让当年的“小美好”重新泛起,这种小美好,曾经被我们视为当然,现在却无比珍惜。当我们在现实中为工作、生活杀得头破血流时,一回头,它还在,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像一个温暖的保护罩,让人安心、幸福。包裹着这种温暖,在人生的旅程中奋力前行……
      读了《80后集体回忆》,作为80后大军一员,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与感慨之中。
      我们奔三的80后,
      每天起床的时间从中午12点变成早上7点,睡觉的时间从凌晨2点变成了晚上11点;
      我们奔三的80后,
     开始工作,开始接触形形色色的人;
     我们奔三的80后,
     下班路过学校,看见学校放学,我们会怀念我们上学的时候;
     我们奔三的80后,
     见到亲戚朋友,他们不再问你考试考了几分,更多的是问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们奔三的80后,
     聊天的话题,从各种网络游戏变成汽车、房子,吃饭的时候讨论的往往是他准备结婚,她哪年结婚;
     我们奔三的80后,
     每天不再感叹学校有多少作业做不完,开始感叹油价、房价涨的有多快;
     我们奔三的80后,?
     不再乱买东西,月底开始算计这个月还了信用卡,还了房贷,还剩下多少钱;
     我们奔三的80后,
     渐渐地讨厌酒吧、KTV,喜欢亲近自然,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奔三的80后,
     偶尔会有寂寞,偶尔会挂念一个人;
     我们奔三的80后,
     我们开始追逐梦想,不会再轻易流泪,不会再为了一点挫折而放弃;
     我们奔三的80后,
     没有了年少的轻狂,把遇到的挫折困难都当成一种人生的阅历,试着去包容,试着去忍耐;
     我们奔三的80后,
      回想起曾经,我们做过了太多的错事,走了太多的弯路,我们总在后悔,可是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那个曾经纯真的年代了。当我们被社会上无形的压力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渴望曾经的那份爱,渴望每天下班了能有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我们需要一个人来为我们分担些东西。我们在一条伟大的航路上,我们需要有人为我们鼓劲,也许我们偶尔累到会想放弃,可是当我们想到身边还有一个让我们牵挂的人,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我相信总有一个能够停靠的彼岸。
  我们奔三的80后,走在彷徨而执着的路上……



源地址:http://blog.renren.com/GetEntry.do?id=733643690&owner=33961693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2 16:35 , Processed in 0.1143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