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集体回忆》 时间:2011-03-02
来源:中国网
《80后的集体回忆》 杨柳著 当代中国出版社 定价:2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2006年开始在网络上疯狂转载的“李雷和韩梅梅”贴子的原创者,集合一批有着共同回忆和怀旧心境的“80后们”,从儿时的吃、喝、玩、乐、学等各个方面进行“集体回忆”。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的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成为一代人无法遗忘的回忆。
作者序
2006年的春天,我在香港念大学。某晚我照例在天涯社区闲逛,看见一篇讨论初中英语教科书的帖子,李雷和韩梅梅这两个自从初中毕业就几乎再也没在我脑子里出现的人物,突然又回来了,一下子我回忆起好多当年上英语课和同桌以及前后座同学之间的趣事。我一直有写博客的习惯,所以一时兴起,就把当年瞎编乱造的李韩情事写进了博客。当时那篇文章不仅写了我们幻想的英语教科书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还写了我的英语老师,以及我们班英语课上发生的搞笑事情。这篇博客文章不知被谁掐头去尾地转载了,转来转去,一直到2007年下半年,我忽然发现,这篇流行于各大网站论坛的帖子里部分内容,不就是我的那篇文字吗?
2008年夏天,我大学毕业,收到了美国某所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在香港潮湿闷热的天气里,我像一只小蚂蚁在学校、宿舍、各个政府机关和美国大使馆间奔波,每天忙于毕业、准备各种文件、申请签证、打包行李的杂事,又沉浸在离别伤感中不能自拔。有一天我的博客收到一条消息,一位自称是《南方周末》报社记者的人,说在写关于80后对英语教科书集体回忆的报道,在网上搜索后发现那个帖子的内容最早出现在我的博客上,想采访我。我有些惊讶,问那位记者,这个李雷和韩梅梅的恶搞,都提升到“80后集体回忆”这个高度上来了?太夸张了吧?她说可不是吗,李雷和韩梅梅现在可火了,还出了品牌,已经有T恤、文具、漫画等产品了。
当时的我真没想到报道出来后,影响还挺大的。因为提到了我的名字,我特意让我妈买了10份《南方周末》,送给亲戚朋友。大家纷纷表示,看不懂,不明白文章想表达什么。这时,我才意识到,李雷和韩梅梅,只属于我们80后,也只有我们懂。当年的那些红封皮的课本,“五讲四美好青年”的人物设定,一遍一遍根本不过脑子的“How are you?I’m fine,and you?”的诵读,同学之间根据课本的即兴发挥和无聊乐子,甚至课本上的涂鸦,如今已经变成一种很难解释清楚的东西,在触动着80后共同的神经末梢。
这之后有挺多媒体和我联系,话题也围绕着李雷和韩梅梅,试图挖掘这里面的深刻含义,甚至有记者打电话给我说,有专家评论,李雷和韩梅梅事件体现了80后当年的“性压抑”。我说真扯淡,这专家一定是50后。
虽然我大学的第二专业是社会学,但我一直认为,很多事儿如果非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挖掘深度,不免有点做作和假学究。并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深刻含义的。所以我开始抗拒媒体关于李雷和韩梅梅的一窝蜂似的炒作。那时我的博客几乎每天都能收到好几条媒体发来的信息,但只有一条信息让我真正兴奋起来,当代中国出版社的一位编辑问我,能不能就着这股劲儿,写一本关于80后集体回忆的书?
