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自我完善人生——读夏海《品读国学经典》木易 《 中华读书报 》( 2014年12月31日 15 版)
| |
人生最幸福、惬意的事情,莫过于读到一本好书。在一个偶然的时间,《品读国学经典》就这样进入了我的世界。三个多月时间,断断续续却未曾放下,青灯孤守也难改其衷,看着这本书在手中由薄变厚、又由厚变薄,不禁渐有神清气爽、脱胎换骨之感。书中自然流露出的深厚文史哲学养令人敬佩,充盈着的对真善美的追求令人动容,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经典和作者身上那种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和力量。这种力量,足以穿透历史的蒙尘、荡涤现实的喧嚣、冲刷自身的惰性,让我们在细细品读中,给不完满的人生提供一个追求完满的慰藉与支撑。
文、史、哲的大海阅读《品读国学经典》,犹如在文、史、哲的大海里遨游。书中精选的36篇文章,本身就是文学、史学和哲学的名篇;作者本人又信手捻来、娓娓道来,在书中介绍了大量的文、史、哲理论和知识,提供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饕餮盛宴。
文学方面:有名家,如并称“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柳”、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有名集,如《定庵文集》《曾文正公全集》;有名篇,如《岳阳楼记》《赤壁赋》。有文学理论,如《典论·论文》的“文学的自觉时代”、桐城派的“义法主张”;有文学批评,如《阿房宫赋》的语言美和艺术美、刘基寓言文学的艺术匠心。有各种体裁,如散文和骈文,如论、谏、辞、赋,如诏、序、铭、信;有丰富题材,如农耕与务本、战争与生命。更重要的是,作者不仅知之,而且行之。《品读国学经典》本身就是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书中36篇文章,篇篇都是美文。作者用独特的视角、精彩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丰富的内涵,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实现了语言与内核、形式与意义的统一,真可谓“文质彬彬”。
史学方面:在文章的选择和编排上,作者别具匠心。从先秦管子《牧民》开篇,到清朝《曾国藩家书》收笔,横跨两千多年,这种按历史顺序编排的方式,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文本,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悟到时间的脉络、历史的声音。作者又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织就了一幅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的壮丽图景。在这里,我们可以读到“伊、皋之业”、“孙、吴之略”;可以读到刘邦知人善任的故事、刘禹锡三次搬家的故事;可以读到中唐的永贞革新、北宋的庆历新政;可以读到《朋党论》中的六个史实、《正气歌》中的十二个历史人物。透过书中的文字,我们仿佛在与先贤前辈一同呼吸,追寻他们的足迹、感悟他们的内心。
哲学方面:书中介绍了大量的哲学派别,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到汉朝的儒学,从魏晋的玄学到隋唐的佛学,从宋朝的理学到明朝的心学,及至古希腊哲学、西方哲学,无所不有、无一不包。书中阐释了大量的哲学思想,从孟子的“性善论”到荀子的“性恶论”,从管仲的“民本思想”到孟子的“王道思想”,从朱熹的“格物穷理”到王阳明的“求诸其心”,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人物、重要思想,几乎都有出场。书中涉及了大量的哲学范畴,比如“气”、“道”,比如经与权、心与术、知与行,比如物质与精神、价值与方法。更为可贵的是,在这个思辨的王国中,作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他用洗练的文字、清晰的逻辑,讲述了“哲学之气”与“伦理之气”的联系与区别,介绍了“三纲五常”的发展演进过程,并且将“经”、“常道”和“心”、“性”、“命”等联系起来思考,指出了王阳明“心学”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隐藏在这片文、史、哲大海深处的,是作者厚重的底蕴、丰富的学识和多年的积累、长期的坚守。徜徉在《品读国学经典》这片海滩,我们偶然拾起了几枚贝壳,却可以从中听到澎湃的声音、看到瑰丽的光辉。
真、善、美的追问
《品读国学经典》是对36篇古人之作的“解构”和“建构”,是一个难得的“再创作”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原来的作品打上了作者本人思想观点和感情偏好的烙印,产生了新的、更为丰富的意义。阅读过程中,作者的思想体悟、艺术感受和审美判断,常常令人叹服,蕴含其中的,是他对真、善、美的追问,对人类真理和价值的探求。
求真,就是把握规律性。大概由于工作的原因,作者把大量的关注点都放在了治国理政、为官用权、选贤任能、引才育才等方面,很注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经验、汲取营养,并且形成了自己的权力观、事业观和人才观。在治国理政方面,借管仲之口,他说,治国理政实质是一个统治者与老百姓互动的过程,只有顺民心,才能得到民众最好的回报。解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时,他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牵涉到国家和权力的本原问题,国家的主体是老百姓,权力的最终来源是民众。在《阿房宫赋》中,他强调,骄奢淫逸必然亡国。在《过秦论》中,他谈到,要施行仁义治天下、顺应潮流治天下、与时俱进治天下。在为官用权方面,他说,领导者要避免决策失误、用人失误和自身失误。在《报刘一丈书》中,他告诫为官者既要保持人格尊严,又要坚守官品清正。借《卖柑者言》,他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要求官员带头树立良好形象,形成良好官风(政治生态)。在选贤任能方面,借《朋党论》,他提出,“为政之道,首在得人”。解读曹操“求贤三令”,他系统分析了吏治腐败的原因和表现,提出选人用人要破除门第、资历意识,要坚持五湖四海、视野开阔原则,要秉持公道正派、不徇私情的职业操守。在引才育才方面,他认为《谏逐客书》是一篇精彩的人才论著,阐述了人才的作用和引才聚才用才的重要意义。借刘邦、刘彻“求贤诏”,他指出“以事业引才、靠事业用才,是人才工作最基本的规律”。在这些或系统、或随性的论述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的强烈关照,对真理的孜孜探求,这是他的一颗心,也是他的一片情。
