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灵动的文胆——敢试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盘点那些能把作文教“活”的老师,我们会发现,教作文,同样需要一份胆略,一份敢于尝试的胆略。不断的尝试能帮助我们树立作文教学理想,建构作文教学理念,切中作文教学命脉。
在尝试中树立作文教学理想。什么是作文教学理想?窃以为,作文教学理想是作文教学之胆气,是作文教学之动力,是作文教学之航标,它以明晰的目的性为特征,以丰润的情绪色彩为基调,以坚定的个性主张为基石,是一个教师作文教学的总体走向和宏观愿景。下面采撷的若干语录,或许可以看做是一些老师的作文教学理想——
作文教学发烧友语录
◆ 让写有力地走在读中。让100%的孩子爱上作文。(江苏 高子阳)
◆ 不要把生活塞进作文,而要把作文融入生活。(上海 徐鹄)
◆ 少训练“技巧”,多养育“文心”。让学生自由地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地生长,是松树就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这就是我所理解和倡导的“独特”。(江苏管建刚)
◆ 领着孩子们写好“博客作文”,让文字随心而舞。(浙江 张祖庆)
◆ “阅读作文”是作文家族的新生儿,让我们举起双手欢迎它,扶植它,让它快快长大,去开创小学作文教学风光无限的新时代。(上海 徐根荣)
◆ 培养一批作文发烧友,打造一个班级文学社。(某一线教师)
◆ 作文要养胃,不要倒胃;要如磁石,而非顽石;要心动,而不仅是笔动。(某一线教师)
咀嚼上述语录,你会发现,这些或显得激情、或透着理性的言语,无不浸含着教者对于作文教学个性化的思索,无不承载着他们一路行去的寄望,这既是一种憧憬,更是一种定位。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似乎还能感受到,他们作文教学中曾经有过的迂回探寻、辗转揣摩以及痛定思痛后的一份笃定和勇气。这,或许只有尝试过,才能深解其中之味。我想,可能也正因为有着这样明晰的作文教学理想,徐鹄、徐根荣等教育前辈才能在作文教学之路上步履稳健,管建刚、张祖庆等名师新锐才能在不断的探索中成果卓著。
在尝试中建构作文教学理念。作文是什么?小学生作文是什么?教师如何教作文?小学生如何学作文?高效高品质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怎样的?如何看待当下作文教学的机遇与挑战?……教师脑子里的重重问号,是作文教学理念建构的前奏和预热,问题的答案当然可以有很多,有时因人而异,有时因地而异,有时因班级而异,这是不同的老师基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学而产生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教师应该在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比较中,形成一套个性化的、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理念。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名家前辈们比较成熟的作文教学理念,也不能拿来就用,应该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情况,融合个人思考,灵活借鉴。很多有思想的老师正是领会到了这一层,才得以在多角度的尝试中,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价值的作文教学新模式新理念。例如,深圳钟传伟老师的“学科作文”, 福建蔡丽斌老师的“绘本作文”,南京宋运来老师的“童漫作文”,深圳张云鹰老师的“开放作文”, 杭州张祖庆老师的“博客作文”,福建何捷老师的“游戏作文”等等。他们在教学中找准切口,大胆尝试,以鲜明的作文教学特色支撑起了极富个性的、崭新的作文教学理念,丰富了新时期我国作文教学领域的研究,也为广大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积累了宝贵的可借鉴的经验。作为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梳理出的、属于自己的作文教学理念,是最务实最切用的。这种积累,无论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将作为一股巨大的推力,增强作文教学实效,提升作文教学品质。
