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管季超:请李金国仁弟代问刘济远教授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7-20 22:2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本色作文(十年磨一剑  方显“三本色”)作者:小优老师
  十年磨一剑  方显“三本色”
陆恕

刘济远教授的“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能力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研究,不断完善,不断提升,日趋成熟。他以其全新的理念、独特的视角,审视作文教学的历史与现状,创建了“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理论体系,并形成了操作性很强的职前职后培训及作文导写流程。整个理论系统与操作系统科学实用,开拓了我国作文教改的新领域。
“本色作文”理论的提出令人耳目一新,她返朴归真,正本清源,切中时弊,像一副清新剂,让在作文教改漫漫长途中跋涉的广大中小学教师眼前一亮。
“三本色”是该理论体系之精华,她深刻、精辟、形象地揭示了作文的真谛,阐明了作文的归宿。
首先,写作是学生个体的生命活动,作文要呈现习作者的生命本色。好一个“生命本色”,这是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表达了学习是升华生命质量这一教育理想。是人本主义在作文教学中的生动体现。
让习作者的生命之花尽情地自由地绽放,尊重差异,张扬个性。作文不做作,不掩饰,不无病呻吟,作文不是为了写给老师看,而是自主由衷地倾吐,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营造一个宽松、祥和、民主、开放的绿色课堂,让那些稚嫩的、柔弱的生命之花,毫无顾忌地绽放,给她以关爱、呵护、赏识,使她有安全感、归宿感、成就感,有自由权、质疑权,甚至是出错权,让习作者充满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的生命本色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学生,拥抱每一个学生,呵护每一个学生,宽容他们“生命之花”中的瑕疵,像母亲引导蹒跚学步的孩子那样,满怀期待,满怀信心。
其次是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习作应植根于生活的土壤里,忠实于生活,尊重生活,更尊重习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内容是真的,不是假的;是自己的,不是他人的;是“自产自销”的,不是“三来一补”的;是个性化的,不是标准化的;是真情表白有感而发的,不是装腔作势言不由衷的;是五彩缤纷的,不是清一色的。
再次是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童言表达童心,不受这个法、那个法的束缚,用不着学大人腔,说老头说,不说空话、套话、假话,人云亦云的话。呵护童真,激发童趣,释放童语,解放童心。让习作者的创新思维,在无忧无虑的绿色教育环境中萌发,让习作者的灵感在自由奔放的激情中喷发火花。
“本色作文”倡导习作者的生命本色,习作内容的生活本色,习作形式的自然本色,揭示了作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对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习作主体的虚无化”(无我之文),“习作内容的空洞化”(无物之文),“习作形式的模式化”(无个性之文)之痼疾和政治化、成人化、文学化倾向,无疑是一剂良药。“本色作文”,切中时弊,对作文教学现状有很强的批判性与针对性,因此,它得到了专家们与中小学师生的广泛认同,在我国作文教学界产生了强大的震憾力,引起了学术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如何催生“本色作文”,将其变成作文教学的现实。这就要开启一个渠道,或者打造一个平台,借助一个载体或一个中介,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去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
刘济远教授在实践中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于是他的“作文导写”理论及其实践体系,应运而生,新鲜出炉了。
刘济远教授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导”出来的,一字之差,反映了两种本质不同的教学观。其一,对教学本质的认识不同。什么是“教”?是学生原来没有,不会,是通过教师教了以后,才学会的,教是外力加给学生的。什么是“导”?是学生原来就有了一定的积淀,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将其原来的积淀整理升华而成的。其二,对教与学双方的定位也不同。“教”的对象是被动的,是教与学,授与受,给予与接收的关系;而“导”的教师与学生双方是同步互动的,教师只是引导者、参与者,平等对话中的首席。
如何“导写作文”?刘济远教授提出了导写手段的“三维度”,将其导写过程设计成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导写流程,即:以习作时间为纵向的前导、中导、后导的全过程导写;以习作空间为横向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全方位导写;以写作能力培养为主攻目标兼顾听、说、读、评、议等多种能力培养的全因素导写。并出版数十万字的专著《作文导写艺术》,完成了作文导写的操作系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完善了这一操作体系。
“本色作文导写”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问世,其意义已远远超过作文教学改革的范畴。它将把学生引向一条正确地学习,科学地思维,健康地成长之路,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身心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进而培养出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富于创新、勇于实践的一代新人。沿着这条路,学生不但在学作文,也在学做人,走向一条成人成才、成功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研究课题将有着多么广阔和美好的前景,它将引发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与探索。
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又有了可以操作的实施流程,但仍然还停留在方案的设计上,要在大范围内实现作文教学的突破,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培训与提高。刘济远教授以其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他在师范院校工作的优势,思考并着手改革高师教学体系,创造性地构建了“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能力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以往偏重于写作理论的灌输和文体形式的训练,而对师范生“导写”能力的培养近乎空白等问题,转变观念,改革教材,实施新的教学方案,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构建师范生“导写”能力培养的高师写作教学课程新体系,以及新课程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理论体系,坚持“学习与研究合一,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重”。
