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唐后主李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13 23:12: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唐后主李煜

作者:不详  


  一个命运的捉弄,错生帝王家,一段意外的邂逅,误结识敌友,一场宫廷的变革,踏上不归路……你才华横溢,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通音律,是被后人千古传诵的一代词人;无奈命运弄人,你玩物丧志、奢靡生活、崇尚神佛,也是刻于史卷宗上的亡国之君。——他就是南唐后主李煜
  【生平】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李煜只有一兄长——太子李弘冀。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以读书为乐。然而李弘冀命也不长,在他为了王位毒死叔父后也死去了。他死后李璟立李煜为太子,封为吴王、尚书令、知政事。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李煜性骄侈,不恤政事。而且他为了表示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开封时,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领军队去攻打南唐。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李煜被俘。他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李煜是个重情义的皇帝,据说他28岁那一年,结发之妻周娥皇病入膏肓,李煜就朝夕相伴 ,所有的饮食他都要亲自照顾,汤药也一定要亲口尝过才喂给妻子,但是周娥皇还是去世了,李煜变成了一幅形销骨立、不扶杖就无法站立的形骸。后来,周娥皇的妹妹小周后逐渐取代了她。李煜被俘后,小周后总是哭泣,于是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词篇。如果说“亡国”是他写出不朽词篇的根本原因,那小周后就是直接原因。
  据记载,李煜因《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一词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牵机毒杀。李煜出生于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恰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一个颇赋传奇色彩的东方式“情人节”。巧的是,李煜在人间度过42个春夏秋冬之后,又在同一天与世长辞。
  【艺术成就】
  书法方面他自创金错刀等三体。画山水、墨竹、翎毛,皆清爽不俗,尤其是墨竹。 可惜他没有书画传世于后。只是传说赵干《江行初雪图》的一行标题是李煜的真迹。
  词——李煜的词风可以以975年被俘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是描写富丽堂皇的宫廷生活和风花雪月的男女情事。后期是在宋朝的压力下感受到无力摆脱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他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这些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是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后世尊称他为“词圣”。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李煜本有集,已失传。现仅存词四十四首。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词的上片,以倒叙起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描写梦醒之后的所闻,晚春深夜,雨声潺潺,表现出无限惜春、伤春之情,环境是清苦的,情调是凄楚的。这是国家衰亡、个人的生命也即将完结的象征。      
  “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五更的寒冷,即使身盖罗衾,也抵挡不住,忍耐不了。这是在写梦醒后之所感,为描写梦中的情景作了铺垫。这不仅是写身寒,更是写心寒;身寒终究有个极限,并可尽量设法抵御和忍耐,而心寒——心头的悲凉,则是无限的,无法忍受的。进一步突出了国亡被俘后处境的可悲和可怜。   
  下片,“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独自”,说明词人的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眺,是为了要看到昔日的宫阙阁楼,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的阻隔,因而只能是欲见不得,更何况这“无限关山”,也不再是南唐的国土,而是宋朝的属地,看到这已经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岂不是只能增加心中的悲苦吗?所以说“莫凭栏”,其实不是词人不想,而是不能,是为避免思念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所采取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别时容易见时难”——“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想要再重见旧地之时。前者“容易”后者“难”,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比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词意凄绝,充溢着无可奈何的情绪。这里,词人以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把集合着悲凉、痛苦、伤心、悔恨,交织着绝望与希望的感情,推向了高潮。落红逐流水,春光已逝去,世事变化急速,好景一去不复返。从前在“天上”过着自由自在的帝王生活,而今在“人间”却是暗无天日的俘虏生活,一天一地,差别是何等巨大!这种从“天上”降到“人间”,亦即由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被人轻贱的俘虏的生活巨变,对李煜个人来说,是个悲剧,但也正是这样的特殊经历,给李煜的创作带来了活力。一方面,被囚禁、被侮辱的“人间”生活,使他的内心极其痛苦,并得以在创作中极其真实的表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感情上的动人力量;另一方面,从帝王到俘虏的生活经历虽然是李煜所特有的,但经历生活的巨变却是一般人也常有的,这就使得那些虽然没有李煜那样独特经历的人,也能受到感染,从而使作品获得了长久的生命力。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划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李煜是个很有才华的君主。有人说如果他不是皇帝,而是个游于山水的浪漫诗人,那么他现在就是李白,是诗仙。也有人认为如果他不是皇帝,没有经历人生的大起大落,那么也不会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豪放。还有人评价,如果历史上少了李煜这一位皇帝,人们不会觉得怎么样,但如果少了他这一词人,那么人们该会非常遗憾。总而言之,李煜是一位拥有诗词书画才能却没有政治头脑的君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1:33 , Processed in 0.10025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