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上的低效现象//转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 16:5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上的低效现象//转载
   一、 读书被弱化甚至被抛弃
  若从教材处理、课堂驾驭等方面来评价的话,每一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好课,教师对教材烂熟于心,教学过程清晰、紧凑、热烈。但若从对学生的关注度来衡量的话,就难以称上好了。突出表现在课堂上没有不绝于耳的读书声,即使有也时间极短。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读书的时间竟不到十分钟,想进入文本的理解简直就不可思议!仍然只是这样提问,那样提问;这样合作,那样讨论;在文本中这里找找答案,那里寻寻感悟,一句话,就是一定要找到老师事先准备好的内容。
  以一位教师执教的《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为例,先将他的教学过程简介如下:
  导入新课→检查生字词→设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学生回答之后,师再设问: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迅速找出相关的词语。师追问:是什么使盲孩子的心情发生了变化?学生回答后,师再设问:文章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或使你感悟深刻的段落有哪些?请找出来并谈谈你的感受。接下来是主题探讨,师设问:童话的目的是对人进行思想教育,作者通过塑造盲孩子、影子、萤火虫等形象,想告诉我们什么?最后是拓展迁移:听音乐,写“爱的故事”。
  整个教学过程就没安排读。《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金波的一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在预习的基础上概括出故事内容,学生可以完成。但短时间内从长达88节的文字中找出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语就如同大海捞针了(除非课前布置了这个题目),这个时候就要给学生读书的时间,只有顺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去读课文,才能找出、找全、理清盲孩子的心路历程。听课中发现,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支离破碎,东一榔头西一杠的,老师追问了好多句“还有吗”方才理清了头绪。
  我们要明确,有效的语文学习中,读是基础,读是学生进入文本理解的唯一通道。脱离了读,语文课堂便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读的方法多种多样,或默读,或诵读,或朗读,或角色表演读;读的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课题、作者要读,正文更要一段一段、一字一句的读。
  先说读课题。“题好一半文”,题目是“眼睛”,是“额头”,它总领全篇。读懂它,可以读出许多玄机和奥妙,读出浓厚的趣味来。如张丽钧的《创造月亮》、毕淑敏的《人生没有意义》、季羡林的《幽径悲剧》等,文题充满悬念,读题便可以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有时候读题不只在教学开篇读,还要在文本中回应读。很多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教学开篇解一下题,从此就置题目于不顾了,这样做很可惜,没有充分利用好课文资源,没有真正地读懂课题。读课题,还有助于学生写作时的拟题。教学中发现,作文时很多学生不会拟题,要不就是写前胡乱拟一个应付了事,要不就是文章写完后草草安上一个题目。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我们阅读教学不重视标题学习的结果。
  再说读作者。文章是作者写的,有什么样的作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作者的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很多时候,不读作者是不能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应让学生读作者的哪些方面呢?先看一位老师执教《人生没有意义》的实例:先播放毕淑敏的三幅照片,问学生“她是谁”,然后又切换了五张介绍作者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自读了解。由于切换速度快,每张幻灯上的文字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读完。这样的作者介绍又有多少价值可言?只是虚设的一个环节而已。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作者介绍应该着重于以下方面:这一文本写作之时,作者的生活境遇、生活环境、心情感受是怎样的?如教学《风筝》时的作者介绍,除必须的原名、评价、小说集、散文集、诗集、杂文集等,更重要的是作者写作此文时所处的时代,这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另外,读懂作者不是读懂一个概念式的、简单而没有变化的作者,而是一个此时、此地、此情、此境的作者。同样是鲁迅,教学《藤野先生》与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的介绍重点不能等同。
  第三说说读课文。课文要一段一段地读,特别是初一学生,要打好这个基础。对于篇幅短小的文章,课堂上尽量采用接力读,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读的锻炼,让所有学生在听读和评读中,掌握读书的方法,享受到读书的乐趣,学得写作的技巧。读课文的开头,就学习开头的开门见山或设置悬念;读课文的过渡,就学习过渡的巧妙与承上启下;读课文的结尾,就学习结尾的照应开头、深化主题。只有读得充分,读得投入,学生才能有所领悟,有所感受,有所思虑,才能真正学到文章的作法,学到作者语言运用的思维路径,领会作品的思想精髓;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说得出来,说得准确、流畅、精当。
  对于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的文章,在读上可以创新。如分角色读、表演读、再创造读等,这样的朗读既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捕捉到学生对作品人物形象的把握信息。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盲孩子和影子的几段对话,话语中包含着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要读出盲孩子的孤独、对光明的渴望,读出影子的热情、真诚、富有爱心。再如《皇帝的新装》中老大臣看新装的情节适合表演读。
