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诗歌与现代精神:我们今天怎样读唐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4 09:2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方历史沙龙第(68)期:古典诗歌与现代精神:我们今天怎样读唐诗
  暨
  袁凌《在唐诗中穿行》新书品读会
  主办:东方历史评论、腾讯书院、单向空间、东方出版社
  嘉宾: 袁 凌 作家、调查记者
  西 川 诗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叶匡政 诗人、学者、文化批评家
  主持: 李 礼 《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
  时间:9月19日下午14:00至16:00
  地点:单向空间朝阳大悦城店
  一条通向唐诗的迷人通道
  李礼:今天沙龙主题跟诗歌很有关系,也跟袁凌在东方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唐诗中穿行》有关,这本书写得很有趣,有许多让人很感兴趣的故事,一会儿坐下来跟大家聊,正式开始前,给大家介绍今天三位嘉宾,可能很多诗歌爱好者应该熟悉,但是隆重介绍一下,首先是我们大家都很喜欢的西川老师,西川老师是北大著名的诗人,也算是当代最著名的诗歌诗人和诗歌运动倡导者,作品很多,不一一介绍了,相信很多是他粉丝。因为今天活动腾讯书院也是合作方,介绍一下,我右手边的叶匡政老师,也是著名的诗人,他写过很多优秀的诗歌,还在主编一些独立的史料,学术批评一类刊物,最近也出版了新作《可以论》。最后隆重介绍一下今天的主嘉宾,《在唐诗中穿行》的作者袁凌老师,袁老师是媒体人,在很多知名媒体工作过,也是国内目前非虚构写作最优秀的作者之一。他的报道《走出马三家》和《守夜人高华》曾腾讯年度特稿和调查报道奖,暨南方传媒研究两届年度致敬,他去年的作品《我的九十九次死亡》获得腾讯书院年度非虚构文学奖。袁凌老师是陕西人,一会儿沙龙正式开始前,可以请他用五分钟左右,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他是怎么读诗的。今天沙龙会持续一个半小时,留二十分钟给大家自由提问时间。
  首先把话筒交给袁凌,请你谈一下自己的写作,为什么要写唐诗,想通过这本书表达什么?你其实有很多其他想法,具体是怎样的?
  把唐代诗人变成同代人
  袁凌:做记者的人为什么写诗?其实我一开始就写诗,这本书很早就写好了,完稿是在2001年,写好后搁置了十三、四年才出版。这件事情其实并不奇怪,我早在刚做记者的时候就开始写这本书,为什么?我从前就非常喜欢古诗,高中时我非常喜欢李商隐,李贺的诗也很熟悉,这也是这本书的开端,为什么是他们两个呢,因为他们有一层关系,李商隐老婆娘家的嫂子是李贺的姐姐。李贺是肺病患者,很年轻就去世了,我写这本书时,刚在重庆生了一场结核病,我记得很清楚,那时是春天,我躺在草地上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突然吐了几口血。当时我觉得马上就要死了,后来经过自救治疗,活了过来,在这之前我没有考虑生死问题,病刚刚治好,不知道为什么有一股激情,逼着我必须把它写出来,用了几个月就写完了,自然想到李贺。为什么我对唐诗有这么大的兴趣,因为我是陕西人,出生在大巴山,大学是在西安上的,后来多次经过西安,对那里还是很熟悉。西安是唐代诗人活动主要地方,上大学时,我的窗户对着西安老城墙,西安的老城门,朱雀门、玄武门依然保持那时候的名称,让我很有感触。
  我有个同学住杜陵塬,杜甫曾在那里居住十年,杜牧生在那里,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在长安县政府,他告诉我,当地农民总说玉米林长起来后,听见有人在里面吟诗,走近看不到人,早上还闻到酒香。诗歌的灵魂就寄托在土地上,我拜访过杜陵塬,也叫少陵塬。我家乡在大巴山,这个地方也很奇怪,我作品里面主要人物都围绕大巴山活动,李商隐《巴山夜雨》的典故,主要活动场所就是东川一带,早期活动在宝鸡一带,我每次坐火车回家都要经过宝鸡。杜甫也在重庆和巴东一带活动,他在重庆一带得过肺病,让我感触很深。我书中另一个比较重要的诗人孟浩然,他是在襄阳一带,襄阳顺流而下很近,巴山楚水这一带周围还是有很多诗的踪迹,这些可能从小到大学都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这可能是我写作的直接原因。
  如果讨论深层原因,那就是对现代诗歌的不满,我大学时候开始写现代诗歌,那时候照着现代诗朦胧诗在写,当时并不知道西川、海子这些老师和他们的追求,我直觉感觉到不喜欢纯粹的现代诗路子,感觉不够,回头从中国的古典和诗歌中寻找可用的意象,包括方言,诗歌和语言有联系,用现代诗写法,看起来很快写好,但要再提高很难。
  所以当时有很长时间我写的诗遭遇很多否定,但是当中感受到对古诗印象更深了,我也意识到,现代诗歌说不定能从古诗中吸取一种看待世界和描述世界的方式。现在诗词评奖变成闹剧,写古诗变成打油诗,但实际上古诗和现代诗没有什么隔绝,所以如果说这本书的现代意义在哪里?为什么想到要出版这本书,就是因为我想要传达一个概念,古代的诗人对世界的表达方式,观察他们体现方式,他们面对自己世界关系认真追求语言的态度,是我们现代所缺乏的。古诗和现代诗没有什么隔绝。他们跟世界的关系跟物质的关系更真实,以往我们说唐诗总说意境,意境是什么?很笼统的东西,他们写得很好,但在这下面有对生活紧张关系的体现,有欢乐又有悲哀,有风雅也有困顿,这种东西被我们忽略,所以这本书大量的内容是每个诗人面对真实生活的态度,这种不是像王小波的传奇笔法,也不是张大春追慕诗人轶事。我用了一种当下性的写法,你可以看唐诗感受现代意识,而现代人可以理解唐代诗人的感受。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的书中写《长安古意》,骆宾王去看望卢照邻,卢照邻身体残废之后,已经修好一座坟墓住在了里面,他们探讨生死问题,似乎存在主义的场景。我觉得没必要把唐人和我们现在人隔绝起来,就是觉得他们风雅,他们很多生活的、真实的东西,对物质的感受,可能是与今天相通的。我想说的其实是,唐代诗人的世界观,他们对待生活、对待物质的态度仍然和今天的我们相通。杜甫始终面临物质匮乏的紧张感,却从来没有抛弃他跟朋友的关系,他和李白的友谊,已经超脱我们通常所说诗人友谊,到了生死层次。我想讨论这样的东西,我希望这个东西不光留给我自己,可能我们现代诗歌里面也会有一些生命力的东西,不是把诗人当做古董传家宝。海子有一句“我仿佛一口祖先向后挖掘的井”,那这个向后挖掘不仅包括荷尔德林,可能也会包括唐代的李白、杜甫,我写这本书大致就是这么个原因。

2#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2:13 | 只看该作者

