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痖弦的阅读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15:2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痖弦的阅读艺术
www.XINHUANET.com  2004年07月06日 08:09:42  来源:文汇报
■龙彼德      周梦蝶说,痖弦常深夜苦读,无所不读。史学如《史记》等,西洋文学如《包法利夫人》等,文学批评如刘西渭、郭绍虞等等。实际上,知道痖弦阅读面广而且深的人相当多,远不止于台北艺文界与新闻界。痖弦在诗、诗论与主编副刊等方面的成就来自于阅读,他之所以能“把一首诗当日子过”、“生活非常有诗意”,也源于阅读。     痖弦的阅读艺术,或称阅读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条:     建立自己的书房     痖弦认为:书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一个坐拥书城的人是最坚强的人;一个人有了书房,纵然做生意失败,仍能在其文化精神世界里呼风唤雨,永远不会失败,更不会去寻短见;书房等于是你的精神堡垒,在里面你可以武装自己,再次出发;书房的生活就是知识、文化的生活,是最后的阵地,也是供自己调养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书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丰富。所以,每一个人都该建立自己的书房,不单是作家,士、农、工商都该建立自己的书房,哪怕是你拥有的空间仅有书桌中抽屉的那小角落,那也是能提供你精神支柱的来源。     痖弦称书房为“审美区”,同时也是“伦理区”,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重视祭祀神明及历代宗亲,这些无比尊贵的神像神位,与现代公寓式建筑并不搭配,他建议将其位移入书房,沉思时,面对精致烛台,袅袅檀香,自然会使人发思古之幽情,追忆前辈往事,延续一脉承传。家里孩子做错了事,可在祖先神位前罚跪认错,做了好事得了奖,也可奉于案前昭告列祖列宗,使书房成为家中的精神殿堂。痖弦还以自己戒烟为例,多年来多次下决心戒烟均未戒成,后来将烟供在亡母遗像之侧,一周就戒掉了,真个具有“神效”!     痖弦曾多次深有感触地对来访者说:“书房是我活下来的维生素。当我困极、乏极或生病时,感觉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突然想到心爱的书房,舍不得丢下,求生的意志就坚强起来了。”可见书房对他的重要性。     在三十五岁以前应把重要的书都看完     痖弦将人生分为三个时期:学业期——三十五岁以前;事业期——三十五岁以后,人入中年;德业期——老年,如蚕之结茧,“使人勇敢面对死亡,而达成最高的完成”。由于人的一生时间有限,所以他主张:“一个人在三十五岁以前,应把重要的书都看完,三十五岁以后,就开始创造东西了。”     “三十五岁”的标准是从哪里来的?笔者猜想与写诗有关,在《一日诗人,一世诗人——我的终身学习历程》一文中,痖弦就这样写道:“记得好像是现代诗人T·S·艾略特说过:诗人在三十五岁之后要有历史感。写作要有阶段性,中年人有中年的心情,就该写中年人的诗;就如女性的打扮一样,假如看见一个岁数大的女人还装成小女生的样子,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诗人也是如此的,每个阶段就要写出那个阶段应该写的诗来。”读书也应该有阶段性。     痖弦还鼓励青年人学外语。所谓“懂一国语言,就活一辈子;懂两国语言,就活两辈子”。懂了他国语文,就等于拥有双重文化,而这外语能力,是必须在三十五岁以前完成的,等到年纪大了就来不及了。   找一个老师,交一批朋友     痖弦指出:这个时代的书实在太多了,从前所说的“展卷有益”已不合适,说不定还“展卷有害”呢?所以要找一个老师,虚心请教什么书必读,什么书不读也无所谓。好的老师能点石成金,提倡你必读的书目,就等于帮你建构了知识的架子,若有别的知识进来,你就知道该置于何处;相反的若无知识的架构,所有的知识堆在一起,跟废物没有两样。他举例说:以从事文学者而言,所有通史你必须懂,这样当你读《傲慢与偏见》时,就会知道故事发生在英国的什么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怎样,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如果从事文学批评,刘勰的《文心雕龙》、曹丕的《典论》等是必读书籍,须放在身边随时查阅。所以,启蒙老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痖弦还提到交友的重要性。“朋友是孕育学习的最佳环境”,从事文学的人要有一批朋友成立社团,是读书会亦可,在一起相激相荡,互切互磋。学业的增进是一群人的增进,并非你个人的增进,一个人太孤独了!这社团最好以柔性为主,可以集合各种人才,但最好不要有宋江,即不要有想做大哥的人。   读书、行路与阅人     关于读书、行路与阅人的关系,痖弦的看法是:先要读万卷书,然后行万里路,最后才是阅万种人。虽然这三者的界限不必严格划分,但把“行万里路”放在中间,是有道理的,唯有双脚踏在大地上,亲自去见证一切,才可以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痖弦一贯主张“带着故乡去旅行”,因为在故乡与他乡的比较之中,很容易产生价值判断,知道什么是该记取的,什么是故乡或异乡所缺少的。此外,痖弦还强调“每一趟旅行都应有文化色彩”,他现身说法,前几年去了一趟苏俄,造访了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斯妥也夫斯基、柴可夫斯基等文学家与音乐家的故居,由于以前早已对这些名人的生平、作品有深入了解,因此每到一处都等于在印证自己的所学、所知,参观起来也别有兴味,那样的体会,绝对不是走马看花者能够感受得到的。每趟旅行,痖弦都坚持做札记。他笑说那些潦草的笔迹近乎“天书”,只有自己看得懂,以后若有时间,会逐步把那些旅行札记整理出来,他们将是不同于诗与诗论的另一番创作风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6:25 , Processed in 0.38438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