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陈海燕: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9 22:2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陈海燕
语文老师必须要教作文,对大多数老师来说,作文教学的摸索经历都可谓是一言难尽,个中滋味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前不久,一位青年教师跟我说,陈老师啊,我一个数学老师突然间就改教了语文,这个作文可咋教啊?其实,不光是这样初教语文的新手,很多资深老师对于作文教学也都有着“欲说还休”之感,作文之于多数学生,也还是“强扭的瓜”“催熟的花”,让我们来看一组关于作文的校园语录——
关于作文的学生语录
◆ 我要是当了老师,谁不听话就让他写作文!
◆ 作文好难写呀,老师,能不能换个作业?抄三遍课文我也愿意。
◆ 谁能帮我写篇作文,我替他十次扫地。
◆ 老师教我们“远看……近看……仿佛……”苍天哪,一定要这样写吗?反感。
◆《作文,想说爱你真T M不容易》——某学生作文题目
……
关于作文教学的教师语录
◆ 你瞧瞧高年级老师批作文那惨样儿,我还是永远教低段吧!
◆ 真不知道怎么教,作文这东西,太玄乎了。
◆ 批作文,那不是人干的活呀!
◆ 什么?让我上作文公开课,别别,你饶了我吧!
◆ 哎!批作文,就好比收拾一盆子脏衣服,费了牛劲把它们一件一件全都洗干净了,你下次收回来呀,还是一样脏。两个字:白忙!
……
由此可见,作文,是师生心头共同的“痛”,是困扰广大师生的一道魔咒。到底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作文应该怎么教呢?有句话非常浅白的话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不打无准备的仗。我想,每一个正在教作文或者即将教作文的老师,都应该是“有备而来”。 我认为,要想教好作文,教者应该先冷静地问一问自己: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
一捧炽热的文心——爱读
很多教育大家在谈“写”的著作里,常常用很大的篇幅来谈“读”,这是有其深邃意味的。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爱阅读,真的很难想象他会爱写,他会爱教写。因此我们说,教作文,其首要准备是“爱读”——让自己爱读,让学生爱读。
让自己爱读,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丰厚个人文化积淀,为指导写进行技术储备;二是以身垂范,为学生树立最具说服力和感召力的阅读榜样。我们常常会发现,那些醉心阅读的老师,往往感情细腻,目光敏锐,他们对于生活,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常常会有着更为深入的观察和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常常蕴寓着人文思想的光辉。学而思,思而行,手不释卷的生活方式促就了他们对于语文教学,尤其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一份独特的认知,成为其精神的“底基”。
我曾在自己的《读者与渡者》一文中这样描述过阅读——
阅读,是一种心灵的吸纳。我们读陆游,读到的是北望家国的忧愤;我们读冰心,读到的是孤舟羁旅的轻愁;我们读丰子恺,读到的是烟火人间的啼笑;我们读舒婷,读席慕容,读余光中,读到的是岁月流转中内心最柔软的一次触动。在《悲惨世界》里扼腕,在《飞鸟集》里做梦,在《飘》里销魂……当你的心跳紧随文字的跌宕,当你的呼吸与主人公契合,当你终于明了其实你就在故事里,书籍,这个无声的伴侣,会在你合上它的那一刻,悄然入怀、入梦,并在未来的日子里,成为你,成为你的一部分——你的一声叹息,一个眼神,抑或是一段心事。
爱读的老师,对于文字自有一份体悟。遣词造句之精,布局谋篇之妙,如了然于胸,教起来,必能切中命脉,事半功倍。反之,则似夜路盲行,不得要领。
教师阅读中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注重童书的阅读。关注过童书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一个极其丰美的文学世界。在世界经典儿童文学殿堂里,有着不计其数的瑰宝——《小姐姐克拉拉》《收费亭里的小米洛》《查理和巧克力工厂》《绿山墙的安妮》《胡萝卜须》《皮皮鲁和鲁西西》《青铜葵花》《根鸟》《我要做好孩子》……这些令孩子着迷,同时也让大人动心的作品,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他们等待着有心的老师来驻足,来采撷,来品赏。江苏特级教师高子阳老师就是一位超级童书发烧友,他家里收藏有上千册世界各国童书。他读童书,评童书,讲童书,研究童书,推介童书,在童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他的《童书阅读年级分类》成为很多一线语文老师的宝典秘笈,应该说,如果你了解了高子阳老师阅读的故事,你就不会奇怪,为什么他教起作文来,总是妙招不断,灵感多多,因为,足够的积累会让教师举重若轻,足够多的童书阅读会让教师了解儿童,了解儿童的泪与笑。
熟悉儿童文学路径,有助于帮助学生阅读。教师在自身“爱读”的同时,也应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学生们都“爱读”。组织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师生共读,指导亲子共读,利用各种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成为班级阅读领袖,是每个有责任的语文老师应该着意筹谋的大事。
“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吧!
