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对比西方教育的好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17 19:07: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比西方教育的好处

教育是我们身边最深有切身体会的事情。教育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命运,也维系着一个民族前途的发展。那么身为中国人, 从小接受中式教育, 应不应该让我们的下一代接受西方教育呢?
下面让我们来对比一下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从而了解西方教育的好处。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谈到西方的教育,不由得让人浮想起电影中课堂上喧哗吵闹的场景。作业少,活动多是我们对西方教育的第一印象,事实上,这种想法并不准确。
鼓励创新、发明、课堂气氛活跃正是西方教育的特色,而务实基础,课堂气氛严肃拘谨则是中国教育的典型代表。在我组随机抽取的50名在校高中生中:有80%的高中生平日里很少参加课外实践活动,远远少于西方高中生。在学校教育方面,西方普遍注重人的各方面的素质,如领导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等。以美国为例,每位高中生,每一学期要到社区服务超过600个小时,才有可以申请大学的资格。而中国则更注重学生的分数,以分数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像西方那样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了不少中国高分低能的学生,在面对应试考试中总能考出高分,而生活自理能力却极差。语言沟通、表达能力都远远低于同龄人。而在几年前,震惊全国的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事件,则可见看出,一味追求分数而忽视对人素质的培养产生的后果有多严重,据一份研究调查现实40%-5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普遍抗压能力较差,由此可见,提高全面素质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无论是自理能力,心理素质还是自身责任感,都有待于提高。当然,这也不是一味否定中国的社会教育,其实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所以不断在探索中追求教育的优化性,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是中西方教育追求的共同点。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7 19:08:38 | 只看该作者
对比西方教育的好处

跟大家说二个故事, 看看中国妈妈们怎样从孩子身上感悟西方教育可取之处
故事一:
黄女士是一个中国传统式家庭教育模式下长大的妈妈, 90年代,带着儿子定居加拿大,根据年龄被安排插入小学四年级就读。此时,一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儿子顿时“失聪”了。黄女士知道不懂英语,是他当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为此,黄女士十分焦急。跑到市儿童图书馆借来好多图文并茂的儿童故事书和磁带让儿子放学后学习英语。几个星期过去了,可却看不出儿子有多大进步,真是着急。一天接去儿子时,特意找到他的班主任海伦,想和她聊聊,目的当然是要通过她给儿子加点儿压。黄女士开门见山地抱怨儿子在语言的学习上反应不敏捷,又不刻苦,除了家庭作业外,希望老师能给他一些额外作业。听了黄女士的话,那位金发碧眼的老师笑了。她首先表示,非常理解家长的急切心情,接下来谈话的味道就不是黄女士所希望的了。海伦说:”你有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儿子。他到英国虽然仅有几周的时间,可他在语言上的进步是令人吃惊的,你应该为有这么个优秀的儿子而感到骄傲。今天早晨在我检查他的家庭作业时,发现他把明天的书也读完了。瞧,多么努力的孩子!不用担心,他会做得更好。我想没有必要为他添加额外的作业,应该给他足够的时间玩儿。”
本来是想请老师帮个忙,却吃了“闭门羹”不说,还被人家含沙射影地教训了一通,心里很不是滋味。至于那洋老师的所谓“进步令人吃惊”的评语,实在是过分夸奖。到目前为止,儿子的英语水平还只是处于看图猜意思的原始阶段,会说的句子加起来还不足一面袋儿。可既然人家老师不那么看,也只好认了。但内心深处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她对儿子的“过份”赞美。从此,对海伦老师有了一份迷茫和不解。
自从那次谈话后,发现接儿子时,海伦老师总是尽可能地找机会向黄女士“汇报”一下儿子的情况。当然,其内容不外乎儿子的英语进步如何大,数学做的如何出色等。可在这个中国母亲眼里,她的标准实在太低了,那远远不是黄女士所期待的。于是,每天放学后听磁带,看书,朗读故事仍然是儿子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
可不久,黄女士发现儿子已经不像从国内刚来时那样驯服了,他要求像别的孩子一样,每天都有很多玩儿的时间。他搬出海伦老师的话说:玩儿实际上也是一种学习。听了儿子的话,黄女士大发雷霆,告诉他“海伦老师是胡说。玩儿不是学习,是浪费时间”。还提醒儿子“英国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知道中国的老师总是给学生做不完的作业,那并不是坏事。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见黄女士这般慷慨状,儿子不说了。黄女士还借势告诉他“世界上最勤奋的是中国人。你看,哪个中国人不是没白天没晚上地学?不学能聪明吗?洋人只知道玩儿,就会享受”。
突然,憋了半天的儿子说话了:“妈妈,我觉得海伦老师的话没错。比如,上周我们到郊外去游玩,可在玩儿的过程中,老师教给我们许多有关植物和昆虫的知识。我们一下就全都记住了。还有,课堂上老师们也经常让我们做各种游戏,一边玩儿,一边学东西可有趣啦。在中国时,我们的老师成天让我们读写生字,背诵课文,默写生字,作算数题,太无聊啦。我觉得英国的老师比中国的老师会教多了。我真喜欢英国的老师!”儿子有理有据的反驳使黄女士一时间语塞,可内心深处我不得不承认孩子的话有时也挺有嚼儿头儿的。联想到许多中国孩子到英国后,都非常喜欢英国的学校和老师这一事实,突然觉得英国的教育方法还真挺有魅力的,可它的高明之处何在,还有待探索。