刘济远教授这一课题研究的“三部曲”,从理论层面、操作系统以及队伍培训三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的、开拓性的探讨与实践。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大学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篇,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6篇,《新华文摘》“论点摘编”2篇,篇目索引1篇,先后出版了“导写”专著4部(约180万字),其研究成果已经在学术界和广大中小学教师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广泛关注。
刘济远教授创立的“中小学本色作文导写能力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课题,诞生在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美誉的湖南第一师范这片沃土,决不是偶然的,是有其特殊的教育背景与历史渊源的。早在1913-1914年间,革命前辈、老教育家徐特立撰写出版了《小学各科教授法》(上、下册)、《初等小学国文教授法》(1-16卷)(宏文图书社),开创了我国分科教授法个人独著的先河;1924年,曾在湖南一师任教的黎锦熙教授出版专著《新著国语教学法》 (商务印书馆),这是我国以教科书形式编写的第一部语文教学法专著;1956年始,该校周仁济先生先后撰写出版了《小学语文中文学作品教学研究》、《小学语文常识性课文教学》、《童话、寓言及其教学》等数部专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又撰写出版了我国“文革”后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法》专著,对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989年,该校丁剑鸣先生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小教大专语文教学法教材《小学语文教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世纪末21世纪初,湖南一师刘济远教授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发表“本色作文导写理论”系列论文,主编出版“本色作文导写理论与实践”系列丛书,在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研究史上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页。这些珍贵的教育研究成果一脉相承,再一次印证了“唯楚有材,于斯为盛”的论断。
目前,这一课题的成果,已在很多省、市推广,实验学校遍布大江南北。2005年8月“全国作文教学研究会”在湖南第一师范成立,并以“本色作文导写”为主题召开了第一次年会。一个更为广泛的群众性“本色作文导写”热潮正在兴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实验大军已踏上征途。我们期待着长期以来围绕着广大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作文教学,走出误区,走出困境,谱写作文教学史上的新篇章!
2#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22:52:43 | 只看该作者
课程组教师近五年来主持的主要教研/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
课题来源
姓名
角色
研究状态
1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蒋 蓉
主持
已结题,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
基于新课程的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与实践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蒋 蓉
主持
在研
3
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冯铁山
主持
已结题
4
诗意德育促进学生积极人格和谐发展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冯铁山
主持
在研
5
本色课堂导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刘济远
主持
在研
6
中小学学教师本色作文导写技能培养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刘济远
主持
已结题
7
新课程本色作文导写的实践与研究
湖南省社科联
刘济远
主持
已结题
8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袁利芬
主持
已结题
9
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袁利芬
主持
已结题
10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莫崇芬
主持
在研
11
反思与重构:百年语文课程与传统文化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李宣平
主持
在研
12
语文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李金国
主持
已结题
1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对话”探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李金国
主持
在研
14
小学语文教师创新素养的培养研究
湖南省社科联
黄朝霞
主持
已结题
15
高师古汉语课程改革的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曾晓洁
主持
已结题
16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史研究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
曾晓洁
主持
在研
17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发展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曾晓洁
主持
已结题
18
中学语文学科渗透生命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周杨林
主持
在研
19
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精神的承传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杨林
主持
已结题
20
湖南农村小学生命教育现状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杨林
主持
在研
21
“顶岗实习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李玲
主持
在研