教室里静悄悄的感觉真好啊。都在读。只听到翻书的声音和偶尔冒出的笑声抑或叹息。你踱着步子,就感觉穿行在无数窃窃的喜悦间。不忍讲授,不忍分析,不忍抛出一个愣头愣脑的问题考傻我们的孩子。
有什么可说的呢?文字里的悲喜,词句间的顿挫,又岂是可以言说的?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那就读吧。”
——我在教学日志中曾这样感慨。也正是引导学生大量阅读积累,才使我在日后的作文教学路上越走越轻松。我从中受益,因此深感其意义非凡。
教师自己爱读并引导学生爱读的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鼓动家长“悦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谊会、家校联系册、家长学校等途径,增强家长阅读意识,提升家长阅读品位,指导亲子共读技巧,使家长成为促进学生阅读的另一股强大力量。
教师读,学生读,家长读,氤氲书香的童年给予孩子们的是牵引和唤醒,更是熏陶和浸染。读得多了,积累厚了,下笔行文便会畅快很多,所谓量变走向质变,很多作文的技巧、意识,已意会在心,只等“在今后的作文中‘不期然’的‘化用’” (管建刚语)。
爱读,怀揣一捧炽热的文心,使得作文教学在启动之初,就充满底气、灵气和锐气。
一支快意的文笔——能写
要想教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把写作的好手,正所谓“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道理非常明白。
我觉得,让自己爱写能写,拥有一支快意的文笔,是一个语文老师教作文前最大的一项备课任务。
教师写作,能写些什么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写论文。因为,这似乎是目前教师写作的主要方向。这种现象有其特定的现实原因(人所皆知这是职评硬件),因此包裹着若干功利色彩,使得本属于学术研究的教学论文,蒙上了一层尴尬的色彩,很多撰写论文的老师在命笔之初,想得最多的是“我的文章能不能获奖”,这显然背离了我们所倡导的积极的学术态度。作为教师,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者,写论文是一种不错的研究方法,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曾语重心长地说“论文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不是主要方式,正如同专业研究者自身的研究主要需要借助于论文这种问题表达出来一样,中小学教师的研究也有自身独特的问题表达样式。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育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育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结果的体现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
“教师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郑金洲教授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学的复杂性和教育生活的丰富性。基于此,我们或许可以放胆认定,教师写作的视野应该就是教师生活的全部视野。
我觉得,至少有三项内容,是值得老师们常常写一写的——教学思索,下水作文,生活随笔。
教学思索。这类写作主要有两种形式:教育叙事和教学论文。教育叙事比较感性,教学论文相对理性。教育叙事重在“多思多品多记”,有感而发,有感而记。一个教育花絮,一个教学细节,一个问题困惑,一段师生逸事,皆可下笔入文,成为生动而又鲜活的原创文字,写作的人往往会在“记”的过程中有意外的收益,获得教育境界的拔升。当对某一问题的观察、实践和思索已经比较深入的时候,可以尝试进行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把自己的教学思索进行梳理并诉诸笔端。来源于教学实践,脱胎于教学思索的论文往往比较“饱满”,精心提炼的观点,真实丰富的教育教学案例,将使论文显得有理有据,有血有肉,成为教师学术研究最具个性化的成果。
下水作文。我们常常给学生布置命题作文、看图作文、周记、日记、随笔,甚至大大小小无处不在的小练笔,我们是否曾问过自己——我会写吗?我能写好吗?应该说,写下水文是语文老师教作文必备的一项硬功,我常常跟青年教师们说“能写、会写下水文,是一个成熟语文教师的标志;爱写、善写下水文,就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标志”,这是肺腑之言。下水文,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写的范文,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你要教会学生写文章,自己要先乐于和善于写文章,教起来才能左右逢源。我曾在《下水文,不仅仅为了示范》一文中提出重新审视下水文的六个“视角”:下水文可以激活的笔尖,下水文可以浸润心田,下水文可以打磨技艺,下水文可以前瞻学情,下水文可以引领情趣,下水文可以引发思考。需要提示的是,“下水文”既可以是整篇,也可以是片段,既可以先于教学撰写,更可以与学生同步下笔。在作文教学中,下水文的呈现也颇有讲究,要注意选择呈现时机,注意设计呈现方式,注意审视呈现效果。下水文的运用要因班而异,因课而异,甚至因人而异。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用好用活下水文,不仅可以为作文教学助力,更可能使其成为作文教学的亮点。
