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上的低效现象//转载
一、 读书被弱化甚至被抛弃
若从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方面来评价的话,每一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好课,教师对教材烂熟于心,教学过程清晰、紧凑、热烈。但若从对学生的关注度来衡量的话,就难以称上好了。突出表现在课堂上没有不绝于耳的读书声,即使有也时间极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读书的时间竟不到十分钟,想进入文本的理解简直就不可思议!仍然只是这样提问,那样提问;这样合作,那样讨论;在文本中这里找找答案,那里寻寻感悟,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找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内容。
以一位教师执教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先将他的教学过程简介如下:
导入新课→检查生字词→设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回答之后,师再设问: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迅速找出相关的词语。师追问: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后,师再设问:文章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或使你感悟深刻的段落有哪些?请找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接下来是主题探讨,师设问:童话的目的是对人进行思想教育,作者通过塑造盲孩子、影子、萤火虫等形象,想告诉我们什么?最后是拓展迁移:听音乐,写“爱的故事”。
整个教学过程就没安排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金波的一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出故事内容,学生可以完成。但短时间内从长达88节的文字中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语就如同大海捞针了(除非课前布置了这个题目),这个时候就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去读课文,才能找出、找全、理清盲孩子的心路历程。听课中发现,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支离破碎,东一榔头西一杠的,老师追问了好多句“还有吗”方才理清了头绪。
我们要明确,有效的语文学习中,读是基础,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唯一通道。脱离了读,语文课堂便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或默读,或诵读,或朗读,或角色表演读;读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课题、作者要读,正文更要一段一段、一字一句的读。
先说读课题。“题好一半文”,题目是“眼睛”,是“额头”,它总领全篇。读懂它,可以读出许多玄机和奥妙,读出浓厚的趣味来。如张丽钧的《创造月亮》、毕淑敏的《人生没有意义》、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等,文题充满悬念,读题便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时候读题不只在教学开篇读,还要在文本中回应读。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教学开篇解一下题,从此就置题目于不顾了,这样做很可惜,没有充分利用好课文资源,没有真正地读懂课题。读课题,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时的拟题。教学中发现,作文时很多学生不会拟题,要不就是写前胡乱拟一个应付了事,要不就是文章写完后草草安上一个题目。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不重视标题学习的结果。
再说读作者。文章是作者写的,有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作者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很多时候,不读作者是不能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应让学生读作者的哪些方面呢?先看一位老师执教《人生没有意义》的实例:先播放毕淑敏的三幅照片,问学生“她是谁”,然后又切换了五张介绍作者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自读了解。由于切换速度快,每张幻灯上的文字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读完。这样的作者介绍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只是虚设的一个环节而已。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者介绍应该着重于以下方面:这一文本写作之时,作者的生活境遇、生活环境、心情感受是怎样的?如教学《风筝》时的作者介绍,除必须的原名、评价、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杂文集等,更重要的是作者写作此文时所处的时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读懂作者不是读懂一个概念式的、简单而没有变化的作者,而是一个此时、此地、此情、此境的作者。同样是鲁迅,教学《藤野先生》与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介绍重点不能等同。
第三说说读课文。课文要一段一段地读,特别是初一学生,要打好这个基础。对于篇幅短小的文章,课堂上尽量采用接力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读的锻炼,让所有学生在听读和评读中,掌握读书的方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学得写作的技巧。读课文的开头,就学习开头的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读课文的过渡,就学习过渡的巧妙与承上启下;读课文的结尾,就学习结尾的照应开头、深化主题。只有读得充分,读得投入,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感受,有所思虑,才能真正学到文章的作法,学到作者语言运用的思维路径,领会作品的思想精髓;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说得出来,说得准确、流畅、精当。
对于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在读上可以创新。如分角色读、表演读、再创造读等,这样的朗读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捕捉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把握信息。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盲孩子和影子的几段对话,话语中包含着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要读出盲孩子的孤独、对光明的渴望,读出影子的热情、真诚、富有爱心。再如《皇帝的新装》中老大臣看新装的情节适合表演读。
二、 迁移拓展冗长甚至狗尾续貂
“迁移拓展”似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时髦名词,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常态课或是公开课,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迁移拓展。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或是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围绕文本,强化教学的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文本是课堂教学之“根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聚集点。拓展的时空也应该围绕文本的时空。背离了这一原则,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充其量也只是作秀和表演。
看看两位教师执教《人生没有意义》时设计的迁移拓展:
其一,多媒体出示大量反映贫困山区儿童少年生活照片,要求学生以他们的贫苦、坚强来反思自我,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接着投影出“精彩你的人生”板块,包含两个问题,1.请将你喜欢的人生格言大声的读给同学听,并将你的理解说出来。2.请将你设计的人生格言展示给同学们看,并在课后贴在你的课桌上,作为你实现人生意义的目标。然后出示教师搜集到的名言,让学生齐读。时长近八分钟。
其二,采用活动式,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呈现出期中考试复习计划,横线的起点为学习现状,接着是复习最好的科目、最想复习的三个科目,终点为期中考试目标。
前例繁复冗长,喧宾夺主,后例超出了文本的时空,毫无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迁移并非漫无边际,其实是有一定的归依的。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迁移,既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要从课外延伸到课内。借用王国维的话,“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三、课堂提问空泛甚至随意
课堂提问要有立体感,层次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环环相扣;问题要有深度,有质量。我们课堂中的提问却常常达不到这个要求,要么浅显得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始终处于同一层面低效教与学,要么空泛得无从思考。仍以《人生没有意义》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依次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吗?(自读感知时)(2)你读出文章的主旨了吗?(3)文中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4)你觉得毕淑敏的这次演讲成功吗?简述理由。(5)将文中最令你欣赏的片段画出来。(6)把你认为好的语段用你认为最美的方式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7)你还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吗?
仔细推敲发现,问题(1)与(2)重复,问题(5)(6)可以合并,问题(7)太空泛,七个问题凌乱无序,未注意问题间的联系,更没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提问原则。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教师语言贫乏甚至偏差
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应该有更多的艺术性,应该是丰富、形象、有激情、有节奏、有磁性,妙语频频。它是师生交流信息的桥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本活教材。充满文采的课堂语言是语文味的强力助剂,是形成课堂磁场的重要元素。巴金说过:“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让人‘悦心悦意’进而‘悦志悦神’。”一篇情节感人、语言优美、词汇丰富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的课堂语言缺乏文采而显得枯燥、单调,让人觉得没有语文味。反之,一篇并不怎么优美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而充满语文味。
我们的教学语言又怎样呢?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好”“对”“不错”这些单调的词眼上;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请看下一题”“接下来是”这些干巴巴的提示。如此没有温度的语言如何有效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令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生命流淌呢?
更有甚者,当学生有偏离教师备课的新问题、新发现时,教师不是去表扬激励,探讨解决,而是冷漠地否决,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人”。
五、课件与讲义内容雷同甚至复制
由于临近期末,活动中很多教师上的是复习课。上课伊始学生人手一张讲义,讲义内容和课件上的内容完全重复。上课时,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的切换,学生读题口答,讲义被打入冷宫。印发讲义的作用何在?课前预习用吗?课上逐题解答岂不是答案的搬移,无效劳动;课后巩固用吗?课上已对答如流,即使有错也已纠完,岂不是多此一举。对于复习课,确实有发讲义的必要,关键是讲义的内容应是课堂上所未解决的知识,或变换了的检测题。
以上这些折射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行为,应引起重视,以便真正的走向高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