  叶匡政:我今天主要说说袁凌这个人,我已经40多岁,遇到三个异人,一个是梁小斌,90年代中旬遇到杨键,在北京这么多年遇到就是袁凌。2009年是同事,现在仍然同事,我们俩实际同事估计不到三年,2009年是同事,现在也是同事,其实我们同事确实不到三年,因为他三进三出,我在北京认识很多诗人,袁凌确实是非常纯粹的诗人,工作非常严谨,他早年在《新京报》,在行业内一直名气很大,但是通常工作一年以后,立马什么都不要,就回到老家写作,写一年再出山。我们单位很多人不想干就走了,在外面呆一段时间想回来又回来了。我现在《凤凰周刊》,主要负责写时评,袁凌负责调查新闻,他是非常优秀的调查记者,这么多年来,袁凌身上一直保持得非常纯粹,我记得非常清楚,当年我们认识两天,他从QQ上传给我很多图片,说这是他故乡,当时我很惊讶,很少人先把自己故乡的图片传过来,他故乡确实很美,他出生在安康八仙镇,景色也很美,他可能每隔两三年就回去呆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往往被职业身份所约束,觉得一个记者怎么会写唐诗,其实他大学和硕士都是读的中国古典文学,都是读中国文学,博士读的是历史,读了一年不想读。他是复旦的硕士,他一直写作,我2009年进《凤凰周刊》经常接触很多新闻朋友,新闻行业有许多人在坚持职业以外的写作,许多人都在写小说、写诗。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们往往没有进入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领域。我不是学新闻专业的,曾经觉得我是不是也可以做调查新闻,后来发现职业难度非常大,他要调查新闻,首先别人不愿意接受采访,还要寻找材料资源。第二他让受访者开头说话,第三还要最后形成文章。一个优秀调查记者往往综合能力很强,又能让人开口说话,又能根据事实写出来,在我看来很多调查新闻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因为我们现在的文学主要还是虚构文学它有纯粹的想象、富有创造力,但我觉得文学应该重新考虑,在新闻界也有大量可以称为文学家或者诗人的人。我先说这么多,下面请西川老师谈谈这本书的感受。
  西川:先简单说几句。我知道袁凌要出版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吃惊,因为我知道他是记者,没想到他能拿出来这么一本作品。他这本书是写完后十几年才拿出来出版的。他那么关心现实,而他的底子是中国古代文化,而且还是唐诗!他传给我稿子后,我很快就看完了。我自己跟袁凌其实有相似的想法:现代人读古诗,常把古人放得远远的,比如1000年前的,我们就觉得他就是1000年前的人,1500年前的人就是1500年前的人,而袁凌让我吃惊的是,他居然把这些古人当成了当代人,或者可以说把他把自己变成古人的同代人。——我觉得这是阅读古文学时的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你究竟是把古人供起来读,还是努力把自己当作古人的同代人来读,这是两种读书的方法。把古人供起来读,一般来说是希望获得一种熏陶,一种滋养,一种修养:你看我这个人有修养,我可以随便吟几首古诗,必要的时候,比如写文章的时候,用两句古诗,显得我很有修养。我本人对于从古诗这儿获得修养当然也在乎,但是没有那么在乎。我个人希望从古人那儿获得的是创造力,就是“古人为什么这么做”?比如一说到唐诗,一提到李白、杜甫、李商隐这些诗人,我脑子里自然形成这些问题,唐朝人怎么写诗?是不是像我们这样写诗?这对写作来讲是特别致命的问题。比如说唐朝人怎么一赴宴就要写诗?一送别就要写诗?哪来那么多灵感?一个人不可能有那么多灵感,作为诗人—作家—官员,你不会老有灵感,在没有灵感的情况下,你写什么?你怎么开始?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的秘密,一会儿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聊一聊,究竟他们是怎么写的?为什么好诗人集中在唐代?写诗跟他们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不仅仅是说唐诗伟大就完了。
  唐代诗人如何获得创造力,这对今天的人来讲特别重要。一旦古人在你眼中变成活人,而不再是死人,不再是知识,不再是供起来的东西,不再神圣化,你就会在阅读和想象中获得别样的感受。我们对唐诗实际上有神圣化的倾向,我们每个人说起唐诗,差不多说的都是《唐诗三百首》,不是《全唐诗》,而《全唐诗》收的是两千三百位诗人的五万来首;从五万首选出三百首,这是个什么比例。如果有耐心读《全唐诗》,你会发现《全唐诗》也不是全部都写得那么好,甚至挺烂的也有,《全唐诗》70%的诗都是应酬之作;读《全唐诗》可以读到唐代整个社会状况、唐代文化进行的状况。读《唐诗三百首》你会领悟诗歌的伟大,读《全唐诗》你读到唐代,这是不一样的。
  对于写作者来讲,除了知道唐诗的伟大,还应该知道唐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唐诗里为什么会有那些糟糕的作品?为什么选出来三百首诗,也可能不仅仅三百首。所以读唐诗有很多的读法,我觉得其中一种很重要一个读法,就是袁凌在这本书中实践的读法。他好像一下跟诗人距离那么近,一下进入这些人的生活。袁凌找到了这样一个方法,我觉得对今天的我们来讲,袁凌找到了一条特别迷人的通道,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不仅仅理解唐朝人,理解战国人,理解屈原,理解曹植,理解宋代那些伟大的诗人,都应该这样,甚至延伸到理解古代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也应该如此。
  古典语言的表现力
  叶匡政:袁凌这本书的书稿三四年前给我看过,我当时看了以后就觉得惊讶,因为袁凌大概四五年以前出诗集,叫《石头凭什么呼吸》,我给他写了很长的序。他平常写新闻调查文字凝练,而且带有一些诗意,跟大众沟通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我当年看这部书稿时,感觉文字有非常深的古典文学功底,还引用了许多当地方言,你能感觉到非常强烈的挣扎,从他的诗能看到他早年对唐诗的热爱。像我早年很喜欢唐诗,十几岁开始读现代诗,我基本上没有受过古典文学非常深的影响,所以我写诗的时候,语言相对来说流畅一点。但是袁凌的诗不是这样,是疙疙瘩瘩的,中间有一些精彩的句子。他现在还常写诗,这两年看到他很多诗,已经成熟了很多。他这种挣扎,我能感觉到他的语言里有一种非常独特古怪的气质,就像是从古诗写到现代诗,总觉得中间缺点什么,他一直在挣扎。其实唐诗也好,包括后来的宋诗都是这样,和现代诗有很大差别。唐诗的每个字其实都非常高妙,写唐诗的人,读唐诗的人都有很好的文化哲学背景,读诗人和写诗人都相信天人合一,都在一个哲学系统中。
  新诗的问题是,每个词每个字在诗里都很难有独立存在价值,白话诗基本上以句子方式存在,古诗不是,一个字一个单位,古人认为每个汉字都是可以通灵的空间,有阴阳、雄雌之分,甚至有它的色彩,有它独特的东西,唐诗和白话诗人的处理方式完全不一样,同时他认为每一首诗也构成通向永恒的空间,所有诗可能经过诗人转化;通过诗人的方式转化,才有永恒存在的价值。对袁凌来讲,他身上存在三种增长,一种是职业增长,是新闻记者在本职工作外对写小说、诗歌的热爱,他用了大量时间来写小说和诗歌,调查新闻是他的谋生方式,但也做得很优秀。第二层是他过去学古典文学,他会背许多唐诗。他写诗的最初十几年碰到障碍,但最近已经打通,这本书还能看出很多句子稍微觉得有点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往往是想表达出别人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这不是西方现代文学的表述方式,而是以中国的古典文学传达认知,袁凌能清晰地表示这种认知,而用白话文表述就会有很大难度,这是他的第二层,古典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增长。第三层,其实唐诗也好或者古典文学也好,包括故乡八仙镇也好,他在古典世界与现代世界之间挣扎,所以不断离开北京,过两年又回来,他过着非常纯粹的书生生活,我感觉他就是一个生活在当代的唐朝诗人,他长相也很古典,讲话也有古典意味。西川,你觉得古典文学很好的,往往白话诗写不好,古典和白话诗之间的转化是不是有什么方法?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2:41 | 只看该作者

