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20 03:25: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走出成人世界的概念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  李大圣
“儿童是什么?”“儿童对成年人意味着什么?”“儿童与未来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可以称为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当教育失明不见人的时候,所有的教育问题均由此而生。
“儿童”有时被称作“孩子”,“childhood”有时又译为儿童期。“儿童期”指的是整个孩童期,而不仅是习惯意义上的界于幼儿与少年的阶段。近几十年来,学者研究证明,所谓“儿童期”,本质上是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产物。早在1960年代初,法国学者阿利艾斯(Philippe Aries)在他的研究中指出:儿童概念其实只是近代教育制度以来确立的一个概念,在那以前,人们对于儿童与成年人的差异并没有明确的意识。换句话说,“儿童”的概念是被教育不断凸显和强化的概念。这其中蕴含着值得推究的深意。本来,不同年龄的人,只有年幼、年长与年老的区分,他们是小的人、大的人或老的人,他们也因此可能有体能上的以及智能及经验上的差异,但近代以来的有关儿童的概念,却把这种差异扩大为不同类的人。人们注意到,当人们言及儿童期时,不仅指儿童具有种种区别于成人的身心特征,而且意味着儿童与成人社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正如普南姆所说:“渐渐的,儿童变成受尊重的对象,他们是具有不同物质与需求的特别的生物,需要与成人世界隔绝和受保护。”[1]
从本质上讲,教育就是怀着“期望儿童成为什么”而对儿童施加影响的过程。虽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视域中的儿童形象千差万别,但其中依然不难找到共同点。
儿童往往被视为纯洁的人。即使在“性恶论”及“原罪说”影响广泛的社会,孩子依然被视为尚未污染或较少污染的人。“天使”“天真无邪”“赤子之心”“童心母爱”都被视为对孩子纯洁天性的赞美。“童年时代”也由之而与“黄金岁月”“花样年华”等夸饰词紧密联系在一起。
儿童是成年人的心灵故乡。孩子因承载着成年人的记忆而成为过去岁月的象征物,成为精神安放的最佳之所——她(他)是我的,我曾经多么像她(他),她(他)会出息得如我所望。
儿童是有赖于成年人哺育、培养的生命体和社会成员,对孩子的爱、关怀与保护,被视为成年人的天职,孩子于成年人意味着责任和义务。“爱我所爱无愿无悔”的彻底奉献成为名利场打拼的成年人最温柔的心灵绿地。“幼吾幼及人之幼”,则是仁义发扬光大的最动人的赞美诗。
儿童被赋予了种种特殊的意义,“儿童中心”在城市的中产阶级中更成为一种支配地位的生活式样。为了让孩子成为自己“期望”的社会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乎有着相当默契的认识:努力的将孩子们隔绝到一个缺少污染没有危险的世界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物质营养和精神环境,最好远离各种欲望,专心读“圣贤书”,并为此制定了一系列完备的保育制度、教育制度及法律制度。尼尔·普斯特曼(Neil Postman)曾这样概括美国社会的“儿童”定义:
“西元1850年到1950年,代表童年概念发展的分水岭。……在这期间,美国人成功的让所有的儿童接受教育,离开有着自己的穿着,自己的家具,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游戏,自己的社交的世界。数以百计的法令规定儿童和成人在本质上有别,数以百计的风俗授予儿童优待的地位,提供保护,免于成人世界的荼毒。”
由于发展的未定性与无限可能性,孩子便成为成人社会所有未竟梦想的集散地。所有的儿女,均成为“背着眼睛前行”的儿女。与之形成对照的,则是朱自清笔下那位儿女眼中的“苍老”“蹒跚”“慈爱”为儿女心甘情愿奔走的“父亲”背影。 “金玉满堂”“多子多福”曾是中国人最基本的福祉象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则直白的表达着孩子在民间文化中的特别的意义。 “新生”“未来”“希望”这些带着光亮的概念似乎总与孩子们明媚的笑脸联系在一起。谁掌握青年,谁就掌握未来。孩子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教育要面向未来。孩子的成长既是家庭的事业,也是社会的事业,凡后来被认定为“优秀孩子”的人,多半是因为这些孩子成了大器,或是民族英雄,或当了大官,或者成为青史留名的文豪与科学家——而这些,真切的表征着成年世界的儿童观和世界观。