求善,就是追求价值性。通读《品读国学经典》,可以看到作者在“价值”这一本源问题上,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又注意吸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实现了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比如,在《齐桓晋文之事》《过秦论》等篇目中,他认为,个人修身有“仁义”,治国理政也有“仁义”,要“爱民”“安民”。他强调孟子的“四端”说,提出为人要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官员也要“有信念、有同情心、有道德”。又如,在《吊古战场文》中,作者带领我们感受了古代士兵戍边的艰辛、有家难回的愁苦、战场环境的严酷、战争结局的悲惨,提出了“怎样全面认识和对待战争”这一重大命题,强调“不能忘记是人的生命在进行战争”。再如,在《封建论》中,作者比较了中西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差异及其沿革,提出中国是单一制的国家,这种结构是实现国家强大的重要条件,但同时也必须把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奠基在民主和法治的基础之上,体现出了难得的定力和清醒。
求美,就是秉持审美性。品读国学经典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且还是一种审思想之美、人性之美的高层次审美。作者将历史长河中的36篇文章作为一种审美现象进行观照,通过自己的体悟和阐发,剔除了假、恶、丑,弘扬了真、善、美。在这里,既有《滕王阁序》中“耸翠”“流丹”的色彩之美,也有龚自珍“剑气”“箫心”的意象之美;既有《阿房宫赋》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声韵之美,也有《赤壁赋》中“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的情境之美。在这里,既有《陋室铭》中超然物外的淡泊之美,也有《正气歌》中气吞山河的激越之美;既有《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至忠之美,也有《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至孝之美。在这里,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我之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的理性之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命之美。
身、心、灵的沉思
《品读国学经典》是一场现实与经典、今人与古人的思想对话、心灵对白。作者将自己的身、心、灵都放了进去,又捧出一颗心来,表达了自己、提升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今天的我可以胜过昨天的我”,这是书中特别令人感动的一句话。的确,我们每个人由于内在禀赋和外在条件的不同,总有诸多欠缺、总有不完美之处。但只要有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就一定可以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身。超越自我的前提是要有“自知之明”。如《弈喻》所说,不要总是用手电筒照别人,而要反过来照自身。要善于内省,“吾日三省吾身”,才能逐渐达到自知之明。超越自我的途径是“学而不已”。读书学习,一者进德,二者修业。要像《送东阳马生序》提出的那样,借书勤、抄书勤、访师勤、问师勤;要像《游褒禅山记》揭示的那样,“深思而慎取”、“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要像《曾国藩家书》强调的那样,修身不已、严于律己,最终才能精诚所至、浴火重生。
文章的社会价值与生命价值。做文字工作,终日与文字为伴,主要的成果就是文章。正如作者所说,文章既有社会价值(“经国之大业”),也有生命价值(“不朽之盛事”)。我们怎么对待文章呢?首先要强调文章的社会价值,靠文字来推动工作、发挥作用。其次也要注重文章的生命价值,在工作之余,甚至在工作之中,有一点“以文章的不朽来造就生命的不朽”的雄心,试着谈出一些生命体悟和精神信念来,向作者提出的好文章“五有”标准看齐,力争做到“有思想、有逻辑、有气势、有文采、有个性”。当然,好文章不会凭空产生,关键还是要靠勤奋学习、长期投入作支撑。
生命的生理形态与道德形态。不管是学习,还是为文,都是一个塑造道德生命的过程。在《品读国学经典》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的努力,看到了生命超越了生理形态,实现了道德形态的升华。这也是作者通过该书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生命的血肉之躯总是有限的,但蕴含其中的精神、感悟却是无限的、永恒的。只有不断追求人格的完善,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才有可能造就伟大的作品、成就伟大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开卷有益、掩卷沉思。站在经典的面前,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但站在经典的肩上,我们也可以看得更远。感谢《品读国学经典》给予的启示和引领,当以此为励,更上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