生活随笔。有句话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一个细腻而敏感的语文老师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善感善思的人。观察,感受,体悟,思索,写作,久而久之,这一连串的过程,会形成一种奇异的惯性,让你习惯于把自己的看到的和想到的记录下来,并逐渐享受这个表达的过程,享受这种倾诉的快意。生活随笔可写的内容很多,家庭,朋友,社会,大事小事,悲喜泪笑,丝丝缕缕,皆可成篇,当你觉得写作的素材俯拾皆是的时候,你或许也就找到了让学生们写作上路的窍门,这种灵感会在你今后的作文指导中发挥神奇的功用,将你的作文教学导向通途。
一颗灵动的文胆——敢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盘点那些能把作文教“活”的老师,我们会发现,教作文,同样需要一份胆略,一份敢于尝试的胆略。不断的尝试能帮助我们树立作文教学理想,建构作文教学理念,切中作文教学命脉。
在尝试中树立作文教学理想。什么是作文教学理想?窃以为,作文教学理想是作文教学之胆气,是作文教学之动力,是作文教学之航标,它以明晰的目的性为特征,以丰润的情绪色彩为基调,以坚定的个性主张为基石,是一个教师作文教学的总体走向和宏观愿景。下面采撷的若干语录,或许可以看做是一些老师的作文教学理想——
作文教学发烧友语录
◆ 让写有力地走在读中。让100%的孩子爱上作文。(江苏 高子阳)
◆ 不要把生活塞进作文,而要把作文融入生活。(上海 徐鹄)
◆ 少训练“技巧”,多养育“文心”。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地生长,是松树就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这就是我所理解和倡导的“独特”。(江苏管建刚)
◆ 领着孩子们写好“博客作文”,让文字随心而舞。(浙江 张祖庆)
◆ “阅读作文”是作文家族的新生儿,让我们举起双手欢迎它,扶植它,让它快快长大,去开创小学作文教学风光无限的新时代。(上海 徐根荣)
◆ 培养一批作文发烧友,打造一个班级文学社。(某一线教师)
◆ 作文要养胃,不要倒胃;要如磁石,而非顽石;要心动,而不仅是笔动。(某一线教师)
咀嚼上述语录,你会发现,这些或显得激情、或透着理性的言语,无不浸含着教者对于作文教学个性化的思索,无不承载着他们一路行去的寄望,这既是一种憧憬,更是一种定位。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作文教学中曾经有过的迂回探寻、辗转揣摩以及痛定思痛后的一份笃定和勇气。这,或许只有尝试过,才能深解其中之味。我想,可能也正因为有着这样明晰的作文教学理想,徐鹄、徐根荣等教育前辈才能在作文教学之路上步履稳健,管建刚、张祖庆等名师新锐才能在不断的探索中成果卓著。
在尝试中建构作文教学理念。作文是什么?小学生作文是什么?教师如何教作文?小学生如何学作文?高效高品质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如何看待当下作文教学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脑子里的重重问号,是作文教学理念建构的前奏和预热,问题的答案当然可以有很多,有时因人而异,有时因地而异,有时因班级而异,这是不同的老师基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而产生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比较中,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名家前辈们比较成熟的作文教学理念,也不能拿来就用,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情况,融合个人思考,灵活借鉴。很多有思想的老师正是领会到了这一层,才得以在多角度的尝试中,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新理念。例如,深圳钟传伟老师的“学科作文”, 福建蔡丽斌老师的“绘本作文”,南京宋运来老师的“童漫作文”,深圳张云鹰老师的“开放作文”, 杭州张祖庆老师的“博客作文”,福建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等等。他们在教学中找准切口,大胆尝试,以鲜明的作文教学特色支撑起了极富个性的、崭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丰富了新时期我国作文教学领域的研究,也为广大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梳理出的、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是最务实最切用的。这种积累,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作为一股巨大的推力,增强作文教学实效,提升作文教学品质。
