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访谈录》
时间:2009年12月4日 17:20—20:20
地点:北京教育学院南楼504室
访谈对象:周群老师
基本情况:
性别:女 年龄:40岁 教龄:18年
任职学校:北京市景山学校
所教学段:初中 所教学科:语文
职称:中学高级 荣誉称号:市级骨干教师
访谈者:
王远美 陈晓波 吕俐敏 王漫
录像文字整理者:王漫
我对这次访谈的每一个片段都记忆犹新。
那天,从黄昏到夜晚,原本预定一个小时的谈话,因为探讨深入,谈兴甚浓而整整持续了三个小时。北京教育学院正在开展“教师教育创新”的课题研究。我出生于60年代末,一直在城市工作,市级骨干教师;所在的景山学校是一所众所周知的名校,且景山学校的课改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独树一帜——鉴于我如此的特殊背景,“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发展阶段”这两个子课题组选中了我进行教师访谈。三个小时的访谈,王漫老师花了三十多个小时整理成了文字稿传给我,共4万多字。
我也花了不少时间反复研读这份记录,目的是想看清楚自己——毕竟那天的访谈是即时的,思维的碰撞是最直接的,想法也都是最真实的。渐渐地,我发现,那天的访谈实际上是我在教育学院老师们提出的问题的引领下,对自身专业成长进行的完整的回顾与总结。访谈中我的许多听似“灵光一现”、甚至令老师们拍手叫好的回答,其实都是我长期思考的结果。眼下,要借校庆出书的机会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做一番梳理,我想,不如就采用个笨办法,就借助访谈中谈及的主要问题,依旧采用问答的形式作为我的观点的呈现方式。我要做的工作是将口语表达转化为书面语,并适当地做些调整与补充,以使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更清晰、充分。
问:您哪一年毕业?
答:我91年从北京师范学院(现首师大)毕业。从65中考到景山高中。我是景山的“子弟兵”,不过高中的时候学习并不好,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91年工作以后又直接自己“杀”回景山母校。一直在景山工作,连窝儿都没挪,到现在18年了。
问:您这十八年的教学过程中,经历过哪些培训?
答:刚一参加工作的时候有新任的语文教师和新任班主任的培训;接下来印象深的,就是九五、十五、十一五这样的继教;还有东城区的新秀班。东城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做得比较早。新秀班就是把同龄人中比较好一些的青年教师选拔出来,这些老师大概都是25、6岁上下吧。现在东城区的区骨干以上老师当年基本上都参加过这个班的学习。然后再参加的有学历的进修——研究生课程班。最开始在区里参加,后来学校同意我周末去上学,我就去报了首师大“教育学”,是个能拿学位的研究生班。专业课程除了“统计学”没学,其他的课全都学完了。我这人比较自由散漫,英语念不下来,还有“教育学”,也没参加全国统考。我的学习没有多少功利目的。基本课程念完了,本来高级也评完了,我也没寄希望于提高了学历之后再如何,所以后来就没再去拿这个教育学学位。
接下来参加了两轮市级骨干教师的进修。2006年和2008年,都是一开始办班我就参加了。从师于王漫老师和霍俊明老师。我自己还参加过各种计算机的培训班,还有英语二学历的进修,拿到外贸英语大专证书。
问:您经历的培训中间,这些培训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有面授的,也有自学的。比如说原来市里开的“心理学”课程,要求在网上自学。更多的课程是面授。2009年教育学院把我们市骨中的学员代表带到四川成都开展异地交流。如果说进修,我认为还有一个方式,应该包括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在景山学校占了特别大比重。“十五”“十一五”的继续教育中,都是含着教研这一块的。景山学校使用自编教材,校本教研非常重要。
问:您参加了哪些校本教材的开发?
答:景山学校语文教材的开发,立项是1999年。我大概是03、04年的时候正式加入教材编写组,跟着教材组老教师,进行全套八本教材的编写、讨论和研究。之前我们还做过读本。周韞玉老师主编,大部分读本由我来组织老师编纂。
我们学校比较特殊,“前店后厂”,一边编教材、一边试教。你这边正编写呢,那边就要收集试教的数据、案例。因为我是初中教研组长,试教中的大部分工作是由我组织老师们来做。大家在教材编写组老专家们的指导下密切合作。
我在学校有多重身份,既是教材编写组成员,同时又是教研组长,更是一线教师。课题进展到现在,就不单是参与教材编写工作了,还要研究。如何在教材中体现景山特色,教材编写者有自己的构想,体现在教材中就是鲜明的阅读和写作序列。我相当于站在一个“中间人”的位置上:站在教材编写的角度上审视教学方面的问题。我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有试教(自编教材)的经验,反过来要指导青年老师,总结试教规律;我自己要写文章,还要跟老师们沟通,共同把好的教学案例、经验积累下来。我主要是做这些工作:参与编写时的讨论、修订,进行试教实验,还要做一些教材研究。
问:编写教材,研究教材,还有试教的整个经历,对您自己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过程是不是影响特别大?
