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工作坊里的教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22 16:1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工作坊里的教育
1、
一向跟人表白“低调”,甚至说,我要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的低调——明白人一听,会心地笑,知道这是玩笑,或者冷幽默。但我唱歌,虽是左拉和沙翁的弟子,说话的确低调,哪怕偶尔激动,慷慨,也绝不高腔,绝不用神圣、高迈到无限接近于虚无的词语和句式。
比如写作,我更愿意看成是说话。即使偶尔写诗,我也更愿意当成说话——以正常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思,确保对方能够看懂。“我来了,我看到,我说出”,据说,这是镌在司汤达墓碑上的文字。是否属实,待考。但我严重认同,并多次引用,以“看到”和“说出”,作为自己的写作意义构建。
现在我想“说出”的,是一个久违的词语:手工作坊。在农业时代,大家都很手工,但是经过工作文明,又到了电子信息时代,这个词语,往往与假冒伪劣产品连在一起,泛着不光彩的色泽。在一个无聊的会场上,我突然想起它,并把它打捞或者说打磨了出来——我迟钝地想到,我所做的事,无论教育还是写作,其实都在手工阶段:我的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是纯粹的手工制作,虽然经由了键盘,借助了电脑,但我打字时笨拙的姿势,不规范的动作,谁都可以看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就是说,连我的技术,都是“手工级别”的,更何况,敲打键盘、操作电脑的,都是我的“手的工作”。
2、
而我更愿意“说出”的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也应该是手工作坊式的。
简单说,自古及今的教育,有两种形式:私塾式,学校式。学校教育的意义,不必多说,与之相对,私塾教育的意味,至少有二:
第一,规模不大,就像手工作坊,不大可能有“流水线”,也不大可能有“批量生产”,所以,那样的学生,几乎每个都是“限量版”的,不雷同,更不重复。
第二,速度不快。看禅门公案,很多大德都是,跟随一个老师,一参悟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在这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由手工完成,都浸润着手工者的汗水和心血,甚至凝聚着手工者的精气和神韵。
此二者,是现代学校教育所不可比拟的。而我以为,这样的缓慢,这样的尊重个性,正是教育应有的题中之义。
只是我知道,当我以手工的方式,“说出”这样的意思,一定会有不少的人,暗笑我的陈腐和迂。但我仍然愿意坚持这样迂阔的看法,就像,我依然坚持这样“手工作坊式”的文字。我是很笨的人,而且,愿意越来越笨。
3、
阿常的追梦群里,组织讨论教学模式的推广,时间是在周六。因为家务耽搁,未能参与交流发言,监控结束时,敲了职下的话语,表明我的看法——
模式,简单说,就是一种“方法论”,即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它进行理论提升。所谓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某种教学方法的梳理和归纳。而方法,它既然能够解决问题,就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问题只在于,方法一旦成为模式,就可能固化、僵化、死板化。我们知道,尽管教学有其本质规律,但具体的教育情形,又有巨大差异,不一样的教师,不一样的学生,不一样的文化,显然不可能用同样的方法,更不可能用僵化的模式。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因此,方法不错,模式无罪——罪在不加选择的搬用,罪在大一统的推广。
但是,在近功近利的时代,在大一统的专制社会,在集权的强力作用下,没有什么“运动”不可以搞,没有什么“人间奇迹”不可能发生。集中学习某种方法,强力推广某种模式,一夜之间,举国上下都推行某种后来被证明滑稽可笑的东西,几乎就是这个国家“原罪性”的现象。置身其中,“被学习”、“被推广”也几乎就是我们别无选择、在劫难逃的宿命。就像,专制早已成为我们的生存背景——这样的东西,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作为个体的教师,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面对,接受能够接受的,拒绝不能接受的;有所妥协,有所坚守,有所放弃,有所保留——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接纳。
支撑我们行动的,或者说支撑我们内心的,应该是对教育的思考,是对教育规律的遵循,是对教育良知和底线的坚守。这样的思考、遵循和坚守,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8:07 | 只看该作者
4、
领导说到,今年的目标和任务很难完成——当教育简化到具体的升学层次和数目时,我不知道应该怎样表达我的意见——但是他说,我们仍然要盯死盯牢质量。我想到的是,对于明知道不可完成的任务,如果仍要努力去完成,是否会因此而不择手段?有良知的教育人,对于昏庸、糊涂甚至混帐的长官意志,该取什么样的态度?教育人,是永远的教育人,而长官,只是临时的长官,其意志,更只是临时的意志。我敢以契诃夫的名义作证:再没有比官场更盛产“变色龙”的了。
过去的官吏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现在的官员是:为官一任,政绩一时——莫非,差别在“吏”和“员”上面?或者在“过去”和“现实”的不同?
这是偶然间的感叹。现在想起这事,我想说的是,如果不分清红皂白,不管轻重缓急,所有官员都不断面临和被强化着“届”的意识,急功近利的“政绩观”和“工程风”就无可避免,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文化教育。可以作为参考的是,世界知名的百年企业,大多是家族型的,虽然发展缓慢,甚至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们大多从容,能够走得更远。
如果,无论什么样的目标、任务,都要拼死拼活地去挣,去做,只会撑大混账的长官们的胃口,也只会让教育人更疲于奔命——这对任何一个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的人来说,都是残酷的。
5、
偶然回头,看三二十年前的那些同学,和他们今天的状况,我总结了这样的句子:当年的差生大多发家致富,当年的中生大多当了干部,当年的优生大多研究学术。似乎还可以继续梳理:所谓的差生挣钱无数,所谓的中生享乐无数,所谓的优生辛劳无数。
这样的现象,我相信绝对是普遍的。如此,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现在的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我们正教着的学生?
