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没有去到恒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 19:21: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没有去到恒河
吴文冰/文
1
    印度归来,收获太多印象,以至不知从何说起。和爱人分享了一个细节。在海德拉巴的集市,我们乘着的大巴走走停停。从车窗看市景,看到一对父女,坐在破旧屋檐下一堆破布中。父女俩一样的黑瘦。父亲没有穿上衣,根根骨头凸现出来,是那种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黑瘦到极限的黑瘦。父亲干枯的手在女儿脏乱的一蓬头发里仔细地翻动,轻手轻脚。他在为女儿找虱子,脸上平静慈爱。那小女孩有一对大而黑的深亮眼眸,干净得如同第一次睁开的眼。大巴开动了。只是一瞬而过,却已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幕。我对爱人说,只要是看一眼,内心就再也不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那么理所当然了。这样的画面在印度据说随处可见。就在总统府邸附近的树林里,经常有倒毙在路上的人。当年释加牟尼就是因为瞥见了一眼这样的画面而放弃了王子身份,开始追寻大道。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我也真的从这对贫穷父女的画面中感受到了浓郁的精神气象,这气象在内心里化为汩汩流淌的雨水,而我情愿被这雨淹没。
2
    印度归来几天读远藤周作的《深河》。仅仅因为封底的“恒河”一词,一口气读完。在这之后,我对印度的强烈印象才开始沉静下来。
    《深河》讲的是一群日本游人去印度旅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去印度的因由。其中的女士和一个在加尔各答做神父的大津有关。大津的工作是每天在加尔各答巡视,看到路边有去恒河却已经走不动的人或死去的人,他就背他们去恒河沐浴或者火葬。这些人大多是不可接触的贱民。他说他在模仿耶稣背十字架。而这条恒河接纳一切人。穷人富人、健康者病痛者、纯洁的人肮脏的人,他们最终在恒河里合而为一。后来大津死了,死在他背死人的路上。事由是他的日本同胞引起的,他为了救这个同胞被打死,被平日一起工作的同伴,他一直照顾帮助的同伴打死了。
    印度女神ALAKSHMI的形象,是一个皮肉松弛的老太婆,一只眼皮耷拉着,一只眼皮朝上翻,一只毒蝎子正咬住她的腰间,两条毒蛇咬着她的脚跟。她的脚烂掉了几个趾头,皮肤上有麻风斑。她正在用她干瘪的乳房尽力哺乳一个小孩。这就是印度之母。我在国家博物馆看到这个印度女神根雕,就好似被人当头敲了一大棒。
    远藤周作对印度之母做了强烈的渲染,让人在无法喘气中猛然醒悟这个印度民族之所以存在的某种寓意。
3
    蓓蕾对我说:你会喜欢印度。她的一个朋友告诉她说印度的见面问候语NAMASDE是“祝福你在光中,祝福神与你同在”的意思。
    我说不上是否已经喜欢上了印度。我在印度的旅程仅仅是跑马观花,是大巴车和干净的旅店。但我似乎再也旅程TRAVEL不会忘掉印度了。一开始,我误以为这种强烈的印象是异域风情引起的,所以我很享乐地向同事表示,希望能再去欧洲收获这样的悸动和眼界,在明年。一个月后,到台湾磊川华德福学校学习。一个人默默走在台中的小街道,安心地听课,一些图景变得很清晰:我已经不再渴望旅行。印度让我感受到的精神氛围并非仅仅是异域风情的结果。恒河也不必要再去亲见。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可以变得像恒河,包容一切,洗净一切,也可以变得像印度之母,即使困苦折磨,依然可以尽力哺乳一个新生命。
    我没有去到恒河,也许是上帝仁慈的安排。在印度我们一再被导游叮嘱不要给乞丐钱,我们一车人就真的从头到尾没有人给过一分钱,即使是抱着小孩的妇女哀哀地站在车门边。其实整个坐着大巴东跑西跑的旅程我都有点惊慌。惊慌地赶路,甩掉兜售小礼品的小孩;惊慌地扭头假装没有看到乞丐哀苦的眼睛。如果我去到了恒河,也许我会被眼前强烈的景象击倒。如果我遇到一个垂死的人,他的眼渴望地望着恒河的方向,我只会逃掉。我可以有一百万个借口来为我的可以逃掉开脱,可是我的内心不会因这些理由而真正平安。我也没有进到泰姬陵里面去看那些宝石装扮的棺材。对于那样奢侈浓烈的爱情,我感觉到无法亲近。一如印度女子们艳丽的服饰,只有在这片土地上,穿在她们身上才觉得那么得体、自然。
