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育何处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3 22:5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育何处去


来源:广州日报 2013-5-21
   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高考即将举行,语文作文向来是热点话题。近年来,对语文教学的批评不绝于耳,一波又一波争论让人担忧。“救救语文教育”是近年来不少学者的共同呼吁。到底我们的语文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在应试背景下,语文教育的出路何在?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  
  民国教育胜过当前?
  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在 “吐槽”当前语文教育的弊病时,不少人拿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相比较,认为民国时期语文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十分到位,古文功底普遍扎实。
  对此,温儒敏认为,民国时期现代的教育体制刚建立,有较多的办学自由,办学上容易形成各自的个性,也培养出不少“国学”大师。那时的语文教材大都是个人编写,如《国文八百课》等,自主性很强,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很有特色,值得借鉴。
  民国时期语文教育刚脱胎于传统,学生的所谓“国学”底子自然都比较厚实。另外,民国时期能上学的人极少,国民大多数都是文盲,那时主要是精英教育,当然要比现在的语文教育水准高。现在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所有人都能上学,是公民普及教育。如果从“普及”的角度看,现在的教育包括语文教育的成就又远远大于民国时期。
  温儒敏还强调,现在学生要学的东西比民国时期增加了很多,英文、计算机等占用相当多的时间,不像民国时期学生那样专注地学语文;加上这些年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学生读书越来愈少,自然总体上语文水平又比不上民国时期。
  因此,借鉴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经验是应当的,但拿民国语文作为标杆却大可不必,语文教育的改革还得适应现有的社会需要,面向未来。
应试就要拒绝“闲书”吗?
  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很大程度上要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日前,中山大学2013年自主招生中,广州一位高三学生脱颖而出,面试考官称其“达到中文系本科生阅读量”。而该生却认为:“只是大家不读那么多书,才显得我好像与众不同。”
  只读教科书,不读“闲书”是许多家长及学生信奉的理念,而现实却“事与愿违”,恰恰是多读闲书的学生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这种反差?
  温儒敏认为现在无论教师还是家长为了面对中考与高考,大多都不太赞成学生读“闲书”。这种偏向是错误的。只熟习教材和教辅,课外阅读“闲书”少,没有阅读习惯的,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考上大学之后也可能还是高分低能,视野窄,思路不太开阔。温儒敏曾在北大本科一年级新生中做过调查,发现凡是喜欢语文,形成了阅读习惯的,都是课外阅读量大、知识面广,读过很多“闲书”的,这一部分学生思想一般比较活跃,整体素质也高。
  “闲书”指的是学生选择的课外书,包括某些流行读物。读“闲书”可以引发阅读兴趣,不要因为考试而扼杀这种兴趣,更重要的,这是学生的“语文生活”的重要部分。如果教师和家长能藉此与学生对话,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便可能别开生面,并可以事半功倍,大大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应试教育还不可能完全取消的情况下,除了“为中考和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学生的爱好与潜力在相对宽松的个性化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温儒敏认为,语文教学的效果好不好,不止是看课内或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语文课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是为学生的一生发展打底子。
  高考作文该怎样出题?
  高考语文改革,首先要改变作文阅卷“趋中率”严重的问题。只要拉开分差,把二等分的“大肚子”缩小,增加高分比重,就能抑制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想法。
  当下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不重视,一些中学甚至要求语文课给英语、数学“让路”。温儒敏认为的确存在语文课被挤压的现象。因为语文课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要靠长期大量读书和写作,不断积累,才能总体上提升语文素养与能力,“短平快”其他学科也许行得通,突击复习一二个月,考分就可能明显提升。但语文特别是作文很难靠突击复习来提分。因此语文课显得“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很多师生误认为语文学不学都差不多。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对语文学习造成很大的妨碍。
  另外,温儒敏认为,目前高考的作文阅卷评分也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助长了急功近利的趋势。
  温儒敏介绍,高考语文总分150分,作文占60分,评分4个等级,其中二等40分上下。据北京、福建等多省市调查,近四、五年来,二等卷占75%~80%,一等卷占8%~10%,35分以下的三、四等卷不到20%。“趋中率”畸高,得高分者凤毛麟角,而马虎应对就40分上下,这也导致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风气。
  所以他这几年一直呼吁高考语文要改革,首先要改变高考作文阅卷“趋中率”严重的问题。只要拉开分差,把二等分的“大肚子”缩小,增加高分比重,就能抑制语文学不学都无所谓的想法,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当然,高考和中考的命题等方面也要改革,抑制“套式作文”和“文艺腔”,抑制读死书和题海战术现象。高考这根“指挥棒”其实是可以朝着正面去指挥的。
   “大学语文”有必要学吗?
  “大学语文”的出发点应是重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
  目前许多大学生人文素养差,甚至基本的读写能力都不过关,为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大学纷纷开设“大学语文”课,推进通识教育。
  对于这一趋向,温儒敏认为,大学能重视语文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值得肯定的。但要改变学生人文素养差和语文能力低下的现状,必须从小学、中学抓起,中小学没有做好,到大学就麻烦了,补课都来不及。所以他赞成高校都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但不是为了“补课”,不能上成“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的课时少,不是必修课,功能有限,其出发点应是重新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活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母语学习的积累,把被“败坏”了的胃口调试过来。简而言之,“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就是激发阅读兴趣。把激发读书兴趣和提升“语文素养”放在首位,力争在较高的层次上(相对高中而言),让同学们对语文与中国文化有感性的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进而养成高品位的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终生受用的生活方式。
  现在全国时兴的通识教育,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但要理清一系列问题:为何要通识教育?怎样开展?和专业教育有什么关系?教学效果如何等等。通识教育是指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通识,是一种更利于培养健全人格和博雅精神的教育理念,应当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而现在许多大学的所谓通识教育,只是搞各种知识“拼盘”,或者学点琴棋书画、知道一点“国学”常识之类,这当然需要,却又是很不够的。通识教育的主干,应当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
  温儒敏说,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 “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听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各种“概论”、“文学史”、“哲学史”和“艺术史”也有用,可以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要读一些基本的经典,文科理科都要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记者陈小雁 王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19 , Processed in 0.07709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