我特别感动于某个校长的话——每当学校新进教师,他都会语重心长地叮嘱: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成为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和你成为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你要对他好,以后他可能会捐钱给学校;考试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会当官;中途退学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可能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可惜,我不知道这位校长是何方人氏,姓甚名谁。或者,它只是我的一个幻想,或梦境?
6、
有时想,教育,其实用不着那么多创造和创新。教育的元素,更多是恒定的,教育的发展和变迁,注定是缓慢的。一天天播种,一季季耕耘,不出意外,种子就会发芽,生命就会成长。只要有良好的气候,收获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总觉得,那些今天一个主张,明天一个想法,不断推陈出新的人,无论他表现或表演得怎样理解和热爱教育,我都觉得面目可疑,甚至心术不正。热衷于名词或概念的游戏,要么是功利心太强,要么是牟利意识太盛。
或许,这是社会转型期必然的“原罪”,是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必要的丧失”。关于现代性,德国哲学家阿诺德•盖伦如是说:“现代性的特征,就是不断的创新性、合理性和思考性,以及一种与之相应的对一切社会秩序的不可靠感和变化形态”。不断地创新,就是不断地否定,不断地抛弃。很多时候,我们就像那只掰苞谷的猴子,不断扔掉手里拥有的,始终忙忙碌碌,却始终只有手里的那根棒子。
教育是文化的传承,教育最终也必然是文化。文化需要积累,需要沉淀。更多的时候,它需要安静,需要常态,需要一种不被影响和打搅的从容与优雅。就像那些生长的植物,其实只要有良好的生态,不被人为破坏的生态,就足够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8:33 | 只看该作者
7、
越来越觉得,所谓的教师专业发展,其实是个技术意味过重的词语。一个人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整体的,持续的。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它可能缓慢,但是绝不会有一刻停止生长,也绝不会出现所谓的根的生长,干的生长,枝叶的生长——这一切,都是自然进行的、同时进行的,即使我们在生物学里,作出人为的划分和区别,但树肯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知识。
所以我现在更愿意说,教师的发展。如果非要划分和区别,那也只可能是生命和专业两个方面的“共同发展”——生命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意味着对世界的了解和认知,对人事的体察和颖悟。而在这过程中,自然也就伴随着策略的调整,方法的改进,意识的提升,诸如此类,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业发展。
没有一个人是先发育身体,再发育意识的,就像没有一个人是先长大成人,再开始求知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这是同步的。
“同步”就意味着全面和整体,意味着和谐和统一。
而现在,我们过份强调“专业发展”,过度弱化“生命发展”,极容易误导和局限于知识与技能,极容易让教师以为,所谓的成长,就是上课,备课,就是多媒体和PPT——教育,怎么可能如此简单,机械?
8、
我其实早已知道,这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的不公平,早在受精卵着床那一刻便已经开始。在北京、上海受孕的,生来就是北京人、上海人,若是生在四川或福建的某个乡下,得付出不知多少努力,才可能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命运,与北京人、上海人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
但是,如果一方面,我们在不断倡导和追求公平,以“更加公平”为目标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我们却日益明显地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公平,那不管怎么说,都是有问题的。至少,是公平的内容和追求方式,有问题。
今天的教育也是如此。不公平的问题不再说了,因为那已经不时髦,似乎也就不成其为问题了。现在时兴说均衡,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像春来时的流行感冒一样,热度越来越高。可是,在大力倡导和追求均衡的这些年里,我却发觉,城乡教育,竟然是越来越不均衡。
奇怪吗?也许不。某一年,有人说要“增加人民群众的投资性收入”,股市就上演高台跳水。然后,又有人说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物价就像神九上天(现在虽然没上,但它尽早是要上的)般急速上涨。很多年前,我就悲哀地祈求过:千万不要涨工资,而“绩效”兑现前,我也曾忧心忡忡。道理很简单,工资是眉毛,物价是胡子,眉毛怎么涨得过胡子?
