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世界写作:中国作家的雄心和尴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5 01:0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世界写作:中国作家的雄心和尴尬

2014年05月04日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5月3日电(记者 韩松 王炳坤)可能还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中国作家,正渴望着他们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外语,供全世界的读者阅读。
  首届中国当代文学翻译高峰论坛是助力梦想实现的一个加油站。5月2日至3日,它在距沈阳一小时车程、模仿中华园林的“明清册”乡村田园院落里举行,似在暗示重建古代中国文化输出的辉煌。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是主办方之一。所长陈众议说,中国文学走向国际,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日本引入了汉字和中国文化。十六世纪,弥尔顿《失乐园》中提到“中国孤儿”,是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介绍给了西方。
  但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后,中国却日益成为引进西方文学的“入超国”。这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而随着经济崛起,“中央大国”重返世界舞台,最近十几年里,中国文学也重新被世界“发现”。
  论坛的发起者、《东吴学术》执行主编林建法说,会议筹备了很久,正是要讨论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作家和作品被世界认识。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文坛的“大腕”如贾平凹、阎连科、阿来、欧阳江河、劳马、李洱等,去欧洲访问而不能出席的莫言专门为论坛题了字;另外还有著名评论家,以及欧洲和美国的汉学家和翻译家们。
  法国翻译家林雅翎说,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学还不怎么有名,现在,很多作品都被翻译了。
  香港浸会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主任倪若诚说:“过去十几年,我每次回英国,都会看到,英国大众书店有了越来越多英文中国小说,书展上中国作家越来越引人瞩目,莫言获诺贝尔奖后更是如此。”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说,中国文学过去除了《红楼梦》,不太为外了解。新世纪后,中国重要作家的作品,中文版和英文版几乎同时出版。
  李洱的一部小说曾被译成德文,又被德国总理作为礼物回赠中国领导人。他说,作品被翻译到海外,已成为衡量中国作家成就的一个标尺,是加速作品经典化的重要过程。
  但是,这种看似到来的繁荣,仍掩盖不了尴尬。一个事实是,中国在世界上毕竟没有像马尔克斯那样知名度的作家,甚至也看不到“中国的村上春树”。世界上大部分人对中国文学所知寥寥。
  德国汉学家高立希说,德国书市上比较成功的中国文学作品,目前印数不超过两三千册。
  捷克翻译家李素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鲁迅的作品译成捷克语,首印三五万册,现在,莫言得了奖,捷克很大的出版社买下版权,一次也才印三千册。
  倪若诚说,英国最有名的企鹅出版社,一直到2005年,才把一本中国现代小说《围城》列入名作系列。
  与会者认为,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意识形态的偏狭,以及市场资本的逐利性,还有翻译本身的问题等。
  高立希认为,怎样发现真正值得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是个难题。汉学家看中国书,看得很慢,而每年在中国就有三四千本新出的小说。
  他说,另外,一些书翻译得不怎么样。比如莫言的《蛙》,德国有评论说,这部作品的语言,好像在从中文过渡到德文的道路上被卡住了。“既不是中文,也不是德文。”
  诗人欧阳江河说,还缺乏机制来保障非赢利作品在海外出版。“我的一本诗集,是耶鲁毕业的一个小伙子,花两年时间译的。他到中国来,住在我家里。但很可惜,他今后不能再译中国诗了,因为要养家糊口。译诗不赚钱。”
  美国翻译家罗鹏说,中国文字太丰富了,不好译,比如阎连科书中的河南土话,让翻译很头疼。还有一部小说,一半普通话,一半广东话。只能尝试把普通话译成标准英文,把广东话译成一种黑人或南方方言,或者新加坡式英文。
  但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前景,专家学者还是乐观的。
  陈思和称,要看到中国文学正走向成熟。以前中国长时间陷入战争和动荡,文学不能好好发展。而最近30多年有了安定环境,使中国作家有较长时间在文坛上积聚影响力。
  阎连科说,以前中国文学更多是强调宣传和教育作用,新时期以来,经过努力,已摆脱了这种观念。
  阿来表示,应该有足够的“语言信心”。这方面最好的先例,就是玄奘对佛经的翻译。
  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大家提出了建议。高立希认为,中国作家不要模仿成为“世界文学家”,走出去不要勉强,要好好写自己的,首先为本国读者写,而不是看国外读者脸色。
  李素说,中国文学,是强调“中国”,还是强调“文学”?还是要强调文学。首先要谈作家的语言文本。“捷克读者与文学的关系,比与中国的关系,要密切得多。”
  贾平凹说,如何写出中国人的特色,写出中国人当下的生活,写出中国的形式、气魄和味道,写出中国人的想法和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阎连科说,中国作家唯一能做的,是自己要能写出经得起翻译的小说,表达出人的内心和对中国现实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5:46 , Processed in 0.0709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