在尝试中切中作文教学命脉。有过作文教学实战经验的老师们都知道,长期的、持续的作文实践和新颖丰富、饶有童趣的主题活动是促进学生作文提升的两大法宝。什么是长期的、持续的作文实践呢?说得浅白一点,就是创造无数机会让学生写,让学生想写,让学生有得写。较之某些老师一学期只操心几篇单元作文的做法,这种以大型活动带动持续写作的作文实践,实在是高明太多。当前,很多老师已经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甚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以学期为单位的主题写作,重视情境营造,强调多元互动,鼓励个性表达,着力养育文心,是学生写作本领提升的炼金炉。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书信笔友活动、班级小说创编活动、循环日记活动、追读追记活动等等。用浓烈的氛围点燃学生表达的热情,用精准的指导辅助学生迈过技术的难关,用多元的互动和评价激活学生的读者意识,让学生在足够的写作实践中逐渐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惯性。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力也比较薄弱,因此,如何设计能吸引孩子的作文活动就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如今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浓,尤其是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兴趣十足,因此,教师要悉心洞察学生情绪,勤于搜集活动素材,善于捕捉教学契机,适时开展作文活动,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作文活动中享受“精神体操”的快意。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尝试开展了以下两例作文活动——
作文活动一:沈家视频秀
流程:
1.播放视频“家庭魔方大赛”。(该视频来源于我一位朋友的家庭自拍片段,记录了沈家三口开展魔方竞技的有趣过程,伴以沈爸爸的俏皮解说,时长2分18秒。)
2.聊一聊这段视频的观感。
3.呈现自助式写作菜单——
◆ 故事再现:《超级家庭魔方大赛》等
◆ 想象创编:《老沈家的一个周末夜》《做客沈家》等
◆ 素材拓展:《幕后英雄是老爸》
◆ 亮点评说:《好一段视频秀》
◆ 命题作文:《沈妈妈的最爱》
◆ 半命题作文:《这一家子可真》
◆ 模拟小编:模拟网站编辑,为视频写一段推荐语
◆ 活动企划:设想如果自己也学着沈妈妈的样儿,围绕一个主题,和家人或者朋友拍摄一段好玩的视频,你打算如何实施呢?请以书信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你的团队成员。注意你的语言要富有煽动性,说清“你想做什么?为什么做?打算怎么做?”要能点燃他们参与的热望。
……
4.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主题。
5.学生试写。
作文活动二:酷班演义
流程:
1.引子:嗨,各位,今天,我们将走进一个超酷班级,认识一群极具个性的学生,他们身上或许有你的影子,或许有你的梦想,或许,藏着些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故事……呵呵,总之,请跟着我先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2.PPT呈现动画短片《酷班演义》(时长1分15秒)。画面中,追光灯陆续定格,个性鲜明的一组黑白人物肖像,伴随着音乐和追光一一出场:
姚楚发——男生,穿T恤戴鸭舌帽,松垮状。
李悦勇——男生,一身球衣,正呼啸在篮球场上。
叶韶坚——男生,轮滑如飞,一脸快意。
黄 冠——男生,傲然回眸,略显忧郁。
黄燕蓉——女生,长发温婉,巧笑嫣然。
何景梅——女生,干练利落,笑得开怀。
胡烈聪——男生,戴着眼镜,神色冷峻。
3.谈话:你看清楚了班级里的谁?印象如何?
4.再看视频,留意人物特征。
5.谈话:说说人物细节。帮助学生梳理。
6.视频微格:将打印的各人物形象图片发给学生,再次观察,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自己脑子里的感觉和念头。
7.谈话交流:你感觉谁是老师?为什么?你觉得谁是男一号?谁是女一号?为什么?