远了,还说教育均衡吧——其实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均衡,但可以肯定,如果城乡二元差别依然存在,城乡教育就永远不可能均衡。而我所知道的情况是,在农村学校,不仅是优秀学生在“被掐尖”,优秀教师也在不断流失,再优秀的农村学校校长,也要想尽千方百计进城,哪怕在城里最差的学校,或者在城里较好的学校当一名普通的教师——这就是现状,悲哀的现状。
在追求均衡的过程中,越来越不均衡,就像,在追求公平的道路上,公平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或许也算是“中国特色”吧。
9、
吴家小学“爱的书库”开馆仪式上,最令我感动的,是那帮孩子集体“哗变”。
尽管我知道,善好之事须低调进行,但学校教育里,还是应当有必要的活动,如仪式、典礼、宣誓之类,来洗礼,振荡,激发,向学生宣告主张,传导要求,形成影响——所以,年前建库时,就跟聪伟校长商量揭幕式,同时启动全校的读书活动。“最好放在开学时,主题就叫‘春来正是读书天’。”我建议说。
聪伟一如既往地憨笑着说,哥,安逸。
开学后正经规划。仪式时间不长,我建议学校上两个节目,既是丰富,也算展示。按聪伟的安排,除“暖场”的经典诵读外,另一个,是全校师生表演《吴家小学咏叹长调》。后者时间长,场面大,元素多,这就需要调度、整合。周三下午彩排时,我去看过一次。在冬日的暖阳里走着,看着,感觉挺好。但是我担心,乍暖还寒的季节,天公不作美。
不幸被我言中:周五一早,雨就下得淅沥索落。在前往一个会场的路上,接到聪伟电话,他郁闷地说,可能得改在室内,去掉节目。我也沮丧。但是我说,两手准备吧,说不定雨停了呢——话虽如此,心却不踏实。好不容易熬到散会,刨了两碗米饭,桌上酒菜还没上齐,我就搭车直奔学校去了。
聪伟正带着一干人在操场上准备。而各色人等正在前来的路上——因为捐建方“中国滋根”的牵扯,动静越来越大,市委副书记要来,副市长要来,统战部、工商联的领导也要来,加上滋根代表,教体局领导,媒体记者,活动开始时,又来了一帮企业家,二十多号不同方面的人物,齐聚这所农村小学,只为着一个目的:“为孩子点亮一盏灯”——这是聪伟为书库开馆拟的主题词。
两点,准时开始。雨虽然停了,操场上的风,却大而冷。所以我不断跟聪伟商议,压环节,砍节目——主持人跟孩子们宣布时,他们呆站着,但是很快地,演主角的100多号孩子,居然齐齐脱掉外套,露出穿在里面的表演服来,而其余的师生,也都鼓起了掌。
后来才知道,孩子们练了好几天,实在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所以公然抗旨。而接下来他们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那么认真、投入,真的让人感动。尽管我一直揪着心,担心他们受冷,但同时又想,或者,他们正是因为那场景和气氛,而得到了振奋和鼓舞。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9:04 | 只看该作者
10、
无意中,在大伟先生博里看到“悼肖成全兄”的题目,心里一惊,将信将疑看下去,居然是,肖先生病逝的消息。震惊之余,跟帖问:“怎么回事啊?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也没法想象了!去年,在宜宾我们见过一面,后来在成都的国培班上,当过他的学生,那么生龙活虎的一个人啊,怎么就这么快地去了?”
惊疑之余,想起与他的有限接触。
听到这个名字,有很多年了。最初,似乎就是 从大伟先生那里(大伟是我的前任领导)。那时,肖先生还在酒城泸州,做教师培训,却在省内广有影响。彼时我心不在教育,所以,也就只是听说而已。后来,又知道他到了成都,在武侯区做教师教育。我们两个单位似有互访,但我对他,仍只是知其名、见其人而已。不过,随着课改开始,因为好学,肯干,他很快就冲出四川,走向全国了,不少时间都在天上飞着,去各地讲学。
接触只有两次,都在去年。先是6月中下旬,省教育厅在宜宾开会,单位让我去参加大会交流,自然也有他——我讲的是精神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纯粹的个人感受和民间作法,没想到,刚下来不久,就收到他的短信,夸我讲得好,并要我把自己能讲的内容给他发一些,有机会时也好邀我出去讲。感激他的热心和鼓励,当时给过他一些材料,后来,却再没有消息。
去年11月,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在成都举行,我是学员,他是主讲专家。课堂上,我曾举手回答过他的提问,记得他的微笑和肯定。下课后,他也曾招呼过我,彼此寒暄——我待人接物,一向淡然,只是隐隐觉得快乐,三年时间里,我们一定会有不少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谁知道,那竟然就是最后一次。
“哀伤……”跟帖大伟先生的博文时,在敲出这两个字后,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能说什么,只好省略了事——人到中年,这样的离去渐渐增多,而且会越来越多,不免伤感。但我还是在伤感中,找出他给我们上课时的课件,重温的同时,似乎又看见那矮壮的身体,略带甜柔的声音。
11、
其实,我们做事情,很多时候没必要那么功利。过于功利,眼睛里便会只有那些功利的东西。为功利而功利,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反过来,功利心淡些,离功利的目标远些,眼睛就会看得更多一些,世界也会更广一些。或许,不为功利,反倒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那样的东西,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东西。
