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不直接指向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5-21 14:00: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诗不直接指向思想作者:老刀
     记得谢有顺说过要写不可知的东西。应该是2003年在珠海市白藤湖度假村开我的诗歌研讨会,谢有顺在会上发言,强调诗歌写不可知的东西的重要性,当时没有太在意他的说法,全当是耳边风。事过多年,随着我阅历的增加,越来越觉得他这句话说到了诗歌的要害,实在是妙不可言。按照我的理解,谢有顺所谓的不可知,指的应该是诗要写感觉,而不是写理性。时下真正写感觉的诗并不多,感觉包括错觉,所以真正的好诗有时候是不可理喻的,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丈,疑是银河落九川。”李白一定是被眼前的瀑布震撼了,才有了银河落九川的错觉和感叹。但也有一些诗过于理性,可能表达了某一种理念,而且这种理念可能还比较深刻,但终究不能成为好诗,诗歌可从来都不是思想和哲理的代言人;话又说回来,诗歌是有思想的,诗中是有哲学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宏大思想背景的诗不会是好诗,读不到哲学意味的诗也不可能是好诗。可是,诗中的思想,诗中的哲学都是作为诗的背景,作为诗的灵魂出现的。从字面上是找不到的。所以,古人说诗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我们再用藏克家“有的人”作为例子,这是一首众人皆知的诗,许多人都读过,特别是上世界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这首诗曾经被当作思想教化的工具,编入了中小学课本。在我看来这是一首思想先行的诗,“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一句还可归为感觉,到位后面的“有的人想不朽,把名字刻入石头,他的尸首将比他的名字烂得更早。”就是一种思想演绎了。不是说有思想不好,思想是一盏灯,可以让人少走黑路和弯路,但如果用思想直接去照亮诗歌,诗行就显得苍白了。一个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地超越的,一个人第一次接触到“有的人为了不朽,把名字刻入石头,他的尸首将比他的名字烂得更早”这种思想,会为之震惊,然而这种震惊仅仅是思想上的震惊,不像是某种知觉带来的感动,会持续一生。当我们的见识超越了这一思想的时候,这一思想就会成为我们不屑的小儿科。但感觉不一样,感觉在单一之中却包含了太丰富的内容,有一个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生活阅历等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读《红楼梦》有年轻时候的感觉,中年时候有中年时候的感觉,老了再读,一定会有老年的感觉。那怕是一个细小的情节,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试想如果把《红梦梦》写成一种思想,不管这种思想有多么深刻,要不我们读不懂,如果我们读懂了,这种思想就变成了一个死的思想,不可能随人生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诗要经得起反复的阅读,也就是诗要成为诗,就得在感情的推动下,写自己的真实感觉,让那些仅依靠感觉而存在思绪凝结在我们的笔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13 , Processed in 0.0643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