答:当然,肯定是这样。以前从教很多年的时间里,都只是按教材去教,而不是用教材。一般的老师很难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站在教材编写的角度,来体会教材编写的架构是怎么一回事,研究教材编写的肌理。所以一般的老师也往往只拿着教材一课一课去教,很多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我一直在参与教材编写。教材里面的构想,编写者的意图,都是大家共同商量的,是景山语文教学集体智慧的结晶。参与了这些教材讨论,肯定对教材比别人吃得透。试教的时候怎么去处理教材,肯定要“站得高”一些,所以编写教材,研究教材,还有试教,这样的经历对我自身肯定有影响。以前不太关注的教材研究,教材性质、教材定位等都不太去关注。现在我做这个工作,要求自己主动地做点儿研究工作。不能说教材编写出来,再送给专家让他去研究对吧?所以我们自己要去做这个工作。比如我可能会去研究景山学校历史上的文言文教学如何,我们这套教材如何延承?景山学校的写作教学,以前“以写作为中心”的提法在全国还引起过争议。那么,景山学校现在对写作教学的认识,这个思想在教材中如何体现的?要去做研究工作。研究之后才能更好地开展试教实验。所以这些经历对我自身能力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促使我往专业化方向发展。
问:这里面有没有对您自己的发展成长而言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答:教材编写和试教,我是站在一个特殊的平台上。我们教材编写组成员是新老搭配的,四位老教师,三位中青年教师。99年学校里课题立项——这也是教育部的课题。老教师们开始教材编写时都是60多岁,到今年,老教师平均年龄已经七十三四岁。老景山人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凝聚。说是她们有“景山情结”也好,还是要为语文教育事业做贡献也好——她们愿把自己的余热发挥出来,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了这件事上。在这样的一种景山教改精神传递的过程当中,我感触特别深。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你会看到他们一天天老了,身体衰弱下去。在这几年当中,她们有的身患白血病,有的人高血压,有亲人得了癌症需要照顾的——她们全都是克服种种困难坚持编写教材。而这个过程中,几位老教师不是在闭门造车,关起门来自己编书,而是下来听课,带着我还有其他老师一起,不断地像滚雪球一样,把老师们带进试教行列中,推动试教的开展。她们真的是手把手地去教我们。比如,我一开始不知道怎么进行关于自编教材的校本教研,老教师会带着我做研讨,直接介入到我们教研活动中。比如周韞玉老师会说:“周群,这学期教研活动你要务必留出几次,我要做教材的宣讲。”她们为我们初中语文组扎扎实实做了很多校本教材的培训。比如周韞玉老师一开始就为我们讲景山传统,说老景山五十年代语文教改是怎么做的。在教材编写中也不断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吸取新的经验,融到教材里。在这四位老教师身上,我能够感觉到老景山人的情怀。不能单纯用敬业这个词去形容。她们热爱教材编写、语文教改这个工作,对景山学校情有独钟。她们打动了我们,让我们这些人受感染。从前说起教材编写以后的工作,我爱说“有教科所领导我们”。我们校长就说,周群你别想“跑”(指逃避责任吧)。老教师都要撤(退下来)的时候,你就要扛着。那我就会想,这份责任真的放到我肩上,我能不能扛得住。所以后来,我也会逼着自己去学,去尽可能充分地领会教材的主编、整个编写组的教学思想。我得思量,自己有没有能力把这个事情承担下来。但我想,我先得跟老教师们学做人做事的态度吧。
所以,如果说要举一件完整的、印象特别深的事的话,我觉得特别不好说。但是若干年一起走过来,老教师们带给我最强烈的印象,就是她们在教材编写这件事上表现出来的人格魅力:倾注全部心血,全身心地投入。这对我有最直接的影响。我常问自己,这些老人家都能做到这样的地步,为什么我们年轻人不行?总之,我觉得她们思想感情、意志品质这些方面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还有教材组的老师的有些具体做法也很让我感动。我们的主编是周韞玉老师,老景山人,调到教育学院后做了副院长。她现在七十三四岁,跟我父母一般大。大家都会觉得她年纪都挺大的吧?但是从开始做这个课题,到现在,她出了几十期的小报。但凡是她认为对学校领导、教科所,对我们语文组,对我们大家而言,应该了解的教育改革信息,她都从报刊杂志上摘出来,做成简报,复印后发给所有的老师。这件事上周老师不需要应付哪位领导,可她一做就是好几年。这些事情我看在眼里,心里也很感动。周老师等这些老教师,年纪虽然大,但是她们不封闭,不是死守景山学校过去五十年的传统经验。她们无论是做事情的态度,还是远见卓识,都是与时俱进的。比不少一线的老师(包括我)眼光都长远,状态都开放,与新课改同步。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耳濡目染,亲身感受到的,非常能打动我。
问:你在景山工作十八年,你让我们看到了很优秀的一个群体、团队。
答:对。我觉得一个人好不算好。不管到哪类学校,好一点的差一点的,都会有好老师。但是,有个好的团队不容易。前一段我做了一个课题,研究景山学校五十年语文教师队伍的代际传承问题。我认为,一个优秀团队的成长,必须有好的一个平台。一代一代教师队伍之间,必须有传递。教师的成长不能是一个无序的、自由生长的、漫生的状态。学校要给老师搭建平台,方方面面,制度的保证,人员的配备,新旧的交替,怎么去带动,有一个沟通的氛围和渠道。所以在参与教材编写的这个过程中,我从老教师那里得到了许多教诲,受益特别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