我想说的,其实还是教育。如果为了质量抓质量,盯着成绩说成绩,年复一年地盯,日复一日地抓,可能会弄得大家都很累。盯的人累,被盯的人也累,抓的人累,被抓的人更累,只有累感,毫无生趣,久而久之,怕是想死的心都会有。曾经有句经典的台词,感情就像沙子,抓得越紧,流得越快,要是死死握住,掌心里可能就存不下多少——或许,真正的教育质量也是这样吧。
或许我们没有必要天天说成绩,天天抓质量,或许我们先做一些“外围”的工作,效果会更好。比如说,先解决兴趣和方法的问题,再营造风气和氛围,最后再考虑效率和节奏。再比如说,尽可能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会读书——我一直觉得,一个孩子,只要喜欢读书,学习和成绩,就不会是太大的问题。反过来,牛不饮水强摁头,被摁的牛必定反抗,摁牛的人也尽然难堪。
教师也是如此。我始终相信,状态比方法重要,观念比行动重要,氛围比制度重要。所以,作校长的,与其天天说质量,时时提成绩,不如首先解决观念的问题,状态的问题,氛围的问题——只要教师喜欢教书,愿意认真教书,能够从教书中感觉到快乐和愉悦,他自然会知道该怎么教书,知道该怎么努力把书教好。
也许,这与所谓的“高效”相背,但对教育而言,所谓的高效,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教师的发展,孩子的成长,都是缓慢的,需要我们多些耐心,多些等待,多些从容,多些优雅。那种急猴猴的“抓”,那所谓的“一抓就灵”,如果不靠“兴奋剂”,怕是难以保证效果的。即使真有些效果,可能也像“伟哥”一样,不过是盲目的自大,是虚幻的强硬,而且,难有持久的发展。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古人的这话,显然说的不只是花柳,更不是花柳病。我愿意相信,这里面也暗含着教育的意味。
12、
早就知道,镇西是我师兄,但到“末日”之年,才跟他发生关系——通过有限的接触,感觉我们是被“耽搁”了很多年。
当然,责任在我。六七年前,我曾在“教育在线”呆过一小段时间,发过贴,似乎也建过所谓的博客。接下来的新年里,曾收到他寄来的一张贺卡。看到那如雷贯耳的三个字,第一感觉是不可信,但他当时的确是在那个学校。第二感觉,居然不是自豪,而是自卑——那么大名鼎鼎的人,若不是弄错了,怎么会寄我贺卡?所以,极其感动地收下,极其不礼貌地没有答复和回寄。
年初,给《教师月刊》主持专栏,想选用他一篇博文,先是电话,不通。后又短信,未复。走投无路时,才急中生智,通过博客,给他暗送秋波——真的是“暗送”,新浪博客有“发纸条”的功能。仍不得复,只好留言。
终于是联系上了。他说:手机换号了,给我回过“秋波”的,但似乎是我的博客拒收了。然后他说:“几年前,曾经因为敬重你佩服你,给你寄了一个新年贺卡,投进信筒前还对着我那潇洒的钢笔字自恋了好久,但一去不复返,杳无音讯。后来好像和一位编辑说起过你,要他代我问你好,也没有结果。因此,今晚收到你的留言,很是惊喜:那么矜持的谢云(和我表弟同名)也‘不耻下问’了,哈哈!”感觉得出,他也是欣喜的。
我只好一再检讨,表示惭愧,约定他到绵阳时,一定请客,吃一碗绵州酒店附近的“碗杂面”——那是他“特别喜欢”的。
没过几天,为一个专题策划,想向他约稿,这才有了QQ对话。“说实话,我真不想写。现在我特别不喜欢命题作文。”他说,“但是,你第一次‘求’我,我不写又太不好了。所以,我想想,争取给你写。”很谦逊,很随和,并非只因为我是他师弟。看他博客,但凡有教师询问,他总是有问必答的。对他这样的名人,名师,能做到这种程度,不容易。
寒暄后的对话,自然是有主题,有中心的,不过,内容暂时保密——但总体感觉,我们还是能够谈得来的,无论对人生,还是教育。所以,我期待着能够有机会,迅速地把这个“客”请了,免得欠着人情,也吊着胃口。
恩,对了,他就是传说中的李镇西。
13、
知行社四周年庆典前后,把贩年来积存的一些资料挂在博客里,茅卫东先生看了“年度人物”后,问:“男人都去哪里了?在颁奖?”――因为四个年度人物,都是女性。我玩笑着说:“恩,在念授奖辞。”雒宏军老师也感叹:“看来,女教师更优秀啊。”我回复:“呵呵,男的年度人物正在打造中,敬请期待。”
那时,似乎是可以期待的。所以“敬请”二字,我也说得信心满满。
但一年过去,这个“打造”工作,仍未完成,现在看,本年度怕是无法完成了――去年庆典时,趁着酒兴和激情,信誓旦旦的那位兄弟,有些像传统戏剧里的“负心郎”,热血only沸腾了几分钟,短得,似乎他自己都忘了曾有的誓言吧。
激情是容易有的,但激情,也是容易散的。就像人心。《天下无贼》里,黎叔感叹:“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是贼理,也有哲理。
做教育,也如此。每个教师都曾年轻,有激情,有冲劲,想上进,都曾设想、规划过教育追求和未来生涯,但,并非每个教师都能达成。随着岁月流转,雄心和激情,也会风云流散,不复再得。我曾感叹,人长大、成熟的过程,其实就是雄心和理想越来越小的过程。小是因为,生活的琐屑、破碎,需要人心的切合或妥协――同时,生活又是强大的,像汇集了水滴的波浪,置身其中,自不免被裹挟,被卷涌,主动或被动地随波逐流,起落沉浮:无论是短暂的情绪,还是漫长的人生。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对那位兄弟,我其实能够理解。一线教师,人又年轻,事情自然多,又任了一官半职,分管教学,公务必定忙。再加上,一家之主,还得考虑住房、生计,这样那样的大烦小事。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对教师而言,或者可以说,教容易,育容易,教育不容易?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9:34 | 只看该作者
14、
禅宗六祖慧能在参学前,是个樵夫,以打柴卖柴为生。在市场上,熟人劝他放下架子,四处吆喝。慧能说:“买柴的自然会来,何苦奔波。”果然,就来了一位老者,看看柴说:“柴是干柴,可惜弯了些。”慧能笑着说:“弯柴不弯火,老翁是要买柴还是买火?”