  西川:中国古汉语以字为基本语义单位,现代诗是以词为基本语义单位。比如说话,说现代汉语,用现代汉语说话意味着享受现代汉语的节奏,你看世界实际上也是以现代汉语的节奏来看,你不以古汉语结构看世界。我自己是写现代诗歌的,而且经常遭到批评:“你怎么能跟古人比?” 遇到这种批评的时候,我会说,我同意你的看法,请你用古文批评我,用古文把你刚才批评的意思再说一遍。——基本上没人说得出来!怎么说呢?古诗有上下文,古诗的上下文是古汉语,现代诗的上下文是现代汉语,如果你是工作的人,动手的人,这个问题会特别清楚,特别明白。我们生活当中,到现在依然保存着古汉语,比如说吃水果蔬菜,凡是一个字就能叫上来的水果,一定是中国自古就有,桃、杏、梨。苹果不是,葡萄不是,西红柿也不是,凡是一个字就是能够叫这个东西的,它一定是古汉语传下来的,往里面加一个“子”字也可以,比如“李子”、“梅子”,都是中国自古就有的。凡是变成双音节的,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当然很早以前可能就有外来词,唐朝就有很多外来的东西。乐器也一样,乐器只要是双音节,就有可能是外来,只要一个字,比如琴,“琴”就是古琴。这是很有意思一个事情。
  袁凌:我接着西川老师说,为什么单音节词的表现力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比如说农民,80年代、90年代的污言秽语,农民语言的感觉真是妙不可言,他用一个单音节的动词,可以把很多关于劳动、土地的关系表现非常准确。怎么说呢?我有一次去见一个农民,他的矿上出事,大腿里装一个钢板,里面有一些线没钱到医院拆,自己拆,很疼,需要慢慢把线抽出来,他不经意用了一个词,“悠”出来。这个动词是外人想不到的。古汉语里用动词,实际上是形容词,可能还是名词,古汉语的词性经常相通,词之间可以换用,既有动词功能又有名词功能。我们说“微”很有意思,圣经提到微小的生命,微小的火,让人觉得很玄妙,古汉语微既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这样一个词在不同的地方用,很有表现力,不需要说一大堆。现在常有这种现象,一个事情需要说一堆还不能让人注意。比如说“撕”还有“逼格”,你在说朋友间争论叫撕,他们恋爱分手叫撕吗?它用太滥了,没有表现力,这就是现在很流行的网络语。
  而唐代诗人不光是意境,是炼字,就像老杜说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他要找最准确的词。比如说他一首诗写半夜睡不着,起床看窗外的情节,他说“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一般人怎么会注意竹根的“疏”?“泠泠”是清冷的样子,就是疏,稀疏,在月光照耀下稀疏,我们会注意到它吗?会用“疏”这个词来表达吗?下面“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泉水这样灵动的意象前,加一个“石”,它既是一个名词,又是一个强烈的限制性形容词,枯涩艰涩,但是同时又有艰涩死亡生命力。“石泉远逾响”,这个“逾”字。杜甫写李白在流亡中将死,写了《梦李白》,“死别已吞声”,就这么一个“吞”,一个声音,又比如他写“慎莫使眼枯”,“眼枯”,这个“枯”字,眼睛枯瞎了。眼睛哭的怎么怎么样,我们可以说一堆,但一个字里表达出那么多的内容,有这样的这样表现力。单音节词限制着不让你使用更多词来描述,逼着写作者去找最准确的表达,它始终极度节制,可又有丰富的表现力。我觉得唐人始终寻找界限,在他们那里达到了顶峰,而后人没有到这种程度,开始用很多词捕捉当中意象,很可能还捕捉不到。现在经常是这样,我们说上一堆晦涩的话、一堆别的东西,其实最后说了什么?你看到很多现代诗,整篇可能是一点点最初的意思都没有说出来,为了这点意思说一大堆还说不清楚。所以在写小说和写诗的时候,包括写新闻作品,我都喜欢去寻字,经常从古语、方言里去寻找。这个我能体会到西川老师的意思,单音节词给了你限制,同时也给你其他好的意义。
  叶匡政:其实每个地方都是这样,像我们老家太湖,叫莫嘶(音),你别叫,到现在仍然是这样讲,保留了大量的古语。其实我们现在写的白话文才100多年的历史,100年在语言历史里是很小的一部分。古汉语发展到清朝是两三千年。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语言,还停留在语言新时期的阶段,非常原始,因为它没有经过长时间大量经典的磨炼和淘汰。应该说,唐代那些诗人是幸运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们的语言已发展了几百年,到他们的年代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经典的语言。所以我们在使用双音词,用白话文写作的时免不了对对口语非常关注。现代大量小说写得非常口语,但是他们口语跟我们以往看到的极度凝练是不同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提个问题,这个应该是袁凌身上特殊表现。
  诗歌分担着历史的复杂性
  叶匡政:第二个,我觉得袁凌是新闻记者,他不得不关注非常多的底层事件,他最著名一篇报道《马三家纪事》出来,整个境外媒体都转载了。因为现在我从个人感觉来讲,我相信西川也这样,我们其实跟世界基本隔绝,到北京接触的基本上都是同类人,袁凌不是,因为他必须要做大量的访问,长期在外面出差,接触非常多的人,使得他不仅在新闻报道有非常大的成就。唐代认为诗歌有诗史,不仅看到个人,同时也是对整个唐代很多事件的反映。今天谈古典诗歌与现代精神,所谓古典精神诗歌现代精神基本上很多东西相通,今天的诗论其实也认为,诗人是可以撰写第二部历史,诗人跟历史学家,诗人关注更多失败的事件,或者被人忽视的事件。刚才西川说到读《全唐诗》感受到唐代历史,和你看的唐史历史不一样,有很多细枝末节,大量的这种当时民生或者是民众对整个社会的感受。所以在袁凌身上就很有意思,袁凌一方面他是记者,要报道现场,同时又写诗,写他报道时的另外一种感受。
  我个人觉得,无论是用新闻报道,还是用诗歌记录,可能用诗歌记录给他更多感受,但无论是怎样的历史事件,可能只有在世人重新咀嚼,或者重新蚕食过一回,这个事件才能在历史上第二次复活,找到第二个躯体。这个躯体是诗歌中表现的,不知道西川对诗歌与历史,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怎么看。
