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桥梁书:质疑与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1 10:1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桥梁书:质疑与讨论
                                                                               王林(儿童阅读研究者)
   
一、桥梁书真的很热吗?
国内第一套在封面上明确标示“桥梁书”的童书,当属广州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我爱阅读”丛书。这套翻译自法国巴亚的图书,在欧洲也是按照分级阅读的概念,分成了红、黄、蓝三个难度。
短短两年时间,桥梁书似乎已经成为童书出版中的新热点。到童书市场上看看,标有“桥梁书”字样的书虽不至泛滥,但蔚为可观。于是,有人说桥梁书有泡沫,有人说桥梁书缺乏学理依据。
中国的童书市场总不缺乏这样的“冷眼观察者”或“理性思考者”。当任何一个新的出版热点出现时(或许还没有出现),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想象:这一定是在“炒作”概念,这一定是出版社在愚弄读者。例如,近几年童书出版中比较热门的图画书、分级阅读等。因为,这些新的概念(其实可能只在中国是新概念而已)常常超出了他们的阅读经验,让他们觉得不安。所以,他们总是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言论,让一些难以接受新鲜事物的读者做出否定判断。例如,当大家讨论图画书的作用时,他会说我小时侯没读过图画书不也挺好的吗?当大家讨论分级阅读时,他会说我五岁就开始读《红楼梦》怎么解释?这样的言论乍一听很有道理,但略加思考就会发现其中的逻辑漏洞——以个体替代整体、以特殊替代普遍。
桥梁书已经很热了吗?有一次,我给家长做讲座时,简单提及桥梁书。演讲完后,有一位妈妈来问:“请问你刚才提到的‘桥梁书’,是不是讲如何修桥的书?为什么小孩子都要读这些书?” 从这个不是笑话的笑话可以看出,桥梁书可能只在圈子里有一些讨论,出版上有一些数量,大众其实知之甚少。我常说,中国童书市场最大的下滑不是码洋而是创造力,中国童书市场最大“敌人”不是新话题而是粗制滥造的书。去书店里看看或者搜索一下吧,看看《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有多少个版本?去一般家庭去看看书架上的书吧,有几本是真正值得孩子阅读的?再看看已经出版的制作精美的桥梁书吧,哪一本拿出来不比烂书强?所以,我总是不遗余力地鼓吹童书市场上的一些新鲜事物(图画书、桥梁书、分级阅读),是因为我们的童书市场需要这样的创造力。哪怕这些新概念来自国外,哪怕有些炒作、良莠不齐和泡沫。“水至清而无鱼”,不必把读者全想成没有判断力,泡沫让市场去消解吧。
二、桥梁书是一个伪命题吗?
桥梁书来自欧美一些阅读大国,也是阅读研究的大国。英文的桥梁书指的是从简易读本(early reader)开始,直到章节书(chapter books),再往上可以衔接系列书(series),在《给孩子100本最棒的书》中,专门有一个针对5—7岁年龄段的推荐,其实就是桥梁书。不可否认,桥梁书刚开始并不是理论指导的出版物,而是来自小读者的需求。经典桥梁书《小熊》的编辑灵感,来自于哈波·柯林斯出版公司的编辑厄休拉经常听图书管理员说,不少孩子去借书时常常会说:“这书我能自己读!”于是,她萌生了要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编一套图书的想法。慢慢地,这类书在市场上被读者认可后,才越来越成为编辑的自觉,到后来分类越来越细化,有些出版社在简易读本上就会分出四五个不同的级数,跨越的年龄大约从学龄前到三、四年级,以知名度最高的哈波·柯林斯出版的“我会读”(I can read)系列为例,第一级的适读年龄正是学龄前到一年级。
桥梁书的提出,既是童书出版观念上的创新,也是对儿童阅读能力呵护有加的表现。过去的童书出版常常只有题材概念,如儿歌、童话、儿童小说等;或者只有时间概念,如年度最佳儿童文学选、新时期儿童文学选等;或者只有作家的概念,如某一位作家的作品集等。在所有这些角度中,最缺乏的是阅读理念和读者年龄的概念。例如,儿童的阅读是如何起步的?他要经历怎样的阅读历程?儿童在每个年龄段阅读的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很少有人研究,书店童书柜台的摆放也常常是按体裁来分类。桥梁书,是看到了孩子在迈“坎”时的困难,需要有特定的读物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图像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对很多孩子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桥梁书不只是书籍文图比例的变化,还意味着阅读方式的变化。如果说图画书主要是亲子共读的话,桥梁书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独立阅读后才能大量阅读,直到成为成熟的阅读者。这个时期的小读者,多多少少也认识了一点字,但缺乏一见即知的自动化,阅读的流畅度也大受影响。根据调查,很多孩子就是在小学低段就放弃了阅读(读教材并并是阅读)。这时候,桥梁书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例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桥梁书“小妖怪童话”,每本书约有4000字,从整个版式看,每页图占了2/3的篇幅,文字有40到100字。以5—7岁的孩子而言,会有一种“我也能读一本书”了的自信。
当然,不是所有的小读者都需要桥梁书,孩子的阅读有速度和风格的差异。可是,对于阅读研究者而言,要思考的恰好是这些“读困生”的问题解决方法。因为,造就一个成功的阅读者,就是为教育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一个会阅读的孩子,总能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成长;而一个不会阅读的孩子,再多的教育弥补措施都收效甚微。很多的桥梁书都是经典之作,例如“花袜子彩乌鸦成长故事”,本身就在全球畅销了14年,顽皮的花袜子已经是很多孩子最喜欢的角色。所以,退一步讲,即使不从桥梁书的角度,这些图书也是值得孩子去阅读的好书。
桥梁书在目前仍然是引进版居多,但本土原创的已经不少,而且品质很好。例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桥梁书开心读——方素珍系列”,海燕出版社的“我爱阅读·桥梁书系列” 。我以为,桥梁书的编辑一方面要有清晰的编辑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更关注学理。毕竟,在桥梁书的一些要件,如文字、词汇难度、句型结构的研究上,我们还缺乏太多基础研究。等到桥梁书成为大人口中的常见词汇时,这个类型的童书才算是真正成熟。
现在,一切都才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55 , Processed in 0.0841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