故事二:

陈小姐的儿子从4岁起便开始弹钢琴。可出国后,为儿子买架钢琴的愿望只能像梦一样。当陈小姐的在加拿大有了工作安定下来之后,她丈夫急于实现的第一个宿愿,就是为儿子买架钢琴。

一天偶然间她丈夫在当地报纸的广告栏发现了一则出售钢琴的广告。据称,那是一架制作考究,保存完好的老式琴。那天晚上,丈夫把有关那架钢琴的消息告诉了陈小姐和儿子。儿子先是一阵激动,可很快又平静了。看着他那若有所思的样子,陈小姐猜测他一定是矛盾了。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儿子说话了:“爸爸,别买了。我不想要。”“为什么?你不是很羡慕有钢琴的孩子吗?”陈小姐不解地问。“可是……唉,我担心买了钢琴后,我会有很多麻烦。我不想给自己添加负担。”儿子叹息着说。他的话使陈小姐很反感。陈小姐没好气地说:“说穿了,你是怕吃苦,不想努力。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就不能向大陆的中国孩子那样刻苦地多学点儿东西?!”这话火药味儿很浓,儿子回避了。只见他斜眼儿看了看陈小姐,接着把头转向了他爸爸。

“爸爸,求求您别买了。我真的不要!”儿子乞求说。为了缓和气氛,丈夫开始和稀泥了“好啦,好啦。琴怎么样还不知道呢。现在说买不买的事儿还太早,具体如何等明天看了琴在说。”他们约好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去看钢琴。可儿子却推托说他有事不能去。陈小姐明白他是诚心想把这件事儿搅黄了。于是,一针见血地说:“别来这一套!要还是不要,痛痛快快的。”“妈妈,其实我很想要钢琴,但在买琴前,我请您能答应我一个条件,行吗?”踌躇中,儿子终于说实话啦:原来他要谈判。“什么条件?”陈小姐反问着。“就是允许我不找钢琴老师,由我自己练琴。”儿子简单明了地将谈判条件提了出来。陈小姐一听就耐不住了:“弹琴不找老师,那学什么?瞎混事儿是不是?”就在大动肝火的时候,丈夫又插话了“还不知道琴怎么样,你们却先认真起来了。找不找老师那是后话。我们还是先去看琴吧。”他边说边拉陈小姐和儿子往外走。
那的确是一架很有特点的钢琴。钢琴的外观与国内的现代普通立式琴很相近。不同的是那琴架的主体框架部分雕刻着的小动物和花卉。这种点缀,为那架古老的钢琴增添了几分魅力。大概是喜欢绘画艺术的缘故,那琴儿子一下就看中了。在简单试弹之后,儿子和丈夫一致认为其音色也相当不错。于是,他们当即拍板要了。两天后,搬运公司将琴送来了。当儿子放学回来看到自己的琴后,扔下书包迫不及待地坐到了钢琴前。听着儿子弹的《月光曲》,陈小姐感到他先前的功底还是依稀可见。如果能有位好的钢琴老师指导,他会很快登上一个新台阶。但丈夫不同意。他主张先把找老师的事儿放放。过段时间与儿子平心静气地谈谈再说。
转眼间,钢琴在我家落户已经1个多月了。儿子也由每天放学主动弹琴,变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并且总是那首《月光曲》。于是,找钢琴老师的念头又一次陈小姐心中萌发了。就在着手为儿子找老师之际,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使她一改初衷。
