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不”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11 18:5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上教师的“放手”行为越来越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中,内容的确定、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新型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教学的总目的之一是“能主动地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为了体现上述教学理念,改变高耗低效的教学现状,使语文课堂和谐、高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十不”教学策略。
  一不布置预习
  教学一般都有“预习”环节。预习,从本质上讲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但从现实层面看,却存在着以下几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二是缺乏实效的预习使学生养成了浪费时间、缺乏责任意识等不良学习品质;三是不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高效地教学;四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失去了新奇感,课堂学习缺少兴趣与动力;五是也相应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怎么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可以尝试取消“预习”,将“预习”移至课堂,让学生在上课之始,紧紧围绕着学习目标,按照教师的自学指导进行探究、实践、自主学习。这时,学生的学习既是教师指导下的统一行动,又是独立自主的学习,有利于暴露学生学习的真问题,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情、发现真问题,从而在下面的教学环节中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由于有了教师的学习指导,有了学习时间的要求,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观念,提高了学习效率。而没有了预习,学生的课业负担相应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相应提高。让学生“先学”,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高度信任,相信学生能学、会学,学生就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自觉性就会提高,从而更加刻苦,学习效果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二不课始复习
  传统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始复习,其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回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课堂同时也要考虑效率的问题,要尽量在既定时间内合理地完成教学目标。只有这样,师生的教与学才会更具责任感、使命感,才会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也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如果课始复习过度,必然会占用新授课的时间,新授课时间也就会相应缩短,师生既要忙于复习,又要忙于学习新的知识,必然不能集中“优势兵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事实上,一般而言,每一节课末都有复习环节,是新授课的最后环节,如果在这个环节对新授课内容的提升与发展,再辅以适当的课后作业,足以使学生掌握与巩固知识。
  于是,我们尝试取消课始复习,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积极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达成新的学习目标。这样既减少了不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能为本节课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为全面达成本课时的学习目标提供保证。
  三不精美导入
  在许多课堂上,教师都要用精美的语言导入新课,这种语言是教师经过反复推敲、精心准备的结果,它包含了对文章内容和特色的凝练概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内容的介绍,这样做的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总体印象,帮助学生扫除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节约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时间,创造学习情境,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也存在负面效应: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先入为主,在不用思考的情况下,知道文章内容、写法、特色、语言等,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被动接受教师所讲内容,无法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独特理解与认识。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解读文本权首先是学生的;教师如先解读,实际是让学生先入为主,进入预先设定的条框之中,掩盖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是教师自欺欺人的表现。教师的作用不是提前告知,而应该是有意暴露和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更何况,当人们在现实中自主阅读新文章时,导入这个环节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靠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尝试取消精美导入,为学生在课堂上腾出更多时间,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不课始解题
  许多语文教师,一上课就从题目,尤其是高考考题入手,讲题目的结构,讲题目的表面意义与深层意义,讲题目与教学内容的关系,等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做法只是教师自己的解读,并不是学生的解读,不能从根本上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试着解题,然后结合文本对照解题,如果学生有了问题,教师才帮着引导解决。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也提升了对题目、文旨的理解。
  因此,我们尝试在课堂上采用直接导入法上课,将解题的机会留给学生,而不是一开始就解题。不解题,即不介绍文章内容,不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题目含义,采用这种方法,教师导入的时间变少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就变多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自由地看书、思考,就不会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与认识,这是学生学习的权利。不解题,并不是说教师不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而是在学生确实需要讲解时才讲,即所讲内容是教师非讲不可时才讲。这种讲解,讲什么、怎样讲、何时讲,都要有所选择,因需要而定,因学情而定,因内容而定,决不可由教师随心所欲地讲。
  五不轻意范读
  传统教学非常重视教师的范读,以给学生影响,给学生熏陶。教师的范读确实有上述作用,但反过来想想,教师的范读多了,学生自主品读的实践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而新课程标准强调,要把读书权还给学生。“读书从学生读书开始”,而不是从教师读书开始。不先入为主、不限框、不设条,就能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引导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只有学生出现错误,教师才引导学生去正确解读文本。教师的范读要像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这样才会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得到培养。另外,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通过轮读、比读、表演读等方式,在读中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如错误的生字词、句读、情感表达,由学生间相互讨论解决,最终把字音弄清,把句读弄明,使感情到位。如果学生读得很流畅、很到位、很准确,教师就不必在学生朗读上做文章,就可以节省时间进行其他环节的教学。
