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5 17:2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



 论及当下我国学术生产的现状,极易遭到两极化的评价:
  喜者的依据是,2010年,我国SCI论文数世界第二。2011年,图书出版品种世界第一,电子出版物总量世界第二,印刷业总产值世界第三,从数量上讲,我国正呈现大跨越、大发展、大繁荣景象。
  忧者的焦虑是,文章著述虽然颇丰,但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师级学者却鲜见,大量著作被束之高阁,成为学术垃圾。论文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中国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次数低于世界平均值,文章的整体质量并没有与数量实现同步提升。
  究其原由,在我国学术生产大发展的同时,现实生活中的“假长空”文风在不知不觉中已潜入学术“象牙塔”,学术文章的写作,正逐步呈现穿靴戴帽的“官场做派”。一些学者整日凌空蹈虚、空话连篇,忙于构建所谓的学术框架;一些研究人员醉心玩弄词藻、废话新说,痴迷于构建华丽的话语体系。
  这种言之无物、做作浮夸的学术风气,割裂了学术与普通读者之间的话语联系,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这种学术风气,有学术批评者如此评价:“学术垃圾遍地倒,学术泡沫满天飞。”因此,改进学术界的文风,遏制这种不良风气蔓延,根本之道就在于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始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
  写学术文章,可以没有共同的程式,却不能没有共同的要求。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在谈到学术文章写作时说,学术论文最要紧的是文章的科学性。如果内容缺乏科学性,就等于人患了软骨病,站不起来。学术文章,先有“学术”,再谈“文章”,因为文章的支柱是它的学术内容,而不是词藻、结构、章法。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文章的生命力在于来自现实生活、来自文章的内容。一些文章之所以只能维持短暂的生命甚至一出生就走向死亡,其根由就在于这些文章大都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如没有脚底板式的实地调查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费孝通不可能写出像《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这样的社会人类学经典名著。理论工作者要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写就自己的作品,留下思想的痕迹,言之有物是根本。
  言之有物还是言之无物,对学术研究者而言,从其文风中即可一眼看出。文风折射学术态度,文风彰显学者风骨。我们期待着学者们能将坚持发表言之有物的论述,作为自己的学术操守。

(来源:光明日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5-29 06:51 , Processed in 0.0943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