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5 17: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
朱永新


朱教授:
您好!
也许是从上高中开始吧,我经常在问自己:“我是谁?我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有时能了解自己,有时却又觉得不知道到底是谁,所以我发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像一个人在黑暗中用拐杖走路那么茫然,那么难以把握方向,但又充满了神秘感。     
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更好地认识我自己吗?请您告诉我,给我一个指导!
                                                      在黑暗中摸索的人  杨阳

杨阳:
你好!
著名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说过:“我必须要认识我自己,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便能抛脱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人类进步的历程,包括了不断加深对自我认识的历程。历史上多少贤人哲士为了探寻自我的秘密费尽了辛劳,多少骚人墨客由于对人生的费解,发出过像“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的疑问。在希腊帕尔纳斯山的南坡,有一个驰名世界的古希腊时期的戴尔波伊神托所。在这个神托所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大石碑,上书一行醒目大字:“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最爱引用这句格言教育人们,因而后世常常有人把这句话的“发明专利”归在苏格拉底门下。但不管怎么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句格言恰恰刻在神托所的大门口。如果人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有什么必要去求神问卜呢?
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们就不断地尝试着用智慧的解剖刀来解剖自身。但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不是有句古语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吗?可见自知不易。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福楼拜甚至说:“始终有点儿什么令我苦恼,就是我自己的尺度我不认识……然而想知道这个,未免野心太大,因为准确认识自己的能力,或许不是别的,正是天才。”这番话既反映了这位作家认识自己的强烈愿望,也流露了他对认识自己、把握自己命运之不易的深深感叹。确实,人都希望对自己有所了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自身的角度说,认识了自己,才能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像马克思,当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擅长诗歌创作时,尽管他很喜欢诗歌,还是毅然放弃了自己心爱的文学,转向了理论思维的建树。从他人、从社会的角度说,了解自己也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的条件之一。认识自我要以别人为标准,反过来,认识别人也常常要以自我为参照。我们常常说的“将心比心”就是这个意思。设想自己如果处在对方的位置,才会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行为和思想感情。但如果不了解自我,缺乏这种“将心比心”的能力,便很难理解和取悦他人。当然这也就会给社会关系、人际交往的和谐带来障碍。
如此说来,认识自我就那么神秘吗?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认识自我也就是自我意识的问题,就是作为主体对自身的认识、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如自我感觉、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尊心、自信心等。在小孩出世的第一年,是谈不上什么自我意识的。他不知道镜子中的自己是何人,吮吸小手像吮吸奶头一样地有趣,玩弄小脚像玩弄玩具一样地开心。当儿童从把自己当做客体转变为把自己当做主体的人来认识时,真正的自我意识才开始发生。
认识自我是人的意识的本质特征。因为人有了自我意识,才会自觉地认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情感、愿望、能力是什么样的;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以及这样做的结果是怎样的,从而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我们虽然可以用镜子看清自己的面貌,用仪器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血压等,但要了解自己纷繁复杂、万花筒般的心理内容,却要困难得多。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青年初期最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了自己的内部世界。对于青年人来说,这种发现同哥白尼当时的革命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由于这种“发现”还是比较粗浅的,青年人往往不能客观地对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产生各种不太健康的心理。如有的人过于自卑,不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做事总是畏首畏尾,失去了许多良机,一无所成;有些人则过于自信,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给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目标,好高骛远,结果鸡飞蛋打,灰心丧气。这对于青年人建立合乎实际的理想抱负,很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无疑是一个心理上的障碍。
从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历程和不断扩大接触面的需要来说,要克服这一障碍,正确地认识自己,首先要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开始。人们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不免把自己与别人进行某种比较,以别人的行为作为确定自己的位置与形象的参照物。学校的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分数感兴趣,更希望了解自己在全班中的名次。当我们看到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时,就应该想想自己是否具有同样的长处或短处。恰如孔子所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如果能常常与历史上的圣哲、英雄、学者相比,与外地的同行相比,与周围的同志相比,不仅有助于认识自己,也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水平,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的斗志。
当然,仅仅观察别人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别人的态度是一面反映我们心理面貌的镜子。人们是肯定你、尊重你、喜爱你,乐于和你交往,还是否定你、怠慢你、厌恶你,故意和你疏远,这是不难察觉的。一般说来,如果别人尊重你、愿意与你相处,说明你有一些令人喜爱的品质;如果别人厌恶你、嫌弃你,这就可能表明你有一些令人不快的缺点,如果许多人对你的态度都基本相同,那就非常值得你注意和重视了。当然,正如哈哈镜不能真正反映你的面貌一样,别人的态度由于偏爱、成见、缺乏了解等原因,也难免会有歪曲和夸张,失之偏颇。因此,别人的态度只能作为我们认识自己的参考。认识自己的另一个有效途径是在实践中认识自己。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才能和禀赋的全貌,洞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必须参加丰富的实践活动。动人的歌喉往往是偶尔唱歌时表现出来的,绘画的才能可能是随手涂鸦时显露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才能。有人擅长书画;有人精于琴棋;有人具有高超的组织能力;有人则有突出的创造才华……也许,这些才华一直没有得到表露的机会。因此,人们应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发挥特长,暴露弱点,从而扬长避短,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再说只有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成功和失败的反馈,才能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水平;通过预想的目的与实际的结果的比较,才能检验自己的预想是否准确,从而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了解自己的估价能力,确立适当的自信心。所以,自我认识的获得不是上帝赐予的。行动吧,让自我认识的奇葩在与物、与人、与社会的接触中绽开。
此致
敬礼!
                                                                    朱永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人?
朱永新