                                                                                    
课程组教师2006年以前主持的主要教研/科研项目
   
序号
项目名
课题来源
姓名
角色
研究状态
1
新诗教对小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
冯铁山
主持
已结题
2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小学语文教学论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蒋 蓉
主持
已结题
3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心理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罗小娟
主持
已结题
4
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的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袁利芬
主持
已结题
5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的研究与实践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莫崇芬
主持
已结题
6
中小学教师新课程本色作文导写技能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践与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刘济远
主持
已结题
7
新诗进课堂与诗意语文教师的培养
湖南省教育厅
冯铁山
主持
已结题
8
师范生“写”与“导写”能力培养实验研究
湖南省社科联
刘济远
主持
已结题。获省社科成果三等奖。
9
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实验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刘济远
主持
已结题
10
儿童口语交际过程中的言语心理研究
湖南省教育厅
罗小娟
主持
已结题
11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心理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罗小娟
主持
已结题
12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蒋 蓉
主持
已结题
13
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的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袁利芬
主持
已结题
14
小学语文教育科研能力培养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实验与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莫崇芬
主持
已结题
15
“新诗进课堂”的德育功能
国家教育部
冯铁山
主持
已结题
16
湖南一师大专层次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研究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李宣平
主持
已结题
17

现代活动教学与小学新课程的实施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蒋 蓉
主要
参与
已结题
18

现代活动教学与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实验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莫崇芬

排名
第二
已结题,获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19

中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推广实验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

李宣平
袁利芬

主要
参与
已结题。获湖南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3#
 楼主| 发表于 2013-7-20 22:54:52 | 只看该作者
指引教师发展方向的指南针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读后感

