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育何处去
来源:广州日报 2013-5-21
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高考即将举行,语文作文向来是热点话题。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波又一波争论让人担忧。“救救语文教育”是近年来不少学者的共同呼吁。到底我们的语文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应试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民国教育胜过当前?
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在 “吐槽”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病时,不少人拿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相比较,认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到位,古文功底普遍扎实。
对此,温儒敏认为,民国时期现代的教育体制刚建立,有较多的办学自由,办学上容易形成各自的个性,也培养出不少“国学”大师。那时的语文教材大都是个人编写,如《国文八百课》等,自主性很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很有特色,值得借鉴。
民国时期语文教育刚脱胎于传统,学生的所谓“国学”底子自然都比较厚实。另外,民国时期能上学的人极少,国民大多数都是文盲,那时主要是精英教育,当然要比现在的语文教育水准高。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人都能上学,是公民普及教育。如果从“普及”的角度看,现在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成就又远远大于民国时期。
温儒敏还强调,现在学生要学的东西比民国时期增加了很多,英文、计算机等占用相当多的时间,不像民国时期学生那样专注地学语文;加上这些年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学生读书越来愈少,自然总体上语文水平又比不上民国时期。
因此,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应试就要拒绝“闲书”吗?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日前,中山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中,广州一位高三学生脱颖而出,面试考官称其“达到中文系本科生阅读量”。而该生却认为:“只是大家不读那么多书,才显得我好像与众不同。”
只读教科书,不读“闲书”是许多家长及学生信奉的理念,而现实却“事与愿违”,恰恰是多读闲书的学生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这种反差?
温儒敏认为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为了面对中考与高考,大多都不太赞成学生读“闲书”。这种偏向是错误的。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考上大学之后也可能还是高分低能,视野窄,思路不太开阔。温儒敏曾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调查,发现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和家长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除了“为中考和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温儒敏认为,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语文课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高考作文该怎样出题?
高考语文改革,首先要改变作文阅卷“趋中率”严重的问题。只要拉开分差,把二等分的“大肚子”缩小,增加高分比重,就能抑制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想法。
当下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一些中学甚至要求语文课给英语、数学“让路”。温儒敏认为的确存在语文课被挤压的现象。因为语文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要靠长期大量读书和写作,不断积累,才能总体上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短平快”其他学科也许行得通,突击复习一二个月,考分就可能明显提升。但语文特别是作文很难靠突击复习来提分。因此语文课显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很多师生误认为语文学不学都差不多。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对语文学习造成很大的妨碍。
另外,温儒敏认为,目前高考的作文阅卷评分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助长了急功近利的趋势。
温儒敏介绍,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评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据北京、福建等多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卷占75%~80%,一等卷占8%~10%,35分以下的三、四等卷不到20%。“趋中率”畸高,得高分者凤毛麟角,而马虎应对就40分上下,这也导致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风气。
所以他这几年一直呼吁高考语文要改革,首先要改变高考作文阅卷“趋中率”严重的问题。只要拉开分差,把二等分的“大肚子”缩小,增加高分比重,就能抑制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想法,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高考和中考的命题等方面也要改革,抑制“套式作文”和“文艺腔”,抑制读死书和题海战术现象。高考这根“指挥棒”其实是可以朝着正面去指挥的。
“大学语文”有必要学吗?
“大学语文”的出发点应是重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
目前许多大学生人文素养差,甚至基本的读写能力都不过关,为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大学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推进通识教育。
对于这一趋向,温儒敏认为,大学能重视语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改变学生人文素养差和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必须从小学、中学抓起,中小学没有做好,到大学就麻烦了,补课都来不及。所以他赞成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不是为了“补课”,不能上成“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的课时少,不是必修课,功能有限,其出发点应是重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简而言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是激发阅读兴趣。把激发读书兴趣和提升“语文素养”放在首位,力争在较高的层次上(相对高中而言),让同学们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现在全国时兴的通识教育,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要理清一系列问题:为何要通识教育?怎样开展?和专业教育有什么关系?教学效果如何等等。通识教育是指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是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应当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而现在许多大学的所谓通识教育,只是搞各种知识“拼盘”,或者学点琴棋书画、知道一点“国学”常识之类,这当然需要,却又是很不够的。通识教育的主干,应当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
温儒敏说,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 “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听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各种“概论”、“文学史”、“哲学史”和“艺术史”也有用,可以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要读一些基本的经典,文科理科都要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记者陈小雁 王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