朱教授:

     您好!

     我就要走出大学校门,到社会中去锻炼“游泳”的本领了,可是我对自己的交往能力非常不自信,因为我是个总是不能准确地判断和了解别人的人。有时候我会把一个我喜欢的人想象得完美无缺,有时候又会把别人简单地归类,但事后又发现我的判断错了…… 我是学外贸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比较准确而迅速地了解他人,以利于我的工作?我盼望得到您的指点和帮助。

                                                      您的学生  王  文

王文:

     你好!

     1980 年,美国心理学家 H.H. 凯利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向两个心理学班的学生描绘了一位特邀教师的特征。其中一个班的学生得到含有“热情”这个词的暗示,一个班的学生则得到含有“冷酷”这个词的表述。尔后,再请那位特邀教师分别在两个班主持了 20 分钟的讨论,结果发现,认为教师是“热情”的学生,与他探讨问题、相互来往应对轻松自如,泰然交谈;认为教师是“冷酷”的学生,则大多感到他不好交际,敬而远之,不与其接近。
    社会心理学家称上述现象为光环作用,即一个人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赋予一切好的品质,而一个人倘若标明是不好的,那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阴云所遮蔽,并赋予一切坏的品质。光环作用告诉我们,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别人确非易事,许多心理因素悄悄地但强有力地影响着我们对别人的认识和了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说过:“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的确,不能很好地“知人”,往往会给我们的生活抹上一层灰暗的色彩,阻碍人们的正常交往,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孤独、嫉 妒、忧愁、烦恼等消极的心理品质。青年人涉世未深,社会阅历不广,在知人问题上可能更有困难,而青年人又恰恰是最需要知人的。为了了解别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强人际接触。人们之间的友谊和彼此了解都是通过接触产生的。如果自命不凡,孤芳自赏,或者沉默寡言,少与人交,就得不到别人的了解,也不可能了解别人。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就要勇于并善于和别人交往,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激起他人的情感火花,从而沟通彼此的心灵。

