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书生竹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5 21:01: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典书生竹二作者:陆宗成
  毫无疑问,我们处在一个物质异常丰富而精神极度匮乏的时代。古典味和书卷气早已被铜臭味和市侩气所取代。君不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样意境高妙、引人入胜的诗句早已消失在古典的深处,渺不可寻?君不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平淡自然、空灵含蓄的生活图景早已成为陈年黄历,无人问津?君不见,“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气势雄豪、淋漓酣畅的生命宣言早已淡出历史,人老珠黄?
  在很多人眼里,所谓“古典”简直就是“古董”和“不合时宜”的代名词,所谓“书生”简直就是“无能”和“多愁善感”的注脚或者标签。这当然是这个时代的悲剧。我在竹二之前冠以“古典书生”四字,于人是贬,于我是褒,这可能是个闹剧。这个时代并不缺少附庸风雅的人,所以“伪古典”“伪书生”一度充斥文艺界、教育界,这显然是个悲喜剧。
  我对古典书生的判断标准有三:有貌,有才,心灵自由。
  左思别才惊天,但太丑,不算。有一次,他效潘岳出游,本想收获美女的秋波和鲜花,结果竟遭“群妪齐共乱唾”,这样的人有辱“古典书生”的清名。潘岳丰神俊朗,心如矫龙,但无逼人才气,也不算。其于茶余饭后,恐怕只能憋出“大风吹屁股,寒气入肛门”这样俗不可耐的歪诗来。杜甫虽然妙笔生花,且是个准帅哥,但也不算。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太苦太累;再说,他整天心忧社稷苍生,动辄“凭轩涕泗流”,心灵一点也不自由。
  我一直以为竹二是个特立独行的书生,一个出世高蹈、心灵自由的古典书生。
  竹二个子不高,清秀,偏瘦,戴一副眼镜,活脱脱一个古典文人。就相貌而言,他有点像台湾的两栖明星苏有朋;就气质而言,他有点像刚刚留洋归来时意气风发的胡适。当然,就帅气而言,他不及苏;但就书卷气而言,苏不及他。就风流而言,他不及胡;但就率性而言,胡不及他。如果只看竹二背影的话,他肯定会“泯然众人”,甚至会迷失在在众多的背影里;但只要他一转身,你就会牢牢地记住他,因为他的“真气”是如此的沛然淋漓,他的“神韵”是如此的卓尔不群。
  当初,竹二在我们这个小县城,是个名人,一是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二是他在师范主办一份名为《春蚕》的刊物,影响甚大。我是未见其人,先睹其文,进而因文而了解斯人。我以为,一个人的人品、气质、形象都藏在他的文章里,内行人一眼就能看出。我一边看他的文章,一边在心里勾画他的形象。当他的形象在我心里渐渐丰满起来并呼之欲出时,我突然产生了见一见他的强烈冲动,那种冲动竟有点像少女的暗恋。2002年,天柱县教育局联合凯里师专和贵州民族学院,在天柱职中办了一个小学教师学历提升的教学点,我和他都被聘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讲教师。一见面,我没有丁点吃惊,我只是有点高兴和激动罢了。他的形象竟跟我印象中的形象完全相同,若合符契。呵呵,“人如其文,其文如人,人文合一”,竹二之谓也。我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倾诉仰慕和相思,他淡然一笑,说:“有缘的人总会相见的,我也早想见你一面了。”
  当时,读中文的人多,分为两个班,他上(1)班,我上(2)班,因为教室毗邻,我俩上课的声音可以说得上是左呼右应或者此起彼伏。不过,我俩上课的风格截然不同:我照本宣科,循序渐进;他率性而为,天马行空。有时候,我布置完作业,就不由自主地踱出教室,听他海吹神侃,听到精彩处,竟忍不住颔首或者击掌。他对本土作家的熟悉以及热爱,他风行水上般的自然率真,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蔑视和挑战,无一不让我自叹不如,心向往之。不过,他班上的有些学生却没有福分消受这些。一段时间后,他班上几个与我熟识的学生,竟跑来向我诉苦:“竹老师上课太随意了!——想到哪就说到哪,哪里黑就哪里歇——一概不板书,一概不勾重点,一概不理线索,到时候考试我们怎么能过关呢?”我大笑,说:“你们这些考试机器,真是不懂得享受,我做梦都想做竹老师的学生啊!”