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第四小学 朱秋玲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是个喜欢看书的人,最喜欢看的是小说,但是由于职业的关系,也看了相当多的关于教学方面的书籍。
小说有趣味,吸引人,是我情不自禁地想看的,所以看小说有着很强的自觉意识,甚至乐此不疲,乐而忘返,乐而忘忧。
而看教学方面的书籍,总给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感,常常与工作的压力相伴。因为只要有一点点责任心的老师——而我肯定不是一般的负责任——就肯定会做这样的事情:一旦教学时涉及到一个自己不大肯定的知识点,就绝对不会放过,必须查资料把它弄清楚,然后才能教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也因此不断地学习了本专业的知识。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忘记,再学习,再忘记,往往曾经查过的知识,过后忘记了就得再查一遍,特别是有些有争议的知识点,连电脑或者字典上都不一定能给出确切答案的时候,就会有小小的争执和疑惑纠结在自己的脑海里,觉得这语文教学真是一个大海,黑洞!高山有顶,大海有底,黑洞呢?莫测。所以,虽然我的关于语文教学上的书籍比较多,但很多时候,我看过一遍就让它睡觉了,放着都觉得占位置,但是又不能丢,毕竟在需要的时候会翻看查阅一下,否则怎么办?难道再去买吗?可见,我对教学书籍实在谈不上是感兴趣,如果说喜欢,也不过是叶公好龙的意味。保存着,并不意味着喜欢。真如鸡肋。
但是知识不断地在更新,这偶尔查阅的书籍也就越来越多,因为责任重于泰山。人都有上进心,我也很想当一个成功者。我很明确我的人生中业余爱好与职业的地位。业余看小说,很惬意,而教学上的满足感才是我幸福的源泉。所以我还是在我的教学书籍里徜徉,希望吸取到有益于我进步的营养。前年,区教委发下来一本书,要求全区老师都参加考试。迫于考试的压力,我认真地看了这本书的每个章节,并做过笔记。觉得非常不错。这本书是什么呢?就是刘济远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应该说这是一本理论意味很强的书籍,但是其中对于教师教学实践的指导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我觉得如果能把这本书学好,用好,那么语文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一定能获得飞跃式的发展。这本书,完全可以称为指引教师发展的指南针。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首先,这本书起点高远,综合性强。从宏观到微观,从概述到细述,有层级向下辐射的格局,这种格局条分缕析,一目了然,使人学习起来易于理解,。
比如以前的教学大纲或者说今天演进成的新课程标准吧,里面都涵盖了。想想吧,一个老师,连教学目标都不清楚,能怎么教学呢?行动没有目标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打乱仗,乱弹琴。
再比如教学内容吧,书里也做了详细的阐述。特别是关于目标与内容关系的一段话值得我们关注:“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理想归宿,对教学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同时,它又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这告诉我什么呢?教学目标是最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指南,而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介,没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实现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彻底地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教学内容一清二楚。
而有了内容,教学活动如何实施呢?这又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关键。教学活动有两个环节,一个教,一个学。方法上也就既有教法,也有学法。我认为在知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前提之下,我们要重点研究的就是教学方法。而这本书的书名就是“策略”,策略即做事的计划和方法。小学语文老师做的事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众所周知,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这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载体(教学内容)可能是一定的,而实现目标的策略却是千变万化的。人们说,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还有人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可见达到目标的方法是有很多的。而《策略》一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好方法。那些特定的固有的策略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或方案,集中了中国教育界教育智慧的精华。
书的第一章概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概括地说,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包括五点,识字写字(包括汉语拼音)、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而第二章至第六章就是分各个章节分别对这五项内容策略的指导。
第七章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指导策略,无疑是锦上添花。因为语文学习绝对不是在课堂上就可以学好的。生活处处皆学问,任何学习都有其生活性。与生活脱节的学习我认为是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的,又怎么谈不上学好或者愉悦身心呢。所以这方面编者也没有忽略。
第八章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运用策略。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几种特定的固有的策略。让我们享受教育界的成果而避免走弯路。
以上即是本书地点高远,综合性强的体现。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次,我认为这本书既具有可具体操作的实践性,又具有一种抛砖引玉式的指导性。它每个方面的策略都讲了,都有举例,有很多方法是我们可以直接运用的。但是有很多方法又带有可模仿性和启发性。
比如第三章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选用的策略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中,运用朗读指导、赏析词句、品读感悟、想象延伸、情感渲染等多种方法。”我怎么理解这样的话呢?很明显,有很多文章都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而这样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比如品读感悟,就有很多方法;而赏析词句的方法一定也有很多;情感渲染的方法,在不同的文章中就肯定不同;更别说想象了,想象的方向可以是漫无边际的,而想象延伸方法中的想象大概也是有方向的吧?所以除非是具体的课例,否则这样的方法指导,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既具有实践性又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的,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再比如写字教学,书中有一段话是“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汉字的儿童,看到一个汉字时,会觉得它是毫无规律的一个图形,了解了它的内部结构,就知道它的点画顺序和搭配是有规律的,这样,就可以帮助他逐渐懂得怎样在书写时,把笔画的长短、部件的大小搭配适中,写出疏密合适、错落有致的汉字来。”而就我们平常的语文教学现象,对于写字教学的重视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写字方面的讲究,应该实施一种长期地重视和积累,而不是依靠学生一时的学习或者完全对照字帖练习熏陶,那样将事倍功半。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一定要齐头并进。
最难的可能是作文教学了。我对书中本色作文导写实验最感兴趣。仔细一看,竟然是刘济远教授主持研究的。这里面有个新理念——习作只可“导”不可“教”。主张根据儿童习作心理规律进行“导写”,让学生打开如下“三重门”。包括(一)“前导”开启真情实感的“闸门”——让学生“想写”;(二)“中导”开启材料仓库的“大门”——让学生“有写”;(三)“后导”开启写作的“窍门”——让学生“会写”。看到这里,我很赞同这个新理念,但是我也质疑一点,不可教?还是得教的,学生互相评改,自然有其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的趣味,但是教师给予适当点拨,不就是教了吗?不过是适可而止,点拨得巧妙而已。所以我现在在作文教学中,一般很注意先给学生“发表”的机会,再针对学生的作文做有的放矢的指导。有时候我会尽量造成一种和学生共同作文切磋琢磨的氛围,感觉是探讨,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当然,这也是一种向往,并没有真正地达到这样美好的境界。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总之,刘济远教授主编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内容包罗万象,给我的语文教学思想打开了一个广阔辽远的空间,使我对现有的语文教学策略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同时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极大的不足。里面的很多教学策略值得我学习运用并值得我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思考和研究。因为一本专著即使再丰富,也无法做到事无巨细全面开花的。这不是这本书的局限,而是它具有启发性和指引性的体现。它使我想起了指南针,指南针是什么?是指引方向的仪器,也比喻辨别事物正确发展的依据。我认为,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只要学好运用好这本书,朝着它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07:01 , Processed in 0.28349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