    不抱成见,也是知人的必要条件。一个人的职业、家庭、经历固然可作为认识他人的参考,但决不可作为判断的依据。人是非常复杂的社会存在体,同样的行为现象可能原因截然不同,一个人的过去和将来也可以完全两样。因此,了解人,就要重实感,看变化。具体 地说,要消除成见,首先必须注意第一印象的影响。一般说来,对一个人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在以后对此人的态度中会起支配作用,很难摆脱。光环作用就是第一印象的结果,社会学家称之为首因效应。因此对于第一印象不要过分自信,而应冷静分析,继续观察。要消除成见,还要防止刻板现象。刻板现象就是所谓类化作用,即按照预想的类型将人分为不同种类,然后贴上标签,对号入座。如提起英国人便想到绅士风度,说到犹太人便想到善于赚钱;看到胖子总以为是乐天派,见到瘦子总觉得多半抑郁;看衣着“摩登”者为花俏浅薄,视穿着朴素者为忠实憨厚等等。事实上,人是千差万别、丰富多样的,绝不能把某种特征绝对化,并以此去套一个个具体的人。

     另外,还需要注意情绪因素的作用。人们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情感投射给外物,如高兴时山水为之欢笑,悲哀时云月亦觉凄惨。同样,心情舒畅时,觉得别人的言行举止亲切可爱;心情烦闷时,感到别人的谈吐动作厌恶可憎。因此要谨防把自己的情感色彩涂绘到认识对象身上去,以自己的情感去歪曲别人的情感。

     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留意观察我们所要了解的对象的言行变化。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仅要看他如何对待自己,更要看他如何对待别人。在观察时,要对获得的材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把握现象的本质。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与人为善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做一个冷眼监视者。

     再者,学一些有关气质和性格等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常用的了解心理特征的方法,也有助于我们准确而全面地了解一个人。

     此致

敬礼!

                                                                 朱永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7:51:3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每件事都有标准答案
朱永新



朱教授:

您好!


感谢您拨冗倾听我的思考!我发现中国的孩子多半是在“鼓励轻信”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我们就轻信老师,不管他是对还是错,慢慢地,各种考试又强迫我们轻信“标准答案”,因为只有它,才能得分,是对是错,我们不管。长大了,社会又迫使我们轻信领导、权威,因为无论怎样,他们都是对的!渐渐地,整个民族都有可能患上轻信的顽症!当我考虑到轻信的危害时不由内心一惊:有主见的人,有主见的民族多么重要!与您分享我的想法,更想听您的高见!

     此致

敬礼!

                                                                  沙小珍


沙小珍:

你好!

很高兴看到你的思考!

在法国 17 世纪的寓言诗人拉·封丹的留言花苑里,有这样一朵令人注目的鲜花:一位年迈的磨工和他的儿子一起去赶集卖驴。他们为了保持驴子的肥壮,捆起驴子的四蹄,抬着它向集市走去。可以想象一路上讥言笑语是不绝于耳:“这搞的什么鬼把戏!三个中最笨的看来不是驴子!”磨工听到如梦初醒,赶忙解下绳子,让儿子骑在驴背上,自己跟在后面。谁知碰到三个商人,说这个儿子未免太不孝顺,怎好让老人徒步,自己倒骑在驴上享福。磨工想想有理,于是让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不一会儿又来了三个少女,她们气愤不平地  说:“这人多么可耻,这样虐待孩子!”老磨工左右为难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总算有了主意:让儿子也上驴子。但是,走了不到三十步,又听到有人在叽咕:“这简直是发疯!这头牲口迟早要送命!”爷儿俩 闻听此言,无可奈何,只好跨下驴背,让牲口在前面“领队”……