那是在清理她儿子书房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儿子的作文本。想不到一篇题为《我终于又有了自己的钢琴》的文章,一下子抓住了陈小姐。把它从头到尾结结实实地读了个透。文中写到:“我非常喜欢钢琴那优美的声音。但是,童时学琴的经历,使我对钢琴又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记得当我大约4岁时,妈妈就送我出去学钢琴。虽然一周上一次课,可我每天都要练琴。最可怕的是每次练琴时,妈妈总是站在我身边,非常严肃地紧紧盯着我的手。如果弹错了音,或是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做,妈妈就狠狠地敲我的手指,还要不停责骂我。每次练琴,我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这么笨,又弹错啦!’从那时起,我对钢琴有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我喜欢它,因为它那悠扬的声音真是太美啦;可我又恨它,因为它给我带来了麻烦和痛苦。我长大了。对音乐的喜欢,使我又萌生出拥有一架属于自己的钢琴的梦。但我又担心有了它会使我重新回到童年那灰蒙蒙的日子。我真不忍心给自己找烦恼。因此,我从来没有向爸爸妈妈提起买钢琴的事儿。真高兴,爸爸了解我的心!他不仅圆了我的梦,还同意了我‘不找老师,只是自己练琴’的请求。我弹琴的目的是因为我喜欢它(它可以表达我的情绪),而不是要作为炫耀自己有本事的资本,更不是为了考个九级。我希望能真正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的美妙旋律。如果带着沉重的负担或很多压力去弹琴,我想那不是欣赏音乐,那分明是自己折磨自己。真高兴,我又有了自己的钢琴!可我不知道我是否可以实现我的那个愿望,在没有任何人干预的情况下,无忧无虑,尽情享受自己的琴声,因为妈妈可能不会放过我。我真希望妈妈能明白我的心,给我一片宁静的属于我自己的世界……”
读着读着,不知不觉中,陈小姐的心随着儿子的文章开始发酸。先前,我曾得意于自己在儿子教育上的成功。可万万没有想到,那“成功”的背后,却在儿子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如此可怕的阴影和无法弥补的创伤。
陈小姐曾鄙视西方的家庭教育。但相比之下,也领悟到,他们那种对子女“放任自流”的做法是有道理的,那里面包含了理解和支持。
结论:
中国老师们的一个通病是看学生的阴暗面多,而西方的老师眼里是学生的优点长处多。其结果自然是中国的老师愿意批评指责学生,而西方的老师喜欢表扬赞赏学生。两种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通过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学习上也更加努力了。反之, 打、骂、批评、压迫的结果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觉得自己真的很笨,从而变得自卑,怯懦,缺乏自信。
鼓励的方式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向更高的目标攀登。让孩子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努力学习的方法,比起通过贬低孩子而让他承认自己不好,从而去努力学习的“激将法”要高明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0-2 16:28 , Processed in 0.06319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