  西川:唐代很重要的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后——当时的大诗人王维经历了安史之乱,但是他没法写——安史之乱塑造的唯一一个大诗人是杜甫,杜甫身上有一种东西是王维没有的。杜甫诗歌很多在处理当下,很多诗人没法处理当下。袁凌的新闻写作一定跟当下有关,而当下在诗歌里是很难处理的,因为一般人认为当下没有诗意。比如月亮、树,秋天,过去很多人都写过无数遍,会在语言序列里呈现,但忽然哪天天津的化工厂爆炸,你写诗试试,你写不了,因为你的语言处理不了这个事件。为什么杜甫可以处理安史之乱?这里面的事件很复杂,如果你观察杜甫那个时代的诗,你会发现他在他的诗里表达了复杂的时间观,甚至有可能是三个时间交叠在一起:历史时间、自然时间、个人时间。而王维处理不了,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王维是个二流诗人,这是谁讲的?钱钟书。钱钟书说王维就是个二流诗人,只不过王维是二流诗人里最好的一个。李白诗歌也提到安史之乱,他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军队。唐肃宗登基后,他就成了叛军的一分子。安史之乱是一个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转折,陈寅恪认为安史之乱开始中国就变了,中国不再是古中国。日本也有一个大学者内藤湖南提出一个说法,叫中国唐宋之变:唐宋之前的中国,和唐宋之后的中国,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实际上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性转折就是安史之乱。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的课本里都没能够非常清楚地讲出安史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4#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3:08 | 只看该作者
因为一般我们都是从唐朝这样一个正统王朝的角度,从所谓“正史”的角度来看安史之乱的。很少有人真正地研究安禄山。那么安禄山是个什么角色?安禄山是杂种胡人,粟特人和突厥人的混血。安禄山信什么?琐罗亚斯德教,就是我们说的祆教。他的名字“安禄山”的“禄山”实际是粟特语的Roxšan,是“光明”的意思。还有,那个史思明,为什么不是“史思红”、“史思黑”什么的?“史思明”这个名字是唐玄宗赐的,“明”实际上也是来自琐罗亚斯德教,崇拜光明。从安禄山的角度讨论安史之乱,许多问题就豁然开朗:安禄山手下军队二十万,他能够起事,是因为他假称自己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光明神,琐罗亚斯德教就是信仰光明。  安史之乱特别复杂:汉族、中国的正统王朝、少数民族、西域文化,还有宗教,都混在一起。由于安史之乱,回鹘人进来,吐蕃人进来,中国一下就乱了套。安史之乱过后,到了韩愈和白居易的时代,韩愈为什么反对迎佛骨?就是因为释迦牟尼像琐罗亚斯德一样是异种。所以韩愈就搞古文运动,他说自己是圣道传人。中国的儒家——周公、孔子、孟子,他认为这个才是正道。韩愈之所以要自诩道统传人,回归道统,是因为他面对的是安史之乱。
  所以我读唐诗不仅仅是因为它的语言、表达形式很美,我也会关注唐朝诗人所生活的时代、他们面临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局面。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的诗歌、文学反应。后来苏东坡评论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可是苏东坡并没有讲清楚韩愈怎么就成了“文起八代之衰”,为什么是韩愈,为什么不是安史之乱之前的盛唐时代一个人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在中唐发起古文运动,有他的历史逻辑。读唐诗,要理解唐代文化,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如韩愈、白居易同朝为官,两个人关系特别微妙,韩愈的朋友是孟郊这些人。在一些记载里提到,韩愈也曾经想邀白居易一块出行,但被白居易委婉拒绝,所以说两个人关系并不那么好。古人之间也有相互的辩驳、相互的不同意,并不是不分彼此。
  包括安史之乱之前,李白在长安的时候,其实日子不见得好过。许多人不太知道,安史之乱之前,唐朝人的趣味并不是把握在李白手里的,唐朝的宫廷趣味把握在王维手里。这时的王维一定不喜欢李白,所以李白虽然很得意,皇上很待见他,他也见到杨贵妃了,可是李白诗里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可能在那个时候喜欢他的就是贺知章,再有几个青年人,杜甫、高适什么的这些人。王维一定很不喜欢李白,所以无论在王维还是在李白的集子里,还是在其他史料里都找不到他们二人的交集。他们同在长安,却互相瞧不上。李白的才华和精神结构跟王维很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古人时常会是一团模模糊糊的印象,而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吵,不同意,瞧不上,这个时候,古人才活起来。
  所以我觉得袁凌这本书特别重要,作为唐朝同时代人看唐代,和今天我们模模糊糊地看唐代一定不一样。一旦像袁凌这样,变得像一个记者一样来进入唐朝,把唐朝的伟大搁一边,唐朝的复杂性就全出来了。
  时代变革与文学标准的演进
  叶匡政:刚才西川讲得非常好,“像一个记者一样进入唐朝”很精彩。我最近看了袁凌的很多诗,袁凌曾经出过一本著名的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写得非常好,我觉得这几年读中国人写的书,袁凌写得非常好,给人印象很深刻。袁凌的作品很难归类,那本书写他遇见的所有死亡,骇人听闻的死亡,他采访中遇到的死亡。他写得其实有小说的感觉,但确实又是事实,有很多故事,同时也很多观点。我个人认为袁凌像古人,除了语言方式,还有很重要的特点——在他大脑里,文体不像当代文学家的文体意识这么重要。我们一开始写作的时候,往往非常清晰地知道写作的门类,而且可能要先读很多文学史,然后慢慢的形成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当然一开始可能什么都写一点,但是很快自己感到写作比较成熟,进入专业语言的时候,就完全按照文学专业要求进行写作。袁凌不是,他其实更像中国古典,中国古代可能就有文学作品,但是文学这个概念其实在中国出现得很晚。中国过去有文章概念,没有文学概念。文学概念的历史非常短,把一切有精神深度,有想象力的这种审美性的文本,没有实用价值的,把这一类分成小说、诗歌、带有文学性的散文。袁凌是记者,写的是纪实类作品。他虽然是文学出身,但在他身上,写作一直没有被文学理念匡扶。中国传统意识里没有文学概念,除诗歌以外都是文学,写墓志铭也是文学,甚至诸葛亮的《出师表》,给皇帝上书也是文学。中国传统文学认知里,除了诗赋,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归类到文学。我认为袁凌的新闻调查也是文学作品,就是很多人不认。再过一百年,我们重新梳理文学史,一定不按照今天的标准。今天这个网络时代打乱了所有媒体界限,而未来一百年梳理今天的时候,一切都会有价值,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文学。
  我觉得这个特色在袁凌身上表现特别明显,为什么除了诗和小说以外,你近来出的书都是这种文体,你是怎么考虑的?