  “怎么可能?”那几个学生惊诧万分。
  “怎么不可能?”我严肃地反诘。
  后来师范转轨为普通高中——天柱县第三中学,师范的老师便走的走,留的留,七零八落,难成气候了。于是竹二便调到县城的最高学府——天柱县民族中学去了。据说这年头的调动都是以烟酒敲门红包开路的,可是竹二不费一支烟不花一分钱就轻轻松松地过去了,就像是去邻居家串门似的,许多人傻眼了。其实,傻眼是大可不必的,当一个人既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又有捏诗作文的本领时,哪所学校的大门不对他敞开呢?民中是一所百年老校,素有人文传统。竹二的加盟,于民中是如虎添翼,于他是如鱼得水。当时民中正在热火朝天地争创省级示范高中,不仅需要鼓手,更需要旗手,于是乎竹二便顺理成章地成了民中的旗手。民中乃卧虎藏龙之地,要想在民中成为旗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谓“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的机会或者嫌疑是根本没有的。可以说,当时民中各科都有“英雄”或者“泰斗”,只是这些“英雄”“泰斗”都是“专才”,而不是“通才”,会上课的不会唱歌,会唱歌的不会赋诗;长于绘画的拙于弹琴,长于弹琴的拙于表演。竹二不同,他是通才。他会上课,会唱歌,会作词,会绘画,会弹琴——不仅会,而且精,这就让人不得不佩服。“贪多嚼不烂”“多而不精”这些老百姓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话,放在他身上,竟然是错的。他经常说:“艺术是相通的,彼此只会促进,而不会妨碍。”
  那段时间,他一边上课,一边主编校刊《凤山》,一边组建校乐队,一边筹备美术陈列室,忙得脚后跟都打后脑勺了,所以我们很少见面。有朋友问起他的近况,我就打趣:“竹二成了民中的大红人,就不理我们这些穷亲戚了。”当然,“大红人”是真,“不理我们这些穷亲戚”是假,据说,当时他可以在县城任何一家饭店签字报销,可是,他并没有滥用这种“红人权力”,他请我们吃饭的话,绝对不是饭店,而是家里。
  有一次,他打来电话,约我等文友前去他家吃饭。我等匆匆赶过去,他说,吃饭之前有一项重要安排。我们问,什么安排,神秘兮兮的?他说,赏画。我们喜出望外,想:这家伙肯定又有了得意之作。果不其然,当他将一幅幅装裱精美的画徐徐展开时,我们先是心荡神摇,继而如痴如醉,最后啧啧称赞。他的画属于典型的文人画,追求墨趣和意境,不求“质感”“形似”,但求“意在”“神肖”,不求“有我”“无我”,但求“意趣境谐”“人画合一”。从用墨及布局来看,他似乎受米芾、八大山人、唐伯虎、郑板桥的影响很深。他见我等是识货之人,最后干脆将两幅珍藏的字画一并挂出,一幅是民间奇人杨清鉴的隶书,一幅是著名画家杨抱林的《双牛图》。我等有福了!
  看完画,吃过饭,我等并不散去,在融融月光下,我们聚在大门口继续谈诗论文,当然也效古人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突然,酒酣的甘叔主动提出拉一曲二胡助兴。我等大声叫好。甘叔款款登场,手指一按一抹,弓弦一荡一挑,清音顿起,其情幽幽,其怨切切。一曲终了,掌声雷动。竹二技痒,要求独奏一曲钢琴。我等久闻他弹得一手好钢琴,见他主动请缨,自是求之不得,于是又大声叫好。他飘然入座,十指起伏。其声悠悠,如古寺晚钟,其声呜呜,如风过松林,其声嘤嘤,如莺啼花枝……我等一会儿恍如身在兰亭曲水,一会儿恍如身在九江孤舟,一会儿恍如身在深山幽篁……
  可惜这样古意盎然的聚会太少,因为后来发生了两件几乎改变了竹二命运走向的事。
  一是“画展事件”。民中建校以来,从没有哪个老师像模像样地开过个人画展的。在紧锣密鼓“创示”的紧要关头,教语文的竹二居然猛地跳出来,高举“古典·人文·浪漫”的大旗,轰轰烈烈地搞个人画展。画展很成功,观赏的人络绎不绝,好评如潮,电视台的记者还拍了照,作了报道。不过我没有去,不是不想去,而是去不了,因为画展的头天晚上,我和高原苍鹰师喝得烂醉。我俩不停地与竹二碰杯,每次竹二都只是象征性地抿一抿,而我俩却一大杯一大杯地灌进去——我俩实在太高兴了,为竹二,为画展。不过也有许多人不高兴。那些凡事讲究论资排辈且自命不凡的家伙紧皱眉头,咄咄逼人:你竹二出的是哪门子风头,抽的是哪根筋,这样的美事轮得到你吗?某些不学无术之辈竟然也莫名其妙地愤愤然,瞎起哄:这个卵崽不好好教书,竟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糊弄人……于是,手无寸铁的竹二就无端地置身于飕飕的热枪、冷箭之下了。这件事给人的启示有两点:1.如果说“古典”是良家少女的话,那么“现实”就是逼良为娼的老鸨;2.有时候,“红”并不一定是好事,所谓的“红人”极有可能就是“箭靶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08 , Processed in 0.0705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