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3-01-28 来源:86辑 作者:秦宝雄
|
1930年,我家从我的出生地北平搬到南京,我就在金陵中学读了六年书。1936年夏天我考入清华大学, 9月5日到北平西郊的清华园报到,在那里读了九个月的书。1937年6月我放假回南京。不到一个月就是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战事,很快就占领了北平。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战事,这场战争一打就是八年。
又过了不到一个月,我在9月初离开南京,乘轮船去汉口住了一个月。那年的10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与天津的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组成了“临时大学”,收容了三校原来在北平和天津的教授、职员和学生。我10月中旬就到长沙学校去报到。住在一个兵营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读了三个月的书。1938年1月,学校宣布要搬去云南昆明,改名叫“西南联大”。教授、职员和男学生可以步行去昆明,不步行的则从香港乘船去法属安南,再坐火车去昆明。
我在长沙临时大学待了四个月,觉得所学无几,又恐怕去了昆明,读书环境更加恶劣,所以就乘火车到汉口与我父亲商量,想去美国继续学业。他稍加考虑,就同意了。于是我1938年2月从汉口飞到香港,再乘船抵上海,准备到美国去读书,我在清华大学十七个月的生活也就告一终结。今天回想七十几年前,在清华各方面情景,犹历历在目。现在将记得的个人经验写下来,或有助于对那个时代学校生活有兴趣的朋友,了解我们那时的情况。
长期准备
报考大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高中二年级,我们就开始做准备工作。第一是去书店把历年著名大学入学考试的题目买来研究和温习,明了各个大学考试的内容和重点。那个时候考大学的目标是几所重点大学,依次来排序的话,大概是:上海的交通大学、北平的清华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湖北的武汉大学和南京的中央大学,这些都是国立的学校。稍次是上海的沪江大学、苏州的东吴大学、北京的燕京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等等,这些都是私立的教会学校。为准备考大学,我们除买了考试的题目自修以外,学理工的还找到了几本英国牛津大学的物理、算学教科书,自己做题温习。以补学校教学之不足。另外,在中学二年级以后的暑假期间,我们还去了上海交大办的暑期学校,上了几个星期的课,补习物理、数学和化学。
我就读了六年的金陵中学,是金陵大学的附属中学,在金陵中学毕业的学生可以免试升入金陵大学就读。我的想法是,假如考不上那几所重点大学,就先去金陵大学读一年,再另作打算。
为什么考清华
我那时不但对学校的考题非常留意,还研究过各大城市会考(全市集中考试)的题目。上海全市会考有一年国文的题目是“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论”,南京市有一年考题是“安内与攘外,孰先孰后”,前者需要有国学常识,从“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引申出来做“八股文章”,后者是对学生政治思想的一个考验,应该如何反应,确实要费些脑筋。
那时上海交通大学非常注重国文,由国学大师陈柱尊主持中文系。有一年出的考题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是论语中的一句。我哥哥宝同1935年考上了交通大学。但我1936年没有报考交大,因为觉得交大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国文,实在是不合时代,所以我就报考了清华。
上阵应战
1936年,清华在全国几个地方招考学生,大概有北平、上海、汉口、广州,我是在上海应试。日期在8月初,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我在考前四天就去了上海,住在八仙桥青年会三楼的一个房间里。那次我带了很多书,每天除了下楼吃三顿饭,就坐在房间里翻看带去的书籍材料。考过以后,忽然明白那三天的时间都白费了,因为清华考的是你的智慧和学识,不是教科书里的东西。考完以后,我马上就收拾衣物和书籍,乘下一班的火车回南京去等消息了。
考完以后的心情怎样呢?我可以打个比喻:1937年8月13日,国民政府军队和日本在上海开战几天后,国军把德国制造的最好的大炮运到前方,猛轰停泊在黄浦江的日本旗舰“出云号”。事后有新闻记者去问炮兵队长,是否中的。炮兵队长的回答是:“不清楚,明天看报就知道了。”
同样地,我是否考上清华,也只能等看报了。
考试内容
入学考试,项目可以选择。几门的考题,除了历史和国文(现在叫语文),内容都不太记得了。好像历史有一题是“列出我国历史上十个知名人物”,而且要按年代排出。国文考试有一部分是改正几个成语用字的错误,如“伸(身)手不凡”、“开书(卷)有益”、“折衡(冲)樽俎”等等。
最让我高兴的,是作文题目“我的衣服”。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看了题目,觉得可以发挥的范围很广,可以写一段故事,也可以写个人的生活经验。我一经思索,就选了后者,用幽默的口气,述出自己(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选择衣服的困难和问题。居然振笔直书,一气写了一千多字,自己觉得很满意。回家之后,又将这篇短文写出誊清,送去母校金陵中学的月报上刊登。我自己也留存了底稿,和我过去发表过的习作,放在一处。可惜1937年暑期回南京时,没有将书籍和文稿带回。一个月后日军侵占校园,这些留存的东西,也就随风而逝了。
图一 作者的金陵中学毕业证
图二 1936年,作者在清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