  二、 迁移拓展冗长甚至狗尾续貂
  “迁移拓展”似乎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时髦名词,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无论常态课或是公开课,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往往是迁移拓展。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应该是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或是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应该是围绕文本,强化教学的主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本。文本是课堂教学之“根本”,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聚集点。拓展的时空也应该围绕文本的时空。背离了这一原则,那些所谓的拓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充其量也只是作秀和表演。
  看看两位教师执教《人生没有意义》时设计的迁移拓展:
  其一,多媒体出示大量反映贫困山区儿童少年生活照片,要求学生以他们的贫苦、坚强来反思自我,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接着投影出“精彩你的人生”板块,包含两个问题,1.请将你喜欢的人生格言大声的读给同学听,并将你的理解说出来。2.请将你设计的人生格言展示给同学们看,并在课后贴在你的课桌上,作为你实现人生意义的目标。然后出示教师搜集到的名言,让学生齐读。时长近八分钟。
  其二,采用活动式,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白纸,要求学生在纸上画一条横线,呈现出期中考试复习计划,横线的起点为学习现状,接着是复习最好的科目、最想复习的三个科目,终点为期中考试目标。
  前例繁复冗长,喧宾夺主,后例超出了文本的时空,毫无意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迁移并非漫无边际,其实是有一定的归依的。简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拓展迁移,既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又要从课外延伸到课内。借用王国维的话,“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
  三、课堂提问空泛甚至随意
  课堂提问要有立体感,层次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环环相扣;问题要有深度,有质量。我们课堂中的提问却常常达不到这个要求,要么浅显得没有思考的价值,要么始终处于同一层面低效教与学,要么空泛得无从思考。仍以《人生没有意义》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依次设计了如下问题:(1)你能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读这篇文章后的感受吗?(自读感知时)(2)你读出文章的主旨了吗?(3)文中第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会有一种“怪异的感觉”?(4)你觉得毕淑敏的这次演讲成功吗?简述理由。(5)将文中最令你欣赏的片段画出来。(6)把你认为好的语段用你认为最美的方式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7)你还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吗?
  仔细推敲发现,问题(1)与(2)重复,问题(5)(6)可以合并,问题(7)太空泛,七个问题凌乱无序,未注意问题间的联系,更没遵循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提问原则。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教师语言贫乏甚至偏差
  语文是一门文学性很强的学科,作为语文教师,其课堂语言应该有更多的艺术性,应该是丰富、形象、有激情、有节奏、有磁性,妙语频频。它是师生交流信息的桥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二本活教材。充满文采的课堂语言是语文味的强力助剂,是形成课堂磁场的重要元素。巴金说过:“文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唤起人们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想象力、一种浪漫主义精神,给人以精神的底子,让人‘悦心悦意’进而‘悦志悦神’。”一篇情节感人、语言优美、词汇丰富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的课堂语言缺乏文采而显得枯燥、单调,让人觉得没有语文味。反之,一篇并不怎么优美的课文,完全有可能因教师课堂语言的魅力而充满语文味。
  我们的教学语言又怎样呢?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好”“对”“不错”这些单调的词眼上;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省略了,取而代之的是“请看下一题”“接下来是”这些干巴巴的提示。如此没有温度的语言如何有效构筑一种富有诱惑力的“召唤结构”,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令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生命流淌呢?
  更有甚者,当学生有偏离教师备课的新问题、新发现时,教师不是去表扬激励,探讨解决,而是冷漠地否决,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育的最终归宿,是对人生命价值的呵护和关注,对人内在精神的唤醒和激励,是塑造一个精神丰满、光彩照人的“人”。
  五、课件与讲义内容雷同甚至复制
  由于临近期末,活动中很多教师上的是复习课。上课伊始学生人手一张讲义,讲义内容和课件上的内容完全重复。上课时,幻灯片一张接着一张的切换,学生读题口答,讲义被打入冷宫。印发讲义的作用何在?课前预习用吗?课上逐题解答岂不是答案的搬移,无效劳动;课后巩固用吗?课上已对答如流,即使有错也已纠完,岂不是多此一举。对于复习课,确实有发讲义的必要,关键是讲义的内容应是课堂上所未解决的知识,或变换了的检测题。
  以上这些折射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着低效甚至无效行为,应引起重视,以便真正的走向高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0:42 , Processed in 0.06405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