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熟虞山著名画家管仲贤的艺术成就[z]
管仲贤先生出生于晚清,主要艺术活动在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年里,在艺术上,他在释道画、人物仕女画方面是一个集大成者。他继承了传统人物画主流画派的技法,在民国时期也吸取了西方绘画的一些表现手法,主要特征体现在人物面部加强了渲染,增强了立体感,形成了民国时期独有的风格。他对于人物画的发展,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虽然参用西法,仍保持了中国画的鲜明特点。在民国时期,管仲贤主要从事释道绘画,在常熟的一些寺庙中都留有他的作品,从他的作品“释迦牟尼像”中可以看出他的释道画确有不同凡响的效果,为同时代的行家所推崇,称之为“庄严妙相”。
管仲贤先生早年从潘有佳和许兆镜等画家那里学习并继承了大量的社会风俗画,这些画稿历经了多次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保留至今,使我们能得于再见明清流传下来的古韵风情。管仲贤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已经崭露头角,与上述两位画家的传教是分不开的。
管仲贤的人物画,题材广泛,门类众多,有释道(佛像)、社会风俗画、喜庆吉祥画、仕女画和古代人物画。这些画从社会意义上来看,较之山水、花卉画显然承载了更多、更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些画有继承、有创作。管仲贤先生对于人物画在色彩应用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他的画,色彩鲜艳而不俗,既有新意又有传统中国画的特色。他对于谢赫的“六法”中的“随类赋彩”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他指出随类赋彩不是简单的模仿某 种物体的色彩,这个类是一个物种的大类,所谓类相就是要在这一种类的千万种色彩中找出一种有代表性的又能合乎于绘画规律的色彩,才能称之为“随类赋彩”。他提出设色也应遵从“骨法用笔”的原则,从而达到色彩淡雅而不虚浮,浓艳而不俗腻,这些宝贵的经验无疑是对中国绘画的重要贡献。
管仲贤先生的绘画线条完全继承了正宗的中国画传统技法,表现为行云流水,柔中含刚。他笔力雄健,但不外露,线条的应用完全切合于内容的表现,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被同行们称之为“绵里藏针”。
管仲贤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人物画,其中以佛象画和仕女画最为成功,除此以外,他的风俗画和走兽画也颇见功力,在晚年时他又向其老友张怀瑾学习山水画,他的青绿山水也很成功,他画的仕女画中也有很多花卉作为背景也画得很不错,因此管仲贤是一位很全面的画家。他的一生,正处在社会动乱的时代,解放后,他的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属于“四旧”,只能出口到国外换取外汇,而不能在国内发展。正当他的画艺达到炉火纯青的时候,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迫于形势,他只好改画山水画。
总之他用坎坷的一生,在本地区完成了中国人物画从清代到民国到解放后的过渡,其中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的艺术成就不容置疑。他所擅长的人物、仕女、佛教绘画长期受到批判,因而影响了他的声誉,然而在民间他的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他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他的作用是其它同时代画家所无法替代的。他的作品象一颗颗夜明珠,在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散发出不灭的光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