这个寓言意在讽刺那些轻信盲从、没有主见的人,老是跟在别人 屁股后面转,被人牵着鼻子走。生活中,恐怕有不少人也有意无意地重蹈着“卖驴磨工”的覆辙。有些年轻人,听到风便是雨,自己缺少主见,总把别人的意见当“圣旨”。结果,不是造成误会,与人发生 纠纷,就是盲目行动,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不是朝三暮四,动辄改弦更张,就是偏听偏信,乱撞南墙。正如勒凡所说的:“如果一个人 的活动总是以周围的舆论为参考,那么他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造成轻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缺乏知识。当你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事物不甚了解时,你往往容易人云亦云,尤其会信奉权威。甚至当权威受到批评时,你也会盲目支持,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权威效 应”。二是独立性、自信心不强。有些人对某件事情很有把握,如果  一个人单独去做时,他会不加犹豫地按照己见从事。可是如果有许多人在一起,他就优柔寡断、举棋不定了,如果集体中大部分人的意见同他相反,他就会轻而易举地放弃自己的主张,随大流。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心理”。三是意志不坚强。有些人做事总是拿不定主意,而对别人的意见却不加批判,不经分析地轻易接受。据研究,在轻信这一点上,女子比男子明显,青年比老年明显,地位低(包括政治、经济、学术、社会、家庭地位等)比地位高的人明显。要克服轻信的毛病,首先要有一点儿怀疑精神。发明家贝塞麦说过:“我没有被长期既定的惯例所形成的固定观念束缚思想,造成偏见。我也未曾受害于认为现存一切都是对的那种普遍信念。”其实,怀疑精神不仅是创造发明所需要的,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缺少。且不说有些人喜欢搬弄是非、制造谣言,就是平时人们传递的信息中也有许多有意无意产生的失真或虚假的内容。如果我们一概相信,就会闹出不少笑话,做出不少蠢事。因此,我们必须具有怀疑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其实,一些荒唐的东西是经不起智慧的燧石敲打的,只要认真思考,就会发现那些事情本来是不足为信的。

轻信盲从实际上也是一种易受暗示的表现。由于缺乏思维的独立性,别人的意见就会原封不动地、机械地进入自己的头脑,别人的想法也就代替了自己的主张。由此,我们一方面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也要养成以我为主、独立思考的习惯。对于易出现轻信盲从毛病的人来说,不妨具有一点“独断”的性格,遇事不要急于先听别人的意见,而是先让自己认真地想一想;对于别人的意见,不要急于表态,而是先分析评论一番。

为了增强主见,克服轻信,我们必须拓宽知识面,补充有关知识。前面说过,轻信盲从往往与缺乏相应的知识有关。如国内曾报道:某山区的一个骗子自称神仙下凡,竟有很多人贡献钱财甚至送上亲生女儿,任这“神仙”享受玩乐。如果他们稍有一点儿常识,就不至于做出这种令人痛心的事情了。再如有些商贩将印有汉语拼音的衣服说成是进口货,用牛骨冒充虎骨,将黄铜作为金砖,等等。如果我们懂一点外文,学一点历史,了解点动物学、物理学,也就不难识破上述骗人的伎俩,不会受骗上当了。

     此致

敬礼!

                                                                 朱永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5 17:52:14 | 只看该作者
给恐惧心理系统脱敏
朱永新



朱教授:

您好!

SARS 病毒的肆虐让许多人处于深深的恐惧中。有的人一有头疼脑热,马上就去医院做诊断,有的人甚至像“惊弓之鸟”,谈 SARS 色变。我不知道恐惧是不是可以传染的一种情绪,我不知道恐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形成的。我是个有很多恐惧的人:怕黑,怕大的响声,怕考试,更怕领导和威严的老师。请问:我的这种心理是否正常?您能不能帮我面对恐惧?盼您的回信!

     祝您夏安!

                                                 一个胆小的人  陈  涛


陈涛:

你好!