总之,儿童的概念是成人基于自身立场的发明,儿童形象则是成人基于自身立场的造就。儿童一方面被哺育与呵护,另一方面,则不由自主地接受着“引导”与“控制”。儿童被视作生物上的分类,其深层的含义则是,作为独立人的孩子的主体性的失落。“儿童”是属于成人的“儿童”。成年人往往以儿童生活世界的洞察者和代言人自居,自作多情的执拗的表达着他们所理解的孩子的梦想、欲望与情意,设计着孩子成长的方向、路径及策略。
为孩子设计的教育。这其实是“教育”的另外一种表达。其值得推究之处在于:教育只是成年人理想的教育;教育只是成年人理解的教育;教育是成年人为孩子未来人生作预备而设计的活动。夏洛特·梅森毫不隐讳的说:“教育是一种训练。无论是对思想习惯,还是对行为习惯,都必须进行系统的训练,都必须有目的培养。”[2]与之相对的,则是越来越多的教育革新家尖锐的的批评,他们认为传统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秩序、制度、枝节和规定代替了自发、优雅、主动和调查研究。他们认为,儿童更需要爱和理解,而非教学,他们需要赞同和能够自由地成为自然善良的人,尊重儿童的身体和精神,是教育家最重要的任务。
与追寻教育目的同样令人困惑的问题(或者说根本就是同一问题)是:儿童到底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其实亦可理解为“人其实应是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无论怎么描述都被认为是不够充分或者难以完备。张楚廷在《课程与教学哲学》,尝试着给人的定义列了一个清单[3]。择要罗列如下:
人是唯一有自我意识的生命,人成为他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
人是可以自己赋予自己新的生命的生命,人在发展中发展自己,成为他自己;
人是唯一对尊严,思想自由……保持需要并以此为特性的生命体。
人是唯一拥有系统语言并以语言作为自己存在方式的生命体。
人是唯一肩负使自己更像自己(“人要像人”)的使命并按照美的规律组造自己的生命体。
人是唯一能够自己要求自己做什么,自己要求自己不做什么的生命体。
人是能够红脸的动物,在任何事变前都不红脸的人可能只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人或植物人,人是唯一可以(通过体验)使自己走进自己心灵的生命。
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知情意的某种统一体,它不只是思维着,而且是感动着、体验着的生命。
“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简言之,人是自己历史的前提,又是自己历史的结果。”
“人学做人”,“人要像人”,“把人当人”……此中所有的人都属于人而不容置换。
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儿童是主体的人,教育是为了人。这是教育哲学与课程哲学的基石。早在上世纪的20年代,周作人就指出:“以前的人对于儿童多不能正当理解,不是把他当作缩小的成人,拿圣贤经传尽量的灌下去,便是把他当作不完全的小人,说小孩懂得什么,一笔抹杀,不去理他,近来才知道儿童在生理上,虽然和大人有点不同,但他仍然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4]但是在今天的教育实际活动中,乃至在教育理论中,却依然常见否定人的属性的状况。人们俯首于教育的社会控制,并且心安理得。当教育失明不见人的时候,所有的教育问题均由此而生。


[1] J·H·Plumb, The change in children,参见Neil Postman萧昭君译《童年的消逝》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版,P47

[2] 夏洛特·梅森《教育是一种训练》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3] 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P336-337

[4]周作人《儿童的文学》,见《新青年》第84号,192012
    来源:《今日教育》2013年6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2:51 , Processed in 0.06860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