8.初步构思故事标题。
9.创想人物性格(阳光型、内秀型、外冷内热型、外热内冷型等)。
10.勾画人物关系图。
11.勾画人物社会关系图。
12.撰写人物表。
13.构想至少三个章节的故事大纲。
14.着手写作一稿。
以上两个作文活动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其创意立足“发散”,贴近学生生活,试图多渠道唤醒学生潜在的灵感,是作文教学活动的有益尝试。这两个教例的设计理念正契合了语文大家吴立岗教授所言:在习作命题上提倡学生自主选题,改进作文命题方式;在习作材料来源上,除了要求写纪实作文外,还要求将想象作文列入教学计划,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在习作体裁上,要求不拘形式,淡化文体,灵活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现手法;在习作指导上,无论取材立意、布局谋篇、用词造句,都要求开阔思路,自由表达,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习作评改上,要求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并让学生通过自己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合作和相互了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这类活动,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倍受学生欢迎,也比较容易获得学生共鸣,使学生能够较快“入境”, 使学生感到较好“下笔”。诸如这样的教例还可以生发出很多很多,只要是适合学生的主题,都将会得到学生们第一时间的热烈呼应。
“放胆尝试,留心小结”——教作文的老师只有把握住了这点要诀,才能实现我们期待的教学相长。
一双敏锐的文眼——善导
前面讲到,作文教学应该“不打无准备之仗”,作为教师,我们倡导“爱读、能写、敢试”,必要的储备和自我锻造能令教学事半功倍——“爱读”让教师底蕴深厚,“能写”让教师来之能战,“敢试”让教师洞悉学情。而这里要强调的“善导”,则提醒大家,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场景,面对随时出现的教学问题,我们还应该有一双敏锐的慧眼,善察更要善导。
作文教学中,什么地方需要教师用心去“导”?又如何去“导”呢?我的概括是——难点引导,拐点疏导,弱点督导,亮点倡导。
难点引导。孩子们怕作文,困难主要在哪里?细究一下,无外乎两类:动力性困难和能力性困难。动力性困难,简而言之就是不想写或没话写;能力性困难则表现为写不出或写不好。前者的解决,靠教师想方设法点燃学生兴趣,并着意提升其观察感受能力,使我们的小学生面对生活时,都成为“有感觉”的人,看到好景致会动心,遇到好素材想动笔,最终成为快乐的“写客”;后者的解决则仰仗读书,需要教师下大力气狠抓学生阅读,以达到“养育文心”之目的。学生肚子里有货了,笔下自然有神。此外,具体的指导也非常重要,当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遭遇瓶颈的时候,教师应给予他们及时且富针对性的帮助。
例如,人教版五下第二单元看图作文,画面表现的是孩子们进行小足球比赛的场景,图中人物形象生动,远景近景交融。但是,在指导孩子们“先想象后描述”的过程中,孩子们往往找不到感觉,打不开思路,对于画面虽有些兴趣,但明显没有兴奋点和共鸣点。基于这样的问题,我想,这与作品展现的是异国儿童生活或许有一些关系。于是,为达到“走进画面、走近人物”的目的,我创设了一个新的教学环节,我出示了两组人名——
俄国男孩名字:维塔里耶、瓦吉姆、伊凡、安德烈、伊利亚、瓦连京
俄国女孩名字:冬妮娅、喀秋莎、尤利娅、安娜、玛丝洛娃、妮娜
我和孩子们一道饶有兴味地念了念这些名字,并引导大家找到一种呼唤朋友名字的亲切感。接着,我们让这些名字“飞”进画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名字为人物命名,让每个画中人都“有名”。人物有了名字,形象顿时立体起来、丰满起来、灵动起来,有了一种呼之欲出的真切感,他们不再是画面上那个平面的形象,而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大活人,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里,想象瞬间打开,他们在观察中找到很多“有味道”的细节,他们开始爱上了画中的这些孩子,想画中人所想,急画中人所急,乐画中人所乐。就此,兴奋点找到了,话匣子打开了,进而拿起笔描述一番也不再是难事了。