读到这则公案,不禁想起乡下老家人的一句话:木匠眼里无废木。类似的话还有:只好弯木匠,没有弯木头。
刚好看到一则故事:一位教育局长,在一次校长培训会上,要校长们从一堆木料中找出一块有用的木头来。校长们不停地挑挑拣拣,最终,只有5个人找到了有用的木头,其余人看着面前的一大堆“废木”,茫然无措。这时,局长让他请来的木匠谈看法。
“在我眼里,每块木头都是有用的。”木匠说,“如果我要做一张椅子:平整的,可以做椅面;较长的,可以做椅腿;短木,可以做横挡;就连一块小小的木头,也可以做榫子。一句话,只要用得恰当,所有木头都是有用的。”
从杂志上看来的这则故事,结尾说,局长希望校长们,要求教师在对待学生时,做“木匠式的教育工作者”。故事毕竟是故事,这样的教育局长,不知道是否能够有,但木匠的话,无疑值得我们深思。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孩子都是为了得着成长,才来到世间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教育,也需要珍惜,需要肯定,也需要赏识。
无论如何,他们每一个,都是“天地间独此一份”。
15、
前段时间,有朋友在论坛上讨论,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教师会不会被电脑、网络、教学课件取替。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英国学者弗兰克•富里迪所著《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即以探讨“教授死亡”的话题开篇。他注意到:在知识分子的知识权威受到广泛质疑的时代,教育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但不幸的是,在当代人头脑里,知识被赋予了一种肤浅的、几近平庸的特性。知识常常被定义为易消化的现成品,能够被‘传递’、‘分发’、‘出售’和‘消费’。” 富里迪说。
按他的说法,正是因为“知识越来越被视为技术性操作的产物,而不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后现代主义者让-弗朗索瓦•利奥塔才会悍然宣布“教授死亡”。利奥塔注意到,教授“在传播既有知识方面并不比数据库网络更胜任”。
这其实涉及到教师的作用和价值,这个古老的话题。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韩愈对教师作用的经典解说。传播道理、讲授学业,解除疑惑,这是他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在《教育漫话》里,约翰•洛克说:“导师的重大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逐渐将人世的真情实况显示给学生,在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赞的行为;在当学生正做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和鼓励。”
这样的角色,仅凭电脑、网络、教学课件,显然不可替代。所以,新课程培训时,我曾跟老师们讨论一个问题:以今天的信息化手段,我们完全可以集全国一流名师,就教材内容授课,全程录播,挂在网上,让孩子自由选择学习,但是这样,教育是否就可以真正完成?
答案是否定的。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传统的观点,教师的职责,就是 “教书”,所以教师也叫“教书匠”。作为职业,“教书”自然偏重内容而偏轻对象。后来提出“教书育人”,指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教人”——教书,自然可以“以书教之”,“教人”却只能“以人教之”。这里的人,就是教师自己。所以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不是书,而是教师自己。
基于这样的考量,参加论坛讨论时,我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尽管现实的教育里,有很多教师不过是在“教会学生如何服从”,但我依然愿意寄希望于教师,不仅能够教给孩子们知识,教给他们“人际交流和包容”的方法和能力,更能够以他们的人格魅力,带给孩子们良好的精神指引和人格影响。
对教育而言,这种指引才是重要的,这种影响才是深刻的。这也正是教师的作用,永远不可能被替代的根本原因。
16、
对“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问题,有了新的看法。
这两个词语,是课改刚开始时,专家们的总结。大致的意思是指,在课程改革之前,绝大多数老师,只是“教教材”,在课堂上,其主要工作就是完成对教材的诠释,对教材内容的传递。而在课改开始后,教师应当转变到“用教材教”——这是回应叶圣陶的说法: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解读教材,传递知识,都不是目的,通过知识形成能力,这才是教学的根本。当然,这仍是回应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
事实上,的确如此。
不过,作为“教材”的文本,对学生而言,多少总会有认识的障碍,接受的难度,理解的隔阂,“教”就成为一种必然。就像我们在“举例”后,总得有所说明,有所阐释一样。所以,真正的教学,其实应该是,先“教教材”,让学生熟悉、理解“教材”,然后,再“用教材教”,二者不可偏废,更不能够因为“课改”而断然否决和舍弃“教材”的作用。
因此,所谓的“用教材教”,不过是说,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可拘泥,更不可刻板——尤其是对那些不好的例子,甚至是糟糕的文本,必须以自己的理性眼光,大胆加以取舍,适度予以替换。这其实就是“驾驭教材”,或者说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这似乎也正是吴非先生说的“不跪着教书”的一个方面。可惜,尽管“课改”已经十多年,还是有不少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教教材”,心甘情愿地奉“教材”为圭臬,做“教材”的奴隶。
17、
当我突然意识到,对中学教育,再也没有兴趣和激情时,不禁一阵惶恐。
