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家”难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4 18: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家”难成

——读少堂先生《中国教育家为何太少》
南京市教科所所长
刘永和


2008年6月24日《南方都市报》一篇程少堂的文章《中国教育家为何太少》引起极大的关注,特别是引起教育界的极大关注。程先生认为,中国教育家之所以“太少”,是因为“教育家”的独特性和神圣性。“由于独特,所以难得;由于神圣,所以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正由于‘教育家’这个称呼极其崇高而庄严,‘中国教育家太少’(岂止中国?)就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吧?”

其实,教育家太少原因很多,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育家”难以衡量。有了一项发明创造就可以称为“科学家”,出几本文学作品就可以成为“作家”,画几张出名的画作就可以称为画家,写几张被公认的字就可以成为书法家,打了几次大胜仗就可以称为军事家,唱几首好听的歌曲就可以称为歌唱家……,这里有一个衡量比较明确的衡量标准,达到这个标准,你就可以成为“家”;然而,教育就不一样,达到什么标准才算做“教育家”呢?按理,教师成功地教了几届学生,辅导了几个竞赛冠军,学生考试成绩名列前茅,创造了一个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我们不是可以称为“教育家”吗?但是,这些几乎都难以成为“教育家”的标准,而且,那些潜藏在人们心中的标准是模糊的,难以确定的。

二是“教育家”标准太高。所谓“家”就是“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那么,“教育家”应该是掌握了教育的专门学识,从事教育专门活动的人,这就是教师;一个在教育方面达到一定造诣的人就应该是“教育家”。但是,现在这样的标准谁也不能接受,似乎认为标准太低(其实和其它的“家”是一样的标准)。于是,我们似乎要求“教育家”有自己的教育哲学,有自己的教育理论,有自己的教育模式,有自己的教育方法,有自己的教育成就,……而且,所谓“自己的”就是与众不同的,具有独特性的,这样的标准,中国和世界确实没有几个人能够达到。而且,标准之中还有标准,比如自己的教育理论,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才能够合格?因为教育理论一般都会有不同意见。

三是“教育者”人口众多。中国目前有教师约1250万人,也就是100个人中就有1位教师。南京市有700余万人口,有教师7万余名。在为数不多的善于绘画的人中找到几位称之为画家还是好办的,但是,在7万名教师中找几位“教育家”要比登天还难!2006年,南京市教育局在编写《南京教育史》的时候,打破“生不立传”的规矩,将健在的甚至还在教学一线的16位教育人写入《南京教育史》,其标准为:特级教师或者全国先进工作者,有具备学术价值的专著,在行业内具有领军作用,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贡献而没有可比性。于是,选择“名垂青史”的教师工作难度巨大,在300余名基本符合条件的教师中选出30余名教师,征求各方面意见,最终确定16人。2007年命名为“南京市基础教育专家”,简称“教育家”。还有高校呢?那些人数众多的教授怎么办?我以为,行业人数越多,越没有“家”,教师中没有教育家,医院也难有医学家,就和农民中没有农业家、工人中没有“工业家”一样,专业人员越多也就越没有“家”。


(2008年6月26日)

附《中国教育家为何太少》

中国教育家为何太少?
程少堂
经常听人抱怨:“自陶行知以来,中国教育家太少。”我觉得,中国之所以教育家太少,原因很多,但是与我们把“教育家”这个称呼搞得太过神秘化有关。

看电视采访时,经常能看到一些中老年演员自称“艺术家”, 一些卓有成就的科学研究工作者自称“科学家”,如此等等。他们这样自称的时候,看不出心理上有什么“不能承受之重”,听众也没觉得有何不妥。但是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总是浮想联翩,想到教育界。去年有一次学生辩论赛,我忝列评委,一位研究中国近代史的著名教授在应邀对选手的表现作现场点评时,有一句话极大地吸引了我:“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我认为……”。尽管这位教授学问大,很有名,但是他自称“一位历史学家”时的从容和自信,仍然让我颇受震动,思绪万千。

在教育界,无论你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有多大贡献,被称为“教育家”的很少见,自称是“教育家”的现象更是见不到。但是有一个人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有一个例外,他就是刘道玉先生。刘道玉先生1980年代曾任我国著名大学武汉大学的校长,他领导的武汉大学的很多教育改革,直到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大学也不能超越。刘道玉先生因此被称为“武大的蔡元培”。就是这位“武大的蔡元培”,在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给教育部的一封信中写下“面对当前的局势,作为一个教育家,我忧心如焚”的句子。任何人都会明白,他在这里自称“教育家”,为的只是强调自己对青年学生的殷殷关切之意和眷眷爱护之情。事态平息之后,教育部一位领导在武汉大学的一次特别会议上,竟不指名地面斥刘道玉先生:“教育家不是自封的!”我想,这句话不仅会对刘道玉先生造成伤害,而且,我敢断言,自此以后,中国再不会有人在任何场合(哪怕是非常特殊的场合)、用任何方式自称“教育家”了。道理很简单:“武大的蔡元培”刘道玉都不配自称“教育家”,谁配呢?

演员有了较大成就和影响可以自称“艺术家”;科研工作者有了发明创造可以自称“科学家”;历史教授在某一研究领域有了开拓性贡献,就可以自称“历史学家”;出版了几本书的人可以自称“作家”,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都很正常,被社会所认可。但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无论其成就多么卓越,也不能自称“教育家”。也许,这说明了“教育家”这个称呼的独特性和神圣性。由于独特,所以难得;由于神圣,所以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正由于“教育家”这个称呼极其崇高而庄严,“中国教育家太少”(岂止中国?)就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吧?

但是,我们的时代需要“教育家”;我们的时代能够造就“教育家”;我们已经拥有了一批自己的“教育家”。我们既不要妄自尊大,把“教育家”泛化,也不要把他神秘化,妄自菲薄,看成高不可攀。

(本文发表在2008年6月24日《南方都市报》“学习时代”C19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0:42 , Processed in 0.06523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