我平时虽爱写写读读,但自我感觉总没正形,登不了大雅之堂。虽然自知没能力写书,可80后集体回忆这个题目,又深深吸引着我,每天不管手头做什么,脑子里总会不由自主想起小时候的各种事,回忆的闸门一打开,真是翻江倒海。可我对这本书还是很迷茫,80后集体回忆包括什么?生活有这么多层面,吃喝玩乐上学放学,如何一一涵盖?中国这么大,北京小孩儿喜欢的、爱玩的,上海小孩儿可能并无共鸣。80后这个概念又太模糊,1981年出生的和1989年出生的人,生活经历大有不同。
挣扎了很久,我终于想明白了。我不想一一罗列80后吃过什么、玩过什么、看过什么,网络上总结80后集体回忆的帖子已经够多了,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我也不希望这本书成为一本涵盖所有的“全书”,或是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经典,我只希望这本书,能从个体的角度,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个人经历和情感。这种抒发是个体的,却也许可以折射出一代人的光芒。如果读者能从中找到一些共鸣,一分激动,一点乐子,或者想起一件遗忘多年的童年往事,就够了。
除了自己酝酿动笔外,我开始联络朋友,向他们约稿,这些朋友里有做杂志的、做电视的,也有平时爱写博客抒发感慨的文艺青年,有画插画的、搞金融的、学法律的、结构工程师以及待业青年,都是特平凡的人,没一个专业写作的。跟他们约稿是件有趣的事,最开始都推托,但经我撩拨提示后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了,个个眉飞色舞,大谈童年趣事,共鸣的小火花噌噌直冒。讲到最后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写点儿什么也说不过去,于是接下题目回家或愉快或痛苦地构思去了。这更让我觉得,爱话当年、爱怀旧,是人类的本性。只是80后开始怀旧的年龄,似乎早了点儿。现在的80后,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生活才刚刚展开,怎么就开始回忆了呢?
这或许只能归功于近30年社会变化太快,很多事物在我们还没意识到去珍惜的时候就消失了,根本来不及怀念。尤其是80后,大多数从小跟着父母在大院儿里生活,住着单位分的房,身边成群结队的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使坏。虽然生活大多不富裕,有的过得甚至有点拮据,可我们仍然淳朴,心情开朗,一点物质就能带来巨大的满足,一点新鲜事就可以让我们回味长久。那时候全民看同一部电视剧,全体小孩看同一部动画片,日子过得绵长、耐心、有滋有味。然后我们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消费时代,然后我们涌向了社会,恋爱、工作、攒钱、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梦里还惦念着当年看的漫画书、玩的游戏机,可一睁眼就早饭也来不及吃地挤公车、地铁上班,在激烈的竞争中挣扎,挣着只够买半平米房的月薪,这与儿时生活反差之大,变化速度之快,让人真有点反应不过来。有时候我真希望这不过是一个梦,当我一觉醒来时仍身处课堂,老师的粉笔头和后座的小纸条一起向我飞来,我赶紧把桌斗里的闲书漫画再往里藏藏。
最近,朋友给我发了《李雷和韩梅梅之歌》的链接,说在国内火得不得了。歌词挺煽情,听到“后来听说Li Lei和Han Meimei,谁也未能牵着谁的手”时,我开始鼻酸,再听到当年那磁带原音“Good Morning teacher!My name is Han Meimei”时,我终于绷不住,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朋友说她听的时候也哭了。挺矫情,没法解释这眼泪。
我一直以为李雷和韩梅梅已经火过头了,该被大家遗忘了,可是那帖子还在不停转载,各位“油菜花”的同学还在不断扩充其内容,又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可能我错了,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已经不再是闲得无聊的恶搞产物,而成了一代人的记忆,无法遗忘。
在我写那篇完全没有修辞语法行文杂乱的博客时,我没想过之后会发生什么,我的生活又会因此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本书从开始策划、完稿,到编辑部初审复审,已过了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半里,我从骄阳似火的热带城市香港,搬到了以风城著称的寒冷的芝加哥,从大学念的新闻社会学,转成了商科。不再追求当年虚无缥缈的梦想,不再坚持“精神生活大于面包”的信念,和大多数的80后一样,只希望能找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踏踏实实地,养活自己,挤上社会阶梯,慢慢地往上爬。这种转变,不乏痛苦和失望。于是,我慢慢地感觉,这份存在电脑里的书稿,成了一个精神寄托。每每遇到残酷的现实想当鸵鸟时,我就拿出这些文章看看,看看当年我们的小美好,那不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却充满温情和满足的小美好。这种小美好,曾经被我们视为当然,现在却无比珍惜。好在,它像一个生活的底子,在我们为工作为生活杀得头破血流时,一回头,它还在。
写引言的时候,芝加哥又下起了大雪,我重新读起这些文章,80后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和那份纯真,像一个温暖的罩子包围住我,让我觉得安心又温暖。这种美好,我希望作为读者的你们也能感受得到。
杨 柳
2010年11月18日
于芝加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