  袁凌:我一开始写作特别讨厌模仿别人,也特别讨厌别人告诉我怎么写。我十几岁开始写东西,一直到快40岁才有发表机会,就是因为这个。我收到的退稿理由只有一个:不像小说。你写得很好,语言很好,很感人,就是不像小说。我不信,不管是诗还是别的,你说什么我偏不像什么,完蛋就完蛋。
  所以这点给我带来很大困扰:现在这书放这儿,说是诗,以诗为题材,但不是诗。说是小说,八竿子打不着,它有一些想象,有一些细节,有大量的细节,但更多是从诗的意境推出来。你说它是散文,比散文多一种东西,它有一个更强的凝聚中心,这个中心贯穿始终。叫虚构吗,有一点虚构味道,但我查阅了很多书。我强调,虽然有一些地方是想象的,穿越古今的,但是具体时间、时代背景、人物考证都不能太犯错误。
  比如我安排了一个情节,老杜在安史之乱长安城被围时,差点吃了人,后来是骑着天马,就是大宛名马才逃脱。看来是很荒诞的一个事情,其实有历史根据。安史之乱时,长安城被围将近一年,老杜那时过得很痛苦,第二,杜甫对天马很有感情,他一再写到这种马,他的祖父跟曹霸关系很好,很不满意韩干画的马,到晚年还把自己比喻为识途老马。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情节,他在死的时候梦想骑马飞天空,跟李白相对照,背后还是有很强烈的实证性。所以也不算虚构,就是非虚构。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3:38 | 只看该作者
所以这个作品在推广的时候遇到很大麻烦,无法归类。但是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重要是真实,你看杜甫写诗跟别人不一样,写各种各样的体裁,他写那些东西别人可能看不上,觉得非常笨拙。他写作时已经是唐代,文学水平很高,他写得很琐碎,写路上野果、灌木、山果红的黑的,看他写很多诗都显得非常笨拙,他宁愿用这个笨字,为什么?杜甫其实是创新,他觉得不重要,我写什么文体不重要,一定得有什么风度这些都不重要,句句都是非常实际,有千钧重量压在每个字上。比如他家住在长安城的时候,一进家门,儿子饿死了,那是唐代的鼎盛时期,可是他的儿子居然饿死了,所以他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小说文体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标榜“好看”,什么叫“好看”,有没有具体说法?我觉得用文体来区分真是太懒惰了。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面对时代,能不能真实去传达你的生活,包括自己的人格分裂。杜甫比王维要诚实得多,王维无法面对自己,所以他晚年诗里面全是寻求宁静而不得,你可以看他表面非常宁静的诗下面有分裂感,当然这也可以是一种真实,可是我觉得这个书里面有一句话,王维不适合作证,他不能面对人的灵魂对时代的反抗。而杜甫可以做证人,他是亲历者,甚至带来死亡,同时他也做证人,所以杜甫比王维伟大得多。尽管王维在某些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可是杜甫确实超越古今。
  安史之乱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韦应物,我觉得韦应物要比王维要真实,因为韦应物以前是浮浪子弟、纨绔,安史之乱之后他重新读书,写那诗,虽然跟王维很像,也是非常悠远宁静,但不是像王维把自己标榜为不食烟火,《唐诗三百首》选择的诗人,从陈子昂、卢照邻到李白、杜甫、孟浩然到后来杜牧、李商隐、李贺等这些人,他们身上有一条线,就是能够诚实面对自己存在,认真去寻找语言。我觉得唐代诗人身上这一点最值得我们肯定,在这种前提下,他们可以摆脱他们的命运。这些诗人的命运都不太好,陈子昂死得很惨,孟浩然死得不太好,杜甫、李白都是死在漂泊之中,只有王维得善终,没有几个人的命运是很好的,但是他们都承担自己命运,在这个前提下,寻找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本书里最想说的是,不管是人人诟病的李商隐,还是差点被老婆杀掉的谢朓,他们的作品都是真实的,他们对人和世界的关系,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都非常忠实,他们忠实于友情、困顿,杜甫特别明显,他对养育人类的物质有很深的感触和体会。这些诗人都有共同的特征,他们诗作的生活意境,就是体现人真实面对自己人性、面对供养自己的物质世界的关系。人是很有创造力的,在现在的消费文化下,很可能特别容易自欺欺人,比如说自恋、矫情,这不仅损害我们的语言,损害我们的生活,也损害我们的情感。所以这一点上,我们也要学学唐人,不一定真要写诗,但唐人这种真实面对自己存在,认真面对人性的做法,可以让我们获益很多。
  跨界的文体
  叶匡政:请西川聊一聊这种文体的模糊性,无论是作为写作者还是作为读者,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西川:因为现代诗的这一套规矩,是“新文学”、“五四”以来形成的,时间不太长,却形成一套陈词滥调。我对这个没有什么兴趣。我一开始写得还是挺规矩的,分行、分节,有一个限制,那个时候基本上是学徒期,你学着别人写,所谓学着别人写就是学外国人,因为所有现代诗的形式都是从西方过来的,当时是80年代,现代主义得到传播,我希望自己从文革走出来,使自己成为现代人,不再是过去时代的人,所以当时我对现代主义本身特别感兴趣,现代主义那种写作意识、那些形式也拿过来用。但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曾经有段时间很迷惘,不知道怎么办,忽然觉得自己掌握的那些写作的手段,实际上不能够跟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所要表达的东西相吻合。我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一套什么超现实主义、意象主义,未来派什么的——这些东西都会用——但是没法用来充分地表达你自己,没法使你自己的写作与时代进程相对称。我倒不想一猛子扎到现实主义当中去,但是我要求自己的写作能够跟我的生活相对称。你的写作力度、写作视野、写作纵深感,应该跟生活相对称,所以我就放开了,一放开就跨界了。跨来跨去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我自己也不光是写点诗,我也做翻译,而且我在美院教书,当代艺术也给我很多启发,当代艺术就是跨来跨去,所以我希望自己能够比较自如地在语言里面穿梭。具体的写作,当然也不像我自己说得那么简单,我想自如地穿梭于语言文体,但也不是就没有了形式的考虑,因为实际上任何写作都需要形式,只不过过去的形式是固定的形式。
