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术教育:从“纯美术”到“大美术”
| |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日前已经在无锡落下帷幕,美术课教学问题仍然深受关注。新时期,美术课经历了怎样的教学改革,呈现出怎样的新气象,又有哪些新问题值得深思呢?
新理念: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兴趣
“美术教学讲究情趣性、表现自由性、评价多样性”,本次评选活动的现场说课诠释了美术教育的新内涵,呈现出一种全新的气象,中小学美术教育正从“纯美术”向“大美术”迈进。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周正强老师分析,以往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在教学内容上,传统美术教育过于专业化,大量的国画、素描等教学并不适合普通学生,却是为少数走美术专业的学生服务。其次,教学内容缺乏美术的文化含量,并且脱离生活实际,显得枯燥乏味,不容易引发学生兴趣。教学方法上,传统的美术课以老师为主导,老师画,学生模仿,并不是画他们发自内心或是喜欢画的东西。在评价机制上,往往以简单的“像”与“不像”为标准,作品千人一面,缺乏个性。
“美术是情感的产物,不是机械的操作,相信每个学生在美术上都有自己独到的创意和思考,鼓励学生用美术的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专家指出,美术新课标的理念,就是要降低教学难度,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永远喜欢美术,让美术伴他们成长。在内容上,不仅是国画、素描等,还包括国内外的民间艺术(剪纸、木刻、泥塑等),服装设计,建筑艺术,现代艺术,全面体现“大美术”概念。
新面貌:民间艺术走进课堂
在“大美术”概念影响下,中小学美术教育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和艺术,显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次评选活动中,泥人、园林艺术、民族服饰、花馍、皮影、扎染等出现在了课堂中,令人耳目一新,难怪有人惊呼:“现在的美术课和以前比大不一样啦!”
近几年,无锡美术教育倡导“民间艺术进课堂”,市一中、市北高中、锡山高中、天一中学、五爱小学、江阴实验小学有陶艺制作吧,宜兴丁山小学开设紫砂工艺制作课,前洲实验小学、省锡中分校有锡绣课程,厚桥实验小学的版画制作有声有色,连元街小学学习濒临灭绝的无锡纸马……
作为主要的倡导人,周正强说:“合理地开发利用民间的工艺美术,可以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
以《小泥人》一课参加此次评选活动的五爱小学刘继华老师感慨:“学生一旦走进民间艺术,一旦对本土文化有了认同与自觉,那么他们在学习中感受、体验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最大快乐。”
新问题:美术教师要提高文化素养
作为新课程改革实行后参加人数最多的新教材、新教案的展示,本次评选活动显现出了很多新的趋势。专家们表示,本次研讨会所尝试的中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使课改实验更加理性,不但对今后的课改实验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也暴露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如何改变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死板的教学方法,教师们的领悟各有不同。周正强分析,有的老师过于强调一堂课的完善性,形式色彩较浓,缺乏师生活跃思维的碰撞,课堂显得不太生动;有些老师矫枉过正,课堂上过于追求手段的多样性,花哨而不实用;有些老师喜欢“大而全”,一堂课信息量过大,反而导致教学结构不紧,内容相对松散。随着中小学美术教育理念的改变,对教师的职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是光靠几笔画就能胜任了。有专家指出,“大美术”概念中,文化占了很大比重,但有些教师文化功底不扎实,在课堂上甚至不能准确表达出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点,美术教师的文化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