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趣味的读书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9 00: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趣味的读书人 ——我所知道的黄裳先生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刘绪源



  黄裳先生逝世以后,许多报刊发表了报道和怀念文章,但因他多年来深居简出,鲜与外界交往,所以知其文者多,知其人者少。我与黄先生先后同在文汇报工作,我当编辑时他早已退休,但我长期向他组稿,因敬服他的学问和文章,我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经常请益,后来还应他与上海书店的委托编了六卷本《黄裳文集》。对于他的思想性格,我自以为是比较了解的。
  在和黄裳先生交往中,我曾不止一次听他摇头叹气说:“没东西看。”提到某某杂志或某某副刊,他又摇头:“不好看。最近没有什么好文章。”我曾编过一个生活类的副刊,搞了一次掌故性质的征文,本以为黄裳对此会有兴趣,不料他看了几期就觉得“没意思”了——“题目太小,没有什么新东西。”我从此知道,要让黄裳先生读了满意,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当我将自己一本薄薄的论著寄给他,很快收到他的来信,惴惴不安地打开,见里边写有读此书“甚觉满意”的话时,不觉心下一喜。我掂得出这“满意”的分量。
  黄裳先生的摇头和不满,不为别的,只因为他见得太多,读得太多了。好比一个“美食家”,什么天下奇味都尝过了,还有什么能让他觉得新鲜,以至赞叹不已呢?恐怕是没有了。我们自以为很特别很有趣的东西,他也许稍稍瞥一眼,就发现不过是些浅浅的老花样,于是又转回头去了。我想,这也是他何以在公众场合,总是很少开口说话的原因吧。同看书、读文章一样,一般的话题难以吸引他,激不起他的兴趣,所以,人们看到的他,总是默默的,闷闷的,并且,还常常是懒懒的——有谁请他写文章,他十有八九总是说“算了,不写了”;或者是抱歉地笑笑道:“写不出来。”
  有几次到他家里去,见他桌上摊着正读了一半的有关马一浮、陈寅恪、陈垣或钱锺书的书。他毕竟还能找到一些自己的读物。有时则见桌上堆了许多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文学作品,都是保存得很好的藏书。重温这些书,他一定能得到不少乐趣吧。实在没新东西看的时候,他的办法也就是“炒冷饭”——读读过去的书。这就不得不使人想起一个曾深深影响过他的人,那就是知堂。知堂晚年逢人便说自己“没书读”,上世纪60年代初,他在写给施蛰存的一封信中抱怨说:“近来常苦无书可看。几经研究今始获得一妙法,即以工作为消闲。”按张中行先生的说法,知堂这是看书成瘾,长年累月养成了习惯,不读书已没法活下去。他当然可以看老书,看已有的藏书,但这样的读书人又不同于标准的学究,他们的阅读不是封闭式的,因而要能不断获得新的且让其满意的读物。在《隅田川两岸一览》文中,知堂曾说起自己的嗜好:“所谓嗜好到底是什么呢?这是极平常的一件事,便是喜欢找点书看罢了。看书真是平常小事,不过我又有点小小不同,因为架上所有的旧书固然也拿出来翻阅或检查,我所喜欢的是能够得到新书,不论古今中外新刊旧印,凡是我觉得值得一看的,拿到手时很有一种愉快,古人诗云,老见异书犹眼明,或者可以说明这个意思。”这比之于黄裳先生,真正是“何其相似乃尔”。
  这样的读书人有三个特征:一是读书上瘾,不可一日无书;二是因读多了书而看不上一般的书,则不免有找不到可读爱读之书的苦恼;三是无论看书作文还是自己的人生选择,都极看重趣味二字。前两点讲过的人已不少,最有意味的恰恰是第三点。知堂曾说搞翻译的人“大概可分三种,一是职务的,二是事业的,三是趣味的。”(《谈翻译》)其实读书也可分这三种:图书审读员是“职务的”,专业研究人员是“事业的”,只有出于爱好长年累月津津有味地闲读的人,才是“趣味的”。所以只有这“第三种人”,才可能读书上瘾,才会有找不到爱读的书的深切的苦恼。这样的人,写文章有时便难免会“懒”,因为倘不是遇到自己真正感觉有趣味的题目,他们是不愿勉强动笔的。知堂有关“趣味的翻译”的话说得很有意思:“至于趣味的翻译乃是文人的自由工作,完全不从事业上着想,可是其价值与意义仍甚重大,因为此种自动的含有创作性的译文多具有生命,至少也总是译者竭尽了心力,不是模糊敷衍之作,那是无疑的……此是一种爱情的工作,与被动的出于职务关系者正是相反也……学术文艺的译书中去找出有生命的,大抵以此项为多,此亦是自然的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真正想找出有生命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可爱而耐读的文章,那么大抵还是以那些“懒懒的”、“趣味的读书人”的作品为多吧。