在尝试中切中作文教学命脉。有过作文教学实战经验的老师们都知道,长期的、持续的作文实践和新颖丰富、饶有童趣的主题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提升的两大法宝。什么是长期的、持续的作文实践呢?说得浅白一点,就是创造无数机会让学生写,让学生想写,让学生有得写。较之某些老师一学期只操心几篇单元作文的做法,这种以大型活动带动持续写作的作文实践,实在是高明太多。当前,很多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甚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学期为单位的主题写作,重视情境营造,强调多元互动,鼓励个性表达,着力养育文心,是学生写作本领提升的炼金炉。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书信笔友活动、班级小说创编活动、循环日记活动、追读追记活动等等。用浓烈的氛围点燃学生表达的热情,用精准的指导辅助学生迈过技术的难关,用多元的互动和评价激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足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惯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如何设计能吸引孩子的作文活动就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尤其是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兴趣十足,因此,教师要悉心洞察学生情绪,勤于搜集活动素材,善于捕捉教学契机,适时开展作文活动,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作文活动中享受“精神体操”的快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尝试开展了以下两例作文活动——
作文活动一:沈家视频秀
流程:
1.播放视频“家庭魔方大赛”。(该视频来源于我一位朋友的家庭自拍片段,记录了沈家三口开展魔方竞技的有趣过程,伴以沈爸爸的俏皮解说,时长2分18秒。)
2.聊一聊这段视频的观感。
3.呈现自助式写作菜单——
◆ 故事再现:《超级家庭魔方大赛》等
◆ 想象创编:《老沈家的一个周末夜》《做客沈家》等
◆ 素材拓展:《幕后英雄是老爸》
◆ 亮点评说:《好一段视频秀》
◆ 命题作文:《沈妈妈的最爱》
◆ 半命题作文:《这一家子可真》
◆ 模拟小编:模拟网站编辑,为视频写一段推荐语
◆ 活动企划:设想如果自己也学着沈妈妈的样儿,围绕一个主题,和家人或者朋友拍摄一段好玩的视频,你打算如何实施呢?请以书信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你的团队成员。注意你的语言要富有煽动性,说清“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做?打算怎么做?”要能点燃他们参与的热望。
……
4.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5.学生试写。
作文活动二:酷班演义
流程:
1.引子:嗨,各位,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超酷班级,认识一群极具个性的学生,他们身上或许有你的影子,或许有你的梦想,或许,藏着些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故事……呵呵,总之,请跟着我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PPT呈现动画短片《酷班演义》(时长1分15秒)。画面中,追光灯陆续定格,个性鲜明的一组黑白人物肖像,伴随着音乐和追光一一出场:
姚楚发——男生,穿T恤戴鸭舌帽,松垮状。
李悦勇——男生,一身球衣,正呼啸在篮球场上。
叶韶坚——男生,轮滑如飞,一脸快意。
黄  冠——男生,傲然回眸,略显忧郁。
黄燕蓉——女生,长发温婉,巧笑嫣然。
何景梅——女生,干练利落,笑得开怀。
胡烈聪——男生,戴着眼镜,神色冷峻。
3.谈话:你看清楚了班级里的谁?印象如何?
4.再看视频,留意人物特征。
5.谈话:说说人物细节。帮助学生梳理。
6.视频微格:将打印的各人物形象图片发给学生,再次观察,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自己脑子里的感觉和念头。
7.谈话交流:你感觉谁是老师?为什么?你觉得谁是男一号?谁是女一号?为什么?