我教过9年高中语文,作过4年多初中语文教研员,现在则是高中语文教研员。应该说,对中学语文是有所知,也有所感的。但是现在,我更关注小学语文,更感兴趣小学乃至学前教育。原因在于,目前的中学教育,已经被“应试”折磨得体无完肤,蹂躏得神形俱毁。
从抓毕业班,到从起始年级抓起,从盯死盯牢质量,到抓升学抓出血来,从“周六保证不休息”,到“周日休息不保证”……听听这些说法,就觉得,中学教育,已经恐怖到了什么程度。还有数不尽的考试和检测,屡禁不止的排队排名,形形色色的任务指标,抓A优B优C优,抓踩线生,百日誓师,等等,总感觉,抓质量的人,似乎都绿着瘆人的眼睛,一双双死盯着学生——绿或者不准确,红了眼的可能性更大,既因为过度的疲劳,又像逼急了的兔子,或者输不起的赌徒。
这样的经验里,越发觉得:似乎只有小学乃至更低段的学前,还“像教育”,还有教育的样子在。
接触到一些做校园阅读的NGO组织,他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只做小学”,原因也在于,中学不可能有真正的阅读——从周一到周六乃至周日,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十一二点,学生哪有时间阅读?从初一到初三,从高一到高三,中学的教师,哪有心情和精力考虑阅读?考啥教啥,不考不教,中学普遍的“功利”,实在不可能有“公益”的份儿。
只是小学和学前教育的情形,也已不容乐观——学前教育小学化,苗头早起,势头渐旺,小学的考试、排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优生线和优生率一再水涨船高。 傅国涌先生从民国教育的角度,梳理现在教育的问题,感叹“今天的中小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因为它们是为升学而存在的,只是升学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尽管基础教育如此不独立,尽管“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我想,再不独立,也没有必要从一年级就开始瞄准高考吧,再不独立,也没必要从幼儿园开始,就向大学“抛秋天的菠菜”吧。
但现实已经证明,我的想法是多么愚不可及。而这样的证明,是多么让人失望,乃至绝望——对于教育,对于我赖以为生的所谓“美好事业”。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0:24 | 只看该作者
18、在今天谈教育,或者说思考教育,是很冒险,也很容易显得可笑的。因为今天的学校里,只有教学,没有教育。
关于教育教学的关系,我不想多说,但其区分,我想大抵如此:教学是授受知识,教育是培养能力,教学只关乎成绩,教育则涉及灵魂,教学只关注眼前得失,教育需考虑长远发展——在教学者眼里,只有分,在教育者眼里,才有人。
而今天的学校里,校长只说教学,不谈教育,老师只管教学,不论教育,因为所谓的教育行政部门,只认教学,而不问教育——所谓的教育质量,窄化为考试、成绩、优生率、升学率,所谓的教育思想,不过是盯死盯牢质量,不过是课堂结构改革,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法创新。
所以,在很多教育者那里,只有分数、名次,只有一个个抽象的数字,而没有具体的人,生动活泼的学生。即使我们在谈论所谓的成果,罗列所谓的成绩时,也只有干巴巴的一个又一个的数据,而已。
只有教学,没有教育,这或许是当今校园最悲哀的地方。因此我曾感叹,我们的学生,只有学习,没有生活——没有生活,自然也就不会有鲜活的生命。
19、区内的教育,说起来是好的。无论中考,高考,升学数都远高于其他县区。一直以为,我们似乎也因此而骄傲,而洋洋自得。
但是我们忘记了,这所谓成绩的取得,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以今年的初三毕业生为例,近7000人的规模,我们预计的“国重目标”,不到1300人;即使一再“扩大优生工作面”,学校所关注的,那些能够考上各类高中的,也绝不会超过60%——就是说,如果只看重所谓的质量,只看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其他的近3000学生,近3000个活生生的生命,不过就是陪练,是牺牲品,是被我们轻轻松松忽视掉的部分!
他们的命运谁会关注?他们的伤痛,谁能体会?这些教育的弃儿,我们所谓的“差生”——每次看到他们,我总会忍不住想:他们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曾经有统计资料说,全国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认定为“差生”的,达到5000万,每6个学生中就有一个“差生”。而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的人口总数。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
感叹之余,我所想到的是,在统计学里,他们或许只是一个百分比,但对他们的家庭,都是重要的成员,对于他们自己,那更是全部,是完整的“一”。
20、同事从香港游学归来,交流心得,印象最深、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她说,香港很多学校追求的是,让学生一生都记住母校,让学生一生都与母校联系。
市内某校,近年来因高考暴得大名,无论数量,质量,都一流了,名校了,国重了,大规模了,建新校区了,办实验分校了——近2万人的超级高中,所谓的教育航母,或者,用他们自己的定位,“航母中的旗舰”。
但对这所学校,除了每年七八月,报纸的套红喜报,电视的滚动文字,街头铺天盖地的横幅标语,各种层次的状元,升清华北大的人数,上重点学校的个数,硬上线数目及比率,以及诸如此类庞杂的数据,我印象最深的有三:一是,校园的面积和气派,的确是“大”就一个字;二是,每过一段时间,总会有学生自杀的传闻;三是,一帮从那里毕业的学生,将母校美誉为“全市第一监狱”。
那帮孩子,曾为他们的校长铺排过一则笑话——说是一头马,载货太重,走得太累,再不想动弹,把车夫急得半死。这时那位校长出现了,凑近马的耳朵,只说了一句话,马就开始拼命奔跑。车夫迟疑地问校长施了什么法术,校长淡定地说:我告诉它,再不耕地,就到我们学校来读书。
监狱和笑话,都是同事告诉我的。她的儿子,曾在那学校呆过。同事还告诉我,校庆时,儿子班上的同学,只有班干部等极少数人回去了,绝大多数同学,都在同学家里聚会——母校,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会是怎样的面目?