拐点疏导。孩子们在参与到作文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情绪的波动,这些波动,或因写作困难,或因生活琐事,或因其他种种干扰,使学生处于一个无所适从的“拐点”,这样的时候,教师须敏锐洞察并及时疏导。例如,我曾收到过这样的一份学生周记,看上去是首诗,题为《哎,无聊》:无聊,一切事情都那么无聊!∕写作文,一提到这三个字,我的脑袋就大了。∕一个字,一个词,都是那么无聊,∕望望蓝天,颜色是那么单调,∕只要淡淡的浅蓝,忧郁的白云∕唉!∕平凡,一切都那么平凡!∕无数的车辆,无数的人,∕在大街上平行。∕一切东西根本没有变样。∕唉!∕学习是那么无聊!∕唉!∕天空是那么平凡!∕唉,无聊!……面对这篇周记,我思索着其背后的原因。我联想到,这个学生近期因为家庭变故,情绪显得非常差。为了舒缓一下他的心绪,也为了对这篇周记有个交代,我临时决定在课堂上“点评”一下。让大家想不到的是,我首先用幽默的语言肯定了这首诗“言为心声”的“写实风格”,又指出了作者对于夸张、拟人、反复等多种手法的“灵活运用”,还点出了其前后呼应、长短句结合的“写作特点”,最后小结,这是“一个思想者的内心独白”。这样“另类”的点评,大出学生们意料,尤其是写这首诗的那位学生,情绪非常激动,很快在老师的帮助下摆脱了生活阴影,并意外找到了写诗的兴趣,走出了写作的“拐点”。
弱点督导。大家都知道,在大量作文实践中形成作文能力,其过程是漫长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控能力也不强,加之学生间个性差异大,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读写训练的时候,很多人往往难以坚持,这个弱点会令教学功亏一篑,因此,有力的督导就成为了必须。督导的方式很多,可以是制度层面的,例如建立班级读写公约,制定班级读写计划,出台班级文学社章程等;也可以是情感层面的,例如缔结“手牵手”同学互助组,成立班级读写“帮帮团”等。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留心利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学生。例如,为了给学生减压,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更多书香书趣,可以在班级大力开展“师生共读”活动,教师可以为学生“读书”, 让学生享受“听书”的快意;教师也可以和学生 “共写”“赛写”“接龙写”,以丰富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读写中来。这无形中也成为了一种督导,一种引领,让班级始终保持旺盛的读写态势,充满吸引力和感召力。
亮点倡导。教作文的老师,一定要有一双披沙拣金的慧眼,善于发现孩子们作文中的亮点,及时鼓励,热情倡导。例如,上海市特级教师徐鹄老师曾谈起一篇作文“死里逃生”的故事。他去朋友家做客,得知朋友的孙子,一个二年级小学生已经会写作文,就随口问小家伙最近写了点什么,小男孩却抱怨说:“我刚写了一篇,妈妈说很无聊。”徐老师让他说来听听,男孩就把自己的作文复述了一遍。徐老师边听边记,听完拍案叫好——
一只小虫
上海市虹口区三中心小学二年级 朱震颉
一天早晨,我到阳台上拉窗帘,突然发现有一只小虫子在爬。
这只小虫小小的,绿绿的,长着一对银白色的翅膀,好可爱!我从来没有见过,它是什么虫啊?
我想捉住它,便从笔筒里抽出三枝荧光笔挡住小虫的去路。小虫真聪明,转了个身,掉头朝没有笔的方向爬走了。我又连忙抽出一支笔挡住它,心想:把你四面围住,这回看你往哪里跑?可没想到,小虫扑扑翅膀,飞走了!
哎呀,我真笨!我怎么就忘了它还有一对翅膀呢?
徐鹄老师感叹说:我们不少老师、家长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化的所谓‘好作文’的标准,那就是主题明确,思想健康,要有意义。用这样的标准来衡量,‘捉虫子’之类的作文自然就变得‘很无聊’了。殊不知,儿童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成长期,他们每天都睁大一双好奇的眼睛看世界,在他们的头脑里,有着无数个问号,许多的不解。儿童作文,本是儿童生活的表达,成长的记录。从这一点出发,所有能如实反映孩子的生活、思考的作文,都是好作文。由此可见,要正确评价儿童作文,就要站在儿童的立场想问题,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我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们的语文老师读起作文来,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闪烁着童真的作文,应该大力表扬,我们要积极倡导孩子们说真话,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要为了什么所谓的“思想性”,去说假话、空话、套话。
引导,疏导,督导,倡导……教作文,老师必须善于因势利导,善于把困难转化为契机,成为孩子最贴心的作文向导。
结语:教作文,你准备好了吗?我们每问自己一遍,我们的内心便会陡增一份自省,生发出为了学生为了教育的律己自强之心。多一份储备,多一分自信;多一份储备,多一分自如。也许,作文教学之旅,是对于一个语文老师的最全面的考验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