  为什么在回忆黄裳先生的文章中,说了那么多知堂呢?因为黄裳先生在治学路径和文章风格上,跟知堂的联系真得很多、很大。上世纪90年代初,我同黄裳先生有过一次愉快的对话,后来整理成题为《书林漫话》的谈话录,在广州的《随笔》杂志上发表了。我在其中说到,你虽然写过不少批评知堂的文章,但我一直认为,你是知堂散文真正的继承者。你早期的《锦帆集》、《锦帆集外》里那些优美的纯散文我也喜欢,但更喜欢你收在《榆下说书》、《银鱼集》中的那些‘书话’,我觉得这是最能够发挥你的个性特长,最具那种闲闲的‘谈话风’,而又最能够耐得咀嚼的。”黄裳先生不是十分赞成我的意见,在谈了一些有关“书话”的话后,他委婉地说道:“至于我自己,受到鲁迅的影响要更大些,他的有关读书的散文,都一直是我爱读和学习的东西。”后来,我在《文汇报·圆明园》副刊中读到黄裳先生整理的钱锺书的信札,钱先生收到他寄赠的《榆下说书》时,也曾在信中说他的文章有知堂散文的妙处,是得其真传云云。黄裳在自己的附言中,强调了这仅是一种看法,而他自己所努力追随的,则还是鲁迅的文章,并列出了鲁迅《病后杂谈》等一些对他影响较大的篇目。因为有钱先生的话,使我知道自己的看法并不是孤立的,心中不免窃喜。我在编六卷本《黄裳文集》时,将他的作品通读一过,于是更确信了他与知堂之间的许多共通之处。
  黄裳先生的确爱读鲁迅的文章,比如那篇《阿金》,就在他十分孤独寂寞的岁月中给他带来过悠然心会的快意。鲁迅的散文、杂文乃至日记(甚至还包括日记后面的书帐),都是他常常翻检的读物。但他也同样爱读知堂的作品,对知堂文章的熟悉程度远过于一般的研究者,知堂那本薄薄的《书房一角》更是他放在枕边百读不厌的爱物。而事实上,鲁迅的作品与周作人的文章,本来就有许多深刻相通之处,黄裳先生所举出的鲁迅关于书的那些杂文,以及如《病后杂谈》那样笔势舒缓、牵涉到大量生僻古籍的文章,恰恰是鲁迅与知堂散文在风格上最为接近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虽然两人的作品黄裳都爱读,但在个性气质上,他分明与知堂更接近。我主要指的是“耽于书”(而且主要是耽于古书以及古书中的笔记作品)和“重趣味”这两条。
  虽然黄裳先生一直很有文名,但他的文章毕竟艰深,门槛很高,远非通俗读本,所以真正喜欢读的人不会非常多。他之所以最受人们关注,我以为是在两个时期,一是“文革”过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然后就是他逝世的这段时间。这和他的散文所代表的文体有关。这一文体,其实就是周作人、俞平伯在“五四”以后开创的文人散文、学者散文,这派散文有扎实厚重的学术内容,但这学术内容不是单靠逻辑推出来的,更多的是学人在研究中的悠然心会(此即有趣味的研究的结果),所以在展示学术发现时也会充满学人的性情,故好读而又耐读。还有另一个特点,即这一派文章是写给文化人看的,不强调普及,不特别照顾读者的不同程度,所以也就不像胡适那一派文章注重循循善诱和平白清浅。抗战开始后,提倡“文章入伍”、“文章下乡”;新中国建立后,提倡“为工农兵服务”,普及成了为文的第一要义,文人的个性渐显式微,这一派的文章也就看不到了。这就是“文革”过后,黄裳的文章在《读书》杂志等处现身,《榆下说书》由三联书店推出,一时成为人见人爱的珍稀品的原因。最近黄裳逝世,人们会这么热烈地谈论黄裳散文,我以为也跟现在的文风越来越不好有关,亦即他的文风和现在的文风拉开了很大距离——是这距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现在与学术有关的文章已让人难以卒读,这时,老一代学人们所写的优美散文,其价值就格外地突显出来了。
  所以我认为,让“五四”后优美的文学传统重归人间,让学人之文回到厚重、耐读、有趣味、有余情的格调上来,让更多年轻学子告别“学院八股”,学会说自己的话,让“儒林”与“文苑”相交融而不是相分离,这便是黄裳散文在今日的意义,这也才是对黄裳先生的最好的纪念。
  黄裳先生
  黄裳先生部分著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07:30 , Processed in 0.08104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