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多少方言正在失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4 17:5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多少方言正在失去

本报记者 文静

2007年02月05日 中国青年报

“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

  “甭跟我耍哩格儿楞”、“你怎么掰不开镊子了啊?!”、“满肚子的妖蛾子”……这些北京方言,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就在越来越多的北京方言被北京人淡忘的时候,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六郎庄的退休工人魏林海,走街串巷搜集北京方言已经两年多了,这期间魏大爷收集了近两万条北京方言。
  他收集方言的办法主要靠和别人聊天,特别是和“老北京”聊天,街坊邻居知道他研究这个,有时也会登门给他提供一两句。
  “有时候聊半天才能收集一两句。有时半夜睡醒了,脑袋里突然蹦出一个词儿,也要马上起来记下来,生怕早晨起来时给忘了。”魏林海说。
  虽然收集了近两万条北京方言,但是有不少魏大爷还没来得及整理好,只是记下有这样一个词,甚至还有一部分只是有读音,具体用哪个字来标注还没确定。按照他的标准,整理好的条目应该有注音、释意、引申义、举例等等。“我现在做的主要工作是尽可能多地去收集,出书、申遗都是后话了。”等整理工作完成后,魏大爷还想实现另一个对他来说似乎更不可能的目标,就是把生动的北京方言对话做成录音带,“因为有了语境才能更容易理解它的含义。”
  只是,魏林海也知道,自己的力量太有限。而方言的萎缩趋势,似乎非人力所能阻挡。
  方言搞笑:片面的繁荣
  有统计数据显示,自从1955年10月我国内地开始推广普通话,50多年来中国内地人口中会说普通话的已经占到一半以上。在普通话主导“话语空间”的压力下,方言日渐式微;然而,被年轻人遗忘了的土极了的方言,在当今又以最时髦的方式,说着最时髦的文化事件,被引入时尚生活。如果这么看,方言算是“繁荣”得一塌糊涂。
  前几年,雪村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方言版的《猫和老鼠》仅仅算得上是方言流行的一个序曲,2006年世界杯期间,用方言演绎的“黄健翔激情解说”才真正是红得发紫。在某门户网站中,收录了四川老男人版、辣妹版、湖北小屁孩版、超级河南话版、东北大帅哥版等至少7种方言版本的“黄氏”解说。而《武林外传》的热播,也让陕西味十足的“哦滴神啊”成了流行语。
  在电视银幕上,方言情景剧风暴已经席卷中国大地。由著名演员赵本山主演的电视剧《马大帅》、《刘老根儿》在全国多个城市轮番播出,该剧从头到尾说的全是东北话。由相声演员杨少华、杨议出演的《杨光的幸福生活》都说天津话,四川方言剧《山城棒棒军》重播10次依然受老百姓追捧……2006年,山东齐鲁电视台一档名叫《拉呱》的节目,主持人“小么哥”操着一口地道的济南腔播报新闻,收视率屡创新高。
  然而,学者认为,这些方言热,更多的是“市井化的调味品”,并不承载地域文化特色,相反,正表明了方言的衰落。
  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教授于长江看来,方言闹剧的流行充其量算是一种“片面的繁荣”。这种闹剧化,其实主要是以“外人”的感受把方言的某一方面畸形发展起来,是根据“他人”对该方言的好恶和取舍,说白了是因为别人的偏见、成见,常常有某种隐含的贬低成份。所以,这种滑稽的方言形态不能促进方言的复兴。
  来自五湖四海,同陷“城市化”困境
  事实上,方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表现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
  “有时候觉得只有方言里一个特定的词,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这些方言在公共场合说个笑话什么的一般都特别受欢迎。”来自陕西的女孩郑琪在大都市的一家媒体单位工作,她跟大伙儿聊天的时候,有时用方言蹦出个笑话,时常逗得大家开心不已。
  四川女孩罗雪认为,有的时候普通话没有方言传神,只有传神了才能引起大家的强烈反响和共鸣。“在四川话里,有个词音为‘闷兮兮的’,实际是‘笨’的意思,翻译成普通话就是‘呆笨呆笨的’。但是‘笨’显然没有‘闷兮兮的’那么传神。”
  尽管如此,在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为了交流顺畅已经对方言有所疏离,甚至有些人还认为,某些方言“太土”不好意思说。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年轻一代使用普通话的熟练程度早已超出方言。
  远在福建莆田的颜文已经完全不说家乡话了,一方面是父母没有要求,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嫌莆田话太土,如今,他对家乡方言的了解只限于听得懂。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小陶,可以用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跟周围的人交往,“自己80%的时间都是说普通话,但在给老家的人打电话的时候会说山东话。”
  和小陶一样,罗雪说,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经常是“刚说完普通话,又要说老家的话,有时候都有点变不过来”。
  专门研究上海方言的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钱乃荣就此举出了佐证,根据他统计,有特色的上海话里已经有70多个词对于当今青少年来说已经不会再使用了。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闽南话、粤语,以及其他几乎每种方言里。
  浙江金华市曾经做过一个金华方言的调查,在6岁到14岁的孩子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但一多半的被调查人员完全不会说金华方言,能用金华方言进行较好交流的不到被调查者的四分之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室主任周磊认为,从语言的使用范围、语言的使用人数、语言的使用环境这三方面来看,方言正在濒危,这个消亡的过程,有可能只是几年的时间。“特别是城市规模越大,方言受到的冲击也就越大。”
  怎样的方言才是时代的对手
  “新时代的曙光照进了方言。方言不是时代的对手。其实,谁又不在时代面前被揍得鼻青脸肿呢?”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敬文东在《方言以及方言的流变》一文中如是说。
  “我们对方言已经越来越陌生。在这个一切都被简化、被‘缩减’的时代,要走入一个方言的世界,对我们来说谈何容易。方言的死亡,差异的寿终正寝,意味着鲜活的感性缩减为干巴巴的、号称为理性的方程式以及电脑键盘上的符码。”敬文东表达了自己对于方言的隐忧,方言是中国多元文化的承载者,方言的消失,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的缩减。
  但他也承认,“方言的出生、发展和消亡,是语言和语言之间的较量,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全球化的年代,必须要有一种公共语言交流。”
  周磊表示,语言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能够通过一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它的消亡。他建议实行“方言普通话”的尝试,他认为实际存在并流通的是各种具有方言特色的普通话,即一种方言的变体,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应该是“普通话既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
  敬文东则更寄希望于汉语方言自身的调节适应能力,他把方言的生存路线比喻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他说:“方言的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方言文学本身也是一种独立的文学,它们自己发达,方言永远存在。”

来源:《中国青年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35 , Processed in 0.0975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