4
    在台北到台中的大巴上,一同前往台湾的同事问我:看过印度电影《心中的小星星》吗?是的,我看了。我喜欢这部电影,但我依然要说,比起现实中的印度,电影《心中的星星》依然是过于浪漫了。在印度,我们去参观了一所华德福学校。到达学校时已近天黑。我们就借着星光在校园里漫步。平房的旧教室,简陋得出乎我们的意料。地板是没有经过任何打磨的石板铺成的。窗户没有玻璃,桌椅陈旧破损。但他们的黑板上有流淌着热爱与生命的粉笔画。整个陈旧的教室因这黑板画而鲜活。我几乎能感受到在这教室里孩子们的笑眼和歌声。我爬上了学校的树屋,借着星光打量整个校园,一种历史的伤感涌上心头。想想十多年前,有那么几个人开始在偏僻的郊区建造这所学校,心中怀着对孩子的敬畏与爱。学校在一点点扩大,但依然简陋。
    物质的简陋到底并不算什么。在印度,精神生活是自由的。在这片土地上16年前就有了华德福学校,同时还有著名的克里希拉穆提学校、泰戈尔学校。年轻的孩子们可以光着身子在总统府大道边的水池里游泳,自在地发出欢叫声。人与动物像亲密朋友一样生活在一起。在泰姬陵里,燕子们根本不在乎有多少人在门口,直接从人们的头顶上飞进飞出,在陵墓里、寺院里的墙壁上筑巢、养育后代,让人感受到随处都是自由自在。
    我们是来参加亚太地区华德福教师大会的。在主题演讲中,老师讲到了甘地在非洲的教育故事。其中一个故事是,甘地用心教导的孩子犯了严重的偷窃罪,甘地十分难过,却没有去找到这个孩子教训他,而是把自己反锁在屋子里绝食两天一夜,反省自己,是自己的什么行为导致了孩子这样的现状?奇迹发生了,这个原本躲起来的孩子在甘地的反省中清醒过来,认识到了自己的罪,来到老师反锁的屋子外恳求原谅。作为教师的甘地是如此全然地接纳他的学生。很多年前,我在《甘地传》中读到这个故事时非常震惊。在印度再次听到这个故事,突然就领悟到了一个教育的核心:首先是对孩子全然的接纳,对孩子内在需求和现实的体察和直觉,在此基础上,老师所传授给孩子的才会是适合的教育。接纳之后,在教育中实现合一:孩子老师合一、心灵精神物质合一,老师家长合一。这个全然的接纳就是恒河的接纳。甘地的精神一直在印度这片土地上传承。
    一所真正完备的华德福学校,一般会有学校、农场和康复村。在康复村里,一些需要特别帮助的孩子住在那里,学习有尊严地、喜悦地生活。很多年前我曾经问过一个愚蠢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要花那么多人力物力来帮助这些无法独立生存的人群,既然还有那么多四肢感官健全的人需要帮助?当我真正地目睹这些需要帮助的人群的生活现实时,我的心开始变得透明,真正地领悟到他们是地球上的小星星。他们牺牲自己,以成全我们的领悟与成长。
5
    从印度回到学校的第一个朝会,主题是“尊重动物”。当我被告知正好轮到我来给孩子们讲一些话或故事时,我直接想到的就是分享泰戈尔的诗篇。在朝会上,我一句话也没有解释,用不标准的普通话为孩子们朗读泰戈尔的诗篇:
西乡来的工人和他的妻子正忙着替砖窑挖土。
他们的小女儿到河边的渡头上;她无休无息地擦洗锅盘。
她的小弟弟,光着头,赤裸着黧黑的涂满泥土的身躯,跟着她,听她的话,在高高的河岸上耐心地等待着她。
她顶着满瓶的水,平稳地走回家去,左手提着发亮的铜壶,右手拉着那个孩子—她是妈妈的小丫头,繁重的家务使她变得严肃了。
有一天我看见那赤裸的孩子伸着腿坐着,
他姐姐坐在水里,用一把土在转来转去地擦洗一把水壶。一只毛茸茸的小羊,在河岸上吃草。它走进这孩子身边,忽然大叫了一声,孩子吓得哭喊起来。
他姐姐放下水壶跑上岸来。
她一只手抱起弟弟,一只手抱起小羊,把她的爱抚分成两半,人类和动物的后代在慈爱的连结中合一了。
泰戈尔《园丁集77》
    我的声音出口即飘荡在了空阔的校园上空。有些大孩子听得有些诧异,也有些惊喜。我确信诗人对这个世界的热爱会在有些孩子心中埋下种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48 , Processed in 0.07252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