我很愿意与你谈谈有关恐惧的问题。

《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有一朋友,别后多日不来做客。问其原因,对方回答说:上次在你那里,承蒙赐酒,正要饮,看见杯中 有一条蛇在游动,非常恶心,回去后就病了。乐广闻听此事,邀请这位朋友再来作客,仍坐旧座,赐酒。问曰:“酒中复有所见否?”答  曰:“所见如初。”乐广指指屋壁,原来屋壁上有一角弓,绘有彩色蛇图,投影到酒里,便如蛇在杯中游动。朋友恍然大悟,沉疴顿愈。这就是古代著名的“杯弓蛇影”的故事。它说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恐惧多因不明事情真相所引起,一旦明了事情真相,恐惧心理即可消除。

恐惧是一种企图摆脱危险的逃避情绪。引起恐惧的关键原因,似乎是缺乏处理可怕情境的力量或能力。假如一个人面临地震或癌症,无法对付这种威胁,恐惧心理便会产生。如果发现逃脱的道路已被阻塞,那么恐惧会更为加剧。恐惧是各种情绪中最有感染力的一种。一个旁观者在看到或听到其他人处在恐惧状态之中时,即使他自身的处境并没有任何能引起他恐惧的原因,也会坐立不安,受到恐惧的感染。一个人在恐惧状态时的叫喊,常常会使别人毛骨悚然。

恐惧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危害。20 世纪 50 年代初,黑龙江江水泛滥,有人对两岸居民的血压做过调查,结果发现,遭水淹的一边居民由于惊恐不安,血压大都升高,而对岸地势高,无水灾之忧, 居民血压则基本正常。

有一位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两只孪生的羊羔放置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生活。有一点不同的是,一只羊羔旁边挂了一只狼,另一 只羊羔却看不到这只狼。前者在可怕的威胁下,本能地处于极其恐惧的状态,拒食,消瘦,不久就死了。而另一只羊羔,没有狼的威胁,没有这种恐惧的心理状态,所以安然无恙。


恐惧还会影响人们判断的正确性。比如一个走夜路的人,听过一些不安全的传说,因此内心先有一种恐惧感。当他发现身后有一个影子在晃动时,就以为要大祸临头了,便惊叫起来。其实这是由于月光照射自己而投下的影子,真是虚惊一场。

现实生活中,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常常有怕这怕那的毛病。他们的恐惧对象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虚幻之物,如对鬼、神的害怕;一 是对某些实体,如黑暗、雷电、老鼠、蛇等的害怕。前者常常出于无知或受他人消极暗示,后者多半由于幼时受到恫吓或因为最初的刺激 特别强烈,以后哪怕是遇到轻微的刺激也出现强烈的反应,即心理泛化。例如,最初被一只黑狗咬过,由怕黑狗而怕所有的狗,继而怕所有 的四足动物,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这个道理。克服恐惧心理除了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自己的意志外,有两点特别重要。

  一是明了事情真相,就像“杯弓蛇影”故事中说的一样。对此,还有科学实验可资佐证。有位科学家曾经设计了一个实验:他制作了 一张靠背椅,一按电钮,椅背就立刻向后倾倒。他请自愿接受试验的人坐上椅子,并测量血压。随后医生突然按动电钮,椅背立刻倒下, 受试者突然受惊,血压便骤然上升,心跳也迅速增快。而对另一个受试者则事先告知椅背会倒下,然后再按动电钮让椅背倾倒。结果,他的血压虽也有升高,心跳也加快,但那完全是因为机械运动引起的正常变化,幅度要小很多。可见,明白所惧事物的真相非常重要。当你把所惧事物弄个水落石出,你的恐惧心理也就随之冰释了。

二是系统脱敏。系统脱敏法是消除恐惧心理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害怕某一并不值得害怕的事物,则要多多接触它,逐渐适应它,直 至把它视为极普通的一物,恐惧也就自然消失了。《黄帝内经》曰: “惊者平之,平者常也,平常见之必无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前面说过,成人的许多恐惧心理往往与其早期的生活经历有关,有些父母经常用鬼神、毒蛇、野猫、老虎来威慑或制止孩子的“出格”举动,虽然奏效于一时,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却播下了恐惧的 种子。因此,要消除和克服恐惧心理,就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注意,对他们的一切生活习惯随时予以指导,不要用带有恫吓类的话来刺激孩子,而要鼓励儿童对生活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探索精神。

     此致

敬礼!

                                                                 朱永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49 , Processed in 0.112516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