  自从中国人开始接触佛教,开始接触梵文,中国人开始对声音有了认识。中国人之所以有平仄,之所以认识我们的语言,跟佛经翻译有关系,跟梵文对中国传统的塑造有关系。最早开始接触梵文的,像谢灵运这些人,都懂一点梵文。通过这些东西,中国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语言当中有元音、辅音,才认识自己的语言。于是到唐朝就有了成熟的律诗。唐朝律诗的语言和结构形式是外在形式,所以李白这种人不在乎。李白写歌行体,李白也写律诗,但李白有那种自由度,他不是中原地区生长的纯粹的汉人。李白的出身是很有意思的话题,他身上有很多话题都可以讨论。
  那么新诗也一样,比如闻一多说“带着镣铐跳舞”,很多人信这句话,我不信。什么带着镣铐跳舞?你带着的那个镣铐不外乎就是英诗的镣铐,英诗是什么镣铐?不外乎就是十四行诗或者别的形式的格律诗,不外乎也有一套押韵的方式,ABBA什么的。有一帮写新诗的诗人玩这个,玩十四行,玩个押韵。这些东西对我来讲远远不够。写作者肯定要反抗很多东西,其中有一个东西就是用滥的形式,当然我对它不屑的时候别人会不高兴——有人很在乎当你触及他的修养,你等于要剥夺他对修养的信奉。我读过那么多新诗,尤其是新月派,那你怎么敢说这个徐志摩的坏话?但我根本不在乎徐志摩。可是我们的教科书、大学的中学的教师用书、那些硕士论文、博士论文要维护这些东西的价值。对于一个进程当中的人,对于正在工作的人,对于把自己的生活活一遍的人来讲,可能有时候徐志摩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你不想跨界也跨出去了,这个时候该得罪谁就得罪谁了,没办法。
  叶匡政:刚才西川说的这个文学体制化的东西,文学的过程。我看这两百多年的文学作品,第一部分就是客体化,首先把审美文本独立出来称之为文学。第二部分就是让它进入大学,对它进行研究,给它很高地位,所以今天除新文学内部以外,很少有人会讲这篇新闻很好。今天讨论新闻文体,都认为新闻远远低于文学,很多人不屑于写。但是在中国古典写作意识里,他认为文学就是写得好的文献,所有的写出来的都是文献,中国过去大量所谓“经典文学作品”是在应酬中写的,你写好了就称之为文学,你写不好是普通历史文献。
6#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4:12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无论古诗人也好,还是当代诗人有一些特点都是共通的,都在寻找不同事物之间的关联,用一些词来创造新的体验,都是在这种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感受。其实唐诗对古诗人、新诗人都是异动方式,对诗来说,为什么现在的时代远远比较重要?袁凌不断回到故乡去,我的理解就是,诗人和学者完全不同,为什么?学者接触一大套理念,研究这个概念那个概念,每个专业都是这样。但是诗人不是这样,诗人希望自己回到原初,回到没有任何理念的世界。
  现代社会讲究模仿,情感表达方式也好,表达爱情方式也好,你都要学习别人,只有符合我们常识性规范标准,别人才觉得你正常。我觉得袁凌无论在新闻界,还是在诗歌界,还是在“非虚构”写作里,都是一个异类。他是小说家还是作家?他主要精力在写小说,但他身上结合了各种各样的特征,很难想象。
  他一直回到故乡,其实对诗人来讲,诗人是一种状态,如果想保持纯粹的诗人状态,那么这种状态会使他不断回到故乡。刚刚有一句话,“我希望我的回忆确定得越晚越好”,我从来不确定,希望非常晚才确定的我回忆,因为诗人总是延迟自己对很多事物的认知,对世界很多事物保持未知感、新鲜感,不像哲学家、思想家那样,用已经确定的语言理解世界,而是要用自己。所以一些优秀的诗人,在这个时代往往生活非常狼狈,为什么?因为他为了保持思维的完整性,我们讲一个人内心生活完整,就是他真实性,保持你真实性,必然社会很多常识性发出冲突。我觉得袁凌身上这种心态一直保持很好,他不断回到故乡,不断回到自己生长之地,真的特别不同于常人。我想请袁凌聊一聊,你在自己故乡和北京之间,包括不断回去不断过来,你的这种想法是从何而来的。
  乡土是对自我矛盾的缓释
  袁凌:时间有点过了,我说乡土、物质跟我们的关系。我觉得如果讲契约精神,一个人诚实的话,应该对得起供养他最多的地方,这是最简单的逻辑。那我们其实在古代人身上有这个逻辑,这是这个逻辑在现在消费者链条拉长之后消失,还有一个想法,乡土留有最后拯救我们的东西。现在看来,现代文学给我们很大的便利,但是一旦世界陷入危机,比如说唐朝,平时繁盛的长安一旦发生战乱,大家只能躲到终南山里面,从秦末到唐代安史之乱全是这样。越是贫瘠、封闭没有那么多后天便利的地方,可能越能够在原初养育生命。
