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3-17 08:3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央视国际 2004年10月13日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迪者,是影响中国礼乐文化、政治文化、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最大最久最深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的思想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一、以治平为本。修齐治平是孔子思想的精华。如何能做到修齐治平?其一,在国家治理上实行德治,而不实行暴力政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下引该书只注篇名)注重道德教化和礼仪规范,使百姓对非道德的行为有羞耻之心。政令刑罚只能使百姓不敢犯罪,但没有羞耻之心。为政者要以自己道德榜样力量教化百姓,“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便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这是社会治平的根本。
  其二,在经济上主张由小康到大同。《礼记·礼运》篇对“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都做了描绘。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为“大同”社会,文武为“小康”社会。“大同”是“天下为公”,不独亲其亲、子其子,选贤与能,是一个和谐至善完美的社会;“小康”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子其子,是讲信、义、仁、让,有礼、有次序、治平和睦的社会。这是社会治平的基础。
  其三,在伦理道德上注重伦理关系和道德修养。“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孔子所忧患的是德、学、义、不善的不修、不讲、不徙、不改。每一个人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伦理道德素养,遵守孝悌、忠恕、诚信、恭敬、智勇的道德。孝悌不仅是为人之本,而且不会犯上;忠恕是仁之本;言而有信,诚实无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培育自己道德素质,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这是社会治平的保证。
  其四,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这种打破等级制度贵贱限制的开放式教育,在2500多年前是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种“无类”的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机会的均等,对提高培养人的知识、道德、文化素质有积极作用和影响,是改造社会,移风易俗的动力,是社会治平的支撑。
  二、以仁为核。孔子认为,社会治平和睦的根本、基础、保证和支撑都属于外在的现实层面,其内在的灵魂层面,则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本质特性,仁的内涵是指爱人,“仁者爱人”。虽然孔子讲的爱人,本质上仍有差等,但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仍有极高的价值。爱人有三方面,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三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人”。孔子所体现的这种爱的人道精神是无私的、博大的、为人的。孔子以仁为核心辐射到各个层面,并贯彻到各个领域,如社会典章制度、尊卑长幼之序、亲疏远近之别,这便是礼的层面,“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礼记·哀公问》)无礼,社会就会无序;无礼,伦理关系就会错位;无礼,亲疏关系就会不辨;无礼,天地神祇就无法礼敬。仁作为礼的内在精神,使礼具有爱人的人道主义的意蕴,使礼的各种关系能保持一种理解的、人文关怀的、和谐的张力。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不仁的人是说不上礼和乐的,没有仁作为内涵的礼和乐,光有玉帛、钟鼓等礼的形式,是不能称做礼乐的,但礼是仁的外在的表现或形式,没有表现或形式,仁的内在精神也得不到体现。
  仁在道德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上,具有核心地位。《子张》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学、思、问、志之中都体现了仁的精神境界。对于读书的人,即士要志向强毅,任重道远,以实现仁为己任。君子是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孔子认为,君子应以道义为原则,行为合乎礼节,说话要谦逊,做事讲诚信。圣人是至善至美的仁人,是孔子的理想人格。
  总之,仁辐射到道、学、政。为道为仁,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人生以求道为标的。为人为求道,道即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道精神,“乐以忘忧”的乐感精神,“杀身以成仁”的奉献精神,是获得终极价值理想,精神家园的生命动力。学的终极追求是道,亦即仁道。学既包括自我仁道的修养,亦包括对知识的学习及学思、学习、言行的融合。《论语》开章便说:“学而时习之”,学了要去实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学习与思考互补,缺一就会罔或殆。政的价值理想是尧舜禅让政治,就当时现实而言是有道之邦,这是孔子所向往的。“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孔子在评价宁武子时亦体现其价值判断:士君子可以自由地选择其服务对象,对无道之邦可拒绝或变着法逃避为其服务。为有道之邦服务,利国利民,为无道之邦服务便是“助纣为虐”。有道之邦就是“为政以德”的仁政之邦。
  三、以和为贵。治平之本、仁爱之核,必须通过“和”来理顺各种关系,处理各种冲突,而达冲突融合而和合。《论语》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和是指多种因素、元素的冲突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而不是同一种因素、元素的相加。“和”既是万物化生的根据和源泉,亦是万物存在一种状态,以及大本达道的原则,即“恰好底道理”。由和合而保证治平之本、仁爱之核的贯彻和实现。
  孔子把“和同之辩”运用到君子与小人关系上,并将其作为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一种标示。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何晏《论语集解》、朱熹《论语集注》以义利、心意辨和同,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诠释者对经典的不同诠释。2002年访美时在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把君子小人之间推广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生共长、相辅相成的关系,以及社会事物、人的处世行事、文明发展的规律、准则和真谛,体现了经典诠释的“与时偕行”的本质特征。中国诠释者的智慧都是在“六经注我”的形式与现实融突中对经典意义做出新诠释,经典自身也在人的诠释下开出新的意义,这便是儒家思想二千五百多年来日新而日日新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凸显出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张立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6:31 , Processed in 0.0855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