  教师不范读课文,实际上就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有效地相互解决问题,是把读书权真正还给学生。
  六不预供情境
  有教师认为,教学法的要义就是教师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给学生创造学习的情境、文本的情境、乐学的情境。于是,许多教师课前总是在情境上绞尽脑汁,一上课就提供若干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情境。如上课效果不好,教师还会责怪自己创设情境的本领不高。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的情境权首先是学生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言外之意,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情境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情境创设的权利首先应当交还给学生。而学生的见解是教学中最可贵的资源,是教育教学的第一手资料。学生已经领会了,教师就不必再纠缠;学生的理解有误,教师就要想方设法帮助和引导。如果学生没有思考,没有暴露问题,教师就提供相关情境,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语文能力的培养。
  七不允许查阅
  有些课堂教师一抛出问题,学生就开始忙起来,忙什么?忙着查阅资料。如学习文言文,学生似乎在比谁翻资料翻得快、翻得多。而教师则认为这是在扩大学习资源,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搜寻、检索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这样的做法与理解是错误的。课堂上这样的翻阅,其实不是学习,不是研究,是移字,是“抄袭”。教师在课堂上主要作用是什么?是引导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使学生由浅而深、由粗而细、由表及里地理解知识、形成能力。课堂上,放手让学生查阅资料解答问题,很多学生做了,并且做对了,但学生真正懂了吗?尽管所答全对,但这是资料上的,不是学生自己的解读,以资料解答岂能代替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再者,放手让学生翻查资料,就不能准确地暴露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八不轻意开讲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其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以培养。但在现实中,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成了讲演者、表演者、卖弄者。只要学生一有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讲、说、写、演,以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我们认为,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教师在课上不要轻易讲解,而是要还权给学生。不讲解,是对学生的信任,是对学生的期待,学生就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但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完全不讲解,而要看时机、看火候,在什么时候讲解、讲什么,决定权不在教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讲解时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愤”、“悱”时讲。讲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讲。这种讲解,不是教师代替学生去思考问题,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一定要在“导”字上做文章,导出方法、导出规律、导出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把握实质、形成能力、熏陶思想。一句话,教师要做到“无事不出场”,“非出场时才出场”。
  九不迁就学生
  很多公开课上得很“顺”,似乎都是“水到渠成”,果真如此吗?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顺”的原因是课堂上,教师喜欢关注那些举手的学生、那些主动参与课堂的学生、那些尖子学生,而没有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不举手的“差生”。“课堂繁荣”是假象,其实质是少数人的发展,是少数人表演的课堂,不能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使得“面向全体”的素质教育目标落空。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面向每一位学生施教”,而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常常以好代差,以表面的“热闹”代实质的“虚假”。我们在课堂上不能随意迁就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再者,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一味肯定,要火眼金睛,发现问题,有策略地指出问题,提升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最有效地解决问题。
  十不布置课后机械作业
  现在,一些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厌学问题。为什么厌学?因为课后有大量的机械作业,学生非常不感兴趣。由于课堂效率低下,只好“课内损失课外补”。所以,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设立基本目标,不拔高,不降低。这样,课堂就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而为课后解放学生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们认为,课后不应在知识的识记上纠缠,而应着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与水平,让学生读书、观察、实践、活动;课后时间应是学生的,一定要把课后的活动权还给学生。为了使课后时间更有效的运用,我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点。学生毕竟是学生,自制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限,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组织作用。引导、组织学生投身到有益的事情中去,提升认识,提高水平,让学生想做、能做、做好,在做中求乐、求趣。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从而实现乐学、爱学、好学,充满兴趣、高效地学。
  从以上分析可见,“十不”教学策略的实质是:全过程让学生学,全过程让学生思,全过程让学生去实践,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读书权、选择权、活动权、思考权、实践权,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实践证明,实施“十不”教学策略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教学策略,将使语文课程在开放中更加显现活力与生机,学生的语文素养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为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副校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1 18:53:51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课堂上的高耗低效现象依然存在。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在“十不”教学策略上做文章,尝试还权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试图解决语文教学的低效难题。应该说,洋思中学的“十不”教学策略是紧密围绕新课程标准而展开的,并且也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然而,可以预想到的是:不布置预习、不课始复习、不精美导入、不轻易范读,等等说法、做法会让一些老师们的脑海中浮现问号——没有了预习、导入、讲解这些重要环节,那教学还能称之为教学吗?一些人也难免会想:洋思中学在许多人眼中是教学改革的排头兵,既然洋思中学这样做取得了成功,那我们依葫芦画瓢,想必也会取得相似的好效果。
  一个好的教学策略不是横空出世的。会产生上述想法的人,实际上忽略了“十不”教学策略产生的根本原因——洋思中学自身的教学改革基础与发展诉求。正因为有着鲜明的改革意愿和问题指向,洋思中学才敢于实践、敢于挑战原有的传统观念和失当做法;正因为有着丰沃的教学改革土壤和经验,洋思中学才有底气提出诸如“将预习移至上课伊始进行”这样还学习权于学生的举措。这些都是“十不”教学策略能够取得成效的实践基础。
  好的教学策略吸引着我们去欣赏它、学习它,但更需要我们对它进行认真思考与审慎借鉴。如果不加思索就对号入座,就可能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15 , Processed in 0.1366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