  所以我们现代文明还是需要乡土的救赎。眼下,因为这种东西可能给我造成很大的压力,一直找不到办法,所以我曾经回去。我马上要出一本小说集,叫《我们的历史这么土》,就是在乡下呆了两年写的。我第一次婚姻,妻子一直呆在乡下,后来实在受不了,说明我这个人不够强大。这种乡土关系一直让我非常挣扎,后来怎么办?因为我身上还有另外一面,就是历史、神性的东西,后来做记者,是一个缓释。你可以通过采访,通过和底层的接触,某种程度上可以缓解焦虑感。到后来再到乡村之后,就开始跟公益组织发生一些联系,试图在现实中跟乡土重新发生联系,不再是看见抽象的东西,没有出路的联系,在现实中能找到出路。所以我一直跟大病医保有合作,比如我们做长期项目,探访和写乡村儿童的故事,我刚从内蒙古回来,这个也是很耗时间。通过这样一些方式,能缓释对乡土的焦虑。但是我预感到,到了最终,我还是得回到那个地方,回到我的栖身之地去,才能真正消解它。在这方面,陶渊明和雅姆都是我的理想。陶渊明是中国伟大的诗人,他最后达成了自食其力,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在中国好像没有其他诗人可以达到这个成就。孟浩然虽然回去了,但是他是一个小地主,雅姆是法国诗人,他也是家里挺有钱的,这样说陶渊明最可贵,说实话我年轻时候不认为我会喜欢陶渊明,看不进去,但后来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他,到现在变成最喜欢的诗人,可能到晚年的时候,我应该还是只有回到家乡,才能够去把自己的焦虑感最终消失,现在所有一切都是替代性的一种释放。
  李礼:我们差不多可以进入提问时间,在提问前刚好有两位好朋友来到现场,给大家再介绍一下,也希望他们有点点评。今天诗歌小说关联度很大,而且其实他们原来也是我们的嘉宾,参加过我们其它活动,坐在前面的苏小和和任晓雯老师,小和是非常好的诗人,所以你们两位花几分钟时间,不一定谈袁凌的书,小说和诗歌什么的都可以谈,给今天来听众提供增值服务。
  提问:
  苏小和:我没有说的,今天来学习的,机会很难得,三个意思,第一个这本新书是我们与东方出版社一个书系的品牌,这算第一本,叫微光系列,今天算开场白,我也很高兴,过来捧场。
  第二,以听众身份提问题,第一个问题问袁凌,我听了这么多,在家里看你这本书,有很强的感受,我觉得新闻写作生活方面是一个苦难的承担,或者是发现者,或者是表现者,有点受难的感觉,另外在你在审美趣味方面非常古典,你到底是怎样地生活,你有传说中的那种“士大夫情结”吗?
  袁凌:我想肯定不能强调苦难,我个人是没有什么受难的情结的。如果过多地表达受难,我反而会有些怀疑它的真实性。过于强调苦难意识,那就是一种矫情的苦难了。比如我写《九十九次死亡》,它是一种苦难吗?是,但是我写的时候不是把它当成苦难来写,它就是一种真实、一种生活,和你的快乐和幸福一样,都是真实的,没有什么高下之分。所以我写《九十九次死亡》,是作为真实的记录,记录他们的生活。
  相反来说,如果你的生活总是不规律、无法达到一个平衡状态,你会很快完蛋的。我既不喝酒也不熬夜,从来不过12点睡,按正常天地阴阳自己作息来。把自己搞那么悲情我觉得不好,恰恰是毁掉东西。尽管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最好不要把它叫做苦难和困难。我想我还是尽量面对社会当中的困难,克服它,也传达别人的困难。
  苏小和:西川老师说了许多唐诗的内容,这么多年来,您怎么看待西方诗歌?您说开始向中国传统回归,是好事还是不好的事?
  西川:是这样,年龄是一方面的原因,我已经52了,年龄是一方面,而且我承认近十几年以来我一直在读古书。我从小学外语,现在有个情况,很多中文系出来的学生都在读外国书,多数是翻译过来的外国书,而很多外语系出来的人到头来都翻过来读古书。外国的书我一直在读。我有几个学生,我们每周碰一次,读的是西方思想、理论著作,我们眼下正在读关于西方20世纪政治学理论的书。我不一定读文学书。我实际上读诗很少,但思想类、政治类、历史类的外国书一直在读。而像当下的外国的诗歌,我现在就是慢慢地读,因为我读过很多外国诗歌了,外国现当代诗歌,没有什么让我感到特别新鲜的。我最近最感兴趣的一个外国诗人,是葡萄牙的佩索阿。他的诗翻译成中文出版了几本,但我就是读不进去,后来有一天我顺手从书架上拿出企鹅丛书的佩索阿英译本,译者是Richard Zenith,我一下就读进去了,而且我觉得特别好,有很多应该向佩索阿学习的。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4:41 | 只看该作者
我实际上也不一定是非要读欧美诗,因为我认识一些外国诗人,这些诗人关心的问题我也感兴趣。外国不光欧美,印度也是外国,我认识一个很好的印度年轻诗人,维瓦克·纳拉亚南(Vivek Narayanan)。他最近刚成为纽约市立图书馆的驻馆作家,这是很高的荣誉。他在重新研究和改写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我跟他见面的时候,听他讲这两个史诗,觉得也很有意思。一个诗人跟自己的文化之间有脱不开的关系,我年轻的时候对此认识不足。  昨天晚上我参加了我们学校一个活动,是讨论现代舞的,来了几个跳现代舞的小孩。他们谈的是身体,舞蹈跟身体之间的关系。我说你这个谈法完全是小孩的谈法,你们这个身体是“绝对值身体”,没有正没有负,没有生老病死的状态,这里面没有社会性,没有哲学性,没有思想性,没有历史性,我说当然如果只取身体绝对值也可以,那么必须讨论一个问题,除了处理16岁到35岁的经历,能不能处理50岁、60岁的经历?能不能处理死亡?小孩直接的反应就是“我还没活到那儿,不考虑这个问题”。
  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碰到过美国重要诗人卓瑞·格雷汉姆(Jorie Graham),她是现在哈佛大学的诗歌教授,这个位置原来是诺贝尔奖得主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的,希尼之后就是她。我说我很喜欢你的诗,你的广阔跟美国广阔的国土有关系吗?她说她不仅仅是大国诗人,还是大文化诗人。我很好奇,你是什么文化?她说我虽然是美国诗人,可是我背后有大文化,我家族传下来的文化有意大利和法国文化。人到一定年龄以后,所有诗人,无论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当你走出成长阶段以后,当你的写作不再是自传式写作,你就需要别的东西的滋养,这包括很多东西,包括思想,包括历史,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对你脚下土地的关心。
  跟唐代诗人相处,首先得从他们的诗进入
  提问者:问袁凌老师提一个语言和方言的问题,有人说读唐诗最好用粤语来读,还有西川老师说袁凌老师把唐代拉到现代,你心中的唐代是什么样?我们跟这些诗人有什么共同状态?