21、看过许多学校的宣传资料,说到学校成绩,总是说,他们为上级学校输送了多少优秀人才,但没有一所学校提到,他们曾经制造了多少差生;总是说,某位高官、政要,或专家、学者,或教授、名师,毕业于自己的学校,但没有一所学校提到,某个杀人犯或黑帮头目,曾就读于自己的学校。
想起前些年的北大、清华的校庆,感触更深——那样的沾沾自喜,那样的牛皮哄哄,那样的盛大傲慢,那样的表功表德,似乎一切都是“高大全”,一切都是“伟光正”。而更为牛叉的哈佛大学,在370岁校庆时,思考的却是“有什么内部矛盾和过分行为,会消弱我们的大学,或阻止它满足现代社会和人类的需要而作出贡献”。两相对比,不难看出彼此的心态、格调和境界。
只知道表功表劳,不知道反思追省的学校,是没有什么前途的。只罗列成绩经验,而不追思错误教训,只允许歌功颂德,只允许“形势一片大好”,而不能直面问题,甚至刻意掩盖危机,美其名曰河蟹、吻腚,这样的国家和民族,也是没有什么希望的。
更多的情形是,庆典越热烈,越喜气,庆典后的光景,往往就会越冷清,越悲剧。
22、成排成排的课本,厚叠厚叠的资料,零乱堆放的哈达卷,桌上到处都是。窄小的教室里,每人课桌前,还有体形巨大的塑料箱,带轱辘的,装着各种各样的教辅,习题集,记录本……这样的情形,早在儿子读高中时,就多次看到,但再一次置身其间,依然觉得恐怖,悲从中来。
我就在这样的教室里,在书本和资料之间,好不容易安顿下一张椅子,开始听课。
高三,二轮复习阶段,内容是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正是我想关注的。授课的老师我很熟悉,也很优秀,虽是随堂课,课件很漂亮,准备很丰富。一开始,就出示前人评建安风骨的“意丰辞雄”,强调立意的重要,并以之为立意的标准;随后,又示例材料,多角度解说如何立意。但到训练环节,学生的立意,依然浅窄,见不出向度和广度,显不出深度和高度——虽然,那是所很不错的学校,而那个班,是学校所谓的火箭班,优生云集,高手林立。
课后交流,老师颇觉不安,解说,致歉。我说理解,真诚地理解——所谓立意,不过是见识和思想的体现,是一个人生活经验、心灵体悟的外化。而现在的学生,只有学习,没有生活,只有考试、讲评等应试的操练,而缺乏对生活的接触和融入,对阅读的体验和认知,单薄的心灵,怎么可能“意丰辞雄”?短浅的目光,怎么可能有超迈的识见?
有时我们会觉得,是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问题。其实,表达不出来,或者表达不清楚,不准确,也只是因为想得不明白,不深透。早就有人说过,“语言即思想”这样的常识,可惜我们时常忽略。
23、不少的城里孩子,周末时,都要去各种“兴趣班”,学这样,练那样,古筝、提琴、钢琴,或者舞蹈、拉丁、表演。有的孩子高兴,有的孩子不乐意。或者开始高兴,后来不乐意,由反感而反抗。开明的家长,会顺从孩子,不强迫孩子,不开明的,则会反复唠叨,催逼,由言语到武力,强迫到让孩子厌恶,边练习边抱怨,甚至暗自咒骂——对所学的项目,也对家长的态度。
原本要培养兴趣的,不成想,却败坏了孩子的胃口,甚至会让孩子,终身厌恶曾经学过的东西,这正所谓“学了一门技术,恨了一门艺术”。
就算是在学校里,这样的情况,也普遍存在。所谓的学习,不过就是反复地抄写、读背,反复地操作、演练。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机械的、缺乏创意的程序里,学生学到了所谓的知识,却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创造的激情——学生普遍厌学,应该与此有关。而更宽泛地看,学生在学校里的受教育过程,也几乎就是“取得了成绩,却失去了生活”。
有则外国民谚说:“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铁;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了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去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马蹄铁,最终输掉一场战争,如此惨痛的结局,是否也是我们时常所谓的“必要的丧失”?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 16:20:50 | 只看该作者
24、
这些天,许多学校,都在讨论30%的奖励性绩效——去年的钱,现在讨论分配方案,什么时候能到手,还是未知数;相对于物价,升值还是贬值,也是未知数。但至少有指望了,应该是高兴的事儿。
但老师们的情绪,很纠结。主要的问题是,分配决策太随意:以前涉及的项目,突然取消了,以前没有的项目,莫名增加了,甚至拒不执行基本的规定。比如说,班主任的15%,被校长以“班主任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作的”为由模糊掉,然后以加分的形式体现,而其分值,低得可笑。随意的加分项目,却很多:财务人员的数据录入,因为停电不能进行,晚上做就算加班;后勤人员外出领一下试卷,或送一次资料,就给加分——而所加分值,远远超出教师多上的几节课。
实施绩效的初衷,是要奖勤罚懒的,结果,却成了新一轮的大锅饭,甚至奖懒罚勤,成了校长平衡关系,牟取私利的手段——有不少校长,巴不得女教师都向他献媚,男教师都请他喝酒。本来不多的钱,不大的差距,因为这些因素,所谓的“绩效工资”,真的就成了“讥笑工资”。
如果我说,“绩效工资”其实就是一种阴谋,以“二桃杀三士”的方式,羞辱和败坏教师群体的人心,或许有些危言耸听,但是对于通过绩效工资,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我始终悲观。2009年,我曾说过:
“一个教师,如果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为什么当教师,没有体验过教育的千姿百态,没有真正理解学生的千差万别,没有能够随着教育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自己,调整自己,没有在教育过程中感觉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和欣悦,那么,他拿1000的月薪会觉得痛苦,让他拿10000的月薪,他照样会觉得倦怠。”
现在看,这话依然不过时。而且,在相当长时期内,可能都不会过时。

25、
有时我感觉,今天的农村,就是庞大中国的缩影。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长文,《打工的母亲》,感慨农村只剩下“386199”部队——整个乡村,似乎只有妇女、儿童、老人、在留守家园。尽管那个时候,还要交皇粮国税,而现在已经不交了,但是“青壮打工去,种田童媪叟”,这句“剥”自彭老总的诗,仍然是今日乡村的真实写照:但凡有力气的,有技术的,都选择了在城市里生活,或者定居,乡村的命运,自然只有“没落”。
庞大的中国,现在也是如此——不只是“官二代”、“富二代”在不断移民,但凡有钱的人家,都想尽千方百计,要把孩子送到国外,“精英阶层”的流失,早已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很多留学生,哪怕洗碗端盘,作“洋打工”,受尽种种痛苦和歧视,也不愿意回来。媒体早有感叹:因为“上流社会”的弱化,中国正在进入“下流社会”——就像整个乡村,只剩下那些“走不动”的老弱病残。
更可怕的是,政府对这样的状况视若无睹,置若罔闻——他们的目标,是否就是这样的“天下大同”,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心寒,就像偶尔回家,看到我所熟悉却凋敝不堪的乡村。

26、
前几天,有人大代表说,中国现在有1000万公务员,而4年前,这个数据是600万。每年新增100万吃皇粮的,代表感叹说,老百姓再勤劳,也养不起这么多官啊。但是很快,这一说法就“被辟谣”,说,总数没那么多,不到700万而已;每年增加人数,大概在15万,而且都是有法可依、按需配置的。
实际的数据是多少,可能没人知道,至少,像我等升斗小民,是没办法知道的。按照惯例,官方的数据,在我们听时,凡是喜报,大多要打折扣,凡是噩耗,则往往需要增加——“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那就说我所知道的吧:我所在的市,原来的行政级别是“地区”,下辖现在的好几个市,后来被拆分,独立建制了四个市。我所在的区,是10多年前,由原来的一个“市中区”分拆而来的,以当时的市中区概念来看,我们只是其中的五分之一。1000万人一套“四大班子”,分成10份,自然“需要”10套“班子”,而相关的部门,自然也就“需要”10套。
古时候是把当官比作“放羊”的,现在仍然不妨一比:羊群规模没有明显的增加,放羊人却多出10倍,他们的“需要”,显然不只是原来的10倍。以前我所在的县,一个小小的广电局,就曾经有过一正六副的“豪华配置”。而刚刚看到的消息,广东某地的国土城建与水务局,竟然有19个副局长,加上正职,正好满满两桌。
想起《抓壮丁》的电影:你抓多少人,就可以捞个连长干干,再抓多少人,就可以捞个团长当当——不过,壮丁总是有限的,抓壮丁也需要心思、力气,甚至汗水、鲜血,而正科、正县之类头衔和人员,似乎是无限的。从数学上说,一群羊虽然规模有限,但只要愿意,就可以无限地分解下去。如此,实现短命隋朝杨尚希所说的“十羊九牧”,可能不会比共产社会更遥远。
当然我们知道,羊毛是出在羊身上的,而且,也只能出在羊的身上。

27、
我刚读书的时候,几乎每村都有小学,公社也有一所,因此叫中心校。记得,是以小学为主的,虽然也有初中班,但没有独立,所以叫“戴帽初中”——我就是从那所学校“戴帽”毕业的。
那时,没有打工之说,农村人口很多。当然,读书的孩子,也多。这是简单的道理。
后来,打工的人多了,农村的人少了,学校状况也就有了变化——先是初中单设,每乡镇都有,然后是撤并村小,齐刷刷地,不几年时间,孩子都集中到中心校读书了。
现在,情形似乎又有了变化:随着生源的萎缩,中心小学还在,但是初中校,大多撤并了,或者是几个乡镇合办一所,或者归属到中心小学——跟当年的“戴帽初中”一样,不过换了个新的词语:九年一贯制学校。就像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发型一变,服饰一变,就成了“柿油党”了。
以后的情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许多农村的中学,原本修得很漂亮,但现在的作用,似乎就是装灰尘,养老鼠。而据说,基本国策可能调整,农村人口有增强的可能——或许,领导们已经高瞻远瞩地把握住了这一趋势,提前为乡村教育的复兴和繁荣,作好了物质的准备吧。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总是有耳福听到,教育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去年或前年,看到两句话,怕忘记了,姑且放在这里:他们满口谎言,我们假装相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5:44 , Processed in 0.64809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