8.初步构思故事标题。
9.创想人物性格(阳光型、内秀型、外冷内热型、外热内冷型等)。
10.勾画人物关系图。
11.勾画人物社会关系图。
12.撰写人物表。
13.构想至少三个章节的故事大纲。
14.着手写作一稿。
以上两个作文活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其创意立足“发散”,贴近学生生活,试图多渠道唤醒学生潜在的灵感,是作文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这两个教例的设计理念正契合了语文大家吴立岗教授所言:在习作命题上提倡学生自主选题,改进作文命题方式;在习作材料来源上,除了要求写纪实作文外,还要求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在习作体裁上,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在习作指导上,无论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习作评改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让学生通过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和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类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倍受学生欢迎,也比较容易获得学生共鸣,使学生能够较快“入境”, 使学生感到较好“下笔”。诸如这样的教例还可以生发出很多很多,只要是适合学生的主题,都将会得到学生们第一时间的热烈呼应。
“放胆尝试,留心小结”——教作文的老师只有把握住了这点要诀,才能实现我们期待的教学相长。
一双敏锐的文眼——善导
前面讲到,作文教学应该“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教师,我们倡导“爱读、能写、敢试”,必要的储备和自我锻造能令教学事半功倍——“爱读”让教师底蕴深厚,“能写”让教师来之能战,“敢试”让教师洞悉学情。而这里要强调的“善导”,则提醒大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面对随时出现的教学问题,我们还应该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善察更要善导。
作文教学中,什么地方需要教师用心去“导”?又如何去“导”呢?我的概括是——难点引导,拐点疏导,弱点督导,亮点倡导。
难点引导。孩子们怕作文,困难主要在哪里?细究一下,无外乎两类:动力性困难和能力性困难。动力性困难,简而言之就是不想写或没话写;能力性困难则表现为写不出或写不好。前者的解决,靠教师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兴趣,并着意提升其观察感受能力,使我们的小学生面对生活时,都成为“有感觉”的人,看到好景致会动心,遇到好素材想动笔,最终成为快乐的“写客”;后者的解决则仰仗读书,需要教师下大力气狠抓学生阅读,以达到“养育文心”之目的。学生肚子里有货了,笔下自然有神。此外,具体的指导也非常重要,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遭遇瓶颈的时候,教师应给予他们及时且富针对性的帮助。
例如,人教版五下第二单元看图作文,画面表现的是孩子们进行小足球比赛的场景,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远景近景交融。但是,在指导孩子们“先想象后描述”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找不到感觉,打不开思路,对于画面虽有些兴趣,但明显没有兴奋点和共鸣点。基于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与作品展现的是异国儿童生活或许有一些关系。于是,为达到“走进画面、走近人物”的目的,我创设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我出示了两组人名——
俄国男孩名字:维塔里耶、瓦吉姆、伊凡、安德烈、伊利亚、瓦连京
俄国女孩名字:冬妮娅、喀秋莎、尤利娅、安娜、玛丝洛娃、妮娜
我和孩子们一道饶有兴味地念了念这些名字,并引导大家找到一种呼唤朋友名字的亲切感。接着,我们让这些名字“飞”进画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字为人物命名,让每个画中人都“有名”。人物有了名字,形象顿时立体起来、丰满起来、灵动起来,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真切感,他们不再是画面上那个平面的形象,而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大活人,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里,想象瞬间打开,他们在观察中找到很多“有味道”的细节,他们开始爱上了画中的这些孩子,想画中人所想,急画中人所急,乐画中人所乐。就此,兴奋点找到了,话匣子打开了,进而拿起笔描述一番也不再是难事了。
