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异的私人演出协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0 19:05: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异的私人演出协会

2011-8-22
来源:文汇报
作者:马慧元





美国音乐学家罗森的《勋伯格》一书中有篇重要文章,说到一战时期,音乐生活近于停滞,勋伯格自己的写作也正难产,但他做了一件独特而重要的事情,就是于1918年成立了一个“私人演出协会”(Society for the Private Performance of Music),旨在认真排演当代作品,目标听众是对这类作品有兴趣的人,每周开一场音乐会。这个协会中,很多重要成员是勋伯格的学生,比如伯格(AlbanBerg),曲目包括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伯格、巴托克、韦伯恩等等,演奏者也是青年学生。这个协会是勋伯格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尽全力排演那些非常困难的现代作品,对格外难理解的东西,会重复多次演出,有时排练还会向观众公开,以利于大家“听清”这些作品——听过上述一些作品的朋友,大概会理解,“听清”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听上去,并没什么出奇之处。有意思的地方是,音乐会的作品和听众并不限于勋伯格的学生或朋友圈子,但观众必须是这个协会的成员,所以基本都是音乐家,并且,要参加系列音乐会,必须同意一个条件:不许写音乐会报道,不许公开发表评论,大门口竟然还有牌子,“批评家勿入”。音乐会结束之后,连掌声都不允许。

这听上去有点奇怪,既然是好事情,为什么不多宣传,为这类资金短缺、公众关注短缺的艺术活动,多吸引一些支持呢?如今我们做类似的事情,都唯恐没有足够的宣传和媒体支持吧?

我一向爱读勋伯格自己写的文章——他还真是个相当好的批评家,更是理论家。他在各种场合中表达过这样的意思:真正的作曲家不为别人写作。他要求避免媒体渲染,也就是避免时尚期待——说白了,就是避免干扰,避免艺术目的之外的力量来左右艺术(好像回避通货膨胀),哪怕一点点的舆论,哪怕是鼓励,甚至那么一点小小的暗示。

顺便说一句,勋伯格和他的作品,因为难以被传统接受,多年来处在极度的孤立和同行的敌意中,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外界的干涉、公众的谈论是怎么回事。罗森在本书的序言中说,1945年,勋伯格70岁时,在音乐界声誉已经相当高,但申请著名的古根海姆艺术基金(Guggenheim Foundation)还被拒绝。多数大师在这个年纪,生活已经不成问题,勋伯格也得到了承认,但,音乐界对他的敌意还很明显。他每月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拿38美元津贴,还有太太和三个小孩子要养。为了谋生,他只好把时间都用在教学生上。后来,他写文章“感谢对手”,“是他们成就了我”。但你想想,一个时时要自我捍卫的长角长刺的人,在生活和艺术理念的方方面面,可能很柔顺圆通么?还有一个事实,他是犹太人,后来改宗天主教,但这是真心的,而不是像马勒那样出于生计被迫改宗。事实上,希特勒掌权之后,勋伯格反而改回犹太教。

言归正传。在这个协会开始的一年半时间里,勋伯格都坚持不演出自己的作品,以防这个意愿纯净的组织成为私器(当然,后来也演奏了)。这个协会也避免演奏主流作品——显然主流作品也不需要他们来演,除了极少的例外。在这里,音乐成为音乐家的私有之物,清晰地和社会生活分开:不讨论,不推广,不“教育”公众。

协会坚持了三年,后来由于奥地利通货膨胀引起的财政困难而结束,总共演出一百多场——这个密度放在今天,也相当可以了——而这发生在一战刚结束之际,而且他们演出的都是新作!

大家都知道勋伯格一辈子有着强硬的戾气和清晰的追求,因为最糟糕的回报和最毁灭性的轻视,他都经历过了,艰辛难以尽述。而关于勋伯格的“为音乐而音乐”,如今许多人都会立刻举手反对——让音乐和社会分开,和非音乐家分开,成为音乐家自我完善的东西,这和时代风习太格格不入了,再说,评论家和公众的意见,一定全无用处么?它们不会引入新灵感,不会给作曲家带来启发吗?还有,艺术家总归需要资金,一旦进入操作层面,怎么能完全不向公众妥协?但我认为,当艺术处在一定的封闭状态的时候,它成长、变化、成型得更快——当然,这也是一个注定引起争议的命题。大众口味往往是多重复、无方向、易于半途而废的,虽然因为参与者众多,可以引入芜杂的灵感,但干扰的成本还是太高了。

协会在1921年举办“告别音乐会”,宣布它的解散,但1922到1924年——奥地利作曲家杰姆林斯基(Alexander von Zemlinsky)延续了它,成员稍稍扩大一些,并吸收了一些业余爱好者来听,而不仅仅是音乐家。

看来,勋伯格执拗到野蛮,有着“精神贵族”的决绝。但近于洁癖的态度和他自己那种高度个人化、规则过多的作曲体系一样,注定难以保持(在作曲上,他就不断打破自己立的规矩)。但这个音乐协会作为一种独特的试验,是很值得纪念的。我总是相信社会中人应各有分工,有一群小众躲起来往尖锐的方向走,尽管脱离人群,但是你放心,这样的人从来不会多,世上99.9%的人口,根本不会选这条路,而有勇气选择这条路的人,旁人应多多鼓励支持;其余的人各有自己的轨道,所以你也不用担心,自会有多数人去奔健康、实用、可推广、受欢迎的路。前者在世上影响甚小,但往往有独特的创造性,有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可积累的财富;后者则可能享受现世安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大家在世上的各种格子里各就各位,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13 , Processed in 0.1341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