  袁凌:其实说实话,我不是太强调音调,也搞不懂粤语音调怎么读的,我不太注重这个诗歌的音乐性,因为作为我来说,一个客观事物直接有力的传达,不讲究音乐性,音乐性还是外在传统,这是这样一个因素。
  从唐诗来说,现在达不到唐诗的水平是一种遗憾,但是我个人来说没有办法,我们是现代人、承准确传达事物、认真对待事物、认真努力,这方面可能跟唐代诗人相似,你看书可以知道,首先我从他们的诗进入他们,不是身体仪式进入他们。我一定是非常非常多地读他们诗,这个诗可能每天都在脑子里,比如每天早上用毛笔写他们的诗,不是为把字写好看,而是确实体会到他们对事物那样一种真实,传达他们艰苦卓越的努力,努力是无休止,可贵的。比如李白是天才诗人,他对于自己内心非常忠实,他的诗里没有很好但是很假的东西,表达非常真诚。我想另外一种认真是李白、孟浩然、王维他们之间的关系,有膨胀,有友情又有交流,面对生活当中的境遇,通过他们诗有所表现,把他们诗的意境、和他们的遭遇、命运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史料,融在一起,这可以说跟他们的相处,但是你说这里面最深切的体会还是来自李贺、李商隐。我大学三年天天查李商隐的诗,通过他去读李贺,他很多诗很枯燥,我都可以背出来。对孟浩然也是这样,我想,跟唐代诗人相处,首先还是得从他们的诗进入。
  如何磨练写作技巧
  提问者:非常感谢三位老师,短短两个小时学到很多东西,精神上是一场盛宴,不只学到了文学。今天第一次听到诗歌也是我们的心灵史,我觉得很震撼,也引发很多思考。关于诗歌、文学,每个人如何面对我们所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物质和世界什么样关系,你们不同领域从事各自不同写作,你们怎么磨炼写作技巧,或者有什么诀窍?
  西川:我们没有什么技巧,但是我可以这么讲,我读东西很多。有时候也有年轻的诗人去找我,我就问你跑来找我要干什么。因为有人发表过,有人没有发表过,对于这个,他们的回答不一样。如果他就是想发表东西,我就给他介绍个编辑发表就完了。但是如果他真的对于诗歌、文化、文学本身有雄心,有野心,我就会问他“你对文学究竟了解多少,对别人的文学究竟了解多少?”所以不太一样。对有一些孩子我可能会让他读点现代诗——可能袁凌不同意——但当代诗歌必须读,庞德、现代主义是必须要读的。如果这个孩子读了很多当代作品,就该读些古代的,中国古代的作品。如果这两方面他的阅读量差不多,基本文学知识都有,我可以给他做建议,从古希腊开始读。我对不同人有不同的要求。
  叶匡政:我现在正在开始琢磨一些东西,为什么?其实袁凌早年的作品,尤其他的《九十九次死亡》,给我很大冲击。他文章写得很好看,而且也很生动,也能打动你。我其实不知道写作技巧,但是知道写作如何失败,我感觉到写作很失败,我这一年更多考虑未来将以卖文为生,从2008年以后,我主要靠写作为生,写到一定程度,随便写什么文章都能发。但是不管花一个小时写的文章,还是花五个小时写的文章,价格都一样。中间写文章没有精力,多时间一星期写十几篇,还有的别事情,导致两三年写作完全不行,我一直想把很多文章重新写一遍,也没有时间。袁凌不断出书,他的书给我很多感触,我没有琢磨这方面的技巧,我感觉到文章现在有问题,我的很多思考越来越深入,或者更理性,但是越来越不好看。袁凌的很多文章,包括新闻,为什么读后觉得很好,第一句话说出来,第二句话本来应该说这句话不说了,就跳开,这个跳开是为什么?我后来这几年写文章,基本上是自动写到结束,其实我个人觉得,对我来说这种写作方式没有写作技巧。
  袁凌:这种对文字的磨练好多是被迫的。我的写作特别不顺,14、15岁写诗开始,一直37、38岁没有机会发表,10年时间只能通过网络。
  我觉得我自己写得蛮成熟,我做记者是从校对开始做,做跑街记者,小报,写垃圾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尽量坚持少写一些垃圾。后来做到一线记者,《新京报》调查记者,后来转向特稿记者。新闻人做很多东西,我还写过评论,给《新京报》写过社论,做过特约评论员,当中不停变换文体,同时写小说,写散文。我写各种各样的东西,写下来再说,《我的九十九次死亡》不是小说,怎么像小说呢,不行,那个别的东西吧,我写所有东西遇到东西,变法去写,慢慢职业内外就像很破旧黑白电视机,没有遥控器,就是搬的过程,很难受,我还做财经记者,财经报告和特稿差别很大,我还写学术论文,我写过一些艺术类学术性的东西,《监狱史》,在香港有一个书稿,就是没办法,所以我就这样变法去写。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24 09:25:3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一个就是主动的,我觉得磨炼这个东西有三个问题,一个不要忘记方言,第二不要忘记母语,第三我觉得就是老是要下去,要跟普通的人,跟生活中的细节有接触,因为你老是呆书斋里,就是一个圈子,生活语言慢慢模糊掉,没有办法真实事物真正联系,联系变自己不自信,不可靠,事物是不是这样,这个词传达是不是准确,还是只是我想象,有一个作家不需要这样,平安做作家,他有青春期有大量的想象,完全古典想象,加上史料,他经验他可以有一点生活经验,他可以很多时空作为想象,作为我来说很笨的人,没办法从事记者行业,完全是被迫,需要经常跟一些人发生联系,写一些小故事,小故事集成大故事没有办法完全虚构大作品,想象力没有到那个程度,受到很多限制,你说磨炼既是被动也是主动,这个过程当然很艰苦,十年以前我写过一首诗《炼金术》,开头是“我深深知道 / 寂寞的炼金术 / 好的术士 / 常和自然的铁律 / 气候的无常作战”。写作在孤独当中没有出路,像是自己在冶炼一个东西,不一定炼出金子来,但是在冶炼,这是个人真实感受。最近十来年,我感觉年龄增长是很悲哀的。等你的文字稍稍能被人承认的时候,其实你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人过了四十岁,需要体力来抓住最精准的文字,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礼:我们已经晚了一些时间,现在已经快4点半,今天沙龙就到这儿结束了。虽然今天我们是一场跟诗歌有关系的沙龙,但是讨论得很精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或者顺着今天我们所发散的各种话题思考下去。不仅仅是讨论唐代本身,诗人面对所谓盛世,到我们对今天这种盛世的思考是共同,这种共同的困惑是什么?我想《在唐诗中穿行》这本新书里也给出了很多好玩的细节,或者故事,不完全是一本诗歌,也不完全是审美,里面有许多线索,大家不妨仔细看一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34 , Processed in 0.0749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