拐点疏导。孩子们在参与到作文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情绪的波动,这些波动,或因写作困难,或因生活琐事,或因其他种种干扰,使学生处于一个无所适从的“拐点”,这样的时候,教师须敏锐洞察并及时疏导。例如,我曾收到过这样的一份学生周记,看上去是首诗,题为《哎,无聊》:无聊,一切事情都那么无聊!∕写作文,一提到这三个字,我的脑袋就大了。∕一个字,一个词,都是那么无聊,∕望望蓝天,颜色是那么单调,∕只要淡淡的浅蓝,忧郁的白云∕唉!∕平凡,一切都那么平凡!∕无数的车辆,无数的人,∕在大街上平行。∕一切东西根本没有变样。∕唉!∕学习是那么无聊!∕唉!∕天空是那么平凡!∕唉,无聊!……面对这篇周记,我思索着其背后的原因。我联想到,这个学生近期因为家庭变故,情绪显得非常差。为了舒缓一下他的心绪,也为了对这篇周记有个交代,我临时决定在课堂上“点评”一下。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我首先用幽默的语言肯定了这首诗“言为心声”的“写实风格”,又指出了作者对于夸张、拟人、反复等多种手法的“灵活运用”,还点出了其前后呼应、长短句结合的“写作特点”,最后小结,这是“一个思想者的内心独白”。这样“另类”的点评,大出学生们意料,尤其是写这首诗的那位学生,情绪非常激动,很快在老师的帮助下摆脱了生活阴影,并意外找到了写诗的兴趣,走出了写作的“拐点”。
弱点督导。大家都知道,在大量作文实践中形成作文能力,其过程是漫长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控能力也不强,加之学生间个性差异大,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难以坚持,这个弱点会令教学功亏一篑,因此,有力的督导就成为了必须。督导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制度层面的,例如建立班级读写公约,制定班级读写计划,出台班级文学社章程等;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例如缔结“手牵手”同学互助组,成立班级读写“帮帮团”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留心利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例如,为了给学生减压,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更多书香书趣,可以在班级大力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读书”, 让学生享受“听书”的快意;教师也可以和学生 “共写”“赛写”“接龙写”,以丰富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读写中来。这无形中也成为了一种督导,一种引领,让班级始终保持旺盛的读写态势,充满吸引力和感召力。
亮点倡导。教作文的老师,一定要有一双披沙拣金的慧眼,善于发现孩子们作文中的亮点,及时鼓励,热情倡导。例如,上海市特级教师徐鹄老师曾谈起一篇作文“死里逃生”的故事。他去朋友家做客,得知朋友的孙子,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已经会写作文,就随口问小家伙最近写了点什么,小男孩却抱怨说:“我刚写了一篇,妈妈说很无聊。”徐老师让他说来听听,男孩就把自己的作文复述了一遍。徐老师边听边记,听完拍案叫好——
一只小虫
上海市虹口区三中心小学二年级 朱震颉
一天早晨,我到阳台上拉窗帘,突然发现有一只小虫子在爬。
  这只小虫小小的,绿绿的,长着一对银白色的翅膀,好可爱!我从来没有见过,它是什么虫啊?
  我想捉住它,便从笔筒里抽出三枝荧光笔挡住小虫的去路。小虫真聪明,转了个身,掉头朝没有笔的方向爬走了。我又连忙抽出一支笔挡住它,心想:把你四面围住,这回看你往哪里跑?可没想到,小虫扑扑翅膀,飞走了!
  哎呀,我真笨!我怎么就忘了它还有一对翅膀呢?
徐鹄老师感叹说:我们不少老师、家长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化的所谓‘好作文’的标准,那就是主题明确,思想健康,要有意义。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捉虫子’之类的作文自然就变得‘很无聊’了。殊不知,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成长期,他们每天都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在他们的头脑里,有着无数个问号,许多的不解。儿童作文,本是儿童生活的表达,成长的记录。从这一点出发,所有能如实反映孩子的生活、思考的作文,都是好作文。由此可见,要正确评价儿童作文,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想问题,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我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作文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闪烁着童真的作文,应该大力表扬,我们要积极倡导孩子们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要为了什么所谓的“思想性”,去说假话、空话、套话。
引导,疏导,督导,倡导……教作文,老师必须善于因势利导,善于把困难转化为契机,成为孩子最贴心的作文向导。
结语: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我们每问自己一遍,我们的内心便会陡增一份自省,生发出为了学生为了教育的律己自强之心。多一份储备,多一分自信;多一份储备,多一分自如。也许,作文教学之旅,是对于一个语文老师的最全面的考验吧。
                                                                                             
                                                     (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9:22 , Processed in 0.0699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